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飛龍見那道童不過十幾歲光景,便喊他一聲小哥,自謂客氣極了。不料因此大觸道童之怒,竟說他的年齡做得飛龍頭代祖宗,這一來倒把飛龍說得怔了一怔,忽然大笑起來道:“你這話才是替我說的。那真一些不錯,你打量我還不配做你的頭代祖太太呢麽?哈哈,這真可笑極了。”飛龍這話原打算自己從篾纜修成人身,再變成龍體,至少也有一二千年,的確比到普通人類委實長個十七八輩,不為過分。誰知那道童卻大不為然,也和飛龍一般,禁不住呼呼狂笑說:“天下原來真有這等不知長幼、不識進退的狂妄女子,不要慌,吃我一戟!試試你老祖宗的法寶看!”說時早已掣戟在手,向飛龍劈麵刺去。飛龍見道童攻來,當然不得再讓,隻得抽劍應敵。兩人就在這山腳下大路旁對戰起來。才一交手,雙方都覺得對麵的家夥有點分量。彼此不由吃一大驚,大家不敢輕敵,都施出全力,拚命刺擊。一來一往,戰有二十幾個回合。卻把道童殺的性起,縱身一躍起在半空,喝聲:“兀那小妖,瞧祖宗的寶貝來也!”飛龍一看,原來是一粒紅珠在空中滑碌碌滾著,一霎時便有萬道紅光,向飛龍身上撲下,把飛龍一個身子圍在紅光之內。飛龍隻覺渾身如火燒一般,漸燒漸熱,漸不可當,不由心中大怒,喝道:“好小子!怎敢尋你祖太太開心,你有寶難道別人就沒寶麽!”一麵喝一麵也把口中珠噴出。立時滿天金光,將紅光敵住,二光相鬥,弄得半空中全是金紅之光,閃閃爍爍來來往往。
這時雖當正午,那強烈的陽光早被二光掩住,一點都現不出來,倒嚇得許多百姓驚疑駭怕,大家關起門躲在家中,不敢出頭。這飛龍和道童相持有個把時辰之久,兀是不分勝負,心中不曉得那紅珠是什麽東西,居然和自己的龍丹有同樣的力量呢?想道:“不如用個法術將他這珠子搶到手中,一則可以除那道童,二則自己的龍丹有了配對,卻也好玩得很。”想著,便暗中念動真言,伸手向紅珠一招,果不其然,紅珠應咒而至,落在自己手中,紅光亦漸漸散了。飛龍正在大悅,忽覺自己所發的金光也變成遊絲一縷,漸不可見,不禁嚇一大跳。抬頭一望,可不是!他這龍丹也已到了道童手中。好笑二人卻似雙方交換了一顆珠子。雖說勝負不分,但物各有主,別人不能使用。他倆都把自己之物換了別人的東西,須知這是本人精氣魂魄煉成之寶。在他們本人,可以說人即是丹,丹即是人,大小變化,指揮如意。若換了別人,怎有這等效力!這時二人才都懊恨起來。
又是道童先發火性,隻見他搖身一變,變成一隻大龍,頭尾相去可三十多裏,兩隻眼睛烏溜溜向著飛龍,一張血盆似的大口奮然向飛龍撲下。飛龍這才看出那道童原來也是同道,便扭身人地,從道童身邊鑽出地麵,原來也是一條極大的真龍。兩龍相見,互相盤旋,隻把大塊青天弄得忽明忽暗,霧散雲飛。嚇得那下界眾生家家閉戶焚香,人人磕頭禮拜。這一場雙龍惡鬥,各把自己修煉的大丹失去。世上相傳叫做二龍搶珠,就是這段故事。
