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涵養需用敬

專注靜心(一)

吳展良老師講授

2020-09-24

本錄尚未經講者校定,僅供大家參考。

一、前言

為什麽講專注靜心這個事呢。我就先從我個人的一些親身經歷來講吧。我自己大概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屬於那種很早就喜歡去思辨的人。現在這個時代叫思辨,我們那時候叫:問為什麽。或者,我喜歡對每一樣事情都提出質疑。所以,十二三歲就覺得學校的功課也沒什麽意思。人生也不知道要做什麽好。我就想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麽?就整天在那想。覺得這個人生該從哪一個角度出發?該怎麽做?下一步該怎麽做呢?我為什麽該做這個呢?我為什麽要上學呢?我為什麽將來一定要成家,或者我將來是不是要去做什麽樣的事情呢?這種問題,越問越多。那麽最後,就發現人找不到一個點,能夠讓你作為人生的一個支撐點。

如果諸位真的發揮思辨跟理性批判精神的話,就會發現說:人生的所有的價值,事實上,你都可以加以批判。各位如果讀一讀西方近現代的哲學史,或者西方近現代的文學、思想,你就會發現,任何一種說法,任何一種價值,都有其它的人可以加以批判。所以我後來也明白一件事情,思辨跟理性批判是解構的很好的武器,能夠把現有的一切東西解構。各位事情都可以懷疑,都可以問為什麽。但是如果你要建構,靠這個東西就很難。比如說,人生到底該做什麽呢?人生是不是就應該追求快樂呢?你慢慢想想看,人在追求快樂的這個過程裡頭,是不是一定能夠獲得快樂?不少人說,人生是很苦的嘛。你越追求快樂,到最後搞不好換得的是痛苦。諸如此類,這個問題,我就不一一說了。不信的話,諸位去仔細看就可以發現了。

那人生到底該怎麽辦?越想越困難,也越做越困難。而且我一直也很在意於思想。其實我蠻會讀書的,學校的功課對我來講很容易。我有大量的時間自己做事。看一大堆的課外書。想一大堆的問題。然後,尤其讀了很多近現代西方的,尤其哲學跟文學方面的東西。還有社會科學也開始涉獵,我高中時候已經涉獵很多這方面的東西了。但是,就是找不到答案!那後來上了台大,我還是繼續在這裡困擾。學校的功課我是能對付就對付。但就是,還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後來有年長的前輩先生就說,你這樣下去不行,越想越混亂,你應當照宋朝理學家教的:「涵養須用敬」。[1]鼓勵我用這個方法。那我就開始試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幫了我大忙!讓我在半年之內就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人。從一個從早到晚思索、辯論、腦子停不下來的人,變成一個內心比較可以安定,找得到方向的人。那麽,一步步的人生中,做事情的效率有了大幅的增加。原來呢,我比較容易晚上睡不好,修行以後也開始睡得好了。精神上變得很沈著了。順著這條路下來,人生越過越好。因此,我就覺得宋朝人講這個很有道理。這一點就是所謂程朱教人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叫做「涵養須用敬」。

二、涵養須用敬


「涵養須用敬」的意思,其實是專心,專一。程頤說:

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亦難為使之不思慮。若欲免此,唯是心(一作在人)有主。[2]

人沒有辦法不去交感萬物,萬物就是外面的事情。「物者,事也。」[3]各式各樣的事情、各式各樣的東西,你對它要有感應。感應了就難免要有思慮,想來想去到底怎麽回事。

若欲免此,唯是心有主,如何為主?敬而已矣。[4]

就是要敬。所謂:

有主則虛,虛謂邪不能入。[5]

我們這個心,能敬的話,反而會呈現一種虛、空靈的狀態。心不再為很多東西占滿。也就空靈了。空靈之後,邪就不能入了。

大凡人心,不可二用,用於一事,則他事更不能入者,事為之主也。事為之主,尚無思慮紛擾之患。[6]

如果你能專心做一件事情,你就不會思慮煩擾。一次只有一件事情。主一者,無適之謂也。就是說,你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先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就像我現在講課,我並不去想其他講課以外的事情。諸位聽課,要麽就聽,要麽就不聽。你不要又聽又要去做其他的事情。

且欲涵泳主一之義,一則無二三矣。言敬,無如聖人之言。[7]

