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最是幸福
無字真經就像是電報一樣,我們要時常的來發送電報,給上天老母 和諸佛菩薩 或 師尊師母兩位老大人,若平時沒有在默念無字真經,等於是沒有與上天 和 諸佛菩薩、師尊師母 心靈上的連結通線,如臨時遇到危險困難,才想到要用三寶,恐怕不一定會靈驗喔!各位前賢大德謹記,要在心裡默唸,千萬不可唸出聲音喔!記得迴向給自己累世冤親債主,和今生的父母。這樣不但可以和上天,與諸佛菩薩印心契合,還能了愿還債,不亦樂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因此我們身為修辦道人員,每天應當在二六時間自我反省懺悔,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間所犯的過錯,都要向上天稟明,懇求原諒,下次不會再犯同樣過錯! 有過必改,這樣才算是堂堂正正的修辦道人員。謹記清口,還要清心 和 清身,絕對不僅僅是吃素食而已 ,若不知道怎麼清心清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遵守十五條佛規,效法古聖先賢和諸佛菩薩。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好學之道: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向有道德修養的人請教匡正自己之道,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自尊重之道,乃在乎以貴下賤,卑以自牧也,非此之謂也。乃衰薄之弊俗,膏盲之廢疾,安共為之?可悲者也!
以上都是在講述孔子,是懂得謙虛的人,可是談到學習這件事情,他可是一點兒也不謙虛。 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且能樂在其中,因此他花很多時間,鼓勵學生多學習。在孔子看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沒有年齡的限制。他認為,在學習中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和態度,孔子學琴,就是一種身教。
修道和辦道亦是如此,今生我們有幸,拜濟公活佛的為師,身為白陽修辦道人員,更要效法孔子與古聖先賢,凡事都要謙虛學習,不會就問,問了就要去學,學會了就要去做,自動自發便能早日修成正果。修道應該對任何人都抱著謙虛學習的態度。無論對方是長輩或是平輩,又或者是晚輩,只要我們有不會的事情,我們就得請教他們,向它們學習。我們可別忘了孔子所說過的這段話,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說:「一個人早上聽聞到修齊治平的仁道,即使當天 傍晚就死了,這一生不空過,也算可以了。」
要感恩的人事物實在太多了。後學列出幾位重要的人士來表達感恩之意。首先 我們要 感恩 明明上帝 - 老母娘 生孕我們的靈魂,給予我們智慧,感恩我們的父母生孕我們肉體,感恩師尊師母,讓我們拜他們為師,傳授三寶心法給我們,讓我們可以脫離六道輪迴,也要感恩 天地萬物賜給我們食物,讓我們有地方棲息居住,最後要感恩諸佛菩薩,無時無刻的護佑著我們,讓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平安。感恩引保二師,帶我們求道,才有機會脫離六道輪迴,感恩點傳師,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幫我們打開回天之門,將來我們往生後,就可從這道門,回去無極理天。要感恩的人,實在太多無法全數備載,後學唯有感恩感恩再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