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反本窮源之性與理

專注靜心(四)

吳展良老師講授

2020-10-22

本錄尚未經講者校定,僅供大家參考。

一、前言

我們重點是在講「專注靜心」,專注的時候,就可以讓我們瞭解事物的道理,而且能夠發揮我們的潛力。那這裡可能更近一層面對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如何認清我們該做什麼的道理、事情該如何做?人生每一步都必須面對抉擇,我們該做什麼呢?這裡講:

主敬窮理雖二端,其實一本。[1]


說主敬跟窮理,雖然好像是二端、兩個方面。

「主敬」是偏重我們內心的修養,讓我們內心是專注的,整齊嚴肅的。上次說了,為什麼常常要整齊嚴肅呢?其實,你只要真正想要做番事業,沒有不整齊嚴肅、這是非如此不可的。你要參加任何重要比賽,你能不整齊嚴肅嗎?是不是?其實人生在世界上,通常是需要做一番事業的,男男女女皆然,尤其我們現代人。所以必須要整齊嚴肅。那「主敬」主要是一心一意,不瞻前顧後,全心全意的在你當下做的事情上頭。這是偏涵養這一方面的,也就是修養上面。

「窮理」好像是把事物的道理弄明白,看起來,這好像是兩端,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一個是偏事理方面的,一個是偏修養方面的,但他其實是「一本」。那麼有學生問說:是不是「以此心不放動為主敬之說」?[2]意思就是說:這個心,不讓他亂動,要安靜,是不是這就是主敬呢?先生說:

主敬二字只恁地做不得,須是內外交相養。蓋人心活物,吾學非比釋氏,須是窮理。[3]


他說人心是活的東西,要內外交相養。也並不只說我心放在這裡不動,只是心很安定這樣就行了,這樣是不夠的。需要怎麼樣呢?需要「內外交相養」、內外必須要互動的。

是怎麼樣的內外互動呢?底下講,他說:「性只是理」,我們人生的一切道理從哪裡來呢?從人性來的。因為華人的傳統不是宗教的文化,他沒有一個超越的源頭告訴我們說人生的道理該如何。諸位要知道,一旦沒有一個超越的源頭來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該如何的時候,人群是很容易困惑的。尤其有一定的人生經驗都會明白,人心的花樣變化無窮無盡。每個人的出生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狀況都不一樣,哪裡來的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理」呢?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我們現代人,普遍知道的多了、看的多了,到最後什麼都不相信。

我今天還跟我太太在感歎一件事情,因為我們今天其實有一件事談得很深。就是所有的人在生命上普遍處於一種感情未完成狀態──這個稍微岔出去一點講,然後再回來──也就是說,其實幾乎所有的人,內心深處都覺得自己的情感沒有真正充分的滿足,沒有真正的完成。其實,不要說滿足了,就連完成都有問題。即使他可能蠻幸福也蠻安頓的,可是內心還是覺得自己的情感沒有能夠真正的完成,這是個普遍狀態。那些看起來就不幸福、不安頓,根本上就要出問題的情感就不必說了。就連那些看起來蠻幸福,好像也有個平平安安的家庭的,情感一般也沒有能夠真正的完成。沒有能夠完成的原因很多,譬如有的人,他的情感一旦發出來就會太強烈,所以他會安排很多的保護、守衛或是阻擋,讓自己的情感不輕易發出來。很多文學藝術氣質的人都這樣,你看他平常很冷漠,其實他一旦發出來,他很怕傷了自己、傷了別人。這是一種。還有一種叫先天不足。父母就沒給他足夠的感情,或者從小受過傷。他的情感就變鈍了。他不容易對事情有真正足夠的情感。還有一種是能愛能恨,甚至於敢愛敢恨。這樣個人呢,往往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他之所以那麼敢愛敢恨,因為他這個人活得比較自我,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這樣的人會和被他愛的人常常產生很多的衝突,甚至於產生傷害跟距離。

大家一想:自己或是周圍的人,你們都看的多了,不要說情感上完成,連情感上不吵吵鬧鬧的都不多,對不對?完成談何容易啊!因此,進一步看,無論是家庭的遺傳、背景,成長期間的衝突、矛盾、社會的壓力、缺憾,總之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鬧得我們很難真正的讓自己的情感能夠暢順。無論婚姻還是交友皆然,都有很多並不能讓自己覺得安足或者完成的狀態,這也是普遍狀態。


所以大家都喜歡看連續劇、看小說,因為那個是「完成態」。然後你也知道那是小說,那是夢,現實生活裡誰能夠像連續劇、像小說、像電影那樣?那是在做夢,人生普遍的狀態就是如此。那如果我們能明白人生的普遍狀態如此的話,進一步來看就是說:人心的情感狀態都有這麼多的問題,而感情又是人生的根本。諸位要知道,感情才是根本的,理智是完成我們感情所需要的工具。人要是沒有感情的話,你到底要做什麼呢?你為誰奮鬥啊?是為兒女奮鬥嗎?還是為家庭奮鬥?一般人通常為兒女家庭奮鬥。如果沒有兒女、沒有家庭,很多人就覺得無聊了,要不然就要為社會奮鬥,那社會就是你所愛的了。或者為國家,也是如此。有的人愛藝術,有的人愛科學,有的人愛一種知識,人總要有所愛嘛。無所愛,你要奮鬥啥呀?不就等死或者就變成行屍走肉了。所以情感是生命的根本,理智是完成這個情感的一個工具。但如果我們幾乎所有人的情感都屬於一種未完成態的話,就表示所有人的人生其實都沒有真正的完成,到老到死皆然。人生其實好困難,對吧!人生真的很難很苦啊,奮鬥了半天,有時候還覺得很空虛。為什麼空虛呢?未完成嘛,對不對?好一點的,覺得這一輩子算是命好的,很幸福,家庭很和樂。但他內心深處可能還缺了一大塊,或者至少相當一塊,這是普遍狀態。這就是人為什麼喜歡做夢和看小說,因為那些東西淋漓盡致啊!現實人生中,因為種種原因你都不會像電影小說中所描繪的那麼幹的,你做不了。

所以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這個道理要怎麼說呢?這個道理就很難說了。什麼是人生的道理?道理又是什麼呢?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背景、想望、希望不一樣,人人都有他的苦衷。那道理要怎麼講呢?一般講道理有兩種講法。


一個是通情達理,就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你既明白對方,也明白自己的,我們就選一個大家彼此都能夠接受的方式,這就是一般所謂的道理,這個還算「講道理」。可這種講道理通常還是情感未完成態。坦白講,這只是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式。就像我們很多的家庭就這樣,爸爸媽媽其實情感也不怎麼太好,但是大家都能接受了,大家講講道理過過日子吧,人不要不講理就好,對不對?這麼個一般的道理。

理學家講的理不是這種理,理學家講的這個理叫做「天理」。這個天理是一種人性原初的、本然的狀態。也可以說是最原初的,也是我們認為最美好、最可愛、自己也最喜歡的一種狀態。我們上次談過「心靈的原鄉」,還記得吧,什麼是心靈的原鄉?就是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一般的人生,古往今來,其實都處於一種情感未完成、人生未完成的狀態。而且大家也就湊合湊合過了吧,安穩的過日子就算了,一般人就這樣。有追求的人不希望只是這樣。那你要追求什麼呢?現代人說我當然要追求理想的愛情啊!因為理想的父母無從追求起,父母就這樣了,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國家、理想的社會,理想的文化都無從談起,對一般人來講都很遠了,或者是根本不能要求了,因此第一項就是這個,理想的愛情。那問題是理想的愛情追求得到嗎?我這一輩子還沒碰過有追求到的人,你們有的話跟我說一下,我要去瞻仰一下。那就只有小說、電視上有。拍的真理想。