「涵泳」就是好好地在這裡涵養,「泳」就是像遊泳那樣。宋朝人喜歡講「涵泳」,就是慢慢的感受、體會、沈浸在這裡頭。你們要好好去體會「主一」的意思。「一」,就沒有第二,第三。我們要講這個敬,沒有像聖人的話講的這麽好的了。《易》所謂「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以直內:我內在是直的,就叫做敬以直內。我現在做這個事情,我內心一心一意,心意是直的,不是彎彎曲曲的,不是有其他念頭的,不是說我嘴巴說一套,然後心裡想另外一件事情。這樣都不行。有些商場裡面比較奸詐的人,他一面嘴巴不斷講話,一面在不斷打量著你。看你這個人反應怎麽樣。然後,他順著你的這個話來套你。讓你能夠上鉤。這就不叫敬以直內。他講的話和他心裡想的完全兩回事情。他拼命希望你買這個東西,講這個東西有多好多好,心裡想的是:我只要能夠騙到他的錢就好。嘴巴裡講一個,心裡想另外一個,這都不是敬以直內,也不是義以方外。這樣做事情,是不合乎道理的。這種人可以騙你一次兩次。第三次你也不上當了。真正做生意的人,要有誠信。沒有誠信,做不久的。你看這些大公司,是不會講話不算話的。你占個小便宜,騙一下子或許可以,但那樣說話不算話是做不久的。其實「直內」就是「主一」之意。也就是說,這東西要從你的內心裡面真正發出來。

那怎麽樣主一呢?或者說我現在我心裡就很亂,我有好幾樣事情要做,不知要做哪一個。這個時候,記住,直內!你看哪一個事情是最能夠直接從你心裡發出的。這就叫做直內。這件事應該是最直接的展現你當下真實的內在的,也就是直內。心裡面如果七上八下,照宋朝人講:「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8]就是說,你心裡七上八下的,表示說這個還不是你的真心。你要先做你真心想做的事情。

須是直內,乃是主一之義。至於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於屋漏,皆是敬之事也。但存此涵養,久之自然天理明。[9]

無所愧,就是敬的事情。你只要這樣子涵養,天理自然就慢慢的明白了。所以這段話,講的是「涵養須用敬」。教我們怎麽樣去對付我們思慮紛繁、紛擾的內心。

大凡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一心一意,而且是直內,是要從我們自己最真實的內心所直接發出來的。「敬以直內」,你心裡覺得這樣是對的,就是好的。然後你就全心全意去做。做了久了,你慢慢就知道,那樣做你的得失在哪裡。因為可能你現在覺得好,可其實你的方法還不夠好。你覺得現在這個東西我一心想做,做了之後發現,啊呀,我原來不見得這麽喜歡。譬如說吧,假設說你是在物理系,或者是在中文系,或在化學系。你不知道該不該讀這個東西,好像喜歡又不是太喜歡。怎麽辦呢?你既然不知道,你也不是確定你一定不喜歡。你就狠狠地全心全意的去做做看,你就發個奮,全心全意讀讀看。讀了之後發現,啊呀,真不太行。或者思維方式不對,或者興趣不合。但是,你不好好做一做,你怎麽知道呢?事情都要嘗試過才知道的。東西要好好咀嚼過才知道好不好吃。電影、小說也要認真看過才知道好不好看。凡事皆然。把捉不定的時候,要麽你就去做你覺得確定的事情。如果我都不能確定──其實既然都不確定也就無大所謂了──你就選一個你現在覺得需要做的或喜歡做的事。雖然你不太確定,但你就只管全心全意去做。做了之後,慢慢你就明白什麽事情該做了。一樣一樣事情試過之後,久了你就知道你適合什麽、不適合什麽。人生不要坐在那裡想,想沒有用。越想越亂。

我常跟學生講,人生的道理不是想出來的。思辨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它能夠幫你結構很多事情,但很難幫你建立你的價值。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我真心的喜歡」。而喜不喜歡不是一個理性的問題,是一個生命的問題,是一個感受的問題。男女談感情、戀愛也是一樣的。你坐在那想,想的天花亂墜也不是真感情。你要跟她有點相處,你才知道適不適合。幻想是不行的。你想的很美,實際上你真正相處之後才知道是另外一回事情。所以人生的真諦不是在那裡空想,或在那裡思辨就能夠解決的。我不是說思辨不重要。思辨能夠幫我們釐清很多事情。可是究竟來講,人的價值和人的選擇的確定,這是要靠去接觸、去實踐、要去「活」。就像我剛剛講的,你適不適合念這個系,你去念念看去,好好認真讀讀看,你就知道了。要是怎麽認真讀都沒有辦法有興趣,那你就是不太適合。那你就想是不是轉個系呢?意思就是,你先把一個系拿來好好讀讀,課去上上。你認真的全心全意的讀一讀,這樣你才會知道合不合適,問題是什麽。凡事皆然。這叫做:涵養須用敬。接著下一句話,叫做:進學則在致知。涵養須用敬是基本,因為我們人生的一切事情,要自己去好好地認真去做、去活、去體驗,這才會明白的。這是最根本的事情。另外一方面,也不是說什麽事情我都要自己經歷過。也不需要。我不需要去南極,我也知道南極很冷。很多事情你也是可以透過學問來知道的。

