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5台灣政治核心價值(五):2020大選中的意向決戰

2019/8/15《蘋果日報》。

吳展良(臺大歷史系教授)


當前台灣被統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的趨勢日漸增強。此因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實利派或隨順派以發財順勢為本,只要中國大陸不要直接威脅到其生活,自然會逐漸倒向大陸。至於基層本土派在政治上一向不願發聲,他們雖然不喜歡中共政權,卻也很容易被實利與形勢所左右。


與此同時,老派的,或只珍惜中華文化或傳統文化,但不喜自由民主或「過度西化」的人,也很容易跟隨「保守」且提倡傳統的中國大陸走。雖然他們並不喜歡中共的專制體制,但他們更不喜歡眼前的自由民主的「亂象」。中國大陸的「秩序」與各方面快速的發展,對他們有很大的吸引力。至於中國民族主義派一向樂見與中共統一,他們人數雖很有限,但隨著中國大陸實力的快速增長,其聲音日益有力。


在中共強大的壓力與威脅下,目前只有熱愛自由民主與西化路線、痛惡昔日被國民黨壓迫,或有強烈台灣主體意識的人(這幾種思想關係密切,往往合流),才會冒著各種危險,直接對嗆中共體制。年輕世代本來以自由民主為其生活方式,隨著中共步步進逼,兩岸政治與文化日益對立,主流年輕菁英對中共的反感快速增加。台灣的抵抗力因此快速增加,但世代分裂也趨於嚴重,美國與日本的介入也越深。順著這條路向走,台灣注定會與中國大陸產生激烈的衝突,並激化內部分裂的問題。


與此相對,自主的中華民國派的長處在於走中間路線,以人民福祉為先,對內重視各種價值的協調,對外重視和平而不倒向任何一邊。「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愛惜中華文化,承認一箇中國但堅持自主,既重視經濟發展更重視安全,所以比較能維繫兩岸的和平發展及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


然而其短處在於如今是西化的天下,中國或中華文化對很多人而言是專制威權與保守落後的代名詞,中華民國則是個搖搖欲墜、無法完成的夢。不僅如此,中間路線本來需要比較成熟的心靈,中共步步進逼,國民黨的歷史紀錄與目前表現又不佳,是以此路線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


「自主路線的中華民國派」人數太少,力道也不足,若不能重新建立新論述並結合群眾,則不足以保護台灣,前途堪虞。雖然如此,此派人數與力道雖不足,但依隨或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仍然最多,其實很有潛力。中華民國本以愛惜中國文明與追求自由民主為立國精神,為今之道,中華民國派與自由民主派若能取得共識,互相尊重對方的底線,才會是保障台灣安全與發展,維繫兩岸和平以及造福中華民族的最佳選擇。


然而實際上今天的台灣,只有自由民主派與實利派最強。蔡英文代表了自由民主派與西化派,韓國瑜代表了受壓抑已久的基層實利派與基層中華民國派。柯文哲實力也不弱,主要代表本土意識較強與較年輕的實利派,以及許多重實利的中產階級中間派。其態度游移,缺乏核心價值,有類傳統的隨順派。郭台銘則代表實利型的中產階級與藍派,但其支持者的熱情遜於韓粉。王金平亦代表基層的隨順派與實利派,只是號召力較弱。


實利派雖然佔人口的大多數,但若是韓蔡對決,結果很可能是蔡猶勝一籌。此因自由民主與西化派本來在台灣屬於少數,但小英溫和而堅持,重視體制改革而非一時成效,加以原本激烈批判他的獨派、老民進黨、激進派與西化理想派也別無選擇,所以後勢看漲。


韓缺乏施政經驗、個人缺點頗多,不重視台灣安全議題,又與原來的藍營高層不合,雖能在一時之間激發基層熱情,恐難以持久。至於柯文哲也不是小英的對手。但柯若與郭、王合作,或郭與王繼續參選,則不利於韓。唯有柯、蔡、韓玩「三角督」的情況下,柯可以分走淺綠與中產階級的票,比較有利於韓。


選舉的過程一向詭譎,而且目前台灣外部的變化因素特多,所以並不容易預測其結果。本文的重點不是在談選舉,而是對於台灣政治的現況做「根本性分析」。這些根本傾向,當然會影響選舉,而更重要的是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台灣的未來。還請大家一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