我太太正在看一部戲,大陸最近很流行這種,一愛愛個三生三世、天上地下,愛的無窮無盡,為他死,為他活,反正就是不顧一切,放棄王位,放棄一切,大家看的都很高興。現實人生呢,諸位都知道當然沒有這種事情,不要說放棄王位,在那個電視劇裡,男主角都被女主角殺了,還繼續愛他。這種反正很偉大的愛情,現實人生裡就沒有那種東西。西方近代追求愛情的結果就是婚姻紛紛破裂,因為婚姻裡都沒有理想的愛情,於是婚姻就變得非常危險了。人一旦覺得他喪失愛情了就走人,西方人的態度基本就是走人,一旦一方沒有辦法維持對另一方的情感就走人,那就很危險了。所以大部分的婚姻結果都是離婚。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講,年輕人當然就不敢結婚了。我常勸年輕人說:如果你要追求理想愛情的話,就不必結婚。因為你既然有理想的愛情,你何必要結婚呢?那你結了婚,你就不能再想要去追求那麼理想的愛情了,婚姻是一種互許的承諾,是兩個人要建立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喜歡的家庭生活,這跟愛情是不一樣的。當然以愛情為基礎是最好,但是沒有那麼理想的愛情也是可以結婚的,從古到今,古今中外都是這個樣子。只要彼此還喜歡對方,有一個共同的家庭的理念或家庭的追求也就行了,有共同的家庭理念就差不多了。重點是對家庭的觀念、理念要差不多,不是追求理想的愛情。其實理想的愛情、理想的家庭,理想的東西,基本上都不可得,那人到底能求的什麼呢?

二、性只是理

理學家講:

性只是理,然無那天氣地質,則此理沒安頓處。但得氣之清明則不蔽錮,此理順發出來。蔽錮少者,發出來天理勝;蔽錮多者,則私欲勝,便見得本原之性無有不善。孟子所謂性善,周子所謂純粹至善,程子所謂性之本,與夫反本窮源之性,是也。[4]


這跟前面的一段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就是說,這些古往今來最有智慧、最有修養的人最後參悟到了:其實我們能夠追求的只有那一個本源之性的善。本源上的那個善,只有這個本源之性是我們能夠追求的。追求什麼呢?就是追求回到我們人性最原初的那一種良善的狀態,這叫做性善,純粹至善。

我們常說孩提的狀況如何如何,小孩子的時候是人性最完足的,沒有蔽錮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算計,沒有那麼多安排,沒有那麼多擔心、憂慮的狀態。是人性本然、可愛、天然光明、充滿生命力、充滿一切可能的那個本源之性。所以叫「本原之性無有不善」。那諸位說,小孩子難道都是性善嗎?現代人常常會質疑說,兒童有的時候很殘忍啊,對不對?兒童有的時候會虐待小動物,我就親眼看過一個兒童在虐待小動物。以前我小時候我們家樓上養雞,我就看過一個小朋友在那邊虐待雞,把雞弄得血淋淋的,很可怕。也就是說孩童未嘗沒有殘忍之性,我當時看著很生氣,把這個小孩大罵一場。

兒童未必沒有這種憤怒、害怕的情感,甚至於殘忍之性。但是所謂人性本善是說,你如果讓他知道這個事情造成的傷害的話,也就是說小孩子可能不懂,他以為好玩,比如說玩螞蟻,把螞蟻給玩死了,玩什麼小動物,把小動物給玩傷了,他也是不懂。等他真的比較懂的時候,你問他說你到底喜歡看一個動物是血淋淋的呢,還是你喜歡跟他好好的,能夠摸摸親親,和善相處呢。只要大概沒有被荼毒過,人性產生了傷害的小朋友,幾乎無有不喜歡跟小動物親愛相處的。你們也看過,很多園區裡頭都有小動物區,你看小朋友跟小動物相處的方式,基本上來講都是比較親愛相處的。那進一步說,有小孩喜歡被父母殘酷對待的嗎?大概沒有吧,不要說血淋淋的,你打他傷他,他都非常痛苦。他當然希望你親親抱抱他嘛,對不對啊?人家常說寶寶是幹什麼,寶寶就是要抱抱的,而且不嫌多抱的,越多抱是越好的。當然這樣講又有麻煩,說我家孩子抱了都放不下來,整天要抱抱。像我樓上那家,就說他小孩子四、五歲以前,晚上睡覺都是要用抱的,否則放下就哭。有人說那這樣就不行了,但我看樓上這幾個孩子長大都非常的好,一看就是那種充滿了愛,被感情浸潤長大的。待人接物可靠度、信任度遠高於一般人。小孩多抱抱沒關係,坦白跟你講。我不是鼓勵說自己要抱孩子,晚上都不睡覺,不是這個意思啊。意思就是現在只嫌不夠,你不要溺愛,但是要給他關懷。

現在講事情好麻煩,什麼事情都有反例,什麼事情都必須交代一下,不交代不行,現在我們對人性充滿了懷疑。但是一般來講,孩提之童,這是人性本然的狀態,人也喜歡自己那個本性狀態,就是我上次跟諸位講心靈的原鄉。因此,所謂「性只是理」是要回到什麼呢?是要回到「本原之性無有不善」的那個狀態。為什麼呢?因為後天的我們都受傷了,我們的情感都屬於一種未完成態,人性都屬於一種無法完成態。或者說我們的心靈狀態都處於一種,好像總覺得深層來講沒有真正完成的狀態。

當然人有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甚至安慰自己。很多人自己覺得活得也還不錯。其實啊,大家也都知道很多問題是沒有掀出來,很多事情也是沒有經過考驗。還有很多事情,家家戶戶有本難念的經。那我要講的是,很多時候你在照片上看見大家都開開心心的那個樣子,背後其實是一堆問題。是不是這樣子啊?大家想想看。這是普遍狀態,我到這個年紀看得多了、見得多了、聽得多了。發現真是普遍狀態。簡單跟諸位講,一般你跟他講:你的人生沒有真的完成,大家都不願意承認,為什麼?都覺得自己已經不錯了。你問他說,你的感情有沒有真正的完成?多半人心裡想想看,很難完成吧。這一生我們到底愛了什麼?到底真正為這個事情付出了什麼,奉獻了什麼,做了什麼,貢獻了什麼?很難呐,諸位要知道,是不是這個狀態?我們人生真的完成了嗎?天命給我們那個性分真正完成了嗎?這是普遍狀態。已婚未婚皆然。已婚有已婚的問題,未婚也有未婚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必須要問一件事情。什麼事情是真正讓自己感動的?每個人感動的不一樣。很多人,尤其理工科,我就碰過不少這樣子的人,每天埋首於電腦科技。這種人有兩類情況,一種,家庭其實狀況平穩,沒什麼大問題,反正他就順勢上來,找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工作,自己還能夠勝任,這是一類。還有一大類,是他根本就討厭跟人相處,乾脆就關在實驗室裡頭,或者埋首書本。有很多學者也是這個樣子的。有很多人變成只能對抽象的事情感動,對於具體的人不能感動。以前有個很有名的作家,名字就不說了,寫起他跟家人相處的文章動人得不得了。但後來有比較認識他的人就說,其實他根本沒有辦法跟他的親人、母親好好的相處,都是一種抽象的感動。很多人只能對抽象的事物感動。所以,人有各式各樣安頓自己的方法,或是逃避、安慰自己的方法,都是各式各樣的。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本來就是這樣子。我們其實成長的過程裡頭,每個人都受了傷。現在很流行療癒嘛,對吧,因為其實大家都受傷了。以前叫做「氣質」,這是氣質上不清明了,被蔽錮了。用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受傷了,產生某一種結構式的、長期性的限制。那怎麼辦呢?

