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國家與文化的形成

吳展良(臺大歷史系教授)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從遠古一直到夏、商、周為止,一直到秦漢的統一,這個過程裏面所呈現出來的中華文化的一些基本特質是什麼呢?第一個,在遠古的大背景底下,它有一個天地神人合一的、萬物一體的、天人合一的,這樣的一個文化的大背景。然後呢,在這裏面人為性的事物逐漸的興起,隨著這個人為事物興起的裏頭,我們看到夏、商、周一直到秦漢的,從多國家、多民族,從龍山時期後期,黃帝所謂的萬國,逐漸逐漸經過兩千多年,它統整成一個國家。那麼這個過程裏面,本身使它的文化呈現一種高度的融合性,因為它必需對付這樣的問題。那我上次比諭,好像一個很大的家庭裏面有很多的小孩,它就會讓這些小孩和睦相處呢,必需要有禮制。那麼這些小孩之間,彼此之間的職份、位份都分明,於是必需要注重人的位份,也有人所謂的名份。基本上來講,它希望建立在一種彼此有感情的基礎,而不是一種暴力的基礎,像美國今天打伊拉克的這種作法,這是純暴力的,己經沒什麼道理好講。基本上,可以說是基督教文明為中心的西方,對回教文明的一種侵略。幾乎它這個,它這個基本上是一個融合的過程,各位不要小看這個過程,因為這個程,第一,它經過了好幾千年。第二、這是這個民族最開始的發靭時期。所以可以說它奠立了它的基本性格,而這種基本性格是什麼呢?我們稱之為是一種和合性,它是綜合的。協合萬邦,這是出自於《尚書》的話。這個裏面說:文王是「克民峻德,以親九族,協合萬邦」。這是講到文王,周文王。各位要知道,中國這個六經,背後最推崇的一個人物就是周文王。可以說文王是中國經典的核心人物,所以包括論語都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這是孔子所要繼承的,也是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他要的是跟著周朝的道理,那麼周朝所背後的核心人物就是周文王,那麼文王所表現出來的是什麼樣的一種德行呢?他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克明峻德,以親九族,協合萬邦。所以說峻的意思是說高,說他的德行很高,看起來很偉大。克,能夠。明,很偉大。他的德行是怎樣的一種德行呢?是以親九族,是能讓他所有的親族都能夠和睦。你會珍惜,他自己一身把一個大家庭裏頭所有的人都能夠讓他們和睦嗎?所以以親九族。能夠做到這一點,協和萬邦,他進一步把萬邦都能夠大家協和,所以我說這是一種揉合性的一種文化。這個背後的一種基本的思維,是一種的人文性的,而這個人文事實上又是以家,而這種家是一種大的一種家族,大家庭、大家族的一種思維方式。那諸位說:為什麼要有大家庭、大家族呢?那諸位其實你要明白,大體而言,在人類的古代時期,大家庭是有利人類生存的,而小家庭是不利於人類生存。因為小家庭裏面只要有一個人發生變故或災難,在古代的社會裏頭,你是沒有辦法自己維繫的。這個道理我跟大家說過。大家庭裏面是互相幫助、互相扶助的。既然要互相幫助、互相扶助,所以彼此之間的責任義務都要分明。

為什麼禮跟義要連在一起?這個背後是一個義。也就是說,今天我幫助你,你的家人送醫了,你的父親過世了,我照顧你,你們家的子女。明天,我家的因素,我的這邊出事了,你反過來照顧我。這是義嘛。所以我們講道義、道義。民間,我們這邊來講,人在社會上講義氣,就是互相幫助、互相照顧,那這裏面有情份,情義。這是我們社會組織的一個基礎,重情義,重禮義。彼此互相的關係要清清楚楚。或者是說是都混成一團。這父母是一種等級,對不對?這伯叔是一種等級,堂兄弟是一種等級,近親、遠親要清清楚楚,否則你會負擔不了的,你不能把你的遠親當做近親,你會累死,這是道理很簡單。所以近親、遠親、幾等親,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親清清楚楚,彼此之間該有的、互相的責任義務,非常清楚,這樣才不會亂,照以前來講。你的負擔不會太重,但是你一點點,你一定有你適當的、該盡的、跟該獲得的,都很清楚,這就是古人的一個方法。那這叫什麼?這個背後就是一個,我們叫做集體生存、集體幫助,互相親睦合作,這樣一種作法。所以叫做以親九族,協和萬邦。我說六經背後的精神的一個代表是周文王,周文王的德行,為什麼是這種德行,大家要明白。各位如果拿這個跟西方人作個比較,各位就知道不一樣了。西方裏面,譬如說舊約裏頭的德行是什麼樣的德行。最重要的德行,你們知道是什麼德行嗎?舊約裏頭。《舊約》裏頭最重要的德行叫做敬畏耶和華。你們當敬畏耶和華,這個是第一個,而且除了耶和華以外,你不可以有其他的神。你所有的德行要從敬畏耶和華這一點出發,你看,包括他們在戰場上,因為耶和華是戰神。是以色列人的戰神。戰場上,當你全心祈禱的時候,整個以色列人就大勝。當你背離耶和華的時候,你就大敗,非常清楚的在《舊約》裏頭。所有人當你敬畏耶和華的時候就得到種種的蒙福,當你不敬畏耶和華的時候你就遭遇種種的災難,這是非常清楚的,在舊約裏頭是這樣。那麼,諸位不要小看這一點,這裏面也有它的道理,因為這要讓人謙卑的。

