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講:聖學第二十

主講人: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通書·聖學第二十》

「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請問焉。」亦有作「請聞焉。」很謙遜地說希望能聞此道,白話不好翻譯。朱注:

此章之旨,最為要切,然其辭意明白,不煩訓解。學者能深玩而力行之,則有以知無極之真,兩儀四象之本,皆不外乎此心。而日用閒自無別用力處矣。

朱子說這章最為要切,且辭意明白,古人可以不煩訓示,但我們現代人讀還是隔一層,還是要講解一下。

「『聖可學乎?』曰:『可。』」宋代以前認為聖人天生,無法由學而至,宋代以後則相信聖可以由力學而至,關鍵在於有心性之學。當然這多少有受到佛家影響,佛家說人皆可以成佛,儒學復興後開始講人皆可以成聖。孟子雖然也曾說:「人皆可以為堯舜。」但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古人都不敢這麼說。直到宋朝人重新開始說:「『聖可學乎?』曰:『可。』」

「『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關鍵是心要能夠「一」,無欲。後來宋學家很重視「一」這個字,二程講修養說:「涵養須用敬。」又說:「主一無適之為敬。」所以「一」非常重要。靜的時候中間是空的、虛的,動的時候是直的。無欲原來是虛的,所以當有事情來的時候,我的反應就針對這個事情,只知此事。心要像鏡子一樣,事情來了就照見這事,對這件事該怎麼反映怎麼反映。如果我心裡已經有一個想法或慾望,譬如想著等會要去吃蚵仔麵線,結果有人來了又要跟他講話,我原來的想法加上此事就變成「二」了,就變成兩個心了。話也講不好,想要去吃蚵仔麵線的心也很難過。所以隨時都要保持清明無欲的狀態,這很重要,才能「一」。

心中不存一物,才能動直。靜虛,動才能直;靜虛在前,動直在後。靜如果不虛,動也無法直,沒辦法在當下對事物有恰當的反應。這件事在人身上尤其切要,人生有許多事情無法預測,處理家庭裡、社會上的人事,往往突然有需求無法預測,且人人情感與內心也是變化多端。因此一定要有靜虛,才能清明地感應、照見到對方的情況,才能有適當的反應。這很難,可以說是最高境界。

一般人其實做不到這點,所以都是按照已有的規矩做,這是第二義。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久了有其法、禮,不管好壞,只要是一個還在運作的社會就按照禮法做,在家則按照家裡的規矩或習慣做。不過那都是第二義的作法,如果情況容易,也就這麼過下來了,但是並不能真正處理問題。真正有事情時,心一定要放空,重新去審視、認識這個國或家到底是什麼狀況、什麼問題。每一個時代,每一種家庭,每一個新的挑戰都不一樣,這才是第一義。

當然一般人不容易做到這一點,古人也說先守禮法,在禮法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處理問題。修訂禮法,改善現有狀態,你有這個本領嗎?其實很難。心要能夠很虛明,照見事物的真相。以齊家而言,你對家裡每個人的身體、心理、工作狀態都要能清楚掌握,對家裡每個人的需求都要能明白,然後在應對之間,對於他心裡內在的感受都要能夠體貼。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隨時隨地注意到對方內在的心理,那可不容易。守禮法是一般的作法,在一個社會來講也必須如此,因為一般人做不到第一義。可是真正要進階處理問題、問題愈困難時,就愈需要如此。

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其實滿困難的,古今中西交會,所有標準、是非、善惡、價值都逐漸崩壞,再也沒有輕鬆、共同的禮法可以遵循,是非講不清,所以更需要這種功夫。像今天台灣的狀況,在政治、社會上的是非如何?往往講不清。而且知道愈多愈講不清。如果你來往的朋友都是與你同類的人,你會覺得道理容易講明白。如果你的朋友包括藍、綠、老、少,四大族群各種人都有,那便會覺得道理無從說起。一個家也是一樣,知道少的時候還覺得是非清楚,知道的多了以後,會發現此局不簡單。那怎麼辦?「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他只講根本原理,要靜虛才能夠明,心不虛則無法明。