那雙龍苦戰一天,兀自拚命相持,不肯罷手。不道越打越上,已經打到中界,看看要到天上。正值玉帝升座靈霄,和許多仙官談論天曹公事,先見金、紅二光直衝霄漢,已覺十分奇怪,後來二光漸散,忽有一股腥臭觸入鼻官,更覺懷疑。便問眾仙道:“這是什麽光頭,為甚又有那種臭味?朕為一天之主,統治三界真仙,怎有這等妖氣上衝寶殿?卿等可快去查明下落,速行奏報,以便遣將誅戮!”當有太白金星李長庚出班俯伏,口稱願去查明妖人,即行奏陳。玉帝允可。李長庚奉了玉旨出了南天門,推開雲頭,向下一望,見那兩條孽龍苦苦相拚,都打得鱗飛甲裂,頭破血淋,想是都打得昏了,不向下麵降落,反逐步上升,趕趕鬧鬧,一直到了南天門外。李長庚按劍高喝:“孽畜不得無禮,抬頭瞧瞧這是什麽地方,容得你們如此撒野?還不快退下去!”二龍聽了,不覺都吃了一驚,各自住手一望,見是一位老道,立在雲端大聲叱責。二龍本來不曾上過天庭,雖見雲霄之中隱現瓊樓玉宇,都隻認作什麽國王所居,並不十分驚懼。因見長庚說話無禮,都大怒道:“老奴才,怎敢無禮罵人!我們自打自,與你何幹,要你管這些閑帳作什麽!好得很,你既口出狂言,我倆卻先收拾了你這驢頭,再來比較勝負!”兩龍也不等長庚分辯,齊向南天門飛舞而來,把個李長庚嚇得回身飛跑,忙至寶殿,奏稱:“下界有兩條妖龍造反,如今殺上寶殿來也!請陛下快快發兵防守!”玉帝大驚道:“什麽妖龍,怎麽一向也不聽人說起?如今該宣誰前去除妖?”
一語未了,猛聽得殿前一陣風響,兩條不知死活的孽龍真的鬧將上來,口中齊呼:“快把老頭獻出,饒你一國性命;若是不然,我們作起法來,一時三刻淹死你們全國!”玉帝聽了,慌問:“妖龍已至,快宣把守天門各將擋住關口,一麵召朕甥二郎速帶天兵前來降妖。”李長庚忙又奉旨到灌口去召二郎。這時有鄧、辛、張、陶四將,各執兵器來打二龍。二龍大怒,使出渾身神力,頭撞殿廷、尾擊天門,身子一扭早把四將摔出幾千百裏。慌得玉帝和許多仙官趕緊退入後殿。但聽得天崩地塌的一聲,兩龍早把一座殿角打得坍將下來,把殿上許多陳設的器具打得七坍八倒、四分五裂。那兩龍口口聲聲仍要找那老頭出去送死。玉帝不覺龍顏震怒道:“朕忝為天上之主,統轄三界文武萬仙,如今妖龍造反,竟敢打上寶殿,毀損殿廷,也不見一人和朕分憂,豈不愧死羞死!”一句話說得一班侍從仙官,一個個麵紅口噤,相向無言。此時外麵兩龍越鬧越凶,竟要飛入後殿。當有玉帝左右的八大仙官出至殿前,高喚道:“兀那兩龍,你等出身何處?如何得道?因甚事由反上天庭?快請一一講明。須知此間乃是通明殿上,玉帝所居,豈容爾等如此妄為。今玉帝有旨,憐爾等修行非易,若肯悔過伏罪,還可原諒一二,如再狂妄執迷,隻怕天兵一至,骸骨成灰,卻不枉費了千年功行。”二龍聽說,這才知道是天曹靈府,此禍闖得真不小。沒奈何口吐人言,一同陳說此番如何鬧起,如何相打。因憤老兒無端責辱,心有不甘,重複齊心合力,要把老兒捉來,將他沉於東海之中,飽魚蝦的肚子。不道老兒一進此地,就不見出來,心中大怒,鬧出事端,可並不知是玉帝殿上。如今都已知罪,不敢再有妄為,還求大仙代求玉帝恕以不知,赦其大罪。但卻不肯說出自己出身、修道年代、潛修地方。