「性只是理」,所謂理學家講的這個性理源頭是從這裡來的,要回到那個本源之性。所以叫做:

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學以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矣。


氣質之性是什麼意思?就是你我現在的狀態。「君子有弗性者焉」,我不喜歡我自己現有的狀態。「學以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矣」,是回到天地生我之初給我的原來本性。什麼叫做情感未完成態?就是我們心裡深處覺得,其實有一種情感飽滿充足完成的狀態。我們自己都知道,所以才會有未完成態。為什麼人那麼喜歡看小說、看電視、愛做夢呢?就是投射到各式各樣的物件上,各種狀況底下,那種完足態,顯得淋漓盡致。為什麼都是誇大的呢?因為他要放大嘛,好像很充沛,才能讓你看得很感動嘛,對不對?雖然現實上不可能的。所以,人期望一種情感上滿足的狀態,充沛完整,但是很難得到,尤其是如果有條件的更得不到。理想的愛人、理想的工作、理想的事業,理想的一切,都得不到嘛,是不是,那怎麼辦呢?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怎麼辦呢?


就要回到那個我們自己能夠把握的天地之性,就是原初之性。就是不管我的遭遇怎麼樣,不管什麼狀況怎麼樣,我希望我自己能夠回到天地生我之初的那一種本性的、良好的狀態。像很小的孩子那樣充滿可能性,跟一種內在的凡事都能夠產生情感的狀態。小孩子容易跟人產生情感,老了就不容易交到朋友,小孩子容易產生情感,大人都很難產生情感。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情感越來越蔽錮了。諸位知道,道家的修行就是要回想自己7歲的狀態,這是男生。女生好像是6歲,因為陽數跟陰數嘛。然後從這個基礎再往前修,回到父母未生我之初,含胎之初。這是要幹什麼呢?其實就是人生限制太多、煩惱太多、痛苦太多、問題太多,在現實的人生裡頭,我們不可能追求到我們的理想,只有回復到理想的人性的狀態,用理想的人性狀態去對一切事情,這個就是理想的人生。

請注意啊,不是理想的結果。可能有的時候是要為國捐軀的,為父母奉獻的,為家庭奉獻的,為兄弟姐妹或者社會各式各樣子的情況做出痛苦犧牲的。但是如果你是出於你的真心、原初之心,那就是理想的。所以人生理想不能夠在外頭,你希望有理想的情人,理想的家庭,理想的學校,理想的工作,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成就,一切都不可能(盡如人意),不能如你理想。人家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為什麼呢?你的命運是你這樣想想就會有的嗎?是我(老天)安排的,對吧。如果從西方上帝的觀點,或者從中國古代的觀點這就叫「有命焉」。[5]我們這麼小小的一個人在這麼幾十億無窮的人群、這麼大的世界之中。我們的命運怎麼可能由自己安排呢?那叫想的美嘛,對不對?命運不是自己安排的,是上天安排的。你們就算不相信上帝上蒼,無妨,我們就是天地造化所安排的,絕不會照我們自己所想的發展。你會碰到理想的戀人嗎?理想的家庭嗎?理想的兄弟姐妹父母嗎?哎呀,想的美。有時你命好,大多數是不會的。

那我們唯一能求的是什麼呢?就是讓自己保持理想的人性狀態。這叫做「性只是理」,理學家的理叫做「天理」,是這個意思。天所給我們的那一個原初的理,這叫天理或天地之性,他講來講去是這麼個意思。那因為是天地原初給我們的,所以它是普遍的,也因為普遍,所以才可能建立一個倫理的基礎。否則是沒有辦法建立倫理的,也無所謂道德。為什麼呢?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每個人身家性命出身不同,你憑什麼拿你家的理來要求我?憑什麼拿你出生背景下認為對的東西來要求我呢?對不對?現在有很多的文藝電影就大量在拍每一個人不同的背景。

我看過一個印象很深刻的歐洲片。主角是妓女養大的人,他這個母親還不是一般的妓女,是擁有雙性性徵的妓女,那他是被這樣子的一個妓女兼妓男養大的,為什麼妓女兼妓男,因為兩方面都可以做生意,所以生意會比較好一點。主角長大之後變成一個拍電影的人,他就拍他的這一個母親的故事,拍的讓你覺得對他產生一種很深切的同情。這是一個社會上很容易就瞧不起的人,對不對?既是變性又是雙性,又做妓女這個工作。可是這孩子是他養大的,他對孩子有感情,孩子也對他有感情。那你如果跟這樣的家庭講我們一般所謂的倫理道德,對他來講,那叫Bullshit啊,他就不明白你在講些什麼東西?你所認為正常家庭該有的倫理道德,對他都不適用。那當然不光是他,那個環境以及他周圍接觸的人,都是各式各樣,各種需求、各種花樣的,你也知道那種階層,有毒品,有各種性虐待、性需求,亂七八糟,什麼都有啊。

可是我看了,我會覺得無論那個母親還是這個孩子都保存了人性,他並沒有喪失人性。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因為他們彼此都還對對方有愛有同情,就這麼簡單。他並沒有喪失人性,而且充滿了同情的色調。我剛剛講這段要做什麼?意思是說,現代社會裡頭。人的成長方式、生活方式五花八門,底下是個個體化的時代,什麼花樣都有。臺灣又是主張自由主義的,歐美更是如此,什麼樣的說法都有。到最後能夠剩下的是什麼?唯一共通的,其實到最後只有一個原初的、共同的一種人性需求。那個需求很簡單,其實就是孔子所講的「仁」。我在那個電影中,那樣的人生裡,還是看到一種仁。彼此跟對方有感情,有愛意,就是這樣,很簡單,就是人性猶存,人性到最後就會剩這一點。

我上節跟各位說,我最近揀重點的看完一個片子。叫做「以家人之名」。兩個男主角都是被母親拋棄的,而且是從很小就被拋棄。其中一個母親,坦白說是一種控制狂,她不能容忍不好的狀態,遇見不好的狀態就逃走。自己好了之後,想再重新把這孩子抓回來,然後她不願意承認過去一切不好的狀態,就是非常自我中心和控制。你看拍到最後一集,她都還在鬧自殺。

這到底要怎麼講?你現在劈頭跟人家講孝道,孝悌忠信、弟子規。那他碰到拋棄他的母親、控制他的母親。那種不斷心靈虐待他,甚至於在生活上虐待他的母親,他要怎麼辦呢?你怎麼跟這樣的人講孝道?電視劇裡這個孩子真是已經到了憂鬱症,晚上長期失眠,痛苦不堪,但他還是沒有喪失他的人性。我想你見到這樣的人,你不會去跟他宣講孝道,他已經在非常非常痛苦的狀態下做到他能做的了。他母親真的給他找麻煩,剛好了幾天,就出車禍,然後他母親新的老公死了,他母親的母親也死了。他母親自己也變得半身不遂、無法動彈,需要這兒子回來照顧她。先拋棄他若干年,等孩子長大了。就說:我癱瘓了,你來照顧我吧。他兒子也只能去照顧她,這一類事情。現代社會這個理不好講,跟諸位說,社會變了,或者叫做所謂的亂了,五花八門都有,只能回到源頭。

