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講:幸第八

主講人: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通書‧幸第八》

進一步講「幸」。

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

「人之生」,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是不幸,「大不幸,無恥」,無恥之人很麻煩,你拿他很沒有辦法,他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感覺、別人的看法,明明這件事對別人有害,他照做!這是麻煩。「不聞過」,這也是人的不幸。其實人要聞過不容易,人年輕的時候容易聞過,年紀越大,越不容易聞過。所以子路「聞過則喜」,你必須要表現出德行,你才容易聞過,否則的話就不容易聞過,人年紀越長越是如此。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事情如果固定下來,也就不容易了。譬如說一種風俗已經長期如此了,人在這個風俗中,也就不容易明白這中間的問題,外面如果有一個人來、不適應,你搞不好還罵他,說:「你怎麼這樣不懂得道理!」其實未必然。譬如婦女的問題也是如此,就以前的習俗來講,對於女性可以說是有比較多約束乃至於壓抑的,成了習俗之後,不要說積非成是,就是已經習慣了,覺得這樣子就是對大家都好的。一個家庭也是一樣,有時候一個家庭久了,自己家的習慣,如果來了一個外人、來了一個媳婦,他不習慣的地方,這家人不容易明白。夫妻相處也是一樣,相處久了之後,彼此都習慣了,其他人看不順眼,他們兩個互相看得很順眼!

所以我特別講這個事情,要「聞過」。這件事我其實自己很有體會,也就是說,人安定久了,就不容易明白自己現有狀況的問題,往往要一個外面來的人來看,別人看一下就明白了,自己不容易明白,所以要多接受異己者、外來者的挑戰,這個很重要。

必有恥,則可教;聞過,則可賢。

「有恥」是基本,無恥,則難教。「聞過,則可賢」,可以進一步地為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