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23中華民國-對台灣人民最有利的國號

2004年2月23日,《聯合報社論》。

作者:吳展良(台大歷史系教授)

台灣今天最大的問題,是國家認同的混亂。我們正面臨國家認同的重大抉擇,稍一不慎,將陷台灣於重大的危機中。國家認同的首要條件,是我們所認同的對象必須要有前途,否則都是空談。台灣今天處境困難,可能沒有一個國號可以永保不變。然而人類歷史上,本來也沒有千萬年不變的國號與國家認同。國號與國家認同是為了人民的福祉而存在,而人民不是為了國號與國家認同而存在。我們要選一個最有利於台灣人民生存發展的國號與國家認同,同時必須為她提出未來的願景。

進可攻退可守 保障對等地位

以今天的處境來看,威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台灣人願意選,台灣共和國也實在難有前途。中華民國過去雖有不少不讓人滿意的地方,然而這個國號進可攻退可守,最有利於台灣的未來。所謂退可守,在於只要我們守著中華民國國號,中共就很難有藉口攻台;所謂進可攻,在於中華民國的國號最有利於我們與中共談判,以爭取台灣最大的利益。中華民國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存在,這首先保障了談判時台灣的尊嚴與兩岸對等的地位。作為對等的政治實體,中華民國既不可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導地位,也不需要在「一個中國」議題上與中共決裂,如此才有可能談出最有利於台灣的和平方案。至於兩岸未來的國號、國家與國際定位,也必須在追求雙方大和解的基礎上,透過談判來解決。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自己決定一切,台灣的未來,不與中共乃至相關大國談判不可能定案。

在過去,中華民國聯合友邦打敗日本,來台接收,結束了台灣因被清廷割讓而淪為殖民地的日子,這對台灣本來是一大貢獻。然而不幸後來發生二二八事件,使得台灣人對中華民國產生很深的隔閡感。國民黨兵敗於大陸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來台,並宣佈戒嚴,中華民國又變成一個由新移民所主導,長期疏於和民間溝通的威權政府。這個政府在思想上與本省文化頗為隔閡,其所主張的「反攻復國」、「民主自由」又無法落實,台灣人如何會有向心力?國民黨對台灣經濟發雖有貢獻,中華民國的國號在過去卻並不能真正激起台灣人的情感認同,而未來也絕不能只靠過去那套國家論述撐下去。

然而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中華民國這四個字也確實有其價值,並不辱沒了台灣人民。中華民國推翻滿清,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之後掃平軍閥、統一全國、建設新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等一切艱鉅的事業,也都靠著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這些光榮的歷史,連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無法否認,而必須給予尊重。來台之後,中華民國一直是全球華人的自由燈塔,也保障了台灣五十多年的安全。因為種種歷史的原因,其體質雖然不甚健全,也不能不說她對台灣的生存與發展曾有很大的貢獻。

一連串的轉型 已經脫胎換骨

近二十餘年來,隨著台灣人民對民主與自由的渴望日益升高,在黨外人士與民進黨不斷領導民主運動及國民黨體質性的變化之下,中華民國終於有了一連串的轉型,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如今的中華民國,已經由包含原住民、新舊移民的台灣人民當家作主,是一個充分自由民主的國家。戰後五十年的時間裏,中華民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小國,變成如今經濟高度發達、文化資源豐富、人才濟濟及自由民主的地方。我們雖然恨鐵不成鋼,也常常忘不掉過去的壓抑與痛苦,然而大家應該靜下來想想,這五十年來的成就與改變,不已經證明中華民國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了嗎?我們今天除了中華民國,別無更佳的選擇,我們能不愛這個一路陪著我們成長,已經深入我們血肉骨髓的國家嗎?

政治經濟文化 仍然大有可為

向前看,中華民國四個字仍然大有可為。中華民國是全世界華人社會中最自由民主、最現代化又保存了最多傳統文化的地方。兩岸的經貿、文化交流正盛,人心渴望和平。政治上我們可以用這個名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涉,還可以得到大陸上億萬嚮往自由的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同情與支持,以爭取台灣最大的安全與利益。經濟上,我們可以一方面躍馬中原,一方面自我轉型提升,成為亞洲的營運管理中心。文化上,我們既可以充分享受自由民主與西方文化的長處,也可以發揚傳統文化豐富的內涵,使兩者相輔相成。向前看,這一路陪著我們成長的中華民國,是大家安身立命的基礎,是台灣人民生存發展的最佳選擇,我們一定要懂得愛護我們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