中國從近代以來就有個運動,叫做「回返先秦」。 回返先秦的意思,就是回返整個文明的源頭,一切道理、秩序的源頭。後代很多事情不能再那麼死的講了,尤其明清以來的很多的舊規矩,家族裡頭有很多的規矩,規矩很大。我長期在這跟同學講,大家族的規矩只是適於大家族,要真真實實的在大家族裡頭,大家長期的互養互助,請注意,長期的互養互助已經形成一個傳統,大家都在這裡頭,你才可以那樣要求。因為大家都已經長期付出了,否則請你不要以那種規矩來要求不是在長期互養互助大家庭背景底下出來的,不管是媳婦也好、兒子也好,那是不公平的。我們在這裡講儒學不是說在恢復老規矩,不是!是要認識這些所有一切理義的源頭,然後賦予他、也認識他在新時代的新生命。

現在的家庭跟現在的人生千奇百怪,我坦白跟諸位講。尤其我們的社會在快速的現代化之後更如此,這是個擋不了、叫做解放的巨輪。解放也有它的道理,因為很多舊的東西不適用了。解放之後怎麼辦呢?我認為只剩下一個標準,就是不管什麼狀態底下,你都不能喪失人性。你不能對事情沒感情。你要維持你對事情有感情,能夠有感覺的能力,最好你對事情還能夠有愛,也就是儒家核心道理的這個「仁」,這就可以了。至於你有多有少,這看命,坦白講。每個人先天、後天的稟賦不一樣。有些人就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你對他要求那麼多,這也太過了。但是你可以期待他能夠恢復,他自己也喜歡,能恢復多少就是多少,能發掘多少是多少。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感情上的課題,也是人性上的一個課題。

理學家講這些事情的時候,有沒有我講的這個層次呢?他們當然沒有面對我們現代化、自由主義化、個體化這種情況,沒有什麼千奇百怪的人生家庭條件。但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極致的、究竟的生命的完成,所以他到底也是指向這個方向。我這個引文你們仔細看看,在理學家那個時代,他們表現出來的面貌可能是很多規矩的,因為那是一個家族主義的時代,而且他也提倡家族。像二程,他們家族的規矩大了,而且要求也很多,但是他們可以那樣要求。為什麼呢?第一,他本來就是從一些頂層的、要負政治社會責任的大家族群體裡面出身。第二,他們認為這個東西可以對社會建立一個模範,當時叫做「敬宗收族」。然後能讓社會秩序、政治秩序大大的改良,他們做到了,歷史上也成功了,所以他是符合歷史機遇的。我們今天沒有辦法也來一套敬宗收族,恢復大家族,那個絕對是保證失敗。為什麼?因為現在是工商業社會,不再是農業社會,社會經濟的方式不一樣,每個人生產工作的方式不一樣。

所以,同樣的良好的人性,在面對不同的政治、社會、歷史情況下,可以展現出不同的風貌來。但是,源頭是一樣的。在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狀態下,他自然會走出他該有的,不同的規範、樣態跟構造。那個叫做「禮」。每個時代禮不一樣。孔子講:「禮有因革」,三代之禮是不斷變化的。到我們今天這個禮更要變化。宋人說:古禮不能復行於今,我今天說宋代的禮、明代的禮、清朝的禮都不能用於今天,是同樣的道理。禮隨時代變化,但是,人性的根源是不變的。這是天理的源頭、道理的源頭。

我這裡發揮的深了,也就是說,我在理學家的基礎底下更往前一步講,理學家當然沒有講這麼多,但他是朝這個方向講的。這個方向是為什麼呢?其實受到佛教的影響。佛教早就參透了一點叫做「世間畢竟苦」,人生終究是空虛跟痛苦的。如果人生終究空虛痛苦,不能夠滿足的話──古人講的簡單,我們現在社會複雜了,我們也必須講的深切複雜一點。他們這邊講:一般世俗人生畢竟是到頭一場空。空虛痛苦,內心不滿足的,所以我們要怎麼辦呢啊?求道!求天命!我就把它做一個現代化的說明。什麼叫做畢竟是不滿足、畢竟是空虛?我們翻譯成剛剛前面講的,我們現在最大的空虛是什麼空虛?是情感上,講到底是一種未完成狀態的一種空虛。這是普遍狀態,已婚未婚皆然,大概是這樣。家庭幸福美滿的情況好一些,內心深處還是有之。不幸福不美滿的,那就別說了。大概這麼一個情況,好,有沒有問題?

今天發揮的多,因為這個東西難講,理學家的天理是怎麼回事,一般人都不懂。以為天理就是一個硬規矩來要求我,甚至於來壓迫我的,不是這個意思。所以包括連清朝的戴震都不瞭解這個道理。戴震說:「達情遂欲之謂理」,[6]要讓這個情、欲能夠通遂,認為這是理,這講的是俗世之理。俗世之理是達情遂欲沒有錯,一般人的情感跟一般可以有的欲望要暢遂、要通達,從情欲上來講這個理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殊不知人的情、欲無窮無盡,你沒法都能通、都能遂的。那這個節點在哪裡呢?誰要去節呢?沒法說的。就是大家社會上慢慢調整,像我剛剛說了,比如說一個家庭裡面丈夫有丈夫的想望,太太有太太的想望,一般合理的情況就是大家商量著過吧,彼此達情遂欲,就一般說是這樣,說的過去。

但是,碰到比較大的一點挑戰就不行了。狀況一不佳,各種什麼都來了,走私的走私,外遇的外遇,什麼花樣都來了。是不是?人的情欲本來就是如此。講「達情遂欲之謂理」,他以為是對於理學家的一個修正,他不明白我們剛剛講那一大番東西。人生真正讓自己內心常保光明,能有充實美好狀態的唯一方法就是:永遠讓自己的心盡可能保持良好的狀態,這是唯一我們能做的。在任何狀況底下都能做,你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還是可以做,為什麼呢?我有我的骨氣、義氣,大不了一死啊。任何狀況下,你都可以追求你良好的人性,追求內心你自己覺得這樣活著像個人的這種美好的狀態。這個也就叫做窮理。窮理,是窮這個理。首先要窮這個理。古人的理最重要是做人處事之理。做人處事之理的源頭是什麼呢?這個理就是「性只是理」就回到我們良好本性。因此產生的一種待人接物的理。所以古人動不動講說:見父知孝、見兄知悌。這是所謂的理。見君知忠以及義,他認為這個就是理。

我們現在都覺得這些是教條,我見父幹嘛要知孝,見兄幹嘛要知悌啊?像我剛剛那樣講其實容易明白。就是我們比較理想的,回到了我們原初的人性狀態的時候,我們人都喜歡的。什麼叫理想,其實就是原初我們人都喜歡的,哪個人見到父母不希望能夠孝,能夠愛呢?有人不喜歡孝、愛自己的父母的嗎?有人不喜歡尊敬自己的兄長的嗎?其實原來是都喜歡的。大的其實也喜歡照顧小的。小的也喜歡尊敬大的。諸位可以舉出100個例子跟我吵。說現在我看到家家戶戶那個兄弟都在吵啊,打啊、爭啊、搶啊。哎呀。我說,諸位不明白,你們要不懂得兄友弟恭的道理。把兄弟中大的、小的當做兩個所謂平等的個體,讓他們自由競爭的結果到最後就是兩個互相在那裡爭一輩子,感情就沒了。到最後還會為如何分家、如何分財產鬧得一塌糊塗。經常聽到的就是老人過來抱怨兄弟姐妹吵成一團,彼此恨啊、怨啊、罵啊。悲哀啊!現在搞成這種德行。這難道是我們喜歡的狀態嗎。然後很多人到老了之後,父母子女不和,一輩子的怨。這就是感情未完成狀態,我要講的客氣一點,你懂吧。幾乎普遍的都是感情未完成狀態。還有各式各樣的,都是一堆問題。有沒有問題?窮理是要窮這個理。

三、提問

問:回到原初。比如說回到至善。那在那個感情未完成的部分是不是也會相對的做到了?

