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漢人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什麼是「漢人」?

什麼是「漢人」?我們要先思考「漢人」對我們的意義。今天很多人都困惑於自我定位,而這門課的目的正是要透過世界史,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到底是誰。

漢人對我們而言當然是個很重要的概念,因為在人類歷史上,國家的分合是常事,在東亞地區或是中國,國家的分合也是常事,所以國籍有時並不是很清楚明確的概念,反而文明所及的區域不太容易變,所以「漢人」的概念至今已近兩千年。

「漢人」這概念源於漢代國家,後來凡是在這個統治區裡受到其文化影響者即所謂「漢人」。漢人的概念一直到今天,臺灣的中文昔稱漢文,結婚時也有所謂漢式喜餅,民間絕大多數自我認同為漢人。當然還有原住民,不過因為原住民——包括平埔族——與漢人通婚後也多半漢化,所以「漢人」的概念有相當之重要性,「我們到底是不是漢人」更是個必須思考與研究的重要問題。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結構性變化

1. 由封建到統一王國的郡縣制

漢人的源頭是漢朝,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即由封建制到一個統一王國的郡縣制。秦、漢實為同一發展趨勢之兩階段,第一階段的秦朝因做得過於凶悍、過火、,太快了而垮臺,漢朝人則「漢承秦制」,做了許多修正,不再如此法家化,而將很多重視人道、重視天道、重視禮樂的儒家化精神,甚至是左派——即所謂道家、乃至於黃老——的東西帶回來。

當時的發展情況是如此:倒三角形的結構是萬國經過長期的發展變成一國,結果集中得太兇悍了,秦朝過度剛性的政治把大家壓得透不過氣,各地起義,後來秦朝很快垮臺。之後漢朝人開始行黃老政治,即回到前面所講的左派路線,與民休息,不再擾動,不再搞一堆上層的政治、軍事、制度等。此黃老政治時間很長,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漢武帝剛繼位時,還是他的祖母──竇太后——執政,此時漢朝的政治都還是黃老,但制度上卻又繼承了秦朝的法家制度,因為秦朝的官僚制度、乃至於它的軍事與政治統治是最有效率的。直到漢武帝掌權才重新恢復儒家,因為到了那個時代,老百姓的奸偽、詐騙乃至於不守規矩的事越來越多,法家只有制度,光是道家也無法改變此問題,人民更無法回到先秦的素樸,於是要重新講儒學、講禮義,尤其講孝道、忠信,並重新恢復之。所以漢代後來變成一個儒、道、法三家融合的政治,之後會進一步分析。

首先,這樣造成的秦漢政治與社會的結構是如何?第一個巨大的變化是從封建到郡縣,此後中國基本上變成以一種統一的郡縣制為主。但它並不是那麼穩定,當不統一的時候,它又會退回類似封建制的狀態,如後來的五代十國、藩鎮割據、民初的軍閥割據等,它常常在擺盪,中共到今天都還有所謂的「諸侯經濟」。中國從來不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大一統政治,較大的王國都會這樣,如我們之前講的埃及,它們都經常在大一統與地方勢力間擺盪,而這個擺盪並非如此簡單。漢朝雖然一統了,是郡縣了,不再有貴族了,但如何治理地方是個很大的問題。它的治理方式其實是儒、道、法三家並用,儒家給予它禮樂教化的秩序,用道家「與民休息」,讓他自然發展,用法家從上層控制,三者並用才能夠制得住,否則很難。即便如此,西漢也只維持了約二百年便又崩潰重來,故此政治體制是個高度困難的藝術。

這個新體制在當時又叫「化家為國」,意指秦漢不再使用先秦時家、國、天下同構,由宗法制度貫穿的封建制度。從秦朝在建立官制時便是如此,,到漢朝也是這樣,講原來家中管車馬的變成管軍事的、管門房的變成司禮的、管文書的變成管理政府文章檔案的……這是「化家為國」的過程。這種「化家為國」構成了它政治上的雙重性格,一方面它具有原來周朝的「家國一體」;另一方面又有法家的官僚制度,所以漢朝人是儒、道、法三家錯綜地用,對外的官僚它從儒家轉為法家,民間它用儒家乃至於道家,使它得到秩序與自然的發展。