但是,在程頤(小程子)「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這段話裡頭,他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切的根本是要透過專心一意的去做事情,這個是涵養的道理。同時我們也要讀書。在宋朝人來講,尤其是要讀從古以來有智慧,有文筆的書,學那個由那些生命過得很好的人所講的德性。「德性」的意思就是說:他的人生過得非常的有光輝、有能量,能夠造福世界,造福家人。這就叫有德性。要去學這些人的道理。當去讀他們講的話也就是讀聖賢書。你讀了他的書,你就知道很多人生的道理。而這個道理也必須透過涵養才會真的知道。否則只是書本上的道理。敬和致知是分不開的。所以說「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這是一體之兩面。終究來講,都是要教我們去明白人生的道理。諸位要知道,我們現在學校,什麽學問都講。講的學問大了。台大有幾百個系吧。每一個系有四年、五年還有七年的。那這麽多的教授,大家做學問加上那些偉大的學者,這個學問大了。那麽這幾百個系不得了,是不是?所以我們現在這個知識,上天入地,什麽都講。但是就不講人生該怎麽辦的知識,人該怎麽活的知識。這些他不講。這跟我們古人正好相反,我們古人是比較看重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人講人該怎麽辦,人該怎麽活,這就是修身。怎麽才活得好。齊家,這個家,幾乎是每個人都所需要的。治國平天下當然是重要了。以前是看重這個事情,尤其是做人處事的道理。這一點上,現代人什麽都教,就這個不教。這是一個大問題。結果呢,可能我們知識很多,可是做人處事的道理,不但是莫衷一是啊,而且有越來越亂的傾向。

西方傳統做人處事的道理是靠基督教,不是靠哲學家。因為哲學家不行,哲學家什麽都展示給你看,聰明絕頂,互相辯駁。所以主要是靠基督教,基督教衰了,他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就衰了。那我們呢?我們以前,各位要知道,是靠儒釋道,儒釋道當中尤其是儒家。儒釋道都衰了,我們做人處事道理就衰了。所以啊,人生有了很多煩惱痛苦。我們這個時代一方面是進步的。你看我走在路上也常接觸年輕人,而且其實我一直對時代有興趣。但我常覺得,這時代快速進步是有一種新鮮的活力,這新鮮活力的核心,最重要的幾點。第一是自由,他可以自由嘗試各式各樣的事情。第二,他是用理性批判。他理性批判了很多以前的事情(傳統),所以他也會更大的增強「自我做主」的意識。第三,他是反壓迫。他尊重個體,尊重每個個體的選擇。反對不管是傳統還是集體的這些事物,覺得這些事物讓他的個體痛苦。所以我們現代社會越來越歐美化了,每一個人,都是從個體出發,自由自在的選擇,活潑潑的。因此我們社會在這方面來講,其實是活力十足,進步很快。而且因為教育水準不斷地提高,所以如果你們有機會,上網或各處看一看。像我前一陣子才剛去那個華山文化園區。看了我們一個同事的辦的一個展演。覺得東西進步很多。比我一九九三年回來的時候,社會上進步多了。那時候剛回來覺得說,啊呀,文化、藝術,都感覺很淺薄,我是一九八七年出國。中間回來,覺得台灣是有進步的,已經比我八七年走的時候進步很多。到了一九九三年的時候,又進步很多,剛回來的時候特別喜歡到處逛逛,可是還覺得要找到一點文學藝術氣息的地方還不容易。現在呢,你再出去逛逛,大部分的店都有設計,都有講究。裡面的人都在享受藝術上各式各樣的人生選擇,各式各樣的花樣,學校裡的社團活動更是很興盛的,更不要講網路上各式各樣的東西。我們在這裡講這些不是老古板,我們是,不但要接受現代的好,還希望能夠走在時代的前面,解決時代的問題。明白這個意思嗎?這個時代的好,我們要接受、要承認。

但是,這種讓人解放、有自由思想的。讓自己的思想做自己的戰略抉擇的,又有很多文學、藝術、文化……各種各樣的陶冶,有很多新鮮事的人生。是不是能夠解決人類最核心的問題呢?依我看來是不太能的。因為這些都是人生各式各樣的享受、玩好跟創造,但是人並不容易在此得到滿足。各位如果多看看西方的現代藝術,就會發現其走向是越來越陰暗的,而不是光明的。文學的走向也是這個樣。因為人性探索越深的時候,其實對人性是無奈,甚至是昏暗,還有些人是絕望的。不管是村上春樹的還是歐美流行的作品,諸位看到的不是一個光明的景象。事實上是人性越來越無奈,甚至混亂的一個景象。像我,不管是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各式各樣的主義都走了一遍,最後說:找不到出路。

三、入道莫如敬

於是,回頭來講,「入道莫如敬」,這也是程頤講的。要怎麽入這個道呢?現代人不講這個「道」字。我研究儒學很多年,最後終於體會到他的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這個「道」字。現代人是什麽知識都講,但是絕不講這個「道」字。你跟他講這個「道」字,他說你主觀,說你迷信,不相信有這個道。唉,入道莫如敬。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這是社會的根。現在正好反過來,損己損人。我們的人生多半煩惱、痛苦。如果人生有這個道,政治社會上也有這個道,有道之士就會開心,就會過得好。無道之士,大概活的很痛苦。這是很明顯的。那麽,「入道莫如敬」,最重要的就是要這個「敬」。我們講這種學問的,不收費,一切公開,本來就是為了利益眾生的事情,大家願意看就非常好。我講經十多年來,一毛錢不拿,從來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你們不必擔心這個東西找不到,我也不講著作權,你們愛用愛copy,愛怎麽轉都無所謂,都行。這材料當然是我找材料來編的。

