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3.31國族認同平議

吳展良 (臺大歷史系教授)

中國是一個幾千年的文明,中國人的概念基本上是一個文化的概念,世界各地都有中國人,就是這個意思。台灣人則是指認同台灣這塊地方,以台灣為故鄉的人,這主要是一個從地理出發的認同概念。台灣人既然是泛指認同台灣這塊地方人,而中國人則泛指認同中國文化的人,這兩個概念,自然可相容。作為一個幾千年的文明,中國不等於中華民國,也不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更不等於國民黨或共產黨。固然在現實上,作為文化概念的中國人常與民族國家下的中國人概念相混。然而長遠來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可能是一時的,文化意義下的中國人的概念才是長久的。許多人,因為討厭中華民國舊體制或共產黨統治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願意當中國人,其實是沒必要的。

台灣與大陸,幾百年來,有分有合,其目前與大陸的關係,與其說是兩個獨立不相干的家,不如說是長期分居中的兄弟。長期分居的兄弟,究竟會是什麼關係呢?這事很難說。既然本是同根生,彼此當然有感情。現實上長期分居且爭吵不斷,彼此也不免有戒心。各自分居,本來就有高度的自主性。然而這一邊,也還有人希望徹底將家業分了。兄弟一鬧分家,本來最容易爭吵,其日後的關係,也最多變化。兄弟可以各自保持自己的主體性而攜手合作,並維持一家人的感情。兄弟之間亦可為分家與香火祭祀的事情大打出手,成為很深的仇人。分家如果不改姓,問題還簡單,如果要改姓,則必然大傷感情。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所涉及的其實不僅是分家,而是改姓問題。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複雜的歷史加上複雜的現實,使得台灣的前途,充滿了變數與燦爛的可能。如果強行要給他一個簡單的答案,以遂行藍綠或兩岸任何一方面的自我意識及政治慾,其實都是非常不道德的。

從世界大勢來看。區域整合的趨勢,已經壓過了民族國家分立的趨勢。歐盟的成立,就是最好的例子。血統、語言文字、文化皆不同的歐洲各國,都逐漸融合。原本同一血統、語言文字、文化的兩岸兄弟,為何不能尋求和解呢?相忍為國,古有明訓。藍綠兩方面對台灣自我認同及前途的主張,我們仔細想一想,其中都有他的合理性。取其合理也合乎實際的部分,去其過激與不合時宜的主張,就不至於鬧成一種國家認同大對決與人格分裂的狀態。互相體諒,和衷共濟,走出過去的執著與傷痕,創造雙贏的未來,台灣才能在複雜困難的處境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