我們有同學說那有這樣子的,為什麼要我敬畏耶和華才有那個。但是它有它的道理。因為人懂得敬畏上帝的人自己會謙卑,不敢做壞事。懂吧!然後就知道凡事要根據上帝的誡命來做。這個,坦白講,是有它一個很大的長處。因為人坦白講,糟糕,我年紀越長越覺得人是一種充滿問題、充滿矛盾的一種動物。所以我們看西方《舊約》它這個德行的中心是叫做敬畏耶和華。那麼這樣一比較,各位可以看到,差異非常之大,我們傳統的德行這麼重視我們所謂家庭、道德。包括到了現代,梁啟超還寫的這一個所謂新民說,在新民說裏面他就說,以前人都是重視私德,沒有重視公德。現在我們看到西方的國家何等強盛,秩序何等的好,是因為西方人注重公德,所以才能如此,所以我們要提倡公德心。那麼包括諸位以前我們的課本,我們看到以前小學有一個社會科的課本,叫做公民與道德。你們有沒有讀這個?你們還讀這個!公民與道德這個課本從那來的,就是梁啟超寫的這個新民說,懂吧!要提倡公德。以前中國人都是私德,所以要提倡作為一個公民,他應當有的道德。注意啊!公民是相對於私民而言,好像以前都是私民似的,現代才是公民。其實這個是一個受到現代西方的,他們近現代的一個所謂citizen的概念的影響。Citizen是在城市裏頭當一個公民。所以過了紅綠燈要停下來,不可以隨地吐痰,遵守法令規章,這個所謂公民的一個道德,所以梁啟超說公民與道德。其實這個關鍵,梁啟超這個想法,我們這樣來看,基本上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呢?因為以前這個所謂的私德,照梁啟超的講法,那裏只是私德呢?這個是以親九族,然後就協和萬邦。它怎麼會是私呢,它明明就是一個更大的公嘛。對不對?只是說它所講的這一種德行是從個人一直通到天下的,而不止是在一個城市裏頭當一個居民,要不嚼檳榔,要遵守交通規則,要根據國家的法令種種,那絕不止是如此,它是一個更大的規模。

所以我們可以說立國的規模不一樣。因為西方人的立國,是從一個城市開始。你看雅典,雅典根本只是一個城,它城裏才只有十萬人,城外有三十萬的奴隸,所以雅典只有十萬人,這十萬人講倫理道德,懂吧!這是一個城,中國當時已經是萬邦了,一萬個城。一萬個城要講它的道德跟只有一個城要講的道德是不一樣的,因為你無法用治理一個城的方法來協和這個萬邦。因此這個德行的基礎不一樣。我所以發明這個道理可以說是從來沒有人這樣發明過,我這個發明還是蠻有點得意的。這個樣子講出整個古代世界的基本結構。錢先生,我們為什麼特別拿錢先生的書來講呢?因為錢先生是老一輩史學家裏面,最傑出的一個史學家,其實他懂這個道理。那麼,我們現在是用現代的話來講,重新來講,把裏面的精義加以發揮,他裏面的東西可能有進一步的發揮。

華人跟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關係?照道理在今天來講這是個很敏感的問題。譬如說:在台灣很多人可以承認他自己是漢人、華人,可是他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那會變成華人好像是比較傾向於文化的、血統的,對不對?它好像說是不帶有那種一定國家色彩的。中國人三個字好像都比較說是屬於那個國家的,當然今天大家不喜歡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個在台灣是一個,很多人是如此的,這樣的比例蠻高,不低的,可能有接近一半吧!反正是絶對不小的一個比例。那麼,我們現在講到底華人跟中國人是什麼關係。這兩個詞,我們一般的這樣子的理解,也有它的道理。因為當我們講中國、中國的時候,它本身不僅是一個文化、一種民族,它本身是形成一個國家的。所以中國中人的時候,它確實是帶有政府跟國家的意涵的。那麼華人的時候,譬如說,我們說馬來西亞的華人,他顯然己經不屬於中國的範圍了嘛,在美國的華人,或者唐人街,華人、唐人,華人確實並不是地形人。所以,這個平常的理解並沒有錯。可是,我們進一步看,就是說歷史上的這一個華人或中國人是有一個特性的,這個特性是怎麼樣?它確實是一個民族跟國家,長時間的是長期融合的為一的狀態下所形成的。也就是說,如果歷史上沒有那樣子的一個的中國這個國家,而且它的是長期上是維持一種國家的型態的話,不會有今天的這個華人,你懂我的意思嗎?華人的種種的特性是在幾千年的中國的這樣子的國家的歷史的經驗裏面所養成的。那麼中間有些人可能離開這個國家,譬如說:馬來西亞的華人、到東南亞的華人,各地的華僑,他離開了這一個原來的國家領域,他到其他地方去,他還帶了許多的中國人的特色,但他己經不屬於這個政治範疇了。那麼在這個情況底下,他還是華人。對不對?可是不能不說華人的許多基本性格跟原來中國人,中國是在這個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中所養成的。譬如說,它的種種宗教信仰、它的語言、它的文字、它的習俗、它的一些個性、它的思想,分不開的。