入道莫如敬。要懂這個「道」字。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字有兩個。各位知道西方文明有哪兩個最重要的字嗎?猜猜看。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兩個字,也就是整個西法文明最核心、最根本的兩個字。不是自由,自由是現代文明的,古代西方人不這麽講。我提示一下,西方文明有兩大最重要的源頭。一個叫做希伯來文明,一個叫做希臘文明。所以一個是GOD,西方文明第一個最重要的字就是GOD,西方文明是一個非常宗教性的文明。一般人不明白,以為西方文明只是一個世間文明,其實不然。我常跟諸位講,希臘人的定義是相信什麽樣的神,譬如說,你相信雅典娜才是雅典人,你不相信雅典娜就不是雅典人。因此,這些偉大的哲人,在他死亡的時候,都要去思考和神的關系。更不要講中世紀的情況了。第一個最重要的字是GOD。

第二個最重要的字,我認為是LOGOS。是理性。這是整個希臘的哲學核心,也是現代哲學的根本。西方人認為這個字最重要。我們這個文明,最根本的就是道。入道莫如敬。GOD,「道」和道,這三個字的意涵,大體上,「道」跟GOD不一樣。西方歷史上有一段時間,他們覺得可以融合,就是新柏拉圖主義。認為甚至新約上都講「太初有道」,[10]這就是LOGOS。新約是用希臘文寫的,所以這個字曾經被吸收到新約聖經裡頭。但是,大家都知道,到了近現代。這兩個字發生了衝突。最後,講科學、哲學的這些人信LOGOS就不太信上帝了。信上帝的人也跟信LOGOS的人走不到一塊去。所以他們有兩個字,這兩個字會打架。宗教和科哲學常常打架,一直到近現代打的都很厲害,這是西方文明一個最大的危機。

我剛剛說了,近現代最大的危機在於:因為我們依靠理性批判,原來以為理性批判可以告訴我們人該怎麽活。事實上,蘇格拉底就說了,他唯一能夠告訴你的是:你蠻無知的。並沒有說要有結論。最終結論是通過理性批判沒有辦法獲得的,尤其是關於人生的結論更是得不了。所以關於人生的道理從哪裡來?西方人是從GOD來。上帝告訴你這個道理,因為他造了你嘛,你當然要靠他。你一旦不信上帝,你就無所不為,什麽都能幹。何況你有自由。那你又有什麼不能做呢?各位要知道,現在亂的速度是加速度的。在一九六零年代以前,歐洲基本上是一個以基督教為主體的社會。一九六零年代之後,隨著對宗教的批判,整個發生劇變,顛覆社會上彼此的互信,我們彼此對待的方式水準是不斷地在decline,在衰敗。他們也知道。但是即使衰到今天也還是比我們要強。諸位不要以為他們怎麽樣,其實我常說,西方人今天的平均道德水準是很高的。比亞洲人高。我在國外待的時間很長,見過他那種守信講義,遵守法治,尤其在公共領域的道德相當高。但是,這是在衰敗的。

原因在什麽地方呢?在於理性LOGOS沒有辦法回答我們人生所有的問題,以前是要靠GOD來回答。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就會明白。西方的整個文明是一個非常宗教性的文明。你們會以為羅馬可能是個俗世的文明,錯!羅馬人自己認為,他們在當時的所有國家裡,他們是最religion、最具有宗教性的。包括羅馬法背後,都有很強的宗教性。而且羅馬法的詮釋權,是由大祭司團負責詮釋。大家想像不到,如果我們現在中華民國憲法交給一群祭司,就是一群priest去詮釋,是大家不可想像的!而羅馬的法律的詮釋權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完全搞不清他們宗教性有多強。恰恰是因為他們宗教性很強,所以他們的守法性也非常的強,都是從《十誡》裡來。

相較之下,我們這個文明最重要的是一個「道」字。這個「道」就難掌握了。以前講聖人之學,說修道,說這個人望之有道。現在你們還會講這種話嗎?不再講這話了。但是以前人視這為人生最高的嚮往。我跟各位說,這也是我一生最高的嚮往。我覺得這個字才真有意思,這是我一生最高的嚮往,能夠志於道,能夠入道,這樣的人生是光明,充實,美好的,利己利人。如果不能入道,那麽很多事情就不是這樣,反過來了。我們現代人有大量的知識,文學、藝術等等的文化一大堆,不得了,人人平均水準都在碩士以上,然後呢?離道越來越遠。自己越來越痛苦,越來越困惑,越來越茫然,越來越煩惱。怎麽辦呢?入道莫如敬!要用「主一無適之謂敬」的方式來修養。我自己一生從這裡得到無限的好處,從大一到現在,始終在這個路上。把一個慘綠少年,一個充滿了困惑和煩惱,晚上也睡不好,白天憂思不已,腦子靜不下來,不斷煩惱困惑的一個青少年,變成今天人生各方面都很好,而且至少心裡是光明充實的。我對周圍人也都是很盡力了,照顧家人,照顧朋友,我的人生過得很愉快,事情也做得還不錯。因此呢,入道莫如敬,這是一個入道的方法,「主一無適之謂敬」。

