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桓景被眾鬼暗弄,幸得費長房一言點醒,全家避匿山頭,才得免了大難。回家之後,察看家畜牛羊雞犬,完全死亡。考查他們身體,都是患疫的情形,方知長房勸他們逃避之意,是預知疫鬼為害。心中又感又恨,感的是長房多情,救他一家性命;恨的是惡鬼狠心,下此毒手。正在指揮下人收拾一切畜類遺骸,忽然得報說:“費長房本身被惡鬼所害,死於深澗之中。”桓景大驚,忙著騎匹快馬趕到費家。一到門口,就聽得裏麵哭聲震天,桓景心中隻是弼弼地跳個不住。跳下馬係在一枝樹上,正在挽韁,忽聽見費家門前左右站滿了無數猙獰可怕的惡鬼,都在那裏交頭接耳,如有所議,卻一個個麵現喜色。桓景本來能見鬼物,而不能聽見鬼語,近來常和長房往來,也知道聽鬼語的方法,雖不能如長房之清晰明白,句句入耳,但約略模糊,也可以懂得大意。這時既有所見,不禁驚心吊膽。偏偏那天正值重九,朔風初起,尖厲異常,把許多鬼語送入耳鼓之中,被他聽得個完全明白。
原來長房自從通知桓景,囑他避難之後,回到家中把這事對家人說了一遍。他的五世之孫,名喚景侯的,年已六十餘歲,埋怨他忒嫌熱心,多管人家閑事:“想來被鬼捉弄之人,大概總有一個原因,至於正直光明規矩仁厚之人,休說鬼魂不能親近,就是神佛仙人,也得敬他三分。這等人如今世上可能多見,果有此等好人,鬼魂既不能犯,便也用不著桓景幫忙拯救。所以那班受他救援的人,必是應受鬼魂侵犯的壞人。那麽桓景的救人,是否應當已是難說。那班鬼魂也有許多聰明伶俐的東西,要是桓景這人,是不該殺害的,又豈肯冒那麽大危險,特地和他作對呢!照此看來,桓景是否當救,又是一個疑問。老祖宗此舉,固屬惻隱之心。但身為鬼師,是萬鬼領袖,鬼有不法,原應懲治,否則還該優禮他們,才見恩威並濟之道,足使全部鬼魂聞而知感,往後老祖宗辦事也容易得多了。若是倚賴法力,扶助友人,欺淩屬鬼,即令事屬正當,鬼心尚難悅服,何況未必十分正當呢。老祖宗,你也想想瞧,這事幹是幹了,可有點什麽危險沒有呢?”長房經他一說,不覺非常懊悔起來。但他夙性好強要勝,事已做錯,橫豎無可挽回,也不願人再談這事。
誰知眾鬼聞得長房破壞他們計劃,果然大動公憤,重新開個大會,仍由刻薄伶俐等鬼,宣稱:“長房這等行為,不但對於我們鬼界毫無情分,而且桓景知道此事,仇恨必深,將來在世一日,對於我輩的行動,愈要竭力破壞,豈非弄巧成拙了麽!再說費某身為鬼師,便是我等領袖,我等如有不肖,他負懲戒之職。如有受冤不白之事,也該代為昭雪,相助報仇,才不枉為我們全體恭敬崇奉他的一片忱意,而他自己也才配得上做我們師長的資格。若照他今日這等行為,簡直成了我們鬼魂的公敵,其仇恨比桓景更甚了。這等領袖,要他何用。不如趁此機會,扳住他的錯處,將他處置一下。他既救去我們的仇人,就使他代我們的仇人一死。既可以做後來的鬼師,也可以嚇服桓景那廝,使他不敢再和我們作對。至他身死以後,彼此同為鬼物,抵拚和他對案陰曹。閻羅王素稱公道,不見得存心偏袒。何況我們如許鬼魂,萬眾一心,有罪同當,閻王爺怕也沒有法兒可以殺完我們。何況此事屈在長房,閻王焉能容他如此胡為?隻怕到了森羅殿上,他還得辦個什麽小小罪名咧。”
眾鬼聽了,始而憤激,繼而哄然讚成他的計劃。長房任職鬼師,曆數百年,從來不曾失事,自托德望隆重,萬無意外之虞矣。即如此番之事,在鬼物看得極重,他卻認為小小過失,至多將來為他們道個歉,已算是和平之極了,那裏再有什麽大事。誰知怨毒於人,甚於蛇蠍。而對於鬼魂,尤其比尋常怨毒,更為厲害。真令他做夢也想不到,區區鬼物,竟敢向他肆行反抗起來。他們的方法,是因長房製伏鬼魂,雖使本身法力,但不能脫離王一之傳授的符篆,每天都放在身邊。臨睡時分,也把符篆塞在發髻以內,真是一刻都不能離開。一離此符,眼睛就如多了一重幕障,瞧不見鬼物所在,而種種法力,也自然失卻效能。平時眾鬼因服從長房,誰也不想去捉弄他,他也十分大意,一點不加防備。這時眾鬼既要和他為難,第一步入手方法,自然非偷他符篆不可。但因此符本質也是非常厲害,鬼魂一近符篆,就會失魂喪知,宛如一股清煙,凝結不起,魂魄就此消亡,憑你最厲害的鬼英雄鬼霸王,到此都成沒用的闒茸鬼、沒用鬼,甚至立刻死而成聻。因此話雖這麽說,比及問到誰去竊符的話,眾鬼便麵麵相覷,大家發起怔來,許久許久,也沒一個敢出口答應擔此險事。
