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講:師第七

主講人: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通書‧師第七》

或問曰:「曷為天下善?」曰:「師。」曰:「何謂也?」 曰:「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不達。」 曰:「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惡,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聖人之事也。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故先覺覺後覺,闇者求於明,而師道立矣。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這段話主要是說,人性不過是分剛柔跟善惡,因此重點是要得到「中」,就是不要偏於一面,而這需要先覺老師的教導。學生不太明白為何老師是首先代表天下之善,周子說:剛的氣質為善的時候,是「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可是當他為惡的時候,就是「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柔的氣質是善的時候,是「為慈,為順,為巽」,巽也有「順」的意思;惡的時候,「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

所以人對於事情的反應、人的氣質,基本上有偏剛的、有偏柔的。一般來講,男性偏剛的比較多,女性偏柔的比較多。當他表現為善的時候,是一種表現;表現為惡的時候,有他另外一種表現。大體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中而已矣」,要能夠恰到好處,當剛的時候則剛,當柔的時候則柔,要取其善道、去其惡道。我們自己的性格也是這樣,如果我們自己的性格比較偏剛,這樣子的人就要注意自己會不會有過分地「為猛,為隘,為強梁」的地方;如果我們個性是比較柔的,你容易有慈、順、巽這樣子的長處,但是就要注意自己有沒有「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的地方。每一個人在大體上會偏剛或偏柔,也會在某些事情上比較剛,某些事情上比較柔,懂這意思吧?在某種狀況底下比較剛、某種狀況底下比較柔,這都要自己注意了,要恰當,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

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聖人之事也。

這裡還是講的「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中庸》的道理。《中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要涵養「未發」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平常要回到這個本體。「回到這個本體」是很重要的,《通書》第一章就講「誠」,這就是告訴我們,「誠」講的就是這個本體,就是講這個「道體」。大家千萬要理會這個事情,第一、第二章講的都是「誠」,換言之,就是要我們不斷地能夠回到那一個至善的本體,一切生生不息的那個源頭,內部蘊有一切光明跟智、仁、勇、一切善的這個源頭。他說我們的人心本來就具備了這個,「未發,謂之中」,未發的時候,人心本來就知道善惡、好壞;「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如果能夠回到這個本體的話,那麼我們作為就容易「中節」了。「中節」就是當剛則剛,當柔則柔,剛,不會過分,柔,也不會過度,不會走到過與不及的地方。過分的剛,就是所謂的猛、隘、強梁;不及的剛,就是你會容易沒有辦法直、沒有辦法斷。過分的柔,就是懦弱、無斷、邪佞;不及、當柔而不柔,這個時候你的慈、順、巽就會有所不足。

「聖人之事也」。換言之,聖人就是能夠在每一個分寸上,都達到這樣一個理想的境界。也就是說,做人處事的一個大家心裡都喜歡的、看到都愉快、自己心裡也嚮往,但是不容易做到的一個境界。

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

我們要「自易其惡」,把我們種種過與不及的地方去掉,「自至其中而止矣」。

易其惡,則剛柔皆善,有嚴毅慈順之德,而無強梁懦弱之病矣。至其中,則其或爲嚴毅,或爲慈順也,又皆中節,而無太過不及之偏矣。

當嚴毅則嚴毅、當慈順則慈順,當如何就如何,而不會太過而不及。如果說我們在政治上或在社會的某一個單位做領導,你是當嚴毅則嚴毅、當慈順則慈順,這個要搭配得好的。在家做事情也是這個樣子,當嚴毅則嚴毅、當慈順則慈順。

故先覺覺後覺,闇者求於明,而師道立矣。

「先覺覺後覺,闇者求於明」,我們的人生常常有很多迷失、困惑的地方,這是「後覺」,「先覺」的明白人生的道理,就是要來發明這個道理,這就是所謂的「師道」。「師道」,韓昌黎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是他的基本。所以「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再進一步講,「治道」的關鍵還是要「善人多,則朝廷正」,這當然還比較是傳統政治上的觀點,也就是說,政治上還是要以人為本,「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周敦頤的政治學說,是比較強調這一條路的。

我們現代人比較強調法治,法治國家也很重要,以前也不是不講法度,但如果只是法治而沒有善人的話,就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也會有問題。後來王安石變法就特別重視法治,對於主持政治的人是不是君子人也,沒有那麼在意。後來因為一幫君子都反對他求變太速、都離開了朝廷,就用了不少小人,用了不少小人之後,即使王安石變法的立意甚好,最後還是終歸失敗,所以這也有宋朝當時的經驗足資借鏡,不要以為光是有法就可以行。當然,不能說就不重視法度,但是,任何時候總是要重視要有善人。而且,真正的善人,其實他的心通達、明白,也會重視法度的,懂這意思吧?

