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道鐵拐先生見小官動問姓氏,因亦不再隱諱,直趨楊母柩邊,大呼:“楊仁孩子,怎不認我師尊麽?”楊仁正哭得發昏,一聽此言,倒嚇得眼淚鼻涕一齊滾下肚子,睜開雙眼,上上下下打量那李玄。連周小官也十分詫異,走上幾步,問道:“怎麽說?老兄是我這楊敝友的師父麽?敝友自幼出家從的一位先生姓李,單名一個玄字,卻不曾有第二位先生。請教老兄,何以又說是楊敝友的師尊呢?”楊仁停悲含淚,也向李玄點點頭,說道:“真個小弟生平就隻一位李師父,委實不知與老兄有甚師弟之誼,此中必有原因,敢乞賜教。”鐵拐先生見說,不覺又笑又歎,因喝道:“我便是你的師父李玄,你說不認識我,這也不怪,本來誰教你把我的身體先期焚化了去,弄得遊魂失依,歧路彷徨。要不是我有些道行,連這一副怪醜的身軀還借用不得咧!”
楊仁一聽此言,顯然真是李玄聲氣,況且說的情形又十分確切,才信真是師尊到了,慌忙一骨碌跪了下去,磕頭如搗蒜一般,滿口子自稱該死,乞師尊治罪。周小官也跟著跪下。鐵拐先生忙伸兩手將二人扶起來,說道:“方才已經說過,你這過失由於孝親而起,未嚐不可原諒;何況此中也還有些定數,就不是你先期焚化,我這頑殼也是保不住的。這個道理容我慢慢說給你聽。至於你為了守我身體誤了送死大事,這又是我害你的了。”楊仁聽了,心中萬分不安。鐵拐先生又道:“你母壽數本來隻這一點,從前你跟我出家之時,我不是也有過一番開導之語,隱隱約約的你大概還記得起來,如今我憐你純孝之心,又兼為我之事使你不得送終,我又非常抱歉。我今可以用些法力使你母親起死還生,再活十二年,然後歸天。但在這十二年中,你要多做好事,廣立陰功,方不致折你自身的福命,我也不致有違天行事的處分。你看如何?”楊仁聽說母親可以回生,早已喜歡得無可無不可,疾忙爬下地去,朝鐵拐先生叩了無數響頭,險些把額角都磕破了,口中隻叫:“師尊如此開恩,弟子粉身碎骨,也要廣行善事,以報天高地厚之恩。”
鐵拐先生也不用什麽藥,也不念什麽咒,走向前朝屍身吹了口氣,喝一聲:“起來罷!”說也奇怪,那屍身忽然坐了起來,口中叫一聲:“悶死我也!”楊仁喜歡得上前抱住,才咽下去的眼淚鼻涕又都笑了出來。楊母睜眼一瞧,見兒子和一個黑丐立在身邊,不覺又驚又苦,淚流滿麵地說道:“我兒,你怎麽這時候才來?記得我已到了陰間,忽然一陣清風將我吹了回來,難道是你救我的麽?”楊仁忙道:“母親,我師父在此,是他老人家用的仙法救母親回生的。”楊母聽說,亟要下樞叩拜。楊仁忙道:“母親才還生,辛苦不得。容兒子代謝罷。”誰知楊母此時精神百倍,比沒病時更來得健壯,也不用楊仁攙扶,自己跨下樞來,母子二人齊向鐵拐先生拜倒。先生大笑道:“賢母子不要如此,我出家人救人濟世都是分內之事,不當多受人家叩謝。”因命楊仁:“快扶令堂進去休養休養。我既幹了這逆天之事,全仗你自己多做好事。十二年中你且不必回山,憑仗你的本領常去外麵走走,等十二年後我自來引度你也。”說罷化陣清風升入半天。下麵楊家母子和周小官自有一場拜送,不用細表。
鐵拐先生回到八景宮,眾仙看他變化得恁副怪相,一個個忍俊不禁。大家和他取笑了一回,弄得鐵拐先生越發不好意思。須臾老君升座,鐵拐先生稽首殿下。老君笑道:“似這副形景才好。凡人穢在心,汝獨醜在貌。將來周遊四方部洲、三界五嶽,平常人就很難識得你這醜形怪狀的大羅金仙。你就可借此考察人家向道的誠偽虛實,豈不大妙。”鐵拐先生聽了,心中大樂,稽首稟稱:“弟子原也這麽想,又承文始師兄賜弟子拐杖,弟子將他變為鐵色,就取個別署叫鐵拐李,不曉得可用不可用?”老君點頭道:“很好,很好。那鐵拐頭上還可掛個葫蘆。”回頭命童子去後麵摘個葫蘆兒來。童子遵命去了一回兒,取來一個大葫蘆兒。老君接在手中,賜與鐵拐。鐵拐先生敬謹捧住,請教祖師這葫蘆妙處何在。老君道:“葫蘆是從樹上采下,原非什麽罕物,但經我一番煉製,已把他的質地變個樣子。平常的葫蘆裏邊有的是子和實,這葫蘆卻裝滿了仙家的至寶,你要降妖除怪,這東西能生炎火、發大水,火烈時可以比一座火焰山,水大時可抵全個的東洋大海。除了上界天仙,誰能擋得住他。你要用在救苦濟人,隻把蓋子揭去,要藥有藥,要錢有錢。有時錯過宿頭,還能藏得許多人作個臨時的客店。”老君說到這裏。眾仙不覺失笑起來。老君笑道:“你等打量這葫蘆容不得一個人嗎?這真可謂坐井觀天了。”
