卻說胡三姊帶同仙賜並會同龍王派去的鱖大夫及巡海夜叉等,到了淮海交界所在。夜叉們稟說:“此地水界就名淮海村,東邊歸淮神治管,這西麵都是大海,現在是我們大王北派的海神管轄。請問大仙要去拜訪的朋友住在哪一方麵。”三姊一聽這話,忙朝仙賜使個眼色,對夜叉們說道:“承大王盛情,委托諸位護送前來,如今已到了地頭。那邊地方小,不便驚動列位,還是先請回去銷差,我們自會去找。”夜叉們巴不得這一聲,一齊問鱖大夫怎麽辦。鱖大夫也不願再去,於是半推半就地客氣一回,方才告別而去。這時三姊笑對仙賜說:“那班小兒隻當我們來拜甚上客,不道是一個被人鎖禁的田螺。這批東西全是勢利兒,何必惹他們笑呢。”
仙賜稱是。二人仍用分水訣找到淮水之底,果見一大田螺埋在土中,隻剩一個口子可以稍稍伸出頭來,略略呼吸,並等那遊過的小蟲接些來吃。仙賜情知就是他生身之母,心中一痛,不覺痛哭起來。三姊忙道:“莫哭莫哭,我來替你通報一聲,也教你母親可以認得你這兒子。”仙賜依言,俯下身去把浮在泥麵的螺殼抱住。且聽三姊喊道:“羅圓羅圓,你驅逐的逆子仙賜兒前來找你來了。”那田螺把頭伸出一大段來,向水麵瞧了瞧,看那情形,似乎已明白了這件事情的樣子,一回兒螺頸觸住仙賜的頭,便似粘著似的好久不動,也不肯離開,照這光景自然是表示非常親昵的意思。仙賜也把頭貼住螺肉,放聲悲慟。
良久良久,三姊方替他說明過去的情事,並致師尊之意,勸他這千年慘劫借此可以修身立命,造成不壞之身。又道:“總因你前生造孽太多,如今該受酷報。但因你兒子之故,使你可成正道,未嚐不是不幸之幸。今將修煉口訣傳授與你,似你天資聰明,隻要日夜用功,不過三百年後就能身離頑殼,符咒之力不能拘束於你。但還是不能離這水底,須再過五百年,功行已有八九成,休說妖魔外道不能害你。你可就在海底居住,借你頑殼作為洞府,一千年後功行圓滿,那時方能和你兒子會麵。還當聘請高明有道之士作一絕大道場,超度受你毒害的許多魔鬼,從此孽帳可清,前途順利,再沒什麽意外的了。”田螺精聽了,用力點了點頭,以示叩謝之意。三姊又把咒語傳給予他。
諸事已畢,三姊說:“此處不宜久留,我們就回去罷。”仙賜隻得遵命,又和田螺親熱了一回,說了許多勸勉的話,方和三姊一同回身,出了水麵。三姊說:“你的大事已了,趕快回天台去做你自己的功課去罷。”仙賜稱是。三姊著他念起駕雲的咒,雙雙騰起半空,向南推進。一下子工夫,早已到了天台,回到洞府之地。三姊告辭而去,臨別時鄭鄭重重地吩咐道:“公子,今後你的責任越發重大,你既立誌救母,須把母親救出苦海,方算做完你的大事。但這都是你的功行,今生雖然辛苦,來生仍有相當的好處。你在五百年內專做自己的功夫,五百年後雖不成仙,也很有些法力了。便該出去各處巡遊,遇苦救苦,逢難濟難。做滿預限的功行,師尊自會送你轉世下凡。那次轉身之後,隻要本心不昧,數十年即可登仙成道了也。”仙賜一一領諾,隻問:“功行滿足也可不再墮凡麽!”三姊道:“那怕不行罷。你不聽說,從前玉帝為了一層貪念,指出一魂下凡曆劫,功行將滿,本可立時升天,為因一念仁慈不肯舍棄他的兒子,因此又轉一世。後來數世,都因六根不淨,功敗垂成。直至最後一次百念成灰,性靈通徹,一點沒有什麽掛戀的了,方才重升仙界,封為真武大帝。以玉帝之尊,那樣深厚的根基,兀自轉不得一點凡念,何況平常之人,何況你我出身畜道,初登人境的人。若照尋常規矩,似你一現塵誌,立刻便人輪回,那時道心未定,道行不深,再過一生,仍不能脫離塵網,便再經十世人世,也保不住恁好結局。雖說將來終有成功之日,可是人欲易襲,危險太大,還不如先吃些辛苦,等到功行大成,卻去經過一次輪回,什麽都不易侵襲,也免了許多危險,豈非一勞永逸麽?公子須知這也不是偶然之事,總是師尊替你深思遠慮設法周全,才能這等通融辦理啊。”