四、「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

前面的話主要都是小程子講的。小程子講這個話講的比較嚴肅。他要當老師,教的很嚴肅。程顥說: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體物而不可遺者,誠敬而已矣,不誠則無物也。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純亦不已」,純則無間斷。[11]

這段話,意思是說,古人學這個道,學到一定境界,就會有一種「天地人合一」的感受。現代人覺得天方夜譚,但這是真的。學道大概就是能天人合一,天就是外界一切的事情。外面一切的事情跟你好像都不可分辨,你不再覺得中間怎麽樣,互相都是相通的。你再看什麽事情,都能夠包容、寬恕、諒解。然後我們講「六十而耳順」,各式各樣的事情進來,就知道、明白了。一切各式各樣的事情,不管綠的,藍的,紅的,白的,黃的,什麽黨都有它的道理,就那麽回事。你都明白了,你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了。一般人都是從本位出發,坦白講,其實為什麽會有這麽多顏色,都是從本位出發。你看看他的出身,你大概就知道他是綠的,藍的,白的,黃的。大概就是這麽回事。除了出身,還有他的教育和他的年紀,這就決定了他大部分。你看看什麽年紀、什麽教育,你再一猜大概也相差不遠,這就是「本位」,一般人也就這樣。天地有沒有本位?天地沒有本位,超乎這一切。 「天地設位」的意思就是天在上,地在下。易是大易之道,古人是用易經來解釋天地的。

這一切種種的道理,甚至於整部易經的道理,只是「敬」。「敬則無間斷」,什麽是敬呢,敬就是凡事都是真真實實的,只有一而沒有二,就是這樣子,不是三心二意。天地絕對不會三心二意,每一樣事情,他運行不變。他不會說今天春天,然後三心兩意,明天突然是秋天了,不會夏天也不過、冬天也不過,直接跳到春天,祂不來這樣子。天地之道是非常穩定、紮實、可靠、篤實、篤厚的,他不會間斷。窗外的這些樹木,它們要長就一直在那裡長,他不會間斷的,不會三心兩意就不長了。草木繁盛,春生夏長都不間斷,人生也是如此,小孩生下來就不斷地長大,生老病死不間斷。天地之道,敬則不間斷。

體物而不可遺者,誠敬而已矣。[12]

我們要體物,就是要體會天地萬物這一切種種,不要遺漏什麽,就是一個誠、一個敬,心裡要誠要敬。因為天地之道是很誠敬的,我們人生也要誠敬。諸位說:什麽叫天地之道很誠敬,人生也要誠敬?我舉個例子跟各位說一下,你看寶寶吃奶有沒有很誠敬?一心吃的。小孩子吃奶,小孩子吃東西,小孩子玩,誠敬吧。很一心在這上面就是誠敬,實實在在。諸位想想看,我們自己小時候做事情,其實也都還蠻誠敬的,不管吃東西還是生氣、高興。要哭就哭,要鬧就鬧,對不對?這個很誠敬的。怎麽大了就三心兩意啊?煩惱不斷。你再看看狗啊,貓啊,所有的動物,諸位看看動物世界就知道,動物做什麽事情都是很誠敬的。而且他們都很全神貫注,他要抓個東西,全神貫注。他逃命也全神貫注,玩也玩的很全神貫注。所以天生萬物,都必須誠敬才能夠發揮他的生命力,才能讓他的生命蓬勃良好的成長和發展。所以天地萬物都是很誠跟敬的。「不誠則無物也」,[13]如果不誠,這個東西就無物,古人非常講究這個事情。談戀愛,不誠勿擾,要成家也一樣,不誠無物。