因命李玄把葫蘆放下,口子朝外,著他閉上兩眼向口子大步走去,走過三步方許開眼。鐵拐先生遵旨,把兩隻眼睛閉得牢牢的。放開大步走了三步,方才張眼一看,原來身子早在葫蘆之內,外麵許多道友和祖師一個也不見了。再走幾步,裏麵越發開朗,仔細看去,卻是一所圓形的大房子,房屋裏麵有台子床鋪、陳設器皿,一應俱全。再進一層,又是一所更大的圓屋,凡是人生應用之物,穿的吃的看的玩的幾乎沒有一件不備。更妙的是鐵拐先生才想到這廣大的幾層房子還該有幾個工人灑掃收拾,兼司廚灶烹洗之事,豈不更像一家住宅了麽?一念甫起,眼前便有許多青衣打扮的人垂手侍之,另有兩個絕美的婢子,一人捧茶,一人持巾,姍姍而前,含笑叫聲主人用茶。鐵拐先生不期哈哈大笑起來,自思我這位祖師恁地會耍,可惜我一修道之人哪裏用得著如此舒適。甕牖繩床,蓽門圭竇,足可安身適體。現在成個黑叫化子,用不著麽衣服。至於吃之一字,更屬修道人可有可無,卻不白白辜負我祖師一片深恩。正想到這裏,那所高堂大廈和許多珍貴器皿、男女用人都不知去向。那兩層的圓屋剝落殘損,破舊不堪,至於室中器具,更是非常簡單,非常粗惡。和方才所見貧富情況,恰恰處在相反地位。鐵拐先生點頭暗歎道:“出家人倒要如此,此心才得安閑。祖師真是一位仙祖,畢竟知道我的誌趣。”又想道:“方才幾位師弟兄聽了祖師法旨,似大家都在懷疑,極該將他們邀了進來大家玩賞一天,一則可以增長大家的見識,二則會同群仙在此開個葫蘆盛會豈不妙哉。”他一麵想一麵仍向後麵走去。更進一層,那房子比前二進尤大,最後是一道大圓牆壁隔住。大概是葫蘆的終點和外麵分疆劃界的所在了。因他誌甘淡泊,室中布置也是非常簡陋質樸。
鐵拐看了一回,仍循原道退至中屋,不道那間大院子內已擠滿了許多師兄弟,一見鐵拐,群起道賀。眾仙自言:“親見你進了葫蘆口就不見了,正在議論,祖師忽言,你鐵拐師弟正在裏麵惦記你們,可以大家進去瞧瞧,看他有什麽好東西款客,因此我們也陸續進來。正在找你這位主人翁時,不道你又從後麵出來。怪不得祖師說我輩坐井觀天,原來這小葫蘆真藏得幾千人呢。”鐵拐見過眾仙,更喜這時的屋內又恢複了先時富麗精美的舊觀。鐵拐先生忙著招呼諸仙坐地,即有青衣童婢川流不息地送茶送點,十分殷勤,妙在不用鐵拐先生吩咐,隻消念頭一轉,立刻就做得妥妥當當的,世上用人哪有這般聰明。諸仙十分欣羨,都向鐵拐道賀他得此至寶。這時文始先生也在坐中笑說:“我等隨祖師這麽久了,倒不曾知道老人家會弄這等玩意兒。師弟才來不久,有此異數,可見祖師特別垂青。沒有前緣,哪能如此。”鐵拐先生笑謝道:“雖是祖師厚恩,也虧師兄提拔教誨,和諸兄汲引扶植之功。我李玄隻有心香一瓣,謹祝諸兄福壽綿長而已。”眾仙都笑道:“此真前緣有定,我輩何功之有。倒是初次登堂觀光你這葫蘆仙府,竟不曾帶得些賀禮來,心中怪抱歉的。”鐵拐先生笑謝說:“斷不敢當。將來覓得修真之地,如有所需,定向諸兄乞討,現在卻先寄在諸兄那裏罷。”說罷大家一笑。文始先生說要參觀全部葫蘆仙府,鐵拐先生引著他們又至後麵一走,後麵卻無門可通,仍繞從前麵口小處一齊出來,回頭瞧那葫蘆,可不仍是數寸長、寸許圓的一件阿物哩。於是眾仙跟著鐵拐先生大夥兒歡喜讚歎頌謝不絕。