仙賜聽了,更加感激得死心塌地,至死靡他,不覺痛哭失聲道:“師尊為弟子如此用心,正不知將來如何報答得來。”三姊安慰他道:“你既知道師尊待你的苦心,就可曉得師尊希望你的至意。你我做弟子的,隻要不負師尊期望,就算對得住師尊了。還用得著你我的報答麽!”仙賜含淚稱是。又問:“三姊如今去那兒?”三姊笑道:“且去西岐山見過師尊複旨,再等後命。大概你的事情也還未了,怕還有用得著我的去處麽!”仙賜道:“那個自然,我是三姊一手提攜照拂的人,我的功行一天不成,三姊的心事也一天不了。那是一定之理。”三姊笑道:“不是這麽講法,旁的事情我不知道,但知千年後還要替你去找個道友,好做你母親道場的法師。這是我早已曉得的了。”仙賜也不再問,送他出了洞門。因他是代替師尊訓植自己的人,不能再以普通同門之禮相待,也照恭送老師之禮,跪送得不見蹤影方才回洞。
三姊到了西岐,參見文美真人,真人喜他辦事小心,便從那日為始,收為弟子,並替他起個法名叫通慧。通慧叩謝過了,仍在文美真人身邊供應使令。真人著他每隔數十年必去天台一走,查看仙賜功行。五百年後真人親降天台,授仙賜煉氣燒丹的大道,並得天書兩卷,內載五行遁法及一切變化運用、召將遣神、收妖伏怪的法術。凡百年而習成,真人始命他周遊各地,廣立功行,為本生立腳跟,即為來世結善緣。凡又數百年而道行完成。真人慧心默運,已知孫傑投生十餘世,過一千餘年,曆夏商二代,現已降在洛陽張姓人家。富室,年方四十,尚無子嗣,即命仙賜下凡為他兒子,以償千年前一段宿願。
這張姓男子,名叫天成,所生一子,單名一個果字。那張果前生即孫仙賜,因宿根深厚,生而能言,靈慧異常。十歲上頭得文美真人派通慧女道冠前去指點於他,張果立時醒悟。那天成一生好善,十餘世享用不絕。自得張果為子,滿心喜悅。通慧怕他將來阻撓張果修道,又想他一生功行食根千年,再不回頭,未免越趨越卑,終有墮入苦海一日。因於指示張果之便,帶著點醒幾句。張天成知前生因果,又見通慧雲行霧走,法力無邊,深信世上真有神仙,神仙也是凡人所做,不但深喜兒子有仙根,兼想到自己身上,深怕福緣一滿,轉世受苦,也便立下一個修道之心,常把此意向通慧談起。通慧喜道:“居士得仙人為子,前生原有仙緣。再能本身信道,成就必定可觀。”也指授他些修養的口訣,父子倆齊心一意,共興道念。天成又把一分家財依散於窮苦之人,等他的妻子即張果生母去世之後,張果得通慧指示,著他會同天成前去淮水了結田螺精這重公案。此時張果年紀雖輕,前生立下的功夫好似從小兒讀過的書本,大起來略加溫習即可應用。不比他爹是初學仙訣,全沒功夫的人,一切全仗指導。父子倆和通慧約好在淮海村中相會。通慧又替他們去謝龍王千年來照拂之恩。因為後五百年來羅圓法力不小,常常出至海中遊行,見水中生物受危之時,也盡量扶助一下。曾有一次淮河中有一批客商出洋營運,才出海口忽遇颶風,全船二十餘人口致沒頂。羅圓恰好出遊,眼見此事,急忙用自己軀殼頂住船底,背負大船出險,救得二十多條性命。不道本身卻因這番露臉,適為老蛟的同道妖人所見,使一條鋼鞭猛追。羅圓看看被他追上,那妖舉鞭向羅圓頂上打下。說時本遲那時卻快,一麵妖人的鋼鞭大下,一麵早有救助羅圓的海中神將聞訊趕來,舉混金杵擋住。一陣血戰,打退妖人,羅圓方得回至海底。後來羅圓修道垂成,把頑殼做成一所海底洞府,那近處一帶數百裏內,見有一種彩光,熠熠輝煌,許多妖人都當海中出了奇寶,紛紛來襲。又幸龍王先期替他戒備,派來三千神兵守住淮海村口,方得無事。這等故舊之情也算不可多得。
