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前人說:我們修道要自修、自辦、自覺、自動、自強,釋迦牟尼佛成道也只有四個字「自覺覺他」,孔老夫子成道也是四個字「正己成人」。佛家講「慈悲」,與眾同樂叫做「慈」,救人離苦叫做「悲」,就是要普渡眾生。「忠恕」也是如此,我的心光明正大,不偏不倚就是中心,就是「忠」;「恕」是如心,我的心跟別人的心一樣,我知道好的就告訴別人,我好你也好,推己及人,這就是「恕」。
我們要提昇自己就要「自修」,「自修」就是要修道。你得自己修。你上佛堂去,那不叫修道。你看六祖壇經,六祖什麼時候上佛堂去了?但是人家成為一代佛祖。所以修道你自己修,你的福氣,要你自己去求。所謂「自求多福」。「學問」也要你自己學,自己問,自己不學不問,你就沒有學問,人家瞧不起你。你不會,為什麼不問呢?這不是你自欺嗎?「當講師不知道」是在欺騙人。修心修你自個兒的心,修持自己是簡單的,就是將後天的毛病、脾氣、嗜好,我全都改掉,徹底的去改。
我們要成就就得自己開創,「自辦」修道辦道得你自己辦,不能依賴別人,自己努力精益求精,精進就是不能懈怠。如果你事業創不好,就是誠心敬意不夠,不能吃苦,事情做不好,就是你待人不誠心敬意,不能感動人。聖業更要你自己創,你想要創聖業得要吃苦耐勞、勇往直前。上蒼一定不會辜負有心人。對於佛規禮節什麼都要會。你看我們中國人待人有禮貌嗎?日本男女老幼,禮貌相當週到濃厚。人家還是把中國禮節和王陽明學說發揚光大。現在年輕人變了,不注重禮節。你不信看自現代家庭小孩子驕縱慣養,見了爸爸一句不問,伸手錢就拿來。「吃飯啦!」就是這樣,對嗎?我們的教育偏差。以前結婚有媒婆,現在自由戀愛,報上登去年一年未結婚女子生孩子三萬多人,有一萬五千人離婚。這個社會小偷普偏,殺人、放火、搶劫詐騙。你得問問自己。我們臺灣是個大家庭,你看後輩不學好,將來家庭沒有好希望,你自己不做個好模範,家庭怎麼會好?家庭不好國家就倒楣了,你要修道辦道,你得自己創造去,自己要要求家庭生活禮節。
自己對內心的要求就要「自覺」你悟到了,就要以「救世救人」為自己的本份,不能馬馬虎虎。現在各處家庭都要加強家教(家庭再教育)。先生太太大專畢業了,早上起來,衣服也沒有洗,廚房也沒有整理,就去上班了,那算什麼家庭?現在男女全唸書,說是文明進步,你說哪兒算進步?你看四、五十歲的人,很少有戴眼鏡的;現在國中生戴眼鏡的很普遍。某某報紙刊登著溪湖的學校一班五十四個孩子,有四十九個戴眼鏡,像這樣國家就糟了!你看看總統閱兵的時候,衛兵也好,將官也好,有沒有戴眼鏡的?(沒有)你戴眼鏡,將來國家有事要上前線,戴眼鏡怎麼開飛機?怎麼開機關槍?現在戴眼鏡的那麼多,東西掉在地上都找不到,你說這是進步嗎?小偷搶劫詐騙普遍這叫進步嗎?以前那有小偷?現在天天吃得好,吃得好全都有病。這叫進步嗎?三十年以前吃飯摻番薯芊也沒聽說有那些病。現在的人蹧蹋五穀吃大魚大肉,吃得腦充血,台灣腦溢血而死的人,佔世界第一位,看看三十年前的人,那有那麼多腦溢血?看看老一輩的人有嗎?(沒有)現在身體不舒服,發高燒,吃藥,燒退了,腿不動了。我在天津三十年,就沒有看到一個小兒麻庳的,我中醫、西醫都有研究,西醫發高燒打針熱退下去,腿部血凝住了;我們中醫,發高燒,吃了藥發汗或下瀉,把熱排出去就好了。感冒的話,吃點青草藥,多喝點開水就好了。所以我們要「自覺」,不能獨斷獨行,只認為自己對,這是不可以的。
我們辦道要「自動」。孔老夫子說:「當仁不讓於師。」有好事得趕快去做,你去晚了,人家先做了。人家做了人家有功德,你有嗎?(沒有)你看有些人到佛堂來叩首,讓人家來侍候你。人家行功了,你跑到佛堂來叩頭這叫行功嗎?我今年九十四歲站了半天,不讓我坐一下,你說有道理嗎?你們在這兒坐著椅子靠著,我在這兒立著,還對你說話。你看還有坐不正的,這叫有道理嗎?(沒有)在家你爸爸來了,也不讓你爸爸坐;你先吃飯也不管你爸爸有沒有吃飯;我們台灣就是這個禮貌沒有做到。所以我們「當仁不讓於師」。我們要見義勇為,趕緊抓住機會勇往去做,仙佛不是說過,快馬加鞭,猛勇精進,別人不做我們趕快去做,別人不敢吃苦我們敢,別人不去我們去,這才叫「猛勇精進」。我們要是被動,就成不了道,你看那位聖賢仙佛是看人家修道的?全是自己去修的。
最後我們還得要「自強」。你沒有自強之心、剛強之氣,你就落伍、害怕。所以我們得自強,一點私心都沒有。這個私心人人都有,但是要克制它,你沒有自強之心,沒有剛強之氣,你就克制不住,所以你自己得「自強」。男子漢大丈夫得有剛強之氣,你的私心要克制住,你怠惰之氣要改掉。我年輕時,老師就說過坐要坐好,不能隨你的肉體,我們講道不就這樣嗎?不讓心為形役。你們當講師連這句話都不懂就不可以。我們精神讓有形有象給支配了,人家找我們去那裡就去那裡,那怎麼可以!要自心做主,得考慮考慮。我們修道就要「真人」做主,不要讓有形有象執著了。(例如你心裡想看電視轉播金馬獎,就趕快去開電視看。早晚你不能成道,因為你著形著象。)我們得腳踏實地,克制自己的惰性,克制自己的慾望。你沒有認清這個,沒有剛強之性,你就不能自強。人家拉著你去賭錢,「我不去。」「就這一次,去一次不要緊啦!」不由自主就去了。博愛路有個姓朱的小姐,那天她跟我說,她舅舅跑路了,她舅舅一夜輸了二千萬。你看這個賭錢多累人啊!她舅舅有錢,可是現在支票也退了,人家找他,躲起來了跑了。這個「有錢」不是受害嗎?人如果貪金錢,就容易身敗名裂。所以我們修道人要有「自強」的心,克服自己的私慾。
自修、自辦、自覺、自動、自強。時時刻刻不能忽略,一時的疏忽最誤事。我們修道不能留個空名,我們得有真修、真煉、真辦,結果一定能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