所以這樣講,我們可以這樣說的好了。華人是一個比較大的圈子,中國人是中間一個比較小的圈子,大部份的中國人都還是在這一個圈子裏頭,而華人跟中國人其實具有一個,我說是一個同心圓的一種的這種狀態。同心的一個狀態。我們要知道,在這個性格上來講他出於一個同心的,但後來有人不屬於這一個政治範疇、領域,跑到外面去了。他這個華人犯下的,在個性、文化上,在各方面來講,你要仔細去看,我們總體上來講是蠻接近的。語言、風俗、文字。所以,幾乎大部份你去看,你到馬來西亞,你到原來香港當殖民地的時候,你到新加坡,你看那些華人他的宗教信仰、語言、風俗習慣、血統各方面,像這幾樣東西,幾乎在原來中國人的圈子裏面都找到完全一樣的東西。我們講說,開玩笑,連罵人的方法都一樣。我的姐夫原來是一個大台獨,他原來說特別他和他的丈人都不一樣,後來到了美國接觸多了,十幾二十年下來都一樣,其實都一樣,就連罵人的方法都一樣。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所以基本上,從文化中間的性質相當高。當然這是一個自由選擇的問題,並不是華人非要選擇作中國人不可。因為我們這是個自由的時代了。自由主義的時代,你要是不高興,當然是可以,你可以選擇不做。但是我只是跟各位講,從客觀上來講,從這一個它形成的過程中來看,華人跟中國人的關係是這樣。

所謂民族與國家,錢先生在這裏所講,在中國史上是早已融民為一的,這是一個歷史的事實。它本來就是許許多多的、很多民族,但是它逐漸融合,而且它融合之後形成一個國家。大概基本上是這樣的。第二,他說這一段異民族和異國家,僅文化演進數千年,長久一現象者傳統不輟,只見轉變的多,不轉變的少。在這裏所謂的異民族或異國家,這當然是指著秦漢的這個時候己經融民成功了,各位要知道,原來中國可以說是萬族、萬國,是上萬個民族、上萬個國家,但它逐漸融民成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之後,它本身我們可以稱之為異民族或異國家,這是很特殊的。諸位要知道,人類的這個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可以是多民族形成一個國家,那麼也可以是一個民族形成好多個國家,你懂我的意思吧!這兩個情況正好不一樣。是可以多民族形成一個國家,也可以一個民族形成多個國家,這兩種都可能的。照大陸現在官方的講法,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所形成的這一個國家,那這一個講法,其實,如果從歷史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不高明的講法。為什麼呢?這一個五十六個民族所形成的國家,這是現階段的描述。對不對,也對。我們是不是要反對這個講法,也不必要反對,因為它可以保留住這個民族的特色,因為它有它的長處。可是,這個講法,這本身是會內它的問題。因為我們從歷史經驗來講,中國一開始它根本是上萬個民族。還會更多,最後它再融合為一了。這個融合為一,這表示這是它文化一個基本的特性。所以我們說中國文化它本身內在具有一個和合性,它具有很強大融合各種歧異的這個能力。照這個情況來看來講,我們也不必太突出這一點。你順其自然,你既要這個尊重、保護少數民族的這個文化,就是非漢民族。你說你是那個民族?我說我就是非漢民族,其中另外一個就是漢民族。你既要尊重、保護少數民族的文化,可是另一方面來講,你也不必去抹殺一個事實,它事實上它自己本身是不斷會交流融合的。我跟諸位說過,我自己也有滿族的血統,那也沒什麼。它這個情況是有益有人類和平的。諸位要知道,人類的和平能夠到今天這樣不容易,因為在古代多民族的情況底下,一天到晚就會打打殺殺,多民族的情況事實上,講得好聽一點互相尊重,其實各會解釋。

###其實各位說民主多好,美國今天還在打伊拉克,正在打,是不是?這就是明明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嘛!懂我意思吧?就是這個講法,那麼講到最後這個道理才講。各位要知道,美國挾這麼大的力量要脅全世界的國家,然後到最後大部份的人都不同意。只有一些小國國家的核心才支持打,大部份的國家是不同意的,全世界的知識份子幾乎都是反戰的。何以故你會有一個堅強的理由非打不可?沒有一個非打不可的理由的。你要真怕他有什麼恐怖武器、核子武器什麼的,你人就長駐在那裏監督嘛,他怎麼發展,伊拉克根本就不可能發展出來足以威脅到美國的這個核子武器、生化武器什麼的。你長期監控,他怎麼發展,沒辦法發展。而美國是想澈底解決所謂威脅它的這些中東問題、油的問題。整個掌握中東的戰略物資,戰略問題,這一打下去,當然整個中東如在掌中。基本上這是整個戰略利益的大考量。###

我要跟各位講說,人類的和平,其實,異民族之間要真正的是能夠互相的相信,並不那麼容易。但是,當然我們也不並是希望是說人家被我同化,不是這個講法,那樣子的講法太自我中心了,那樣子是不行的,而是應當鼓勵各民族互相的交流,彼此學習對方的文化,然後慢慢的融合,這樣子其實是比較好的。這個我們合著就是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學習我,我也學習你,那麼你可以保留你自己的歧異,但是也不必一定堅守,如果要這樣講,如果我們每一個民族,我的是永遠保持我的那個民族,各位,不知道今天的世界會怎麼受干擾。回到遠古時期,全世界大概有幾百萬個民族,幾百萬個民族可以形成幾百萬個小國家,如果真的要貫徹我們現在這種自由主義的講法就是每個民族永遠只要作它自己那一民族,永不改變的話呢,我們可以回郅遠古。遠古時代人類可能有幾百萬個、幾千萬個不同的小小的民族、小小的族群,人類文化永遠不必發展,只要把那個邏輯貫徹了。