師:會大幅度的改善。這個改善是從我們內心先能夠產生一種有感情的,溫暖的、良好的狀態,這周圍一切事情都隨著而改變。

問:感情是生命的根本。那如果剛才您講那個電影裡面,他的媽媽從小拋棄的話。那對媽媽還有這種感情嗎?還有愛嗎?他是被遺棄的,那反過來等她老了之後,他要跟她說有沒有情感。怎麼照顧他?

師:他媽媽拋棄他的時候,我看見電影演的,他大概是六七歲的樣子,一個五六歲,另外一個差不多六七歲吧。人的五六歲的時候,情感已經很深了,所以他的痛苦在這個地方。倒是另外一個孩子是同時被父親拋棄,那個父親他18歲以前沒見過,他對父親就是真沒感情。但是他現在母親的感情丟不掉,沒有辦法。

問:如果沒有感情的基礎。要求你來照顧他,要求你來對他怎麼樣,基本上沒辦法。自然能夠發展出來的。(聽不太清楚了)

師:你是因為聽我剛剛講那個兒子,後來好像不得不去照顧母親,對不對?他很悲哀,他沒有辦法,因為他母親車禍。然後至親都死了。還有一個妹妹是小孩子,他母親非要有人照顧不可。那他面臨一個抉擇,是拋下他母親不管,還是去照顧。他18歲,你說這個難不難?他還是有感情,拋不掉,所以他選擇去照顧。我覺得這個選擇是對的,否則我想他沒有辦法安心。同樣的情況,很多時候就是,假如有親人需要照顧──通常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在朋友身上,除非是摯友──我們不斷會面對這個問題。那麼,我能夠付出多少?我有多少的感情?我覺得這事情很簡單,我們會希望能夠恢復到自己最良好的狀態。每個人不一樣,你不要拿自己家的跟別人比,每一家不一樣。就是自己的、原有的、可以有的,那個人性的最良好的狀態,我儘量做。超過那個東西,我覺得你應當請求幫助。不要太勉強自己。

現在臺灣有很多人照顧老人成憂鬱症的,報上常常也看到,照顧老人是很重的負擔,我照顧我父母已經九年了,我深知。我父親躺了快8年,我母親也一年多了,長期躺在床上,這是非常重的工作。你要盡心盡力的做你能做的,實在不行,你真的要找人幫忙的。而且父母不一定能合作,有些很不合作、有些失智症,我聽到都很可怕,在家裡到處大便,滿口髒話,什麼都有的。照顧老人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失智症是很容易有的,我母親也有點失智,我母親是很可愛的失智,我的命很好的。有沒有很可怕的失智?有,我聽過。所以我能怎麼辦?每一個人背景不一樣,受父母的恩德各方面不一樣,你儘量就好。我覺得我們要不失我們的人性,簡單講,你要對得住良心,儘量做你能做的。不能做的,我覺得超出我的極限的,也不能那樣去勉強自己,這叫合情合理。但任何情況下不能喪失人性的光輝,就是這個事情。其實我們看連續劇,像我看那個「以家人之名」,我看的心裡面其實蠻有所感,雖然很多人覺得很白爛,很多劇情很不合理,還是網路小說。但你就感覺到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那個人性一直不僅在,而且很強,他們也不斷的追求那種彼此能夠相愛的狀態。最後他們都聚到那個有愛的地方,逃離那個無愛的地方,講白點就是這樣。

我看這部戲是瞭解大陸的狀態,其實人跟臺灣差不多。唯一比較不同的是什麼呢?有一點點不同,就是說,他的母親最後一集自殺,他的母親最後終於了解說:原來我虐待這孩子虐待一輩子,那時候就覺得說那死了對孩子比較好。如果他的母親萬一真的自殺成功,這兒子就毀了。因為在劇情中,他母親死不肯讓這個兒子跟他所愛的女生在一起。那個女生是當初在母親拋棄自己孩子之後,兒子被另外一家收留了。後來就愛上這家的女兒,事實上也是心靈上就找一個依靠,不光是簡單的愛了。整個綁縛在那家的妹妹上,他已經離不開了,但他母親不願意,因為什麼呢?你被她綁住,就表示你(兒子)可能要離開我,而且你讓我回想我痛苦的過去。那位母親的性格是不能夠接受自己的人生裡,有那種自己不願意看到的東西,所有自己不願意看的東西都要踢走。很多人看起來光鮮亮麗永帶微笑,其實最可怕!他永遠把他不要的都踢走。我碰過幾個這樣的人,看起來永遠帶著微笑,好有修養,開心的跟你笑,其實什麼呢?他把所有他不要的東西都踢掉。我也是後來發現,那就是這種人。最後終於發現說:原來我虐待自己兒子一輩子。好吧,那我死了,對你比較好吧,我也不能接受自己。她就自殺。如果他真的自殺成功,你想,這兒子就完了,他就沒有辦法再跟他唯一還能夠愛的那個女生在一起,她是他唯一的錨。他是重度憂鬱症,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東西能讓他覺得安心,已經變成這個德行了。結果最後居然還真的把他母親救回來了!

這當然都是編劇編的,但是你想想,這種事情如果人生裡真的發生了──我是覺得編劇把很多人生裡真實有的場景跟真實可能的對話拼在一起了,所以觀眾才會有感,其實是蠻真實的──他是劇情不真實,但是他把很多東西聚在一起,讓你覺得有很多真實的場景,覺得那樣的人在這真實世界裡都是非常可能、甚至你碰過類似的。所以那個母親自殺那一步是非常自私的,自私就是因為那個母親沒有辦法接受她自己的身體跟兒子那樣照顧她,所以就自殺,幸好最好好歹被救回來了。所以有時候人生真的很難,但是就是要保持住人性良善的狀態,至少最大值,這些主角讓我們能夠認同的就在這個事情。其實不光中文的戲劇,西方的戲劇也一樣,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看的很感動。其實就是他最後呈現這種人性的光輝、或者堅持,他的情感感動了我們。一切文學藝術就是那個事情,那樣的感動古今中外是一樣的。我跟諸位講。同樣一個人性。原初的人性無有不善,所以,


本原之性無有不善。孟子所謂性善,周子所謂純粹至善,程子所謂性之本。與夫反本窮源之性,是也。[7]