所以跟諸位講說,談戀愛跟成家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想談戀愛不必成家,為什麽呢,萬一你的感情變了,豈不就麻煩了嗎?成家就要負責任。成了家別再說:哎呀我的感情不像我當年那麽精彩了,我換個人看看。這個不行。你就有責任了。現在因為搞不清楚這個事情,很多人不敢結婚了。因為感情大家都覺得不穩定嘛,對不對?愛一個人頂多愛個三年五年就不錯了,我就要換一個人愛了。因為感情褪色了。一般世間最靠不住的就是感情了,很麻煩。真正愛一個人,能愛一輩子的,你自己能做到這樣的人請舉手,就是這輩子愛一個人死心塌地的。(一個都沒有)。所以說,這是很難的。我們很難碰到電影上電視上都在演的那種愛的死心塌地,一輩子愛一個人的事情。實際人生都是很難的。而且都是,坐這山望那山,還有騎驢找馬的。現代人為什麽婚姻都完了,就是因為都在夢想著最偉大的愛情,你得不到的。一百個人也沒有一兩個能得的到,坦白說。因此,談戀愛和成家是兩回事。如果你一心追求最偉大的愛情,那你就慢慢追求,追求的到,追求不到都無所謂了。如果你要成家,那就成家。就要很負責任的,尤其有小孩,你決定要生,那就負起責任,要不就不要生。Ok?不誠無物。談感情要誠,成家也要誠,生孩子也要誠。不要做那種沒誠意的事,害人害己!很痛苦的。

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這就是歌頌文王,做什麽事情都像天一樣。「於穆」是嘆詞,文王這樣子的可以一路繼續下去的天命,是沒有終止的。「於乎不顯」就是要像這樣子大大的彰顯文王這個很純粹的德性。諸位說,這是古人在那裡諂媚,你不信。我們從歷史上來看,文王之德之純,他能傳八百年,我們能傳幾年啊?中華民國我就不說了,一點出來都很難看了。所以,八百年不容易。這是第一。第二,文王周公那個時代所完成的這個經,諸位知道一直被讀了多少年嗎?將近三千年,到一九零五年都還是當時讀書人所必讀的。三千年!諸位我們寫本書,不要說三千年了。你就是花一輩子拼命寫,你試試看能傳幾年?懂這意思吧。他創造的朝代,八百年。他留下來的制度,典章,文物三千年。然後呢,他形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社會和文明,坦白說整個中華文明的根基就是周代的體制,當然周是繼承了夏商,不過最完整的是周。經的核心其實就是周代的禮樂制度,是在這個基礎底下,華夏文明才能不斷地擴大。最後形成了到今天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民族。所以,這算不算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諸位也可以說:我們不行啊,今天都被西方人打敗了,都完了。我看也不會啊,今天華人加在一起恐怕快十五億人了。大陸十四億,我們這裡兩千多萬,還有新加坡,香港,海外華人,還有東南亞的,恐怕快十五億了。我們人很多哎,這群人要滅亡不容易。這就顯然中華文明還在蒸蒸日上,他在往上走,雖然我們都承認問題一大堆。

這裡面要講的東西,照程顥的解釋,就是背後只是一個「誠敬」而已,文王做什麽事情都專一,誠懇。一切,也就是說,他所涉及到的事情,那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是非常實在誠敬,不是別有目的的。我們現在很多的做法,不行!兩岸三地皆然,就是不誠。很多東西講了,自己也不信。講什麽主義,自己不真正相信,這就不行。說一套做一套。不夠誠也不夠敬,文王這一套,既誠又敬,他傳了三千餘年。到今天還是華夏文明的根。諸位說,那我們台灣今天不走這條路子了吧。不然,各位要知道,我們家庭裡整個倫理基本上還是從文王周公來的。你父母從小教你很多事情,你都沒感覺到而已,那些都是從文王周公來的。除了家庭倫理之外,其實台灣社會很多地方還是蠻傳統的,雖然正在快速的西化。這就不多說了。「『純亦不已』,純則無間斷」。純,誠敬,原來的經書上是這麽講的。為什麽今天華人、中國人如此不像樣?就是不誠、不敬,也不純。說一套做一套。

我就想課上少講點政治,這個政治,實在是受不了。我臉書上有放,報刊雜誌上也常發,都是在講政治。可是這政治讓我看了實在是受不了,都是想一套說另外一套。簡單講講吧。國民黨天天喊中華民國,你真相信中華民國嗎?你在維護中華民國嗎?很多人嘴巴講中華民國,骨子裡都已經以為不行了,倒向某一邊去了。民進黨骨子裡當然想要獨,也不敢講。中共呢?中共講馬克思主義,你真的相信馬克思主義嗎?也不太信。這不就是講一套說一套嗎?說一套做另外一套,這都不行的啊。柯P亂講一通不知道講些什麽。新黨呢?新黨還比較實在,不過他們在大陸做生意,賺很多錢,很悲哀,不由得讓人懷疑到底是什麽。這一陣據說最神奇的就是時代力量,對人永遠是最高標準,對自己標準蠻低的。奇怪,哪有這樣子的?對人的標準好高啊,只要有點不行都會罵。唉,亂七八糟。紅黃藍白綠都亂七八糟。當然這裡面分數有高有低,我就不說了。

我們要做到:誠、敬、純。文王這個道理,確實是當時社會政治推出來的。他是由當時的宗族家族出來的,所以他的修齊治平是一整套的,能夠傳三千年。你覺得我們這個能傳幾年?民進黨的,國民黨的,新黨的,時代力量的,柯P的,共產黨的,能傳幾年?他自己講的東西他自己都不信啊,他能傳多少年?明白這個意思吧。我是永遠的非主流,因為我都批了,所以都不喜歡我。但是我很誠實啊,我講的每一個字我不但信而且我都努力做了幾十年,雖然很微弱,但是我相信這個。不要小看誠敬的力量。