所以我從一個更大的歷史邏輯來看,我跟各位講,其實民族的融合,如果順著自然,而不是用一種脅迫的或者壓迫的方式的話,其實這才是歷史發展的一種常軌,是值得鼓勵的。但當然重點是要能夠避免對人家其他民族的一種脅迫。那麼這一點上來講,這是中國民族的一大特色,所以這一章叫作國家的凝成與民族融合。那下一節講中國的民族,中國的民族是怎麼一回事呢?他是說:古代是多數族系,長期接觸融合,漸趨統一,統一完之後,不但有所吸收融合,日漸擴大。它是一個大水系吸收各個小水系成一大流的。上起先秦各式各樣的民族,錢先生這裏講東夷、南蠻,西羌、北夷這是當時文獻所記載,我們現在知道的更不止是如此,我們可以說有一萬個民族都不止,國家都有一萬,民族絕對不止一萬。第二,這秦漢迄於南北朝,秦漢時候中來融匯的就有匈奴、鮮卑、氐、羌。知道誰的胡?,什麼五胡亂華,學到最後就五胡亂華,與漢人融合在一起,互相通婚。譬如說:唐朝的,我們都知道唐朝的王室裏面就有很多胡人的血統,所以姓李的中間人,諸位有沒有人姓李的?你們身上有胡人的血統,這是很有可能的。那麼隋唐迄於元末,隋唐左右以後到了清朝,契丹、女真、蒙古,明代的中國,又加入了一堆。那第四期,譬如說滿州入關至於現代的國家滿州、羌、藏、回、苗、傜又加入南方。所以其實你這個國家的境域展擴什麼地方,那個地方的民族大概就跟漢人、華人通婚。所以,沒有錯,那裏有純種的中國人,從來就沒有這回事情,什麼叫做純種中國人這麼荒唐的講法,它從一開始就是萬族融合慢慢形成很多東西,後來又加入各式各樣四面八方的,它是一種文化,懂得意思吧,它是一種文化。所以諸位真要看我們的譜系,每個人的譜系裏面都可能融入各種匈奴、鮮卑、羯、氐、羌、苗、傜等的,這個或多或少。到了台灣還有原住民、有平埔族,是不是?還加上有些荷蘭,什麼都有,這沒什麼了不起,本來就如此,這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色。其實是這樣,混血的民族聰明很多吧,這跟很聰明或許也有關係,因為它的基因庫非常豐富,它不只有單一的基因,它有各式各樣的基因。它這個區別這個基因,只要好的,尤其歷史上有許多變動、篩選,留下基本不錯的,而且品種優良。所以知道純種的狗競爭力是差的,那種土狗是最厲害的,其實它的生命力才是最強的。###這一點,我拿純種狗跟土狗這一個比喻的話,諸位也可以了解。像這種台灣土狗,像我一直很欣賞台灣土狗。這個是經過一個長期的這個廝殺、混種之後,形成淘汰出來的一種品種。這種品種是怎麼樣?它任何環境都可以生存。###而且它的韌性,各方面體質都經過嚴格的挑選,這才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基本特色。

不是沒有所謂純種的中國人,這個請大家了解。它之所以為它的基本特色什麼呢,其實不是在這種血統上爭不爭純種,而是它們文化上有它們一貫性,這個文化的基礎是什麼呢?六經。這個六經事實上確實是很偉大的,它是中國民族的第一世紀。四書也是從六經裏面所展演出來的。為什麼六經的重要性就在這個地方,它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文化最開始的一個原型。那麼這一個六經的原型,我們不能拿西方的觀點來看說,它們不是有系統的政治學、有系統的經濟學、有系統的生物學、有系統的物理學,它不是那一套學問,六經是什麼樣的一種學問呢?六經是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懂得意思嗎?它講究的是修齊治平的道理。它不是在那講物理學,講天文學、講什麼經濟學,講那種所謂西方理論化的政治學或社會學,都不是。可是,它是一套非常實際,而且經過歷史考驗的、踏實的一套修齊治平的道理。這個是六經的珠磯。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讀六經,會覺得六經非常的偉大,非常的值得讀。如果你從現代西方人的角度,你常覺得你不知道從何讀起,因為它不像西方的政治學、經濟學、物理學、生物學,好像那種系統化的知識,它是一套人生實踐的記載。譬如說尚書、詩經、禮-三禮:儀禮、周禮、禮記,它這種都是人生實踐的記載。我們看到那種在人生實踐上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跟能力的一些古代的聖賢們,留下的這種生命的記錄,這就是六經,六經的基本特色。我們知道現代人一般無法讀六經,就是我們老從西方人的觀點來讀六經,就讀的霧煞煞,覺得很難進入。你要從傳統的觀點來看,就是文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協和萬邦。他的生命實踐的一種偉大的記載,我們就知道,那這就是六經的一種基本特色。我們在所講的民族與國家,正如錢先生在這個25頁這裏所講的,中國人常把民族觀念消融在人類觀念裏面,常把國家觀念消融在天下或世界的觀念裏頭。所以孔子講治國平天下,它並不是光是狹隘的國家的觀念,它反而是一種平天下的觀念。那麼它民族的詞其實根本是一個現代的詞,古人沒有這個民族的詞,古人只有修身齊家的詞。修身齊家講的是人類普遍的道理,而不是說中國人要修身齊家,夷狄就不要修身齊家,而不是這個的講法,所有人都要把你自己先搞好,你自己都搞不好,危害你的家庭,危害周圍的人,自己先弄好,然後幫助你的家人變好,你再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變好啊。所以人生的意義幹什麼,人生的意義很簡單,先讓自己的生命變得美好,其次讓我最親近周圍的人生命變得更好,然後呢,再讓更多人的生變得更好。這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不是!這樣人生的責任、人生的意義還有的完嗎?