心中有成見、意識形態,既有的、忘不掉的包袱主張,很多事情就會看不見,如何能明?我常看藍的罵綠的,綠的罵藍的,我看都不虛。有時老的罵年輕的,年輕的罵老的,也都不虛。大家都以自己的成見與立場去罵對方,明不起來。明則通,四面八方的狀態都能掌握了,你所要面對的處境都能瞭解了——倒也不是要瞭解所有的事情,至少主要的事情都要能夠瞭解──當然聖人可能無所不察,這我們只能揣想──但至少就我們可以做得到的,心能夠空靈時,你能夠看到的朋友、國家、社會等各個主要層面的狀態便比原來多很多,否則人皆難免囿於自己的出身與立場而有所偏頗、偏私。對於所處情境事物的主要狀況都能掌握,甚至其細緻的狀況都能掌握,那當然更了不起。其實只要主要狀況能夠處理,基本上就通了;如果連細緻的狀態都能夠處理,那幾乎是「行其所無適」,你做的事情都很順遂,大家都能夠接受、瞭解,這是最高境界。

否則一個主張出去便到處與人衝突,話都談不攏,就算能夠掌握主要狀況,也沒有辦法通。其實細緻是必要的,朱子說做事情要細,這就跟依乎天理一樣,要順著中間細緻的路走,在各種矛盾、複雜的狀態裡找到能夠體貼大家心理,而且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辦法,如此才能通。尤其政治上的領袖,更是每天都在面對這樣的事情。古人的學問主要是士大夫之學,基本上就是要做各種不同層次上的政治領袖,譬如一個縣裡重要的主管。一個進士起家至少都會做到今日副縣長的位置,過幾年便當縣長,一管就是管半個台灣大的地方,每天碰到的都是這種事,要求當然高。就好比今天當總統或行政院長,就必須要靜虛動直,必須明,必須通,不明則不通,不公則不能浦。浦就是普遍的意思,一個政策發出去,大家真能普遍接受。諸位如果在一個機構裡主持一些事情,甚至於當主管,你很快就會明白這樣一個狀態。「明通公溥。庶矣乎!」這章最為要切。

我們在這裡並非要當學究,去窮究每一件事情,如果真要談背後複雜的東西永遠講不完,最重要的是掌握其核心,古人教人去明白我們內心、我們生命的道理,所以這是一種求道的學問。

古人是把天象與地上的政府、百姓乃至於整個《易經》相對應。譬如北極星就是皇帝,紫微。旁邊有天府、天相、天廚、天御等星與地上相配,再配上《易經》、陰陽五行,如此建立一個世界秩序。雖然裡面有很多想像的東西,不過也不是全無道理。有些東西當然是附會,例如北極星跟皇帝其實沒什麼關係,但是他們那樣配有其原因,天上的星辰都繞著北極星轉,就好像地上一切都繞著皇帝來轉,諸如此類。

這堂課裡面有很多道理一旦仔細講起來,乍聽離現代人生活離得很遠,要將之與現代連接需要一點功夫。那為什麼要講這麼遠的東西呢?因為現代社會慢慢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個極端需要一個非常不同的東西才能救得回來,否則現代文明很難給自己一個出路、一個解答,這是我的基本看法。現代文明內部蘊含了一些根本性的危機,這個看法也不光是我個人的看法,在歐美講得可多了,諸如存在主義的危機、歐洲學術的危機、理性的危機、後現代解構的危機、環境的危機、資本主義所造成問題(現代人過度功利、個人、自私、情慾取向等等)。為什麼九牛而不返呢?因為它有根本上態度的問題。我們現在講的這套是根本上與它相反的東西,由東方獨立於西方發展而來,相反足以相成。我並不認為這可以取代現代文明,但我倒覺得它與現代文明相反相成。學了這個,對於我們如何在現代文明裡求得身心平衡大有好處。乃至於就人生方面這些道理還是根本,是真正的君;現代文明的種種長處、便利,應當為臣。倒不是說我們自己一定要當君,而是今日現代文明內部發生很多危機,這表示它不適合作為人生最主要、核心的道理。它的長處可以為我們所用,但是它不足以作為人生最核心的道理。

學生:日本與韓國的雅樂算是政府在支持的傳統文化,那它們與我們以前的古樂是否有類似之處?