也就叫「反本窮源」之性。

四、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為什麼我們看西方的很多戲一樣感動,看印度的戲一樣感動,因為那個反本窮源的人性是相通的,但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產生不同的面貌而已,那是核心也是最可貴的東西。我要講的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這個事情,所以古人講的窮理,什麼叫做窮理?我生命中所可能的最理想狀態、我人性所可能的最理想的狀態,你要在這窮這個理,不是我們現在的這個「理」。我們現在的理,叫做台大有幾百個系。無窮無盡的理要窮,那你窮不完的,一個人能夠念幾百個系啊?你一個系都念不好,還要念幾百個系,對不對?那個理窮不完的,不是這個理,這個窮理是求我們性分,性只是理,所以叫做性理。是我們那個反本窮源之性所能呈現出來的人性的原初的、理想的、有光輝的、有愛的狀態。我們不斷的希望回到那個狀態,這叫做窮理盡性。能夠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才明白我這一生的命是什麼。為什麼呢?因為我把我自己能做的已經做到極處了,這就是我的命。每個人還是有限制的。有的人天生熱情洋溢,你去看他,他的家裡可能各個都熱情洋溢,他爸媽就是這樣。但是我父母從來就是這樣,你要小孩子養的不一樣,這也很難嘛,就是他沒有那個命。個人的命不同,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類似的嚮往,這叫窮理盡性,就是這個意思。窮理並不好講,所以從專注靜心一路到這,諸位要明白這是一層一層怎麼上去,這怎麼能夠做到。因為我每一樣事情都很專注的時候,我才會明白這個事情讓我真正要的是什麼。什麼事情能夠真正讓我覺得我這個心、情感上能夠得到滿足安頓,如何我的人性才能夠安頓。

我們一般人都處於一種情感未完成態。人心不安頓態,是不是?人心一般都是情感不滿足,心靈不安頓。要怎麼能夠離開這種情感不滿足,心理不安頓呢?要主敬、窮理、盡性,要盡這個性。這個道理現在完全不瞭解了,幾乎除了宗教界還有些人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了。一般學校裡絕然不會提到這個,社會上沒有人講這個事情,是不是這樣?諸位以前有聽過的舉手,一個都沒有。社會現在已經不講這個事情,而且都是誤解,以為理學家就是道學先生,列了那些條款要求,不是,這才是他們的源頭。他們表現出那樣的面貌是因為時代使然,那樣的大家族有那樣大家族的需求,政治社會的構造當中也有它的需求,所以讀書要讀通不容易,不要為外貌所惑。有沒有問題?

問:我在歐洲做老師,接觸過幾個學生,問題一大堆,有一孩子和老師說的很像,被母親拋棄,問題很嚴重,仇視一切女性。有暴力傾向,砸東西。看他真的很痛苦,但我作為老師,真的很難,如果不管他吧,那是我的工作。管他吧,真的發現這種人,我們走不進他的內心。這種既可憐又冥頑的,怎麼辦才好?就是說,身邊人有很深這種問題,我們是否有能力幫助,怎麼幫助?如何修己安人,我試過提孝道,真的他反感。

師:這個例子要提孝道的話,當然是很反感,他都被拋棄你還提孝道。我們最近臺灣一天到晚就看到虐童案,還虐死了好多個,大陸這樣的恐怕也有。跟他提什麼孝道、什麼家庭倫理呢?他還是最需要有人關愛他,瞭解他,接受他。我想,作為他的老師,第一,你要儘量的關心他、接受他吧,他如果對於上課的秩序、對其他同學的學習造成了干擾,你必須跟學校商量看怎麼辦,是否能夠給他一個特別的空間。總之這樣的孩子當然需要特殊的照顧,你第一步要先能夠接受他,小孩子沒有天生壞的。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問:窮理盡性,性是由天來的。(師:對)會不會有窮到最後變成:其實我們是有共同性。

師:有啊,人類共通性很強。

問:所以這就是人共通的好品德?

師:對,在源頭上其實是共通的。所以你其實看儒家所講的那一些根本的道德,跟佛家、基督教和伊斯蘭所講也沒什麼不同啊,很類似的。源頭上是類似的,所以可以互通,只是表現上會有所不同。華人社會有很大的特殊性,華人社會因為沒有宗教信仰或者宗教信仰不強。因此他用另外一個東西來替代。這個替代最重要的,是一種綿延不絕的家族生命。對古人來講,因為是家族,所以第一,他很親切,有感情,而且以前的家族基本上比較穩定,所以他會綿延不絕,他覺得我的生命是綿延不絕的。所以為什麼以前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們現在覺得莫名其妙,對吧?因為對以前的人來講,這叫生命的延續嘛。但這些道理在現代社會很難講,比如說大陸一胎化,那就完了。照古人來講,一半人就無後了。以前家族一定要男生的,以前還有規定哪個姓,對不對?所以這個不是根本。在不同的社會,不同歷史經歷裡頭,同樣的人性的根源可以產生不同的面貌,基本上是這樣的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其實我們看不同的文明的很多經典也可以匯通的,因為根本的道理是匯通的,但是呈現面貌不一樣。宗教型文明最後來講訴諸宗教。那為什麼到最後總是有的會訴諸宗教,有的訴諸這種根源的道理呢?比如說訴諸本性,這個其實跟佛道兩家比較近,儒家本身也有之,孟子就從這條路來。這個緣故其實就是我剛跟諸位講的,人生其實普遍的人心難以安頓,感情難以滿足,這是古今中外的通義。既然人生普遍的感情難以真正的滿足,心靈很難安頓,不管你有再多的財富、再多的成就,再多的什麼什麼都一樣,更不要講如果你還倒楣,那就更痛苦,運氣不好。人普遍需要宗教或者一種恆常的道理,所以會有儒家這麼講,明白意思吧。還有沒有問題?沒有,我們休息一下。


五、敬者德之聚

窮理,進一步講:「敬者德之聚」。

問:「敬者德之聚」。曰:「敬則德聚,不敬則都散了。」[8]


我們要如何才能夠達到理想人性的狀態呢?你要「敬」。不「敬」你達不到理想的人性狀態。所以我們從專注開始,進一步就是要達到我們自己所能夠達到的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就叫「德」,「德之聚」。什麼叫德,「德」就是理想的人性。「敬則德聚,不敬則都散了。」不敬,我們都在幹嘛呢?我們當然都是在這裡休息玩樂,對不對,然後任性、各式各樣的事情。不是說人不能休息,該休息也要休息。可是呢,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達到自己的人性能夠達到的最好、最理想的狀態。這就是「德」。

敬義只是一事。如兩腳,立定是敬,才行是義。合目是敬,開眼見物便是義。[9]


他說敬跟義只是一件事情。因此。他像是兩腳。所以古人叫做:「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立定是敬,才行是義。」什麼叫才行呢?就是我要做都要做合宜的,義者,宜也。什麼是義?就是合宜,該這麼做,所以每一步都是義,也就是每一步都是人性的理想狀態。人哪有不希望自己能夠達到一種比較理想的,自己本性的狀態呢?「合目是敬,開眼見物便是義。」比如說我上課,我當然希望能夠有一個理想的上課的狀態,可是不容易啊。我是很努力的,我很認真,有時努力過頭了,就會怎麼樣?就講的有點緊張,氣氛有點僵,對不對?那如果說不努力,我當然沒有不努力的時候,但是容易會努力過頭的時候,這就不宜了。諸位也見過很多老師很散漫,你們大家也很難過,諸如此類。所以人都希望自己不管是上課、打球,讀書也好,談戀愛也好,交朋友也好,都能達到理想的好的狀態,要怎麼辦呢?那就是敬義夾持。那什麼是理想狀態?不是說能夠有理想的遭遇。你希望有理想的遭遇,常常你就很悲哀,一天到晚羡慕別人,說他為什麼他的遭遇這麼好,我的遭遇這麼差呢?不是理想的遭遇,是你有理想的內在。在這個事情當中能夠達到了最好的狀態,這叫理想的狀態。這叫做「敬義夾持」。

