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3台灣政治核心價值(三):統一至上的中國民族主義派

2019/8/13《蘋果日報》。

吳展良(臺大歷史系教授)


中華民國在台灣70餘年,但國民黨中堅持自主路線的中華民國派今天人數並不多,原因在於中華民國的建立,本以中國民族主義為根基,所以原本的中華民國派,骨子裡更多的是中國民族主義派。只要中國大陸一富強,在國際上威風凜凜,這些人的心很容易倒過去。至於藍營中原本因實利而加入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中國民族主義派的統一意識一向很強,但其中也有速統與終極統一之別,態度從溫和到激烈不等。中國民族主義今天在台灣的知識文化界一般缺乏支持,不僅是因為民族主義本來就有許多的限制與問題,而且因為中共政權日益專制極權化,使知識文化界對其失望。


中國大陸從建政,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許多方面有驚人的成就,但也曾造成許多巨大的問題與破壞。台灣與大陸分隔一百多年,加以國民黨長期的反共教育,一般人對於中國大陸瞭解與感情都不深,自然難以形成中國民族主義。今天在台灣的中國民族主義派,多有其特殊的家庭或成長背景。他們以外省第一代為主,也包括一定數量的外省第二代和一些在台灣找不到歸屬感的第三代,另外也有少數本土派以及左派人士加入。


在台灣當前的中國民族主義派組織以新黨與統促黨為代表。新黨本因抗議李登輝總統變更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固有內涵而於1993年誕生,以最正統的中國國民黨自居,當時很得到大量「正藍軍」的支持。其中雖曾不乏忠貞正直之士,也獲得不少選票,卻因基本思想與一般民眾與時代動向差距太大,在台灣自由民主化與本土化的過程中,日益邊緣化,人數也驟減。這些年來,原本的正統體制回不去,新黨轉而大倡中國民族主義,並向中共靠攏。這也說明正統的中國國民黨內,本有一股很強的中國民族主義力量。


至於2005年成立的中華統一促進黨則以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對臺獨與中華民國,促成一國兩制為宗旨。統促黨與大陸關係密切,在台灣的地方宮廟與兄弟社會積極發展,並經常參與需要「力量」支持的政治活動。作為唯一直接支持中共的台灣政黨,該黨從總裁到許多主要成員,均具有黑道背景,而中共對此竟也不加遏止。


除新黨與統促黨外,中國民族主義派在軍公教與學界均有一定的力量,並積極參與各種政治、教育與文化活動。然而因為他們的思想狀態與年輕一代差距甚大,這些年來,他們在政治或教育問題上每次大發聲或大動作,往往只激起反作用,結果是使得台灣的自由民主運動更加蓬勃。


他們堅持自己原有的文化與意識形態,痛惡台灣日益高昂的分離意識,尤其恨惡台灣文化中的日本因素。一種生命與國家的被剝奪感,使他們更懷想中國與親中,因此一般頗為同情中共,少數人甚至是中共在台灣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