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講:理性命第二十二

主講人: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通書·理性命第二十二》

厥彰厥微,匪靈弗瑩。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這一章其實不好讀,一般是按照朱注:

此言理也。陽明陰晦,非人心太極之至靈,孰能明之?

「厥彰」指的應當是「陽明」;「厥微」恐怕是指的是「陰晦」。「匪靈弗瑩」是說,如果不是「人心太極之至靈」,「弗瑩」,「孰能明之?」這個是講的這個理要能夠洞明、要見得他明處,也要見得他幽微之處。這些東西都要「人心太極之至靈」,所以我們要保持心中無欲的狀態,才能夠明白見得事理。

「剛善剛惡,柔亦如之」,是講「此言性也」,前面「性」在第七篇講過,所謂的剛、柔、善、惡,「剛柔善惡,中而已矣」,這講的是氣質之性,所以「中焉止矣」,就是要恰當,不是過剛或者過柔,過與不及都不好,這個當然也是本於〈中庸〉過於不及的道理。

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

這是指陰、陽跟木、火、土、金、水化生的萬物,「五殊二實」,五行是講他的相異之處,所以叫「五殊」;「二實」,二氣之實,是指陰、陽。「二本則一」,二就是一。「是萬為一」,萬物就是「一」,「一」就是「太極」,「一實萬分」,「一」會實際表現成各式各樣的事物。

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這番話其實跟《太極圖說》裡的意思是相發明的,之前我們其實大體上講過,意思就是說古人看一切的事物,都是由陰、陽二氣所變化成的。天地間主要有五種不同的材質,木、火、土、金、水,這一切的木、火、土、金、水也不離開陰陽,也就是說一切的事情,都是陰、陽所成,也是木、火、土、金、水所成,懂這意思吧?這當然是古人的一種世界觀,我們現代人不見得能夠接受,但是重點是在於,古人要講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同一個道理,這一個道理是他透過親切的觀察所看到的,感覺到的。陰、陽是一個道理,木、火、土、金、水也是一個道理,就好比春、夏、秋、冬是一個道理,春、夏、秋、冬不是春一個、夏一個、秋一個、冬一個,是春、夏、秋、冬是完整的一個,中間有土。

所以「五殊二實,二本則一」。為什麼叫「二實」呢?朱注:

五行之異,本二氣之實。

五行的差異,其實還是來自於陰、陽,我也跟諸位畫過這個圖了,春是少陽,夏是太陽,秋是少陰,冬是太陰,土是一個中和的狀態。所以基本意思就是說:一切的事情都來自於這樣子的一個陰、陽變化,所以「二實」是最根本、無處不在的,「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各式各樣的萬物,事實上是一個東西,所以說是「一實萬分」。「一實萬分」,朱注說:

自其本而之末,則一理之實,而萬物分之以為體。

萬物都是從一個理分出來的。這個「理」的講法,跟我們現在物理學所講的那個「理」很不一樣,我們現代人也相信萬物都是一個理,可是這個理是什麼呢?是「物理學」的那個「理」,基本上是「物理」的「理」。可是,《通書》這裡的「理」,不是物理學的那個「理」,這裡講的「理」是指一切事物的理合在一起,是一個理;而現代物理學講的「理」,是從一種分析的觀點,說一切事物在源頭上,都是從那個基本的物理原理誕生的。而那種物理的原理,跟我們的人生的關係很遠,一般人講人生也不會講到那個物裡上去。

當然你可以參考一些哲學上的講法,但是一般人不那麼想、不會那麼去連結,少數哲學家喜歡做這種思維,在西方哲學裡相當重要。如果你們讀西方哲學,就會發現西方的哲學史非常受到科學史——尤其是物理學史——的影響,譬如說量子力學或相對論,對於當代西方思想的影響都甚為深鉅。但是,古人講的這個「理」不是那種物理、哲學的「理」,他不是從什麼量子力學、相對論那種理去探索人生思維,他不是這條路。他是什麼路呢?他這個路是通天地萬物,合而為一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春夏秋冬是一個理、晝夜是一個理、男女是一個理、父子是一個理。離開晝沒有夜、離開父沒有子、離開子也無從言父、離開君無從言臣、離開夫無從言婦、離開家庭的每一個部分,無從言這個家庭的整個理;離開一個政府的每一個部分,沒有辦法去講政府的一個理;離開春夏秋冬,不能講一年之理;離開所有的動、植、飛、潛,也無法去講這一個元之理。

