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講:愛敬第十五

主講人: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通書‧愛敬第十五》

「有善不及」。曰:「不及,則學焉。」

朱注:「人或有善,而我不能及,則如之何?」不及,則學焉。

問曰:「有不善?」曰:「不善,則告之不善。」且勸曰:「庶幾有改乎?斯為君子。」

原則上是如此。

「有善一,不善二,則學其一,而勸其二。」有語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惡也。」則曰:「孰無過焉?知其不能改?改則為君子矣。不改為惡,惡者天惡之。彼豈無畏耶?烏知其不能改?」

這也是答人提問。「有是之不善」,誰沒有過錯呢,「知其不能改?改則為君子矣。」

故君子悉有眾善,無弗愛且敬焉。

朱注:「善無不學,故悉有眾善;惡無不勸,故不棄一人於惡。不棄一人於惡,則無所不用其愛敬矣。」

這個地方是講我們對於「愛敬」的這個道理。我們碰到了別人的善,自然是當學;碰到了不善則如何呢?是「當勸」。很多人會說:「我勸人家,弄得不好,弄得自己一頭灰!」可是如果是從這個地方去著眼的話,這是為自己打算了,你如果是真心地關心別人的話,對方如果有什麼問題,是應當勸的。那是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夠勸呢?這倒確實也有不然的時候。也就是說,原則上、基本上來講,你對別人的問題是要關心、是要愛護、照顧的,可是也要照顧得得法,這個「勸」也要勸得得法,不是說我看到別人有問題了,「欸,老張啊,你這個這樣不行喔!」這個不是真正愛人的辦法,你是關懷他有這個問題,想要幫助他改善。

可是改善要有方法,尤其是自己的親人更是如此。因為古人講:「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家人之間不責善的,我不去要求你要達到某一個善的標準,說:「老爸,你為什麼還抽菸?還喝酒?」「媽媽,你為什麼早上睡到九點鐘還不起來給我們做飯?」不能這樣子。「不責善」,「責」的意思是我要求你一定要做到什麼樣所謂「善」的標準。當然如果說每一個父母親都是那麼標準的父親、標準的母親,當然很好,但是你拿一個標準父親、標準母親、標準哥哥、標準弟弟、標準姊姊、標準妹妹……的標準去要求對方,家人就要打起來了,這個絕對不會促進感情的。

家人之間不這樣子「責善」,可是「責善」跟「勸善」不一樣,「勸」是勸誘,對不對?適當的時候,可以勸善,但是不能責備別人為善,而且這都還要有分寸。家人之間很多時候你真的是要先要完全地包容,無論他做什麼、說什麼、對你造成什麼樣的困擾,你都要先包容,你要先能有這個包容之心,之後才能夠「勸善」。朋友的話,條件不見得那麼高,但是也要有適當的時機講,否則也有反效果。所謂在擇時、擇地講的意思,並不是說——像我前面說的——為自己打算盤說:「我講了之後,怕你不高興,我就不講了」,那是一種私心,不可以有這一種怕別人對我不高興的私心;但是,在一種完全為了對方的心理底下,你講話還是要適時,尤其在現代社會更是如此。

我為什麼說現代社會,特別這麼講?因為現代社會價值混亂、善惡混淆不清楚,因此,每個人在做他的判斷的時候,其實都很複雜,不像古代。古代社會禮是很清楚的,仁、義、禮、智、人跟人的關係、是非、對錯……比較清楚,你讀古書、看小說也知道,古人的小說,就算那種所謂很壞的人,他碰到事情,他其實也知道自己不對。現代社會不太是這樣,因為太複雜了,亂七八糟,尤其牽涉到人際、情感的,那真的很複雜。在這種情況底下,大家要明白,在古人來講都說「家人不責善」了,今天也不能那樣「責善」,還是要回到源頭,先要能夠包容,包容之後再慢慢地勸誘之。那朋友之間呢?也要懂得說現代人,你要體諒每一個人不同的出身、背景,不能夠說:「我知道的就是善,你不善!我跟你講,你不對!我這是『勸善』。」這不對的,不是這樣用的,這個要明白。

這個比較困難,我特別跟大家多說一些,因為「勸善」的事,一定要有「勸善」的心,你要是沒有「勸善」的這個心的話,其實你心中可能對別人的福祉根本不放在心上,「那干我什麼事?」簡單講,他如果干你的事的話,他也不好,就像說你如果看到自己的親人或者小孩有什麼做不好的地方,其實你心裡面很著急的,是吧?如果是你真的關切的人,他有問題,你會著急的,有著急,你當然會希望他能夠變得更好。所以,有這個「勸善」的心是要的,但是,方法上要講究,時間、地點……都要講究,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體貼對方的心理跟處境,這個是最難的。所以,還是要由人為基礎,體貼對方的心理跟處境,才能夠「勸善」。

其他方面比較容易懂,就不需要仔細講了。

有語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惡也。」則曰:「孰無過焉?知其不能改?改則為君子矣。不改為惡,惡者天惡之。彼豈無畏耶?烏知其不能改?」

如果有人說「有是之不善」,他不是一個大惡的話,你應該講底下的話,說:誰沒有這個問題呢?焉知他不能夠改?「改則為君子矣」。何況如果他有問題的話,「天惡之」,他也會「烏知其不能改?」

朱注:「此亦答言。聞人有過,雖不得見而告勸之,亦當答之以此。冀其或聞而自改也。有心悖理爲惡。無心失理爲過。」這段話的語意,我自己還有一點看得不是太清楚的地方,所以講課有一些好處,自己不清楚的地方通通會冒出來。原來讀過去,好像不覺得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現在讀起來覺得有一點問題。

這個問題是在於:「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惡也」這段話,要怎麼解釋?似乎問的人意思是說,他看到有人有這麼一個問題,不是大惡,並無這個意思要去勸善,周敦頤是說:「你怎麼知道他不能改呢?改則為君子。何況有問題的話,天惡之,所以烏知其不能改?因此,你應當還是要積極地勸他要改。」我的理解是這樣,不知道有沒有問題?「有語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惡也。』」「有善一,不善二,則學其一,而勸其二」,這個大概沒有什麼問題,學他的善,而勸他的不善。所以,下一段話講的似乎是說:有的人看了覺得這「非大惡也」,似乎沒有積極要去勸善的意思,但周敦頤還是說:要勸。「故君子悉有眾善,無弗愛且敬焉」,沒有不愛且敬的。他對於所有人善與不善的態度,是非常清楚而一致的,別人的善,他都去學;他不善的地方呢?他勸其善,希望他能夠改過。這樣子,對於所有的人,無不是既愛且敬。朱注說:「無所不用其愛敬」。所謂「愛敬」的意思是說,既關懷他,也尊敬他,尊敬他是可以為君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