它這是一種修齊治平的觀念裏頭,民族的觀念根本就消融在人類的觀念裏頭,它是不會去突出所謂我們是一個民族,它沒有我們現代這一種民族的觀念,其實這種現代民族的觀念西方人所創造的。現在這一種所謂National State,民族所形成的國家,這樣子的一種觀念,其實近現代西方。為什麼西方會有這樣的觀念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近現代的歐洲是很多異民族,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然後他們一天到晚打來打去,當然就打成不同的民族國家。而且西方近現代就如此,因此它們整個國際法當然就照著民族國家這樣的原則來建立,那中國在近現代剛剛遭逢了西方的這種,先是英國的,然後法國的、然後俄國的,各國的侵略,於是中國也就覺得我們抵禦這些異民族國家的侵略,我們自要也要變成一個民族化的國家,於是在辛亥革命前後,就開始提倡這一個所謂中國人的民族主義,對抗西方列強乃至於近鄰日本的侵略,我們的民族主義就高漲了,這個是近一兩百年的事情,在之前,古人沒有什麼民族的觀念。所以,以前對於滿州人入侵中國,來當中國人的皇帝,中國人也不是那麼的排斥的,並不太高興,一些人也覺得這裏面會有一些問題,可是當它接受了中國文化,變成整個中國文化的一圈的時候,也不是很排斥。滿州人自己也說,古代的舜不是西夷嗎?既然舜是西夷也可以作聖王,為什麼我們不可以作皇帝,想想也有點道理。這個懂得意思吧。既然中國這個民族不是從來不強調它所謂純種的這樣一個民族念。它是強調這個文化的觀念。只要你尊重這個文化、接受這個文化。它也可以接受你,除非你自己不願意接受,然後你老存有民族之見,有滿漢的歧異。結果是滿人自己有這個滿漢的歧異,到最後說我們要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因為滿州人自己不願意來把這個芥蒂徹底的劃分,如果解開這個的話,滿漢大量的通婚,就沒有這個問題。那為什麼滿漢通婚成一個問題?你才好說的啊,不然。所以民族國家則因融化而存在。這個我小時候不知道,我長大才知道,也不是我有這個背景,配講這方面的問題,跟這個倒無關。好吧!其實它本來就是如此,從來異民族通婚這樣的情形。

西方人的情況不一樣,希腊是有得成民族而不得成國家的,因為希腊的文化是在愛琴海的周圍,許多個民族,可是它形成好多個城邦,希腊人幾十個城邦,大概三、四十個小城邦,一個一個的小城邦,是各自的獨立的。羅馬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它不能形成一個羅馬的民族,也就是說,只有在羅馬這個半島上才是真正的羅馬人。離開這個半島,一個小小的半島,其他的地方人都不是羅馬人,都是被它所征服的民族,到今天來講,那西方人是如此,所以,古代中國它有一個基本的特色,就是它民族不斷的融合,國家也能夠融成,這一點是很特別的。西周的封建裏頭,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說,除了第一點剛剛我們講過,這種好像一個大家庭哺育許多子女,這些子女互相融合相處,這是家族和政治意味的。另外還有一個它也有所謂各個民族它文化傳承的,在以前它叫作存亡國,繼絕世,這就是說尊重其他們民族的、其他國家的一種歷史的一個傳承。那麼這一點就是像夏的後人是成了所謂這個杞,就是所謂杞人憂天的這個杞。杞,其實是夏人之後。那麼殷人之後,就是商朝之後,宋。那麼還有很多其他的,我們不一一講,古代的這一個古國。那麼也就是說,周朝人平天下之後,它讓夏朝人的這一個文化跟它的宗族保留一個國家成為杞,商朝人的這一個宗族跟它的文化保留一個國家成為宋。所以保存你自己一個文化的傳統,尊重你是唯一,這樣的國家一想它就想到代表夏、商,因為它是殷、周嘛。這個就是說,在融合當中還有尊重你的一些特色,這個你可以就是對於各個原來民族的特色有可能,所以我們今天這樣講,就是融合當中也有他的特色,那麼到那一天未來這些都不見了。齊啊、宋。剛剛到後代都沒有了。對不對?但是在當時,當你覺得它的特色含有它鮮明、不可磨滅的特色,就應該尊重其法源。它自己有組織,所以叫做融合中有生疏,但生疏不害其融合。