剛在為難之際,忽然新來一個喪心病狂失魂落魄而死的冒失鬼。本來喪心失魂,那裏還能成鬼,隻因冤仇未報,就憑一點冤氣,結成一種鬼質。一到會場,向大批舊鬼參拜為禮。眾鬼正在愁眉苦臉,無可奈何的當兒。這等新鬼拜訪舊鬼的事情,又是時時都有,不足為異的,誰有那片心思去理會他。不道伶俐鬼一見此鬼,大為喜悅,疾忙過去和他打招呼。一麵示意刻薄鬼、聰明鬼等一班資格較老、知識較佳的鬼魂,齊來和他施禮。這冤鬼不承望許多老前輩如此優禮相待,卻也知道感激,問起眾鬼在此開會為了甚事。刻薄鬼等便長歎一聲,把上項事情告訴了他,隻不把符篆的厲害說出,另外加了幾句說話。大概說,長房有了此符,是專一懲治新來之鬼,如此這般的說得十分厲害怕人。這冤鬼果然害怕起來,請教他們可有什麽抵製之法。伶俐鬼便說:“我們同為鬼魂,不分新故,一視同仁。今天正因許多新來的弟兄們,為恐符篆厲害,大家吃苦不起,特地請求我們一班老鬼,請教辦法。我們為幫扶新鬼起見,第一步的辦法,就要找個喪心失魄之鬼,前去偷他這符;第二步,便由我等親往他的寢室,用牛糞泥塊塞住他的五官七竅,活活將他悶死;第三步是全體陪他上森羅殿,看閻王爺還是顧全眾意,辦他濫用非刑,欺侮新鬼的罪名,還是不顧公意,存心偏護他一人。到那時,我們自又有對付他的方法。計策雖已議定,就因一時找不到那種喪心失魂的冒失鬼,所以大家還在討論之中咧。”
這冤鬼聽了,他本是病狂之輩,死前做事,最是冒失,又且喜歡多事,一聞此言,馬上自告奮勇,說道:“鄙鬼初到此間,未立寸功,既然諸位老前輩找不到喪心失魂之鬼,而鄙鬼恰正屬於這一類兒,諸位不知可用得著我哩?”眾鬼見他如此仗義,頓時把輕鄙新鬼之心,改為滿麵春風,一個個鬼張鬼智,鬼皮鬼臉,爭著鬼討好,紛紛鬼殷勤,和他說鬼話,獻鬼計,弄得鬼計多端,鬼話連篇。大夥兒搗了一場大鬼把戲兒。最後還是刻薄鬼發號施令,派那新來冤鬼,即去偷符,另派四個伶俐鬼,八個蠻橫鬼,各持糞土之類,等他一經到手,立刻可以作第二步的功夫。此外又是兩個精細鬼作為應接。陰風慘慘,鬼氣森森,殺奔費家而來。這批老鬼,素來熟悉門戶,將這冤鬼一直帶入長房寢室。
此時剛交四鼓,長房正睡得十分酣適,連夢都沒工夫做。冒失鬼此時,卻正該他出點冒失念頭,他也不問青紅皂白,走上前向長房發中一探。就探著了一張小小紙頭,慌忙拉了出來。果然喪心者無心可喪,失魂者無魂可失,他攜了這符還是依賴他的未散的冤氣,逍逍遙遙回去獻功去了。這邊眾鬼見長房失符,一齊放大了膽,各自動起手來。將長房身上有竅之處,概塞得滿滿實實,不透一些空氣。這等刑法,若是出於生人之手,受刑者還要掙紮一下。自出鬼魂之手,老實說竟不消片刻工夫,也不煩他動彈抵抗,早已一命歸陰,和大批鬼魂一起奔到森羅殿上打官司去了。這便是長房被鬼害死的情形。
桓景聽明白了,嚇出一身冷汗,忙著進去拜唁了一番。回到家中,因心悸過度,不上幾時,也追隨他老友費長房於地下。倒便宜了閻羅王,把幾樁案子,可以並在一起辦理,手續上自然簡便得多。那是陰間之事,本書非專記地府之史書,也沒負記錄陰間判決書的責任,關於這件複雜案的結果,隻好略而不記了。但在這裏,有兩句話,要請列公注意的。一樁是桓景因得犬丹而能見鬼物,所以今人對於能見鬼魂的,都稱為狗眼。“狗眼”二字,便是這樣一個出典。其實桓景能夠見鬼,賴有犬丹。因犬丹而別生一副眼光,才可稱得真正狗眼。如今的所謂狗眼,卻不見得有甚犬丹。有那明達之士,說他們都是借此斂錢,並非真能見鬼。而據著者的意見,即便他們真正見鬼,也是生理上一種特殊情形,與狗眼之稱,有些不大相當。不過習俗相沿,曆來有此稱呼,著者也無從替他們辯說了。