師:韓國的雅樂我知道的比較多,韓國的雅樂還配舞,稱為「雅樂舞」,基本上是從中國去的,且其源頭似乎為宋朝雅樂。中國皇帝碰到韓國與日本(以前稱作四邑或四夷)來朝,有時在重大時節會賜樂班子去的,所以他們是從中國整個學去的。我還看過韓國雅樂的表演,中國已經看不到了。現在很多東西失傳了,在韓國、日本比較看得到。日本的雅樂我沒有研究,不過據我所知,日本很多東西都屬於唐風,與唐朝關係密切。

八音以一般古書所述,是指「金、石、絲、木、竹、匏、土、革」八種不同材質所做成的樂器,「八音以宣八方之風」。古人以各種不同材質製成樂器,也象徵天地間八種不同的基本材質。

學生:「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在生活中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主靜,那對社會的進步會不會有影響?因為進步都需要慾望,才能促進社會往前走。當我們清明主靜時,雖然內心有清明,但會不會同時也使社會進步的走向停頓?

師:這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們最切要要處理的便是這類問題。這牽涉到我們內在深處的觀念、信念,現實生活實踐的問題。諸位學這個東西,立刻會碰到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古人主靜,現代人主動。這問題怎麼克服?一旦都主靜,會不會變成無法適應現代生活?甚至妨礙進步了?我們現代生活背後還有達爾文演化論的想法。我在美國的一個好朋友在美國前十、二十名的大學UCLA當正教授,成就很高,他說:「最重要的是兩件事情,一個是variation,一個是selection。」Variation就是要投入大量資源,讓許多有能力的人拼命研究,研究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嘗試、路子。然後通過競爭,natural selection就會選出特別優秀的。科學上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底誰能夠做出突破性的成果,美國、全世界有許多一流的研究機構,大量研究人員都有適當的資源做各種不同角度的嘗試。比較各個具突破性的成就,經過selection就會出現最厲害的新技術、新產品或新興產業,然後社會不斷往前進。

如果現代社會的實際狀態,無論學界、產業界,乃至於在政界(推出各種政見,讓大家去選擇)都是如此,那什麼叫做「靜虛則明」、「動直則公」呢?好像不需要嘛!反正就是動,大家不斷地像物競天擇一樣,盡量利用各種條件發揮、創造,如果各種內、外在條件適合,就能夠出現新突破。現代社會就是被這些東西所不斷推動前進,在學術、科技、經濟、政治、商業上都如此運作。這講得滿有道理,他說在他的領域裡就是所謂variety與selection。Variety與「靜虛則明」當然可以扯在一起,但是沒有直接的關係,Selection則更沒有。這樣來說,這兩個道理怎麼放在一起呢?

第一,學古人其實不害於你去從事現代社會的種種發明、創造與努力。也就是我們要承認現在這個機制有其長處,但請問我們是要抱著一天到晚擾攘不安、緊張、害怕、競爭的心,還是也可以內心平安、安靜,只是就自己內外在的條件與環境盡力做研究,一樣可以把這個研究做得很好?至於會不會被老天爺選上,我做的研究出線,這也不必由我來問,所以我一樣可以用一種很安靜的心從事研究。科技界裡學靜坐、打坐、瑜伽、佛學的很多,心很需要安靜。現代文明愈擾攘、愈進步時,人會覺得愈需要安靜,其實並不妨礙我們做事。

其二,這裏講的道理是人生的根本道理,它首先作為人生的主宰,是讓我們的內心得到平安、光明的辦法。因此他講的是更深層的東西,在我來看並非同一層次的問題。當心能夠靜虛動直時,人生就「安」;而因為我能夠靜虛動直,我一樣可以積極努力從事很多事情。我自己的人生不是坐在那裡,我從早忙到晚。我在學校走路很快,因為有太多事情要做。家裡有一堆人要照顧,學校裡有一堆事情要照顧,有學校開的課,還有這講習會。我內心深處要求得靜虛動直,實際做事情步伐可以非常快速、積極進取。我算是非常積極進取的人,底下有一堆書想寫,一堆事情想做,但這並不妨礙靜虛動直。你說有一堆事情想做,豈不是不靜虛了嗎?不然。到一定階段之後,你會明白什麼事情是你該做的、適合完成的,但請注意,那還是「臣」,那不是「本」。如果我每天老念著還有十本書要寫,而我父親生病、母親躺在急診室,那我不是很煩嗎?豈不妨礙我寫書了?不然。你自己心裡會明白這時候書要丟一邊,以照顧父母為優先,另外還有妻子子女等親人。此中緩急如何調節呢?靜虛動直,這是「君」。而人生中所做的許多事,可以用現代社會積極進取的態度來面對。