生:老師前面有提到「誠無為,幾善惡」,可是像我在做事情,像走路、吃飯、或跟人家交談或什麼……我總覺得,在這個時候要無為是怪怪的,就是我已經在做事情,可是我怎麼能無為、回到那個「誠」的本體呢?所以想請問老師。

師:你做事情是「已發」,那就不是「無為」,你是做每一樣事情的時候,要去體察你現在有沒有問題。不是在做事情的時候要讓自己無為,那就錯了。做事情的時候是「察識」,後來人講得很清楚了,「無事時涵養,有事時察識」,沒有事情的時候涵養本體——這個「誠」的本體、這個「中」的本體——有事情的時候是察識,心思放在這裡:我這樣做有沒有問題?一有問題就是「幾善惡」,就要能夠調整。如果說你都沒問題,那我們也不必坐在這裡了,我們是聖人了!我們會坐在這的原因,我相信就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早到晚常常有很多的問題,是吧?就算自己覺得沒有問題,可是旁邊的人也覺得有問題吧!自我感覺甚好的問題。我們大家會在這裡「研習」,就是在幫助我們提昇自己的人生,這是一切的總關鍵。我在這裡,不是要談各式各樣、有的沒有的這些問題,關鍵就是這個,我們大家在求得人生的道理、在提昇自己的人生,這個是練功寶典。我自己照著練,很有所得,也提供給大家。不光是我,從古以來,照這個練的人很多,都很有所得,所以我們大家一起練,練了之後,有什麼疑難,大家一起討論,是這麼一個用意。

如果是要講客觀知識的話,我在學校上課是另外一種,那就是客觀分析了,那個知識講得無窮無盡,很複雜的!譬如說,「聖希天」是在什麼時代、背景底下講的?受到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種背景、學術的傳承,按照各種方法,要把他的內在、外在,各種的關係都講到、為什麼講「聖希天」?這樣講下去,都是複雜的知識問題,無法修煉了!那就是客觀知識。所以,學校裡面講的是那種東西。可是,我覺得那個不是理學的真諦,道學的真諦是「切問近思、變化氣質」,要對自己的生命有幫助才是真的,對自己的生命沒幫助,講什麼都沒用!

簡單說,這個東西的效驗,就要看你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一天天比較美好?你周圍的人是不是因為你而越來越美好、生活過得越來越美好?如果不是,就不對了。唯一的標準,就是實際的從自己跟你周圍的親人開始,然後更多跟你相關連的人生,有沒有因此而變好?如果沒有,就不對,懂意思吧?非常簡單,都是做人處事的道理,他的核心在這個事情上頭,我們先掌握這一點,這是道學的核心,也是儒學的核心。儒學所長在這個地方,這是他的強項、最核心的地方。那因為他精神都放在這個地方,所以他雖然也重視各種知識、也有很多的成就,可是不像西方人,全部的精神都在客觀知識上頭,這個不一樣的,這各有所得。

但是,光是知識沒有辦法引導我們的人生,我上次跟諸位說過,理智不可以當人生的「君」,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大學裡教的一切學問,沒有辦法當我們人生的主宰,人生的主宰是什麼?是要我們的德性,德性與virtue有同有異。,因為virtue源於一個希臘字arete,最早講的是一個人的勇氣與運用自己一切的能力所達到的極致、有成效的狀態。。我們這裡講的這個「德性」,是要講一個人覺得自己生命怎麼能夠達到真正的安頓不是只是一個人的素質。virtue強調的是excellent的意思,比較常講的是moral excellence,偏重的是一種卓越的、最好的、perfection的一種人所成就狀態,在希臘文裡面是Areté,它在問的是我們認為人的靈魂最完美、最excellent的狀態。中文的德則偏重得於心,比較偏就人格完成上講。,源頭上不一樣。所以,我們精神要在「怎麼用功夫上」講,讀經典千言萬語,就是程明道講的——應該說宋朝人常講的——「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也。」千言萬語!所以我不是在言語上講這個事情而已,關鍵是我們大家自己從早到晚要下功夫,這個才是他的真諦。好,有沒有問題?