人能存得敬,則吾心湛然,天理粲然。無一分著力處,亦無一分不著力處。[10]


存得敬,吾心湛然,天理粲然,就是我們那個理想的本性的狀態。「無一分著力處」就是完全不需要著力。「亦無一分不著力處。」這個妙,沒有一分著力處,哎,我自己就常常太著力了,太著力不行。著力就緊。「亦無一分不著力處。」也不是就鬆掉、散掉,那也不行。這跟打拳一樣,打拳是無一分著力處,亦無一分不著力處,這很妙的,寫字也是一樣。所以,「吾心湛然,天理粲然。」「敬者德之聚」,「敬義夾持」,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境界高,所以表現出來的標準高。很多人會覺得這些理學先生好像會給人一些壓力,但標準高其實是要讓我們發揮生命的潛力。

譬如說你如果去打球,諸位都打過。我勸諸位一開始最好是標準高一點打,為什麼呢?第一,姿勢比較正確,不容易受傷。第二,用力用的對,不需要太著力,球就可以打的很遠,位置也打的很准。而且一開始標準高就進步快。如果你一開始稀裡糊塗自己隨意亂打,你球打個一年兩年還是那個德行,就是老不進步。那種有好老師、好教練,標準高的,他兩個禮拜就完全把你打趴在地。所以諸位知道打球要找厲害的教練,唯獨為什麼自己做事情標準那麼低呢?那你就是不打算把它做好是吧?奇怪了。諸位要知道社會上能夠有成的人,標準都高,不高不可能有成,他連做個點心標準都高,為什麼有的米其林餐廳進去吃一頓,不得了,一個月薪水都沒了。那為什麼巷口的麵店就一碗40塊?標準高啊!凡事皆然,尤其你在乎的事情,標準當然要高。你說我標準都那麼高,不累死了?如果你覺得那麼累,那就是說你現在時候還不到。至少你在乎的事情,你要標準高一點,這樣才會進步快。簡單說標準高,進步快。所以我們不能不承認理學家是標準高的,他這個「敬」、「義」跟「天理」當中有個高標準在,需要讓人性達到最佳最理想的狀態。這容易給一般人產生壓力,我也承認。也容易產生流弊。但是就他的出發點來講,有他的道理,就是為了讓我們人性達到一種最佳的自我實現的狀態。

六、緝熙於光明

那麼這樣子,就能夠「緝熙於光明」。


所以程子推出一箇「敬」字與學者說,要且將箇「敬」字收斂箇身心,放在模匣子裏面,不走作了,然後逐事逐物看道理。嘗愛古人說得「學有緝熙於光明」,此句最好。蓋心地本自光明,只被利欲昏了。今所以為學者,要令其光明處轉光明。[11]


心本來是光明的,只被利欲昏了。我們的心原本是光明的,可是我們現在自問,我們的心現在是光明的嗎?為什麼不夠光明呢?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心覺得不夠光明、不夠充實、不夠溫暖呢?心本來是光明跟溫暖的,為什麼我們的心不光明不溫暖呢?因為「心地本自光明,只被利欲昏了。」一般人都是被利跟欲昏了。現代人有的不那麼追求利欲了,為什麼呢?現在人都有點錢了,不那麼追求利欲了,但他被自己的原來的,就像我上一堂講的,感情上的一種缺憾給綁縛了。這個樣子就會產生問題。所以,


今所以為學者,要令其光明處轉光明。所以下「緝熙」字。緝,如「緝麻」之「緝」,連緝不已之意。熙,則訓「明」字。[12]


就是連續的光明。


心地光明,則此事有此理,此物有此理,自然見得。[13]


這個事情有他的道理,那個事情有他的道理。什麼是理呢?我們的光明理想人性的呈現就是理。儒家的理是一種做人處事的理,不是什麼講一大堆複雜的理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譬如說現在諸位打開報紙,上個網路,哎呀,論理論的天翻地覆。互相罵的一塌糊塗,各有各的理,新的舊的、老的少的,各種學派,各種東西說個沒完沒了。這理怎麼講?一團亂,通常大家就是各聚一個小圈圈,互相取暖,在同溫層裡面講同溫層的理。出了同溫層通常是互罵,是這樣的情況。那這理呢?則不然。他說什麼呢?他說這個「連緝不已」就是永遠內心保持一種光明的道理,這叫「緝熙於光明」。所以在世間來講,各種的團體、各種的出身背景,各種不同的地域階層,它各有它的道理。坦白說。你如果同情理解,往往都能夠看到,他為什麼會這樣,是有他的緣故的。

但這不是我們在講的這個層次的理。這裡講的是「性理」。性理是什麼呢?就是本性當中光明之理。不管你是什麼背景,是什麼同溫層,你是什麼狀況,只要你的內心是一種光明溫暖的狀態就是比較好的。如果你能夠體諒多人,能夠有一種仁愛之心,照顧到更其他的人的話,那就更好了。所以。這是一種光明。


便道是;做得不是,便知不是,何嘗不光明。然只是才明便昏了。[14]


人心本來是有光明,知道是非的。我們剛剛前面講了很多的故事,大家看連續劇,看各式各樣的事情,好人壞人大家其實都明白。看著好人受苦大家都難過,看到壞人得勢心裡都生氣,對吧,這是人性的常態。可是呢,「才明便昏了」,為什麼呢?被自己的利欲所綁縛。「又有一種人自謂光明,而事事物物元不曾照見。似此光明,亦不濟得事。」有些人自己覺得智慧光明,其實緣不曾照見,他並不能夠真正看到人性中本然性分的道理。這裡他也批評了佛家,他有他的角度。那人性當中到底是什麼呢?儒家是強調君臣父子不可廢棄的,所以在這點上不同於佛家。佛家其實確實自有佛家的光明,那這個東西我們不去多說。簡單說這是「緝熙於光明」。所以窮理,然後敬則聚德,然後緝熙於光明。

七、「敬」與「靜」

最後講「敬」與「靜」的不同。敬跟靜是不是一樣的呢?朱子說:


敬則自然靜,不可將靜來喚做敬。[15]


如果敬的話,內心自然靜,人自然安靜。「不可將靜來喚做敬」,敬是通乎於動靜的。動也敬,靜也敬。底下講:

身心內外,初無間隔。所謂心者,固主乎內,而凡視聽言動出處語默之見於外者,亦即此心之用而未嘗離也。[16]


他身心內外,初無間隔,我們的心不是只在內的。譬如我現在在跟諸位講課,我眼睛也是看著諸位的,要注意諸位是怎麼樣,這個心怎麼會只能在我這裡呢?是要跟大家在一起的才行啊。「初無間隔」,你在聽課,心也不是只在你自己內裡,你也聽到我所講,這豈不是內外也相應了嗎?


