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講:師友第二十四

主講人: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通書·師友第二十四》

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至難得者人,人而至難得者,道德有於身而已矣。求人至難得者有於身,非師友則不可得也已。

「至尊者道,至貴者德」,意思是說,人會感受到人生有比一切的富貴,乃至於富貴所可以帶來的各種享用、欲望滿足更重要的事物,那是「至尊者道,至貴者德」。何以故呢?因為其實富貴跟欲望不能夠讓我們心安,也不能讓我們真正地樂,所謂「孔、顏之所樂」,是從內心深處的一種安頓所生出來的「樂」,所以只有道能夠讓我們內心真正得到安頓。

什麼是「道」呢?就是周敦頤在《通書》裡面所說,「道」其實就是人生的一條路,這條路能夠讓我們的生命,乃至於眾人的生命,都真正地能夠得到「安」、得到「和」、得到「樂」,這是需要探索的。孔子說「志於道」,「道」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周濂溪是用「誠」來講「天道」,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發明。

簡單地說,人生的欲望沒有辦法讓我們真正獲得安樂,只有「道」與「德」能夠讓我們的人生真正地得到安頓,不僅是自己的人生,還可以擴展到乃至於眾人的人生。所以他是和內外、人我,乃至於天人,通貫乎天人、內外的,不是簡單地就能夠說盡的。

從古至今,中國思想史上都在探索這個事情,有一個核心的道,儒家,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志於道」;道家,講「道可道,非常道」。有這樣的一個「道」,然後各家都用不同的方式去詮釋,濂溪有濂溪的詮釋、二程有二程的詮釋、張載有張載的詮釋、朱子有朱子的詮釋……乃至於陽明也有不同的詮釋,不同的角度對於這個「道」有不同的發揮,各得其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為後人所尊。不過,這個「道」恐怕更要合而貫之。

然而在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共同的看法,就是人生天地間,有一個最高的道理,值得追求、必須追求、必須依靠,否則人生很難安頓。這是顏子所追求的。

底下他說:「非師友則不可得也已。」要求這個「道」一定要靠師友。孔子是至聖先師,是我們共同的師;友呢?有德之人可以為我們之友。必然要親於有德之友、尊有道之師,否則的話就很困難。這其實很難跟現代人說明,現代人都是相信自己的reasoning,以為靠自己的reasoning就能夠找出一條路來,其實不這麼簡單。理智的思維當然有他的用處,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德行基礎的話——德行有很多的條件,包括很深的修養——光靠你的理智,你很難尋得人生的道路,這是各種現代人生都能讓我們明白的。

所以第二十四、二十五章講「師友」。「師友」底下第二十六章講「過」,要我們知道要「喜聞過」,要能夠認識自己的「過」,「過」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顏子「有過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這個非常重要。坦白跟諸位講,我自己到五十多歲了,常常覺得自己一身都是毛病,這樣做也不對、那樣做也不對,很多事情都不足,我很坦白地跟諸位講。但是,每一次覺得自己有很多毛病的時候,盡量努力,過一陣子就可以進步不少,所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其實不是給我們自己一個藉口,反而是說要認識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