生:對不起,那個「幾善惡」的「幾」,是講說那是你意識沒有成形的時候的那個狀態嗎?

師:心念剛發動的時候。

生:可是我發現,心念剛發動的那一個點,其實是非常難以偵測的,因為在生活中,你載滿各樣的事情,很多不同的念頭、甚至心裡的對話都在交錯地在內心滾動著,所以說你在那一點觸發的時候,你通常難以掌握到。

師:其實第一,我們一般人的念頭都偏多,所以心要「主靜」比較好。第二,當我們念頭還很多的時候,中間總是會有一個主要的念頭,然後這個主要念頭你可能比較會付諸於行動。譬如說,早上九點鐘,你進了教室,或者說進了公司,很多念頭,然後總是底下必須要這樣、我必須要做這個事情……種種之類,但這個主要的念頭,你至少要盯著他看、是善還惡?我分兩個層次講,你懂我意思嗎?第一,念頭太多不太好,可是我們現代人都這個樣子,一時不容易變,所以叫作「主靜立人極」,心要常常安靜,安靜了之後,我們到一個場合,這個場合會決定什麼是你最佳的作為。然後,你心念一發動,如果符合那個最佳的作為或最佳的態度,你會覺得很「安」;如果不對的話,你會知道的。這個是從本源上來講是如此。

所以,最好是首先這麼下功夫,讓自己的心安安靜靜,不要有太多的念頭,然後碰到事情就所謂「仁義中正」,「仁」就是包含周遭全體的一切事情,就是感覺能夠包含所有的事情。這讓你知道說:我下一步該怎麼做?念該怎麼起?這個是他教我們的狀態。我們常常做不到這一點,次一步,心裡不安定、看東西也不全面,對不對?心裡有很多雜念。「心無雜念」談何容易?我們一靜坐就知道了,「心無雜念」不容易的,心裡有很多的雜念。心有雜念,自己也有很多的習慣,碰到事情看不全面、照顧不全面,可能有一個想法說:我現在要做這個。做一做,其實你會感覺到有點不太對,something wrong,除非我們的感覺細胞都斷掉了,否則一定會有感覺。你覺得不對,這時候要趕快注意,「不遠復」,懂吧?「不遠復」就是不要走了很遠才回頭,感覺不對,立刻要回頭,再重新感覺一下,現在我到底該做什麼?我們人都這樣,從經常地後悔、經常地不安,我想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對不對?一天從早到晚,很難說事情做起來都覺得說:「唉呀!好順!真好!內外感覺都很好。」那很難!這樣就幾近賢人了,很難的。總是從早到晚不是這裡不對,就是那裡不對,要不然是時間不對、要不然地點不對、要不然作法不對,要不然態度不對、要不然輕重不對……這就是我們常人!我是常人,我也是經常覺得不是這裡不對,就是那裡不對,這就是「幾善惡」了。我這樣講,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生:所以就是根據已經累積的那種不好感覺為資料庫,然後再依資料來判斷下次念頭發動的時候,是否這個念頭是對……

師:不是已經感覺、不是已經累積,是你要時時刻刻、當下感覺,你立刻、當下就要感覺,「幾」是當下,不是過去,你並不是靠著過去的資料庫,你是靠著你天生給你的「誠」,靈明。天給我們這麼一個靈明,朱子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個「明明德」什麼意思呢?什麼叫「明德」?所謂天所賦給我們的「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所以「明德」者,是「虛靈不昧」,他本身是「虛靈」,虛的,是空靈、靈明的,是靈巧的;「不昧」,他是不會被自己欺瞞的;「以具眾理」,他本身就具備了各種理。

這個「以具眾理」,其實現代人很難明白,說:「難道我的心『虛靈不昧』,就以具各種的數學、物理之理嗎?我就知道一切的天文、地理嗎?」其實不是,以具做人處事的那一個根本道理,因為什麼?人做人處事必須根於人性,所以我的人性碰到自然的事情,自然就知道這個事理怎麼……我喝了湯,太燙、太冷,我對人,情感太重、太輕,不對了,自己都知道。所以,是天生我們的本體——就是我一再講的這個本體——就明白了,只是說,我們常常回不到那個本體,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會被我們自己的習慣所帶著走,會被社會的一些意識形態、自己有的成見帶著走,而不是回到那個靈明。為什麼要回到這個靈明呢?只有這個源頭上的靈明,才包含了一切可能、超越了我們一切現有限制。

