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講:志學第十

主講人: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通書‧志學第十》

下面講「志學」。

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

「聖」所望者,是「天」,「誠者,天道也」,所以聖人所要學的,就是這樣一種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悠久不息、剛健不已的天道,「聖希天」;「賢希聖」,賢者所要學習、所希望達到的,就是聖人這樣的境界;「士希賢」,我們一般有志之士,就是希望能夠達到賢者的境界,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學上去。士在古代,可以說是社會上領導的一個最低的,古代一開始是貴族的最低階層,後來就變成社會上可以說是領導社會的一個通稱,所謂「士人」。那麼到了我們今天呢?事實上可以說是我們每一個人,因為現在是一個民主的時代了,每一個人要自己領導自己了,「士希賢」。有志,你可以進一步地說:「我能夠對社會有一些貢獻,服眾人之務」,那就更像古人的士了。所謂「士不可以不弘毅」、「以天下為己任」,所以這個責任是很重的。所以,無論是孟子或者是范仲淹所講的,都要有這麼一個讓我們一路有所負擔、願意負責、一路往上學的路子。

伊尹、顏淵,大賢也。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顏淵不遷怒,不貳過,三月不違仁。

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他的志向是要讓他的君為堯舜,一夫如果不得其所的話,好像在市集裡面鞭打他。換言之,真是以天下為己任!那顏淵呢?「不遷怒、不貳過」。我們上次跟諸位講過,「不貳過」是非常困難的,我們都不斷地在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不遷怒其實也不容易,我們常常會把對於類似的問題,一路生氣或者排斥下去,所以容易造成一種慣性。所以有一些人就會老是為某一些問題生氣,其實是自己個性裡的某一些問題去不掉。「三月不違仁」,這很不容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時而做到仁心,就是心中有他人,能夠愛護他人,但是要能夠「三月不違仁」,很難的,所以說「其餘日月至焉而已矣」,或者一天當中、或者一個月當中能夠到達,這個是不容易的事情。

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

我們的志向是要怎麼樣呢?就是讓天下人都能夠得其所,這是「伊尹之所志」。那學呢?要「學顏子之所學」,你要讓天下人都得其所,你自己的內心先要真正地是一個仁者之心。那不是一種成就功利之心,有許多人他的志向也很大,說:「我要造福天下人!」可是,實際上的作為卻離不開自己一種個人成就的念頭,我要當總統、我要當政治領袖、我要做大企業家……實際到底誰接近了?假如你命好,接近了那個位置的時候,你的毛病都出來了!這個事情是值得警惕的,所以要有那樣的大志,一定要有真正踏實的內心、內在德性,所以要「學顏子之所學」。

過則聖,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

「過則聖」,能夠超過伊尹跟顏子,這是聖人了;「及則賢」,能夠到達伊尹跟顏子,這個是賢者;「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你就算做不到,那麼至少也能夠得到一個做人處事的良好名聲。朱注:

不失令名,以其有為善之實也。

孔子也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所以儒家不是完全不講名的,乃至於講名教。當然,高境界不講名,但是,就一般人來講,還是希望你做個好人,有個善人之名,至少人家說你、社會上承認你、認可你是一個好人、一個善人、有德性之人。當然這是就「不及者」而言之,聖賢不談「名」的,所以說「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這是就一般人講的,聖賢心中當然沒有這種名利的意思、念頭,這是只就本體上講的,這是本心之所嚮往。

我們一路講來,綜合看一下,講道、講信、講思、講治學……這些事情反反覆覆,還是講同一個道理!為什麼要反反覆覆這樣講呢?因為就是這一個道理,從不同的角度讓我們自己去了解、去注意。我們要明白,我們的人生要懂得依循這個道,要懂得有所思、要求師、要懂德、要聞過,千萬不能無恥,要懂得我們的心思怎麼用、要懂得我們的志向是如何。而這一切所治、所思、所學的,乃至於所思想的,其實無非是這一個做人處事的基本的道理,無非是「誠」,無非是「仁義中正」。而為什麼要如此呢?因為這就是我們本心、本性之所安,這就是天道之所育,或者天道之自然。所以,一切還是離不開前面所講的這個「誠」,「誠,至實而無妄,天所賦、 物所受之正理也。」天所賦予我們,我們一切萬物所受,他有一個自然、本然的理。

我們人為什麼不安呢?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什麼都有了之後,就是不安,就是因為離開了這個「天所賦、物所受之正理」。有的人自己很安,周圍的人都給他搞得不安,這也不行!現代這種人越來越多,因為個人主義,旁邊的人都不管了,自己很安,旁邊的人搞得一塌糊塗,這個是不行的。或者像以前的人說,把家人都照顧得好好的,結果自己不安,這也是不行!所以我一再講,這是要「內外兼進、人我兼進」,懂這意思吧?「內外兼進、人我兼進」,這才是道、這才是德!這個事情是很困難的。當然這個德依然是「足乎己,無待於外」,這個事情是沒有錯的,並不假外求,你並不需要有什麼名利、財富、地位……任何的憑藉,你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只要你發這個念頭,都可以做到這個「內外兼進之道」,所以依然是「足乎己,無待於外」,這是我們的本心嘛!這是我們的本體,所以反反覆覆,就還是要講本體的這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