所謂心者,固主乎內,而凡視聽言動出處語默之見於外者,亦即此心之用而未嘗離也。[17]


心固然不能放在外頭跟隨著人家亂跑,但是一切的出處語默,譬如我現在講話好像是對外講的,可是此心之用未曾離也。內外是一體的。


今於其空虛不用之處,則操而存之,於其流行運用之實,則棄而不省。此於心之全體,得其半而失其半夾。孰若一主於敬,而此心卓然內外動靜之間,無一毫之隙、一息之停哉。[18]


這是說,如果你只知道靜坐的功夫。因為佛家比較講靜坐對不對,你只能夠靜的地方操而存之。在朱子來看,這是不夠的。要動也敬,靜也敬。不能只是在空虛不用,就是我現在不用它。我打坐就是空虛不用,


操而存之。於其流行運用之實,則棄而不省。[19]


他說這樣不行。


此於心之全體,得其半而失其半矣。[20]


這話其實講的還算客氣,我們現代人根本就沒有安靜的時候,只有動。現在也不靜坐了,現代人都是動。他的意思說動中要有靜,靜中也要有動,其實動靜是一體的。重點是在「動中有靜」,這大家要明白。「靜中含動」這個道理比較深,先不講,簡單說就是打坐你也不可能一直打下去,它自然也有始跟末。不是反對諸位打坐,你們能夠靜坐是很好的。但是靜坐之後,不光是靜坐,要能夠動靜皆能夠安靜。


敬只是常惺惺法。[21]


「惺惺」是警醒的意思。

所謂靜中有筒覺處,只是常惺惺在這裡。靜不是睡著了。[22]


他是常惺惺的,時時刻刻有個覺處,他常常是覺知的,不是睡著了。因此,敬是通乎於動靜的。

八、提問

講到這裡,基本上我們把程朱一套整個關於「涵養須用敬」以及「進學在致知」的道理其實都講了。當然重點是放在「涵養須用敬」,只是因為「致知」就是格物窮理,我上一堂特別把怎麼窮理也跟諸位講了,這個窮理對於古人來講,首先是要求做人處事之理,因為人生最難的是這個。我一再說,大學裡頭幾百個系,幾千幾萬個教授,什麼道理都講,就是不講做人處事的道理,這個我們只好在課外、課後講。這是生命的根本。好,有沒有問題?

問:那個窮理盡性至於命,他如果是放在《易傳》原文來講,是跟老師講的意思是一樣的嗎?還是老師講的意思是理學講的發揮?

師:我是從理學上發揮的,這個不太一樣。但理學家也常講這句話,這是以理學家的方式發揮的。

問:如果是放在《易傳》的話,您的理解是怎麼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師:《易傳》的背景裡頭,其實是受到道家的影響。所以他的那個「理」一開始比較是從所謂天地自然之理來講。也就是說。《易傳》裡頭的理,是講我們自然的人性、物性都有他的理。什麼叫自然的人性、物性都有他的理呢?就是因為《易傳》是要講通天下之理,每一樣事情都有卦,都有象,每一樣事情得出一個卦象,譬如說這是像山,這是像水,這是像雷,山有山的理,水有水的理,雷有雷的理,火有火的理,對不對?人生有些狀況,比如說天地相通的,或天地不通的,各式各樣的這種理。水火相濟的,或者說是水火不濟的各種狀況。所以各種的天地間的物象,都有他自己本身的理。象跟象之間交會的時候,就產生易經卦象裡頭各式各樣的這個道理來。我們要窮這個理,方能夠盡性至命。那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要通透世間一切的道理的變化,順著一個理象之變化來完成人生,這是《易》的講法。

這個理是要進一步說,盡這個性的時候,性的發用是方方面面的變化。雖然如此,《易傳》裡頭依然有反本歸元之理,也有太極之理。所以道理還是相通,大概是這樣子。所以《易傳》裡頭這個「盡性」,翻譯成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說在各式各樣的變化當中,都要能夠完成我們的本性,跟前面講的意思還是相通的,但是並沒有特別著重在理學家講「性即理」的部分,我是用「性即理」這個路子來講的。《易傳》的那個講法是比較受到儒道兩家融合,講天地自然的這個「理」怎麼變化?人性當中要順這個理路、明這個理路,就能夠知道吉凶順逆,也知道該怎麼做,然後最後得到我們人生的命,這個同學問的很好,不過這個比較複雜一點,我剛剛是順著理學家的理路說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問:老師這一個月講的是專注靜心。就是,做到「敬」或者做出敬的樣子是一個什麼樣子?

師:就是理想人性的一種狀態。

問:如果是這樣的話,會不會每個人體會不一樣,所以他做出來的樣子不一樣。

師:會不一樣,會有各人的性格上的不同,但是有他很共通的地方。我剛剛說的,其實我們看古今中外,各式各樣的文學、藝術、電影、戲劇,我們覺得其實良好人性的狀態也是有共通處的。換你在那個境地,多半也就只能那麼做。我們覺得這個人真好,我們真羡慕,真喜歡的這種狀態。如果同樣的處境,同樣的出身背景,都差不多的。所以以前人說:若使顏子處我境,該如何做,就這個意思。

問:還沒有做到敬的時候,(聽不太清楚)

師:方向是差不多的。譬如說吧,怎麼樣做排球才能打得好?他有標準嗎?如果你是在「敬」的這條路上的時候,你是往那個方向走的。就像戲裡頭,所謂的好人,或者你喜歡的主角,他也不見得能百分之百做到。但是他朝著這個方向的話,就是你所喜歡的,違反那個方向,你不喜歡。如果淋漓盡致的話,你喜歡。所謂排球打得好,指的就是這個好,好到淋漓盡致了。所謂人性的光輝就在這個地方。還有一種:我喜歡那個主角就跟我差不多,這個是另外一種。那是一種共感,那個又不同。但是你有時候會很感動的,尤其讓你感動的那些人是什麼樣一種狀態,明白我的意思嗎?所以你要說什麼是敬,照理來講,性即理也,這就是他所謂的敬。什麼是性,那就是本性的、良好的、理想的狀態所呈現的這些面貌。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處境,出生背景、遭遇不同,所以千變萬化。但是人性的光輝、人性的好是相通的。古往今來,其實都看得到。宋朝有宋朝人的做法,明朝有明朝的做法,我們有今天的做法,並不一樣的,因為社會不同了。但什麼是良好的人性狀態,沒什麼變化,大家自己心知肚明。心理上很簡單,不過就是一種光明跟溫暖,你覺得內心很光明,你覺得內心很溫暖,主要就是這個狀態。相信人都希望回到自己本性就有的,以及人性當中可有的那個狀態,這個就叫做性善論。性善不是說人人都善,不是這個意思。人皆可以為善,不是說你就是善。孟子原文:「人皆可以為善,是所謂善也。」[23],就是人都可以為善的。而且基本上,人也都喜歡自己是好的,沒有人喜歡自己是壞的。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好,那沒有我們今天課就上就到這裡。



[1] 《朱子語類》,卷9

[2] 《朱子語類》,卷12

[3] 《朱子語類》,卷12

[4] 《朱子語類》,卷4

[5] 《孟子》盡心下

[6]戴震,《原善》卷上

[7] 《朱子語類》,卷4

[8] 《朱子語類》,卷12

[9] 《朱子語類》,卷12

[10] 《朱子語類》,卷12

[11] 《朱子語類》,卷12

[12] 《朱子語類》,卷12

[13] 《朱子語類》,卷12

[14] 《朱子語類》,卷12

[15] 《朱子語類》卷12

[16] 朱熹,〈答楊子直方〉

[17] 朱熹,〈答楊子直方〉

[18] 朱熹,〈答楊子直方〉

[19] 朱熹,〈答楊子直方〉

[20] 朱熹,〈答楊子直方〉

[21] 《朱子語類》,卷62

[22] 《朱子語類》,卷62

[23] 《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