所以,不是根據過去的資料庫,是根據我自己內在的、天賦給我的這個靈明,這個靈明只要是人皆有之。其實不僅是人有,動物也有牠的靈明,牠不是人這種靈明,但是牠有牠的靈明。動物隨時隨刻都很敏感的,牠也知好知壞,牠是很明白的。至於說需不需要經驗的累積呢?經驗的累積主要是讓你知道外面是什麼,小孩子不知道外面的事情是什麼,他不知道那是一壺開水,他可能去摸,燒起來會被燙到。但是小孩子有沒有靈明?他摸到燙到的那個就是他的靈明,懂這意思吧?靈明是天賦的,經驗只是讓我們知道事情是什麼,但是知道事情是什麼之後,我怎麼對他的反應,那個是天的靈明。那個靈明不假學習,所以陽明說良知是不假學習的,良知、良能不需要學習,那不是資料庫、不是經驗庫,他是人性、人性本身知道善惡。

就好比諸位說:我一再講這個本體,人怎麼會沒有?我一再講說:心,我們不見得這麼明白;身體,我們總明白。人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是很清楚的,對不對?你整天吃草,那不行,拉肚子!吃樹幹?你受不了!土壤?不行!有不少動物牠就可以咬土、吃樹幹,把它消化掉,咱們不行的!這是天性,你懂我意思?所以,我特別在這個源頭上要反覆地講,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練功寶典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一切源頭要回復到天賦的靈明上去。所以我不僅是回答他的問題,也是講給大家聽。我們的念頭要怎麼辦呢?最好平常心中無雜念,心如明鏡,事情來了,映照得清清楚楚,直接該怎麼反應,怎麼反應,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我們一般不容易做到這一點,心中有許多的雜念,照古人講就叫作「鏡子上有許多的斑駁」,這個斑駁來自於我們的成長背景、來自於我們的成見、來自於社會的意識形態……各種的積累。可是,事情一來,我們反應,如果有不善,我們自己還是會知道,所以叫作「誠無為,幾善惡」,要回到那個發動的地方。那你說:「我還是很難掌握『幾』」,沒關係,你會有一個主要的念頭、你會有一個主要的作為,你現在總是在做某一件事情,那個事情要「不遠復」,不要讓他的問題累積,回不過來。這樣不知道能不能明白?再體會一下,這是一種很深刻的修養的功夫。

生:老師,我想請問的是,那個「涵養」的意思,就是去維持那個人的靈明的本性?那涵養的日常功夫是怎麼做?是指說做得正,然後走得直,這樣子嗎?

師:那就已經是「已發」了,你凡是念頭一動、或者行為一動,這個都已經是「已發」。「涵養」其實就是要維持他一種清明的、安靜的狀態,不要沒事去擾動他。譬如說,有的人明明無事,坐在這裡,無事就想搞個事情來、就坐不住,這個就反涵養了,懂吧?無事的時候就無事,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這個就是涵養。為什麼呢?這個靈明需要涵養的,我們的心不是心如明鏡,我們的心都累積了一大堆各式各樣的東西,班垢駁雜,我們現代人的心都這樣。因為現代人各種的欲望、各種的資訊太多了,所以我們的心複雜得很,照心理學家的講法就是潛意識裡面亂七八糟、什麼都有!這個亂七八糟的潛意識需要澄清,就好比混濁的水要澄清,怎麼辦呢?要涵養、要常常有自己安靜的時候,慢慢地,混濁才會沉澱下來——他自己會沉澱下來的,古人常用這個比喻。

混濁的東西沉澱下來之後,你內在的靈明就會發露出來。佛家也講這個道理,佛家為什麼講靜坐、打坐,就是要讓這個心、心思、滿腦子各式各樣的雜念,慢慢都要能夠沉澱下來。所以,不是用我們的念頭,也不是用我們的經驗,也不是用我們過去的資料庫來回應事情,是用我們天賦的靈明,所以叫作「主靜立人極」。在這一點上來講,其實理學家的功夫跟佛家、跟禪宗的功夫是很近的,理學家也常常教人要靜坐,就是要讓這個東西沉澱下來,這個裡面會發出一種很難以言喻的光明,這是人的本心、本性。本心發露的時候,為什麼人家常常拿春天來比喻?因為修養功夫到的時候,他會有一種彷彿春天陽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