古代為什麼沒有清楚的國家觀念?在第三章,這個古代的國家觀念與社會裏面第一節所指出來的。第一,他們長期的通婚。第二個,看到諸夏與蠻夷的分別不是一種血統上、統計上的分別,而是一種文化的分別。這個到第三段45頁這邊,我的頁數跟你們不太一樣。「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狄近於中國則中國之」。那個諸夏呢,是農耕生活為基礎的城市國家的通稱,而對農耕社會又變為這個國家而為諸夏,而為夷狄。所以一個農耕的,一個是非農耕的,一個是形成城市文的,一個是不形成城市文明的。可是注意啊,中國人的城市不像希腊一樣是單一的城市,它是很多很多個城市。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城,所以在諸夏的情況底下,是千百個以上的城,形成一個大的國家。另外,就是愛好和平的稱之為諸夏,會不斷去侵略打別人的稱之為蠻夷。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講,這個去打人家的就是蠻夷耶。照我們的標準真的是這樣,人家又沒打你,人家威脅到你,拜託,人家它在中東,它要怎樣威脅你。所以,諸夏跟蠻夷的觀念是一個文化的觀念,從來不是一個血統的觀念,因為既然既通婚,又從文化上來看,所以這個中華民族的最基本的概念是文化。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到今天來講都是非常重要。我剛跟諸位講,我們看這個底下,整個中華民族的前途的時候,要怎麼看這個問題。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血統為基礎的。所以它這些人將來的生存,乃至於它發展的關鍵是在於它的這個文化有沒有前途,如果這個文化它沒有前途的話,坦白講,他就會散掉,中國就會分裂。它也該散也該分裂,因為它沒前途,綁在一起有什麼好處。它可能只有歷史上的光榮,沒有未來。很多人,包括我們的前總統李登輝,發表一個看法,他附和日本人的講法,因為中國最好散成七大塊,回到像戰國七雄的那個樣子,這樣有利於它的生存發展。那我們客觀來說,這一種觀點不是說完全無稽的。這是可以討論的,簡單講。中國是不是應該分成七大塊,然後像西方那樣,歐洲有許多列強,在爭雄當中,逐漸的發展的。那如果我回顧一趟歷史來看,這個講法是有問題的。第一個,戰國時代離現在己經兩千多年了,你要回到兩千多年之前,不太可能。這一個所謂大一統的格局型態底下是一個基本的格局,它只有統一或分裂這樣的狀態,所以要不然就是統一,要不然就是分裂。如果要學歐洲的話,這個歐洲近世它有它的一個歷史一個形成的因素,這不是我們可以COPY的,至於說要靠著列國的爭雄來刺激國家的進步,你放心好了,今天本來就是一個列國爭雄的局面,你看全世界裏面有這麼多國,大國有這麼多國,所以你並不缺乏刺激。所以說分裂有利於刺激發展,我想就不必要了,至於說扭轉歷史原來的潮流,把它分裂成民族國家,我想也沒有這個必要。而這個文化有沒有前途,這倒是我們值得好好研究的一個問題,其實,我們這門課會常常提到這個問題,這個文化到底有沒有前途?如果沒有前途的話,就沒有必要死守了,這是一個殆害子孫的問題,這是一個個人情感的問題。這我的看法是前途還相當遠大,相當的光明,可以獲得我們大家慢慢的看。好的,這不是我們三言兩語,這要從每一個角度來檢查。

其他部份不論,我們光就民族的這個觀念來看,我們不能不說這在歷史上來講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以就是說希腊人沒有做到這一點,羅馬人沒有做到這一點,巴比倫人、埃及人都沒有做到這一點,非洲人根本談不上,南美洲也是不行,印度人嚴格來講它並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因為印度到今天它是一個多元異民族的國家,它各個地區的老百姓,民間的百姓,無法交談的,它唯一共同的語言是英文,非常的荒謬。這是英國的統治者所帶給他們的,這個共通的語言,所以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文。他的高層,因為他們今天是種姓制度,印度到今天是這樣,最高的那個階層,知識階層,就是原來的婆羅門階層,他們的語言是用英文交談。底下的地方區域的心,他是連這個溝通都有困難,它沒有真正能夠形成在文化上一致的國家。獨獨中國能做到這一點,諸位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就是底下發展的一個基礎。也就是說,它今天有這麼多人,這個人也不是說腦筋也憑空生出來這麼多中國人,沒這回事。有這麼多中國人,就是經過長期的這一個民族融合、國家凝成的這樣過程裏頭,然後它這個文化能兼容並蓄,慢慢形成一個這麼大的民族國家,它是這樣的,因此它這個Base很大,我想大概到廿一世紀中葉,大概就會是世界上國力最大的國家,廿一世紀,這個世紀中葉,你們都看得到,你們都還存活的吧,七十歲的時候,你們都還看得到,我大概不見得看得到,你們看得到。所以今天世界上獨霸的當然是美國,大概你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會變成中國的,到廿一世紀中葉,大概是中國,國際情勢都是這麼發展,因為它發展的速度這麼快,主要它這個Base太大,懂吧,人這麼多,坦白講,是聰明、是努力、是勤奮。當初荷蘭人到台灣來發現,到台灣來殖民,殖民結果發現就是說,這個原住民也不太努力工作,荷蘭人根本是吸血蟲,唯一在那裏努力工作,這個整個社會裏面唯一在那辛勤產蜜的蜜蜂就是漢人,荷蘭人就是把它的蜜給拿走,就是有這樣子的一個狀態。所以漢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勤奮又聰明的一個民族,你只要它的自治上軌道,它就是有前途,大體上是這樣子。所以呢,這一個,融成這樣一個大民族,當然中間也千辛萬苦,當然也有它的缺點,我們不能只看它的好處,缺點也是不少。如果這樣一個民族,,它融成之後,它有些地方,就是被比較含糊籠統一點,不是那麼,一切事情都那麼清楚分明,因為它要融合,在這個大家庭裏面,不能凡事都把道理講盡。有些事情就是要包容一點,家和萬事興,像這樣,它講道理比較傾向於這種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不是什麼事情都那麼法規、條例那麼清楚分明,所以不那麼守法,有些事情比較重人情,重關係,這也都是它的缺點,可是得失之間互見,就形成,反正今天就這個樣子。而這個樣子,顯然經過幾千年文明的發展,這樣的一個大民族,在人類的歷史上持續之外,其他的希腊也亡了,羅馬也亡了,巴比倫,埃及都亡了,印度到今天還是一個很多異民族的,多元民族的一個國家。而且因為這樣它很難,印度是不太容易崛起的緣故在於此,因為很難,只要多讀點翻譯各位就會知道,大家一致覺得說很難。它大概最發達的還會是宗教。政治從來就不太發達,經濟從來不太發達,它的宗教跟它的藝術、哲學,非常發達,從來發達,看樣子未來還是這一方面發展,那麼它到今天影響世界的還是這樣,我們今天還有很多人崇拜印度的大師,克林姆.辛納提,很多印度的大師來台灣傳教,宗教非常發達,這個沒有話說。所以畢世的古文明裏頭,乃至於逐步的延續下來,我們是獨一無二。所以,我們要認識到這一個民族的特色。那麼我剛剛講所謂中國人跟華人的關係。我這話的意思大致符合它的估計,可能這一小塊還多了一點,因為其實差不多就十三、四億,三、五千萬吧。因為海外的華人、華僑,大概就三多千萬吧。台灣這邊有一半人認為自己是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再加一千多萬,所以大概就四千多萬吧,四千多萬加十三、四億,差不多這麼就夠。所以這個是我們作為無論你認為是華人或者說是中國人的我們的一個處境,在人類歷史上的處境,我個人認為這個處境不算壞,應該算蠻有希望的處境,請大家自己作作判斷。