仙官聽見,把心放寬,回來奏聞玉帝。玉帝道:“凡修道之人必有師父,兩畜師父何人,可再去問明,朕卻找他們師父來,治以應得之罪。”八仙官再來傳諭時,不道兩龍已知得罪於天,不敢再留,已逃至下界去了。玉帝方才重行出殿,召見各級仙官,正商議善後和剿捕之事,卻有李長庚帶來灌口二郎率領全體兵將前來聽命,並麵奏:“微臣治下也有老龍成妖,日前忽然施用妖術移來土山一座,將灌口海麵壓住,改水為陸,奪天地造化之功。正擬發兵擒拿,恰被事先脫逃。現奉明詔逮捕孽龍,不知是否是灌口之妖?”玉帝見說,自有一番慰問,即著率領本部天兵下界討逆。二郎奉旨去訖,玉帝見那殿角傾圯,廷柱歪斜,許多器械都是九洲四海之寶,被他們糟得不成模樣,不由心中不悅。對那李長庚問道:“朕為諸天之主,乃萬仙領袖。天廷之中多少才能出眾法術精通之士,如何被這兩妖橫行無忌,如人無人之境!難道滿朝仙吏竟都沒有趕得上兩個小妖的麽?如此情形,往後下界畜生,稍有本領都可任性橫行,目無法紀;甚至朕這通明寶殿也有一天被妖人魔鬼拆毀淨盡,片瓦不存。這還成個什麽樣子!這三界之上也用不著朕這有名無實的玉帝了。卿等看有什麽法子可以保得玉宇澄清,天廷安晏,其各抒懷抱,直言無隱。”
李長庚出班奏道:“久治則亂,亂則劫生。治亂安危皆有定數。微臣前在八景宮聽老君和元始論劫,曾言今年通明殿上有小小災變。微臣切思上帝領袖萬仙,主持劫運,縱有災變,何能惹及通明,因此竊笑兩位仙長所言之迂,疑事所必無,不複置念。不料如今卻有此妖龍之禍,果應二仙之語,可見劫運之理,雖大聖神仙,明知其故,而不能避免。臣又聞老君預言,下界不久有洪水大災,人畜淹沒數在億萬以上,幸有應運聖人業已降生人世,不久當應下界聖主之命,出任首輔,將來即任治水之事。而時水陸兩界,從新厘訂界限。陸上之事自有人君治理,水中之事須得兩條有術有才的龍神,方能治製得下,已派他大弟子火龍、縹緲二真人收度兩條真龍,潛伏水底,待時膺召。又說,兩龍一雌一雄,還有姻緣之分,將來匹配夫妻,誕育龍種,以為東南西北大小內外各海之主,輔助人君,受命上天,保得四海平安,妖精匿跡,蟲魚之類各遂其生。這事非常重大。所說莫非就是這兩個怪畜,所以有此本領。要是世間凡龍,休說道行毫無,隻怕一個頑殼還到不了中上兩界咧。微臣想道,要知此事端的,隻須前去請教老君主師,必能曉得明白也。”玉帝道:“話雖如此,想那兩龍既為老君弟子所度,待詔治水,正該恭謹小心,預備膺敕才是,怎敢如此妄為?即使劫數前定,而二龍負如此大罪,如何還能再予錄用,豈不令天下群仙笑朕賞罰不明麽?”長庚又奏道:“老君為眾仙之祖,火龍、縹緲兩真人為上界金仙,他們必知此中因果。微臣即去請問明白,卻再奏聞。”玉帝準稟,著速前去。又道:“治亂安危,雖關劫運;而登錄賢才,終是帝王應分之事。朕觀左右輔弼之臣多非應變之才,此後擬培植人才,任用賢士,卿當為朕代詢老君,可有此等才德仙人,請他保舉上來以備幹城之選。即使一時不得其人,卻應如何培養栽成之處,亦請他悉心指點。”