當一個步伐、速度非常快的人,但內心依然靜虛動直。而且這恐怕是現代人生中很難避免的,現代人負的責任多,確實很忙碌,因為現代社會運行的機制就是這樣,而且沒有什麼幫手。像我們這年齡的人,就明白家裡負擔重的狀況,老的、小的,很多事情都要自己親手照顧,不像大家庭有很多幫手。以前古代男人基本上不管家裡這些事情,現在通通要管、要做,可忙的呢。我還提倡女性主義!傳統男尊女卑不行的,這時代不一樣了,要務其本。這是根本的道理,跟我們現代人生要積極進取並不相悖,而且其實靜極而動。宋以下的文化學了這些以後,在具體的人生裡確實有些偏靜態了,這與佛學的影響也有關係。容易讓人偏於靜,也會造成一些後果——亡國兩次,宋、明皆亡。清朝中國化之後被西方打得這麼慘,也不行。我們既要應用這個道理,也要充分掌握現代文明的長處,我認為這才是儒學的現代化。原理上是如此,但實際做的時候裡面有很多功夫。這功夫比以前還更困難,就是要動靜皆宜,但是必須以靜為本。不要誤解,以為心裡都是靜態的才能「靜」,它指的是平安,沒事的時候它是空靈的,有事的時候它是專一的、直率的。「靜」講的是內心的一種空靈,是虛的,空靈當然也安靜。

學生:有時候就算你內心無欲,但是別人加諸在你身上的慾望該怎麼辦?他們會希望你做某些事情,那要如何應付別人加諸在你身上的期盼或慾望?尤其面對家人、朋友等人際互動時。

師:當你的心安靜的時候,別人有某種要求或想望,你自己就會產生一個自然的對應。你心裡會感覺到如何對應他比較好,對應的方法有很多種,不是純然接受就是好,也不見得立刻拒絕就是好,它會有一個適當的處理方法。換言之,你必須明白對方真正的心意,要處理到他的心能夠接受。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有些老人家一定非要這麼做不可,菜要這麼洗,一定要放這麼多鹽,是不是完全照做呢?態度上要和順,但做法上不行,照做可能會使他高血壓,會生病。這有很多技巧,你既要讓他的心能夠接受,又要能夠適當地不拂逆其意。人心的相處互動有多複雜的變化與做法,並非言語能夠說明白,而需要體貼對方的心與處境,在家人當中這樣的事情很多。總之,要維持大家的情感,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情感,而不只是表面上的,親人沒有破局的道理,這跟朋友不一樣。一方面要維繫情感,另一方面事情還要照對的做,共兩個原則。你也不能認為自己的意思就一定比較對,他的要求、慾望就不對,所以是一定程度的配合,但也不完全配合。一定程度配合的原因也是因為考慮到對方的處境與需要,在適度的程度上來講要能夠照顧,可是完全都照做有時也不行,長久下去不但害了他,也害了自己。

「家難天下易」,與家人相處很困難,家裡很多問題要處理得好不容易。一方面要求得正道,事情有其該做的方法,譬如吃東西不能吃太鹹等,有些家中的習慣、慾望、要求有問題,可是因為是家人,完全拒絕、拂逆搞得情感破裂也不行。如何適當地處,都是分寸的問題。而且要有兩個原則:既不能不顧正道與善,有些家裡的習慣、作法、想法、規矩、欲求、要求不見得好,要明白其問題,但是又要能夠包容。為什麼要包容?因為是親人所以必須包容。親人都不包容,那誰來包容?既要包容又要追求善道,這中間需要很大的修養功夫。要怎麼辦?還是心要能夠安靜。否則心一動氣,就容易傷感情;心如果都是軟弱、屈從,剛開始還可以,久了對雙方都不好。這其中要有很高的修養,才能知道兼顧正道與情感的作法。而且這兩件事情如雙輪,或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我們上次說過,「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不能要求他善,但你並非不知道善是什麼,所以要勸善。

以前很多古人的作法在今天看來真是偉大,以前的家比我們現在重得多,現在則是社會佔的比例相當重。古人的家如此之重,很多當家的到最後往往都是自己不斷修德為善,乃至於到最後覺得實在做不了,便非常哀痛,責備自己,然後才感動了家人,困難到這個地步。人生有很多難處,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時候有很多問題,有幾十年由來已久的緣故。光一個家問題還小,有了嫁娶之後,問題便會暴露出來。很多事情自己家人習慣了,幾十年就這麼回事,但別人受不了,所以一旦嫁娶,很多問題便會呈現出來。簡單講,就是要兼顧「情感」與「善」。我們的心知道善惡,當家人、朋友提出某些要求或欲求時,如果是善的就接受,沒話好說;當然是裡面蘊含了某些問題才會產生底下的問題。取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便要能夠委屈因應。

學生:有時候主要問題還是本位主義,自己想要的和對方想要的互相違背產生衝突,此刻是否最好把自己想要的放輕一點,以對方為主?