還有一事,是九月九日稱為重陽節,今人多有登高之舉,這不必說是沿用桓景避難的故事。桓景當年,因得罪鬼物,鬼物報仇,不得不登山避難。不知今人都何仇於鬼物也要看樣學樣的模仿一下,以極無理由之事,流傳至二千年之久,還是相傳勿替,真是可笑又可怪了。著者並非反對登高,更不是說九月九日不該登高,要知登高是極爽心目有益身體的事情。而且隨時可以舉行,不必定要重陽那天。更進一步說,便是重陽節這天,也不必老躲在家,故意作反對習俗之舉。總之登山也好,不登也好;九九登高也好,平常日子登高也好,可總不要把登高當作避難看。這就於情理上能說得通,不致有盲從附和之譏了。這話丟開。
再說從長房死後,另有一個胡子羽的接任其事,子羽死後,又傳了兩人。而至唐朝時候,方有鍾南山進士鍾馗接任。鍾馗雖是文人,卻生得魁梧偉岸,有力如虎。他因功名蹭蹬,退而隱居,因他為人正直,得傳治鬼之職。不道他也有一種癖性,是性太急,性如火,往往一時之氣,遷怒鬼物。他有一件法寶,為鬼物所最怕,此寶說來卻也可笑,乃是一枝柳樹。向柳劃咒三遍,隨便折下一枝,打在鬼身,別人並不見鬼物所在,但可聽得一種淒切哀叫之聲。鞭畢之後,地上可見血痕。所以今人相傳,說柳枝可以嚇鬼,鄉下地方,每有患瘧之人出門就醫,必采幾根柳條插在身上,或放在舟車之內,以為有此一物,便可驅散鬼魅。殊不知鍾進士咒柳鞭鬼,重在他的咒語。有了咒語,就是桃李花果任何枝幹,都能有用。今舍咒而專用柳枝,真可謂舍本逐末,愚至無可再愚了。這也是世傳相沿,以訛傳訛的一種笑談,和上文所言重九登高,狗眼治鬼之屬,是一般的迷信之事,這卻不必說他。
再講那個鍾馗專以暴力治鬼,鬼怎麽能甘?自有那般膽大有智的雄鬼,向著群鬼提出反抗鍾馗之議。群鬼本來苦他刑罰,久思脫離他的羈絆,今既有雄鬼出來倡導,自然全體讚同。他們用的計策也非常雋好,原來鍾馗生有眼病,每逢出門都要戴著一副大眼鏡,方能辨認路徑。除了眼鏡,簡直便如瞎子一般,休想走得一步。這班的鬼物,就利用他這個弱點,等他出門之時,先派兩個身子比鍾馗更長的魍魎鬼,隨在他的後麵,趁他不防備時,伸手將他的眼鏡打落。鍾馗失了眼鏡,急忙回頭一看,魍魎是能隱形的,早已避得無影無蹤,不知所往。鍾馗既失眼鏡,又發火性,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味亂跑亂跳。不防腳下早伏了許多小鬼,前前後後地搬遞石塊,絆住他的雙腳。這一來把個鍾馗進士跌得半死半活,身上肮肮髒髒,像個泥母豬兒一般。最後又被幾個有力大鬼,推入糞窖之中。窖深糞穢,走又走不出,爬又爬不起,越是這樣,越是發火,火性越大,越找不到出路。一直鬧夠半夜,才有人來出恭,聽得窖中有聲,這才喊起人來,將他救出。這便是世俗鍾馗被鬼迷的一幕趣劇。鍾馗自從吃了場大虧,回到家中,氣成一場大病,明知這是眾鬼報仇之計,但思身為鬼師,橫被屬鬼欺淩,威信已失,顏麵何存,也不願再幹這等治鬼生活。他本人也因氣憤愧恚,不久去世了。從此以後,這治鬼一事,也沒這大膽的人敢輕易擔任。但鍾進士的威名物望,卻已流傳下來,人人知道鍾馗是可以治鬼的,大家都稱他為鬼王。每逢端陽節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懸掛鍾馗的神像,就是這個意思了。要知鍾馗去職之後,何人繼任其事,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