五、提問:

1.(問題聽不清)

吳老師答:這二三十年政治是進步的還是退步的?我們這樣講吧,國內的評分不準,因為我們充滿意識形態。按照國際評分的話。我們進步很大,但你說歐美的標準都是一個自由民主的標準。至少從目前我們認識的世界上來講,他的政治體制運作比較良好、人民福祉的程度比較高的,以這些國家而言,他們對於台灣過去這些年來的評價是不斷地提高,尤其最近分數是非常高的。當然國內的評分是兩極的。這不必說大家都知道,完全看你政治立場。所以國內評分不準,華人世界目前的分數沒法聽,完全根據紅黃藍白綠各自亂打分,因此這個事情還要跳脫自己的本位。我不太想講政治,因為今天台灣的政治沒法可講,有理說不清。這個理很深的。當然你也可以說,國際評分也不準啊,他們都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偏見。你也可以這樣講,不過呢,至少人家沒有切身的利害嘛。我們都有切身利害,因為譬如很多人討厭藍,因為他覺得受到藍的壓迫。有人討厭綠,因為他覺得綠的壓迫他,破壞了他原有的世界。年長的討厭年輕人,因為覺得年輕人都反了。年輕人也討厭老人,覺得老人都頑固、講不通。所以,我只能說,至少國際的評分沒有切身的利害,人家看你台灣的政治,如果從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這些角度來講的話,是大大的進步了。

可是我們的處境很困難,特別是我們的國家認同整個亂了。然後我們的矛盾更擴大了,我們兩岸關系更糟了,這是我們有的特殊處境。這就無法跟諸位說了。我還是少說吧,台灣這個政治說不清。何況我們現在必須要專心講這個宇宙人生社會的根本道理,就不宜在這個地方多講,好不好?大家盡量少問我政治的問題,因為講不清。我知道現在很多人最迫切就想知道這個問題,你們夾在紅黃藍白綠當中煩死了。一般人看不太懂,背後太複雜了。我坦白跟諸位講,非常多複雜的東西。你要問我,我只有一個最終的標準,就是,什麽樣子的政治能夠讓人民活得好,這才是最重要的。那這個好呢,是要他自己去覺得,所以選舉的結果不能不重視,每個人都會按照他自己覺得的好或不好來活,其他就不要多說了。

2. (第二個問題還是聽不清)

吳老師答:有一些東西也有他誠實的地方。平心而論。現代社會裡。台灣這幾十年來,追求自由人權,還有反壓迫這些方面是蠻有誠意的,所以這方面的進步最多。追求個人的種種發展,人生的各種可能,各種成就也很蓬勃。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的民間的各種東西是很澎湃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我們現在是,政治上沒法講,可是就做一個所謂市民社會而言,其實台灣老百姓是比較敢講真話,敢做自己的。大家都互罵,罵的一塌糊塗,互相都把對方批評地一塌糊塗,都在講真話、做自己,所以我們社會在這一方面是有成績的。那在守護傳統方面是沒有誠意的。譬如說:我就必須說。現在年輕人活力充足,而老一輩人在於守護傳統的地方自己做的就不夠篤實。

我舉個例子來講吧,我前一陣子剛看一個片叫做《花甲男孩轉大人》,有一個印象,這裡面你覺得最能夠守住傳統的是那個阿嬤,阿嬤是一個家的靈魂、中心,她真是那種傳統的女性,無怨無悔,認真負責,誠啊敬啊,照顧家裡每一個人一輩子。下面那一代,四個兄弟姐妹,尤其那些兄弟,都不像樣,恰恰都是六、七十歲。其實八、九十歲的那一代人,在傳統上是真正去做了。六、七十歲的這些人啊,不上不下,既不真傳統,也不真現代。那三、四十歲的人呢,叫做野草莓那一代,也不上不下,雖然比較現代了,但是不敢走出去。年輕人,現在二、三十歲這一代,勇猛地沖向了現代,他們還蠻誠的。所以我們現在社會的麻煩在於,我們這個社會的傳統是守不住了。我們這一代,就是五、六十歲的人對於傳統不夠認真。我一輩子講儒學,也沒有碰到同道。孝悌忠信仁義禮智,沒有什麽人真的去做,都不誠不敬。討厭年輕人是討厭什麽呢?覺得他不聽話,不守秩序,不尊重長輩,我們這一代一切的東西他都不喜歡、看不上。但是我們自己的這一切是什麽呢?那個傳統有沒有好好去真正經營呢?不見得。家裡也亂、社會也亂。所以,就這個「誠」來講的話。「不誠無物」真的是這個樣子的。你誠,你要馬克思主義也可以,你誠到底。你要社會主義也可以,你要自由主義也可以,你要儒家傳統也可以,聽懂意思吧。你要中華民族也可以,你要台獨也可以,敢作敢當,有熱情就做下去。結果就出來了。就怕的就是不誠不敬。

3. 有人問東西文化,是不是農業文化和工商業文化的區別,是不是一個前現代和現代的區別。我們現在最缺的是民眾的思想啟蒙嗎?