另外講它的這個宗教觀念,那麼這個宗教觀念,這一點我前面也跟諸位提過了。古代遠古時期到商代一直是宗教性較濃厚的時代,那麼這個又可以分兩期。最遠古的時代,是所謂的天地神人,我們說近乎是薩門教,那商朝人的時候,這種薩門己經上升成為一種國家宗教,就是說它是一種有組織的大的宗教,不是那個原始,像那種叢林裏頭,那樣子喊來喊去,作法,不僅是那樣子,它己經變成一種國家宗教。這種情況其實有點像馬雅,馬雅文明也是一種,它不是一種原始的薩門教,它己經變成一種高級的國家宗教,透過這個祭典,形成一個複雜的政權。那商代的文明跟馬雅文明其實在很多地方是有它相像的地方。那跟古代的這個其實猶太,這些文明,猶太的古國,都可能有它,哦!不太一樣,對不起,猶太己經一神教。如果猶太人的話,這是個特殊的例子,它還跟馬雅較接近。馬雅其實是個蠻了不起的一個文明。那商代是這樣,可是到周代又超越這一步,它己經人文化,這怎麼講呢?這時候是由天子來祭天,然後強調是有德行才能得到天命。因此讓周朝人它的這個政治性,人文性勝過了宗教性。那麼這極重要,也就是說,而且這段話它的境界極高,這怎麼講呢?因為古代的周代,也就是六經背後所呈現出來的這種思維,「天命靡常,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就這點上來講,天是屬於全天下的,也不屬於這一個皇帝王或者王的,王也必需服從天命。那麼更不屬於個別的諸侯,所以要能夠讓天下都平治,有德,這才能得到天命,在這一點上來講,我們可以說道德、政治跟宗教合一。是一種混全於神己,天人合一的這樣子的一個觀點。而這一個觀點的形成是所以相應於古代的一種,可以說是全人類的秩序。

所以當時中國人所建構的這一個人類的秩序裏頭,它是本諸於一種要大家協和,這一個共安的一種精神,然後希望全天下都可以協和、平安,上帝也保佑我們這樣協和平安,我們也必需努力來達到這個目的,因此上帝的意旨、國家發展的目標,這一個人的一種自然的從家族產生的一種情感、人生的一種道德整個融合為一,因此在這裏面達到了一種非常高的一個境界,這種境界也遠遠突破了一種小我,而達到一種人跟大群體、跟整個天意合一的這樣子的一種精神狀態。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中國所帶文化的一種原型,這就是古代的一種宇宙觀,那麼在這樣的一種渾圓宇宙觀裏面,個人的一種生命是可以跟家庭的、群體的、全天下的,乃至於天地宇宙的生命融合為一,因此古人講天人合一。它這是有一個具體的內涵,而這個內涵所透過了個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一步一步具體的實踐。而具體的結果就是個人德行的進步、家庭的和諧、自己的國家的平安、整個世界的平安,而今它所達到一個天下的安定,這一個上帝的祝福。那麼諸位說,這是古人的一些想法,幾千年前與我何干?,今天又不能實行。錯,不是這樣子,只是中國作為一個民族的一個原型,一個基本的原來的一個嚮往,那這個嚮往在古代是經過歷史實踐的。周朝是一個大國,不是一個小國,它底下統率的國家,在剛開始還說是上千,後來說有數百,這是一個在歷史上所形成的偉大的一個具體的實踐,所以後來的人尊重這個東西。因此尊重這個六經這個的傳統。所以六經就是因為周朝有形成這種偉大的一種文化理念,這個偉大的文化理念事實上就維繫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幾千年的發展,一直到清末,都尊崇這個東西,那這一個東西雖然它有它偉大的成就,當然在歷史實踐裏面,你也不可能它把所有的問題通通都給解決了,它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這不足的地方正是西方人他出現在他的科技發達,他的物理學、他的生物,他的兵器各方面,也有他強壯的地方,那好,你應當學習別人的長處。