李長庚銜命出殿,駕雲至八景宮下落之頭,見那宮殿情形又和通明殿上不同。幽靜非常,莊嚴無比。宮外奇花異草怪鳥彩禽,不一而足,玩之不盡。長庚因奉有玉旨,不敢貪看景物,一步步向宮門急行而前。才到宮前,早有白鶴童子迎住笑道:“祖師早曉得你這老道一定要來的。”長庚罵道:“孽畜不得無禮,快去通報,說我求見祖師爺。”童子見長庚罵他孽畜,便扭住頭笑道:“我把你這不要臉的老東西,你才罵了人家孽畜,吃了大虧,隻辨得東逃西躲,幾乎連累玉帝不得安閑,又敢來這裏罵人哩!好好,你有麵子來,你自己進去見我祖師,用不著我這孽畜替你通報。”說罷賭氣兒坐在岩石上,撮口呼鳥。一聲甫起,百鳥齊來,紅的綠的、白的黑的、大大小小、雌雌雄雄飛下一大群,擁住童子圍成一個大栲栳兒,童子動一動,眾鳥也跟著他往來圍繞。那童子自顧尋他的開心,再不來理那李長庚。長庚看了一回,不覺好笑道:“你瞧,這孩子如此沒道理,如今正要用得著他的時候,少不得賠他個禮兒。回來見了祖師,卻再和他說話。”因即上前一步,陪笑說道:“老弟,笑是笑,玩是玩,正經還是正經。你可知道我此番前來為了甚事?乃是玉帝有旨,著我來請教祖師的。等會誤了旨意,不但我一身受罪,祖師要曉得了,老弟麵上也許不大好看。好兄弟,快快替我通稟去罷。莫再取笑了。”童子聽說,“呸”了一聲道:“你別拿你的玉帝來嚇人,我這裏隻曉得祖師,憑你比天還大的麵子,要見祖師還得賣我一個情分兒。我要不通報啊,哪怕玉帝親來,也見不到祖師,休說你這老頭了。”長庚笑道:“你這孩子,越發胡說了。你如此慢客,祖師知道了,難道不會責打麽?但如今總算我來求你,我也沒工夫和你多纏,就賠你一個罪如何!”說時真個向童子打了一躬,童子才大笑起來說:“也沒見你這家夥恁地不中用,一嚇就嚇成這個樣子。看你可憐兒的,就替你通稟一聲罷。”
說時立起身舉手一揮,群鳥四散,他便一跳一躍地進去了。好一會又出來向長庚一招手兒道:“老頭來罷,祖師著你進去呢。”長庚整一整衣襟,恭而且謹地跟隨童子走到裏邊,見了老君拜將下去。老君命他起來,笑道:“你不是來查兩條孽龍的事情麽?”長庚叩頭而起,傳過玉帝旨意。老君又笑道:“說起這兩個孽龍,卻是我派人將他收度起來的。初得人身,便列仙班,原是我的特殊恩典。不過野性未馴,禮儀不習,而且未登天府,也竟不知靈霄寶殿是什麽所在。湊巧你口舌之間觸了他們怒氣,所以鬧出這一場大禍。雖然如此,也總是數有前定,玉帝該在此時要受一場閑氣,遭一重虛驚,也算小小一樁劫數。事已過去,不必再說,現在卻正要用著他們建功之時,暫時可且由他。至於他們罪孽,將來仍不免有一種報應,此時不必預言。你可回去上複玉帝罷。”
長庚又叩問:“玉帝因兩龍鬧事,天府諸仙竟無人收伏得住,為此聖心不怡,擬請祖師簡派門下有德行神通的大仙,前去襄助天政,保衛天庭。此事可能行得?”老君笑道:“我門下諸仙各有職事,且和玉帝無緣,怎能做得他的輔弼?但玉帝身邊甚少道德才能之士,也不是事。我早替他算定,該於三千年內,連收八大金仙,其中有已經出世的,不過未成人體,以後須得我陸續派人收度,成其正果。爾等也須隨時隨事聽我指使,或居天府,或在凡間,扶助他們陸續成道。也是爾等極大的功果呢。”長庚叩頭稱謝,拜別老君,自回天宮複旨去了。未知後事如何,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