老君笑道:“這個玩意兒算不得什麽大道。爾等大驚奇了,可算小見之至。”眾仙默然內怍。老君命鐵拐先生當時把葫蘆係在杖頭。文始真人忙道:“這個容弟子再來送師弟一根絛子。”老君笑而頷首。文始真人卸了仙冠,拔下一根寸許長頭發,伸手一拉,長可及丈,一釋手兒,又縮成原形,替鐵拐把葫蘆係在杖端,發光閃爍,宛如金質,而軟如棉、細如絲、韌如牛筋,拔扯不斷。鐵拐先生忙又拜謝過了。老君吩咐道:“上次我曾吩咐你要下海走遭,到了緊要關頭,連我和你各師兄許都要去走一趟來。這事雖不甚大,卻有魔教教主想要乘機和吾教為難,因此不得不慎。若說此事起原,乃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文美真人始終都有關係。你今回去,可便在泰山你徒弟所居洞府等候。大約一二天內自有人前來請你,這人便是文美徒弟,內中情形他能告訴你的。”鐵拐先生一一應諾。老君又道:“其實這件事情倒是你新近點度出世何蘭仙的責任。因主事和他有些前緣,照例該他去主持才是。為他尚在虛修,不能以此等雜務分他的心,這件事便弄到你身上來。算你代蘭仙立了這件功德就是了。”鐵拐先生忙道:“何姑娘的事情弟子理應代勞,就有微勞也歸於他,弟子決不敢妄貪他人之功以為己力。乞祖師垂察。”老君含笑點點頭,說道:“出家人但求有益於人,不必成功自我,更不定執人我之見、有彼此之分。爭功與謙退,皆非也。況今主事之人不久亦應成道,久後和你總屬同事同門,互相輔助,理所當然,本來也不必強分彼此也。”
鐵拐稽首領旨,回至泰山玉崖洞內,當以法牒召飛飛、顛顛前來聽候調遣。未及日暮,二人同到,參謁先生。鐵拐把別後各事告訴他們,二人都歡喜讚頌。鐵拐又說玉兒逃走下山之事,二人都忿然道:“請師尊指明地方,弟子等前去捉來治罪。”鐵拐先生笑了笑,說道:“此物野心不馴,原不能點度成會,那是我熱心太過的毛病。既已走了,我料他暫時不敢為害民間,卻等將來有了罪狀,再去辦他不遲。”二人應諾。鐵拐因言:“明日必有人來請我下山,去海中辦一大事,爾等可守候門外,迎接他進來。”二人依言,次日都在洞門外遠遠瞭望。到了午時剛過,忽聽空中“豁然”一聲,宛如大鳥經過。二人吃了一驚,抬頭一望,早見一女冠自空下墮,立在麵前。二人情知是來接師尊來的,因忙舉手為禮,問道:“仙姑可是海中來的?請求法號,容得通稟。”女冠喜道:“尊師真乃有道真仙,原來早知我要前來恭請的。貧尼法名通慧,乃尊師師兄文美真人之徒,與兩位道友都算同門。而尊師和敝師文美真人一出老君祖師門下,一出元始天尊門下,也算同學。大家都是一家人咧。”飛飛忙含笑招呼,顛顛忙入內稟報。
鐵拐先生因初次得道,全賴諸同門提攜之德,他又生性謙和,向來不肯過分自尊;特偕飛飛親自接了出來。通慧一見鐵拐,知道便是本師所說的跛仙,慌忙趨前伏拜於地,口稱:“師叔在上,弟子通慧拜見。”鐵拐還了半個禮,笑吟吟請他入內,施禮坐定。通慧先把羅圓夫人修道成功奉師命啟過道場,特請師叔屈駕主持壇務說了。鐵拐自然應諾,順便請通慧將羅圓前事略說一番,通慧一一告知。鐵拐先生才明白了前因後果,並知祖師言將來同門同事之人必是通慧所說的張果,立刻便預先存下一種親熱之心。通慧又說:“羅圓夫人已奉師命改名覺先,現在專候法駕前往,便要啟請各山道友、各界大仙並海中龍王夫婦參與盛會,還懇請師叔早日啟程。”鐵拐先生忙說:“出家人除了救人助人還有甚的事情,既承寵召,自應陪同師姊即刻動身去也。”
通慧大喜,便和鐵拐起身,攜了飛、顛二人起自雲端。淮海村卻在泰山之南,一行四眾都向南進發。行至中途,忽然一陣黑風向四人後麵吹來。鐵拐、通慧情知有異,回頭一瞧,隻見烏雲裏麵有幾個道人,嘻然而來。通慧暗暗對鐵拐說道:“師叔,來者必是妖人!弟子聞敝師說,此番覺先成道啟建道場,必有仇人前來傾陷破敗,大家都要小心。今觀這四人滿麵妖氣,又和我等同一方向而行,必是往淮海村去的。我和師叔不妨慢慢進行,等得他們到來,探問個究竟,再定對付方法。師叔以為如何?”鐵拐先生點頭道:“正該如此。”於是把雲步放緩,專等後麵四人趕來相見。未知四人是否妖邪,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