可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西方文明也有西方文明內在的一種問題和拘泥,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比較從一種列國體制裏面,就是許多國家,列國體制裏面發展出來的東西,因此它比較強調個人性、個體性,因此它比較帶有這一種帝國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個人主義的這種特質,這使得它一方面比較強悍,這一個在政治、經濟上一時確實表現比較突出,可是一方面來講,也不能夠說,這是它的缺點,那麼表現在今天美國這種做法上,就是很典型的一種,其實背後就是資本主義跟帝國主義戰線嘛。原本為什麼不這麼做,因為有蘇聯啊。當年有蘇聯的時候,不能這麼囂張,或者說蘇聯剛跨台的時候。簡單講,整個二戰結束之後,雙方還對峙的。現在不然,現在美國可以說要怎麼幹就怎麼幹,因為別人攔不住它。那在這個情況底下,你可以看到那一種,你要說展現出來的那一種,你要說展現出來的這一種,因為在政治理想上來講,這兩個差很多。也就是六經裏面呈出現來的這一種政治的、人生的、天下的這一個理念。譬如美國今天的這種作法,這一種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作法,所呈現出來的政治境界差很多。那諸位說:那人家強有什麼辦法!話不能這麼說,當年周朝人也很強,周朝就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對不對,那此時此地,不能說人家強就不見得講道理,不能說強就不講道理,不是這個講法,你不能說崇拜拳頭,比力氣大,不是這種做法,事情有它的一個道理。所以美國今天的作法,也不能得到聯合國,乃至於,它聯合國連表決也不敢表決,搞了個半天,不能得到世界大家衷心的支持,只有台灣死抱著大腿不放,我們絕不敢說個「不」字,因為我們覺得我們一切的命運、安全都放在美國身上。這種情形也沒辦法說。你要講這一種政治的境界,其實是差很多,所以難怪後代人崇拜周朝人。到了清末,因為被打敗,就是說這個理想講的太高,我們不要再講,我們先學人家,人家講富強,我們也講富強,人家講練兵,我們也練兵。從清末民國以來,講的都是那一種要追求富、強、要練兵、要勇武,這個佩服西方人這些種種強健勇武,富庶的狀態,可是逐漸當你達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相信未來的中國人會重新恢復古代的理想,一旦富強之後,還是要講道理,不能富了強之後,就不講道理,古代的周朝人也富也強,而且它統治了全天下,但是它講的是一種很高的文化理想,這一種文化理想,對後世還是有無限啟迪的一種作用。因為這是我們文化的原型。我們一切精神文明的源頭從六經那個時代這個偉大的文化理想來。

因此也在同樣這個理想底下,天下這個觀念是超乎國家的觀念之下,也是超乎民族的觀念之上,不是限制在一個狹隘的一個這一種「這是我的」,這是我的民族,這是我的國家,不是這樣,中國古人不是這麼想的,不是因為它是我的民族,我的國家,我愛它,不是的。是因為一個偉大的文化理想,所以我們接近它。所以我常說,如果中國文化沒有價值大概就散了算了,一拍兩散各自解散。你愛作那一國,就去作那一國,講穿了就這樣,如果這個文化己經沒有價值,大家就各自吧,各謀出路。你想作那一國,台灣最近不是很多新移民嗎?你愛去移民那一國,就是移民那一國好了,但是,如果這個文化本身還有許多價值,還有它的意義的,那麼大家不妨珍惜。那麼,所以這一個東西,它是超越於國家,於民族之上的一個概念,所以這三個東西,民族、宗教與國家這三個觀念,中國人傳統的宗教我再講,它的宗教已經人文化,它的宗教跟人文的東西融合。所以它背後所追求的是一種不斷提升的文化理想,所以你看古人,它所講的東西,譬如說你打開朱子對一個四書集注前面的那一個,一開始寫的大學章節序。它裏面講的就是一個那一種,一個人好像都有它那一種很清楚的、一個倫理的、一個價值的一個嚮往,都在追求一種高明的德行,這樣子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社會。那你看四書裏面呈現出來的就是彬彬君子,仁義禮智所形成的這一個道德理想社會,那這個東西到了近現代,大家都在罵,說講了一大堆仁義禮智,結果被人家打敗,所以都很討厭這個東西。但是,其實經過這一百多年,咱們痛定思痛,說:沒錯,人不是光講仁義、光講理想,但也不能不講這個東西,對不對?你不能說當時這個清朝跟人家打敗了,然後就祖宗說的都不對,諸位要知道,當年祖宗並沒有被打敗,當年是雄心很強啊,但只是說你不可能事情所有好處都歸你們家嘛!你也有被人家打敗的時候,不可能永遠打贏。那你被人家打敗,你來學人家長處,學了人家長處,你慢慢就不在乎超初跟人家挨打了,那你原來講那種高尚的仁義禮智道德底下,沒有錯啊,我為什麼不能夠既健康、繁榮、強壯,然後又講仁義禮智,又講這種民胞物與,又講天人合一,有什麼不能呢?不是更好嗎,這樣文化才會更高。不能老停留在整天就比拳頭大,財大氣粗,算什麼玩意兒,不能這樣子,所以古人的理想沒有錯,今天打開四書五經裏面講了那麼高尚的道德、偉大的文化理想,我認為只要中國這個國家一旦站起來了,事實上,現在己經站起來了,它要重新恢復這種古代高尚的道德、高尚的文化理想。在這個意義上來講,它是融成所謂一個整體性的東西,它是很深的一種。什麼叫整體性呢?我們要了解,它是從個人、到國家、到天下、到宇宙一以貫之,它自認為這個背後有一個理想的一種道理,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可以說是一種人道的觀念,也可以說是一種人要配合天地自然的和諧運和的一種觀念,所以以前人講叫陰陽調和,四時風調雨順,人也要做適當的道理,被天地的祝福,那這個東西它的根本性就加強。那麼從家庭裏面的和諧到國家的和諧,那麼這種父子觀更超過了,這裏講父子觀,超過父子觀。為麼呢?這裏講夫妻結合等於雙方的愛情可合亦可離。父母子女這個東西,自然生命之綿延,那麼從天人合一開始,從父母子女這一邊線上認識,那麼這一點在古代來講,其實更重要的,有關於父母子女的延續就是家族的延續,因為家族的延續,在時間上可以繼續延續,空間上可以平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