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3歷史與自我認同

吳展良(台大歷史系教授)

人的自我認同,基本上從他的過去,也就是生命的歷史來。國家的自我認同,則從一群人共同的過去,也就是一個社會的歷史來。個人較容易定義,然而如何是一個國家,或是一個社會就難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建立自我認同,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一群人,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想法,要建立這整群人的自我認同,豈不是難上加難。台灣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建立他的自我認同。而當集體的自我認同無法確立,個人的自我認同也就缺了很大一塊,整個社會心理上動盪不安,也就難以避免了。

從歷史發展的大結構而言,台灣一直與中國大陸互動密切,從當今的文化而言,台灣的各主要方面,又深植於中國傳統與民國時期的文化。我們每天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源於傳統中國,而成形於語體文運動。梁啟超、胡適之、陳獨秀、朱自清等人的文字,是我們每日言談、思維與寫作的基礎。若將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都放入世界史,與英、德、法、日等國的作家等量齊觀,試問恰當麼?我們今天的情感、婚姻與家庭模式,同樣植根於傳統而大體成形於民國時期。多年以來,多少人著迷於徐志摩、林徽音、陸小曼等人的戀情,及其新舊交替之際的家庭與朋友關係。他們所代表的文化與我們今天的關係如此密切,將這群人的時代的一切都放入世界史,與二、三零年代的美國、日本、德國並列,能合乎客觀的歷史事實麼?台灣的新文學運動與大陸的新文學運動幾乎同時發生,所受影響處處可見。台灣的美術、音樂創造,政府的組織、法律的條文、教育的方式、軍隊的構成、處處源於民國時期。民國時期的歷史不仔細講,乃至放在世界史的範圍內講,新一代的台灣人又如何能夠真的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