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3.27傳統、現代及民族主義:論臺灣社會的特質與演化

吳展良 (臺大歷史系教授)

一、 臺灣社會未經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共產革命、文化大革命等連串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革命,其社會文化的本質其實頗為傳統。戰後雖然工商業化了,然而骨子裡仍頗有清代農業社會的特質。信仰、家族、價值觀念、人際關係、生活方式、語言多較傳統。

二、 外省人經歷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多為軍公教、且連根拔離了家園故土。在生活方式與思想內容上較現代。他們的基本認同是現代中國,而非傳統文化,民族主義的色彩濃厚。

三、 外省人來台後,在政治文化上居領導地位。他們基本上不太認同乃至看不上臺灣民眾「落後」而較傳統的生活方式,這使得本省人也無法認同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甚至頗感自卑。外省人提倡現代化,然而又不能真正實踐自由、民主。他們住在大城裡,擁有較現代化的教育及資源,本省民眾只能自嘆弗如。他們又提倡民族主義,然而所認同的中國在海峽對岸,而且是對一群沒有走過中華民國歷史的本省同胞宣講。對本省人而言,其結果是傳統、現代、民族主義三方面都落空了。內心無比的「鬱卒」,看了外省人就討厭。

四、 經歷了數十年的演變。如今的台灣人正努力建構自己的主體性。他們的生活現代化得多了,然而這方面卻未必呈現優勢,到了台北與出了國門之時,心中仍然免不了或多或少的「鬱卒」。他們開始認同自己所擁有較傳統、古老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努力肯定之餘,卻仍然未能建立真正的自信。他們開始建構「臺灣民族主義」,這民族主義的概念,其實是外省人帶來的。然而當他們建構「臺灣民族主義」之時,卻與「中國民族主義」發生激烈的衝突。在現實政治上既有兩敗俱傷的危險,在文化上也使得自己的傳統與生活,找不到根。於是這新建構的主體性,依然讓人難過,在傳統、現代、與民族主義方面,都無法安頓下來。

五、 未來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大和解。本省人與外省人一起生活了五十年,未來仍然必需一起生活下去,應當也必需尋求彼此的體諒與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