吳老師答:這個講法是個老的講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是部分的,不是完整的,事實上不然。譬如說我們就看新加坡和中國大陸好了,他現在是個農業文化嗎?不是吧。但是顯然還是個東方文化,跟西方差了很遠。中國大陸跟新加坡也蠻現代了,對不對?可是跟西方的差距還是非常大。日本也一樣,日本不能不說是個現代文明了吧?難道他是西方文明嗎?不是吧。所以,無論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乃至台灣也一樣。講別人比較不清楚,講我們自己,其實都不是一個傳統的前現代和現代,或者農業文明和工商業文明的差距。雖然說,不可否認的,從農業到工商業是有巨大的變化。包括這個中華文明核心的所謂家族,在農業社會規模巨大,到工商業社會就整個崩解。但是即使在工商業社會,家族崩解之後,我們的家族關係還是比西方人強很多。包括諸位親戚朋友裡頭,在幫自己年輕的兒女帶孩子的,或請老一輩幫忙帶孩子的,就比西方人高不知道多少倍。我周圍的人都是這樣,比例超高。三代之間的關系,就不是一個簡單工商業文明能夠解釋的問題了。我剛剛說了,西方文明的核心是宗教文明,我們不是宗教文明,這個也不是工商業農業能夠解釋的問題。所以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沒有錯,可他不是全部,全部要從一個更深遠的角度分析。

4,問南宋高宗怯懦,是否為其本心,朱子李侗說其:三綱不振,人心邪僻不堪用。誠是不是一定要和綱常一致才好。誠和敬是不是不可以分開。心裡有問題要怎麽誠?

吳老師答:宋高宗當然是不誠的。不誠在於他嘴巴上也講說,他要把徽宗接回來,然後他也要好好照顧他哥哥,傳位給他這些種種。事實上完全不是那麽回事。高宗是典型的不誠,而綱常是從誠來的,不誠也無所謂綱常,如果對父母親不誠也就不孝。

心裡如果有問題要怎麽誠?這個問題問的好。誠就是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現在人的心理問題很多,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深邃,越來越糾纏不清。很多原因都是因為家庭問題。因為現代人家庭的形態五花八門,跟古人不一樣。以前人的家族、家庭應該怎麽樣其實是聖人規定的,西方人就是上帝規定的。然後我後來慢慢也明白為什麽以前平劇、昆曲裡頭會有一個「角色」。也就是說,其實古人是在被規約的一種家族制度、倫理制度中,以扮演一種角色去活的。你可以是張飛,也可以是關公。你可以是不同的老生或者旦角,都有不同的性格。但是他是在維繫一種有限的,比較良好的關係,在這關係中,你扮演你的角色。聽懂意思嗎?講白一點,比如說,大家都是好學生,走向社會。好處是這個社會比較不亂、人和人的關系不亂,比如夫婦不會那麽亂,男女不會那麽亂。缺點就是被規約過了。因此以前社會的問題比較單純,沒有這麽覆雜,他的抉擇是有限的。我們現在就不一樣。現在這個家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兩個男女,天曉得他們腦子在想什麽,要過怎麽樣的人生?而且對現代人來講,人生就是一場冒險。因此在這個情況底下。兩個面對充滿了不確定冒險的男女,生下來的孩子也不知道要怎麽養、想不想養,哎,這個問題最多了。再加上複雜的政治,複雜的社會,所以現代人的心理問題很深重。「涵養須用敬」,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你說我沒有辦法誠,我好亂。你就先「直內」,先去做你現在最想做的,心裡最真實的,讓它先出來,要哭就哭、要喊就喊、要叫就叫,要聽演唱會就聽演唱會,要跳水就跳水,要爬山就爬山,都可以。要讓你真實的內在出來,然後你真實去做,你慢慢才知道這個東西怎麽樣。現在已經不比古人了,古代我們可以講大道理。現在沒用了。他這個人生已經很複雜了。夠了。

傳統的東西這樣講沒有用,要真實去做。我們這是「講習」社團。大家要練諸位不妨好好一試,這是可以解決人生困惑,不管是心理的問題,思想的問題,情感的問題。你真照著這樣去做,會大有改進。但是你要確實去做,不去做,那你不要怪它了。

逐字稿製作人:賀冰


[1] 《二程集》

[2] 《二程集》

[3] 《四書集注》:「格,至也。物,猶事也」

[4] 《二程集》

[5] 《二程集》

[6] 《二程集》

[7] 《二程集》

[8] 《二程集》

[9] 《二程集》

[10] 《新約•約翰福音》

[11] 《二程集》

[12] 《二程集》

[13]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