所以這是一種整體地去看所有的事情,認為他都是一種能夠在一起,長期這樣子地相生、相長、相處下去,這個本身背後他相信一個理,如果是兩個理,他就會分裂了。這個世界如果是兩個道理的話,這個世界不會這麼穩定地往前走,他隨時會迸出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來。至少古人這麼看,相信在一起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個理,古人是這麼一個看法。

所以不是物理學的那一種義理,是「是萬為一」,所有的事物合在一起是一,「一實萬分」。這個「一」不是一個具體的存在物,他是一個——照我們現在的話來講——抽象的、就整體而言的一個觀念,這個觀念本身並不具體存在,那具體存在的是什麼呢?具體存在的是萬物,所以你不能離開具體的事物,去講那個抽象的「一」,所以以前叫作「形而上者,不可言說」,說了就不是了。你如果說這個理是什麼、說太極是什麼……一說就不對了,不能去講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古人聰明的地方。他不去講那個「一」是什麼,他說他是「一」,「一」是什麼,他不講,這高明了!從古以來去講的人就沒有講對的,有人說這個「一」是阿賴耶、有人說「一」是上帝、有人說「一」是基本的物理力量、有人說是唯物、有人說是唯心、有人說是阿拉……這講不清的,還有人說是各式各樣子的「一」是什麼。你一旦去講,就會發現事實上是無法講的,古人聰明在這裡,「形而上者」,不能說、不可說,但是他相信這一切是一個「一」,「是萬為一」,這是大智慧,跟我們現代人不一樣的。

我們現代人也認為這個「一」無從說起,除了物理學的那種最根本的物理原理之外,可以說在現代學界——事實上,主要是以西方為主的學界——裡,關於真理或本體的知識,是無從說起的,關於什麼是truth跟真正的存有,on或者being是無從說起的。可是一旦不說之後就麻煩了,一切的價值跟信仰就逐漸地崩潰了,這是當代西方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所謂deconstruction跟post-modernism。最核心的問題是在於,那個「一」無從去說,而且原來講的那個真理也無從去說了。可是古人的思維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思維,這種思維是一種整體觀式的思維,所以他說:這一切的萬物,合起來是一個理,我們的人生合起來是一個理,所有的事物是彼此之間密切相關、相連的,這樣密切相關、相連,本身就顯示他背後是一個理,離開動,不能講靜,離開白天,不能講晚上,離開男人,無從去講女人……這都是相對的東西,一切都是陰、陽,都是木、火、土、金、水。

木、火、土、金、水,就是把一樣東西分成五樣。譬如說,就地理上來講,一塊大地就分成東、西、南、北、中了,天就分成北方是水星、南方是火星、東方是木星、西方是金星、上面是土星,所以天地都是相應的。人生也是一樣,人生是木、火、土、金、水所組合的,五臟配五行,也是這麼配的。那人怎麼是五樣東西?人是各種東西,也同樣是一個東西、天也是一個東西、地也是一個東西,天、地、人又是一個東西,他是這麼看的。陰、陽大概還比較能為現代人接受,五行是比較難的。其實也沒有那麼難,講穿了,五行就是把一樣東西分成五樣、五個方向來看,最原初的,其實是把天象分成五方,水星、火星、木星、金星、土星,這是因為在春、夏、秋、冬的時候,往那個方位看,可以看到不同的星星,地上就是五個方位。其實都是從一個整體,把他畫分成五個,這樣自然最後是「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萬一各正」,是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所有東西是完整的一個整合、一個統合,而每一個部分在這個整體裡都有他的位置,「小大有定」。這樣子一套世界觀,他具有一種宗教性的功能,同時既有一種理性或理智上的基礎,本身也帶有一種信仰性。所謂具有理性或理智上的基礎,就是說,這是對於自然或人生親切地觀察,最後得的一個看法。我等於這邊同時在講《太極圖說》,你們拿這個意思回去看《太極圖說》,就明白了,這是同一個道理。那當然裡面也有一些疑辯,就是陸九韶跟陸九淵他們認為這裡頭並沒有講到「無極」,所以他們說說:「《太極圖說》與《通書》不類。」因為這裡面只講到「二氣五行」、「五殊二實」,是講到《太極圖》的後面的部分,但是沒有講到《太極圖說》的第一句「無極而太極」,所以就產生一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