這時通慧到了水晶宮中,見過龍王。龍王已知他的來意,忙先替他道了辛苦。通慧笑道:“貧道是專忱替大王老龍道謝來的,怎麽大王倒先替我道乏起來呢!”龍王也大笑道:“彼此都是扶助老友,怎能言謝。聞得羅圓遵尊師法旨,在他新建洞府中建起道場,不知法師是哪一位?”通慧道:“這事敝師在五百年前早已算定,該是一位姓李的跛腳道人主持壇事。這人和大王的貴老友也還有些直接間接的緣法。那跛仙的前生原是玉帝殿上司香吏,因為口舌不慎,在萬壽筵上和一位司花的女官說了一句笑語,兩人都罰墮輪回十世。那司花仙女第一次降生就做貴老友仙賜的夫人,也便是如今啟建道場的羅圓夫人的媳婦。轉到現在,這被謫兩仙都經了十世輪回,這次限滿。他們都不昧本性,修成正果便可回轉天曹,另有榮令,決不止仍為原職。因天心最仁,前次降罰是格於天律無可如何,迨見他們十世為人都還忠厚賢孝,聖心大為嘉憫,因此料定他倆成就必不在小。並聞現在的仙女生在江南何氏,出世未久。現在的香吏卻生在河南李氏,據聞為老君祖師的同族上人。祖師從盤古以來,常常轉世為人。近百年來又轉生於苦縣地方,收得弟子文始真人。恰值司香吏十世降生之時,祖師即派文始前去指點照拂,因此李仙成道頗速,為自來修道的人所未有的奇緣。祖師並已親收為徒,留在他自己門下。此公前程真不可限量咧。我所說的這張果和孫仙賜有些間接仙緣,就從仙賜的夫人司花仙女而來。”龍王點頭笑道:“是了,這花仙等九世降生之事,寡人完全知道,也還替他效過一些微勞呢。”通慧卻沒暇問他這事,仍接著說道:“這雖算不得什麽,但仙家規矩,凡是兩方有些小關係即稱為緣。因此這跛仙和現在的張果,也可稱得薄有前緣了。”龍王笑而稱是,又說:“田螺殼內做道場,倒是千古未有之奇聞。畢竟仙家妙用比眾不同,盛會如此,想來令師文美真人和許多仙官仙吏都是要到的。那時寡人也要躬親前往,參與這個稀世難逢的盛典呢。但不知有定期了沒有?”通慧道:“日期尚沒定準,大概今天他們自己人議妥之後,再由我去聘請法師前來,就可開場。那時大王就是不得空閑,我們也一定要來強邀的。”說罷,大家都笑起來。
通慧說完了話,別過龍王,趕到淮海村中,隻見那村情形大不相同。從前是一片荒涼,魚蝦不到的地方,如今卻因田螺殼放光,各處水族中凡有一些小道行的,聞此異事,都不遠千萬裏之遙趕來觀光。同時便有慣於經營的水族商賈,也乘機前來開設一些買賣場兒。不下十年,這荒涼滿目的淮海村,竟變成了貿易興盛的大海市。通慧見這光景,不覺點頭讚賞,一時到了那羅圓頑殼所成的洞府。他那洞府仍照螺殼原形建造。進口處是一座大圓門,入內屈折蜿蜒,回旋到底,方是一座小小後門。門式亦是圓形,洞中寬敞非常,定可容得數千人的起居。羅圓已完全成為人體,自己住在中間一屋。屋分三間,兩旁卻有走廊可通到後。至於洞中器皿什物,雖非十分富麗,也覺清雅別致。通慧想道:“照此情形,也很可迎請眾仙的了。”正在一處一處地參觀,早被洞中伺應人役瞧見,飛報進去。裏麵羅夫人在前,天成父子隨後,一起迎了出來。
列公要知田螺殼內如何做道場,跛腳仙究竟是何人,和老君祖師什麽事情,卻因事情太怪,情節過長,一時三刻實在講說不盡。隻好抹桌另起從頭寫來,方才有頭有緒,秩序井然。列公們耐心等著,莫瞎罵作書人賣關子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