師:一般來講當然是這樣,不過也要看到想要的是什麼。如果雙方所想要的都不牽涉到人生的根本、善惡之事,我們的慾望如果低,跟別人的衝突當然就少。但是也必須認識到雙方所想要的是什麼,譬如自己無欲,對方要的東西有問題且不斷擴大,都屈從久了也是不行。所以我只能說兩者都必須兼顧,事情有善惡是非。如何知道善惡是非?心裡安靜自然就會知道。你心知他這事不好,不是因為他與你的慾望衝突而不好,而是事情本身不好。

學生:如果處於灰色地帶,很難辨別善惡?

師:很難辨別善惡的話,心要更求安靜。如果你都沒辦法辨別善惡,初步還無所謂,久了你就會知道。一個事情如果剛開始難以辨別善惡,表示問題可能還不明顯,或者我們的心還不夠安靜,所以無法分辨。當時情況還不嚴重,久了就會知道不對了,往往大家都不高興。如果心比較靈敏的話,一開始就會發現不太對,但不太對並不是生氣,而且這不對並不是因為與你的需求想望衝突而不對,而是這件事客觀來講不對,與本心、本性所安衝突。什麼叫客觀?你看戲的時候變很清楚,但是碰到自己就不清楚了。雖然戲劇多半有點誇張,但有些戲其實演得很好,好的戲是非對錯會很細膩,並不膚淺。

靜虛就是不能以自己的慾望、想望、成見為標準,那怎麼能當標準?對方也不會接受。我無欲並不表示對方做什麼都可以,而是表示我的心很安靜,因此事情一來我很清楚它的好壞,進一步知道該怎麼做。一切講到底還是「誠無為,幾善惡」,心要回到本然空靈虛明的狀態,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一發便知道善與惡。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回到那樣靈明的狀態,善惡確實也就不清楚了。為什麼我們看別人會清楚?因為看別人的時候,心相對來講無成見,心就客觀、靈明了。只要睡眠足、精神好時便看得清清楚楚,碰到自己則看不清楚。

學生:沒錯。碰到自己的問題時,會受到自己的慾望或本位主義影響,變得看不清楚。

師:因此這裡說:「一為要。一者,無欲也。」人生確實要無欲,而無欲並不妨礙積極有為。最無欲的人可以是最積極有為的人。譬如當總統一定要無欲,如果一堆私慾那還得了?做領袖要徹底的無欲,才能夠反映天下人心之所望,而變得積極有為,而且他還要別擇天下人心的善惡。如果天下人心只求更多享受、慾望,那也不行,那會導致環境災難、資源不足、交通擁擠、空氣污染等問題,有遠見的人事先便說這裡面也有善惡。

無欲才能把事情看明白,「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這是根本義,人生一切是非善惡、價值好壞的基礎從這裡來。包括處家人之間,一方面要求善,另一方面要顧感情,也是從這裡來。因為親人的基礎就是情感,沒有情感也不必談了,大家作鳥獸散就好了嘛!底下問題都不存在了。但人有親情的需要,這是人的本性,所以情感當然是根本,但是不能不講善惡。但又不能責善,不能說我對你錯,要無欲才看得明白。無欲之後就能夠體貼所有家人的需求與心理,盡量照顧的同時也要希望他們能夠愈來愈好。

我剛才講的都還替大家現有的狀態留了很多餘地,就古人來說,學這個東西一步到位最好,就學聖人吧!大家都會更愉快。自己盡量放空,體貼大家的心理與需求,在中間別擇心理與需求的善惡,善者從之、完成之,惡者要能在不傷感情的情況底下用適當的方式處理,而不要讓他繼續發展或擴大。假如這是不好的東西,至少維持平盤,不要擴大,能夠慢慢變小當然更好。如此一來,大家都很愉快,感情也好。你說這樣是不是自己什麼東西都沒有了?你放心吧!人不需要那麼多,該有的都會有,情感好就會好。「一者,無欲也」,到最後人生反而會得到最高、最自然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