漢代社會用儒家,法律卻又承嚴峻的秦法,這樣構成了一個雙重性格的國家,它既具有類似我們現代國家法治的意味,制度上用的多是法家超血緣、超情感的「嚴刑峻法」,但是更深層地,當時人其實還是覺得家國一體,有從儒家跟先秦封建來的概念。因此,他們覺得這個體制的核心秩序要靠孝道維持,故漢朝政治的核心秩序便建立在孝道上。[1]此事起初不太明顯,但從武帝後便非常清楚,因為各地要舉的官僚就是「孝子」、「廉吏」。首先是孝子,他們認為德性的關鍵是孝道,而且孝道是各階層都要講究的,我們庶民講的是小範圍的孝道,士大夫所講的孝道則還要對所做的事情負責,至於天子便要盡大孝,要管到天下的傳承、國家的安定與四夷來服等種種。所以這是一體的,背後的觀念還是「化家為國」。換言之,在「體」上來講,他們繼承的是上古三代的「家國一體」;但在「用」上來說,他會用法家、道家,這是漢武帝「復古更化」之後所造成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漢代君王的嗣號全部都是「孝」:孝文帝、孝武帝、孝景帝……通通都是孝,漢代最重視的經典也是《孝經》,他們將《孝經》頒行天下,認為孝道可以貫穿。為什麼孝道可以貫穿?就是因為「家國一體」,所以「尋忠臣於孝子之門」,君臣父子,還是這一套。講孝道就不必太詮釋了,因為中國社會從漢以下的核心道德就是孝道,今天在臺灣民間也滿重孝順,這都是漢人社會的特色。

2. 「編戶齊民」與士農工商新社會階層的形成

當時所構成的社會是種「編戶齊民」社會,不再有貴族階層,按照政府所規定的辦法,將所有的人民都按照一定的數量組織編入城裡、鄉里的戶籍,做統一管理。此時大家都是「齊民」,「齊」,相通,即社會不再分階級,影響很大。舉例而言,臺灣,乃至於中國大陸的社會,今天為什麼會比較沒有階級?因為中國是編戶齊民的社會很久了。如果到歐洲社會一看,他們的階級力是很強的,印度的階級分野更是一塌糊塗,而且都有貧民區。臺灣與中國都市一般少有貧民區,因為沒什麼階級分野。

接著是士農工商新社會階層的形成。先秦社會階層的分野是按宗法、按貴族來分,有各式各樣的封爵。原來秦朝也照軍功封爵,到此時重新打散,改依士農工商。上層統治者是士,士繼承了儒家精神作為他倫理道德的基礎,但已經融入新王國的官僚體制中。士不是貴族,在漢朝是以從孝廉階層出來的人為主,後來要讀經書,從博士弟子員出身。博士弟子讀《五經》,即周朝禮樂制度的核心。所以漢武帝的「復古更化」就是要重新恢復到以周朝制度作為他政教的核心,年輕人學了這個後到政府裡作官,成為後來中國的統治階層──士大夫,到清末都是如此。新的統治階層建立,他們不再是世襲,不再是貴族,但是要學習古典的文化。農是這個社會的基礎,工、商興起,從《史記》的〈貨殖列傳〉跟〈平準書〉可看出當時全國的統一市場已經建立,這是非常特殊的,因為歐洲一直要到很後來才有全國的市場。所以漢代在經濟上非常發達,而且交通也非常發達,這些都是從戰國後期就已逐漸發展的。此時新興的工商階級其實影響很大,而恰恰是因為工商階層的力量很大,漢武帝才更要提倡儒術來制衡工商階層,以免其成為新的國家的重要問題。

3. 漢人政治、社會的基本特色

交通經濟發達,通貨也發達,人口增加,全國社會文化溝通,在此前提下,透過大一統政府的郡縣制、編戶齊民、統一市場、士農工商社會階級的整併乃至於上「化家為國」,建立一套統一文化,然後配合原來周朝制度的種種底子,再接受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概念,把這些東西都融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漢朝的政教社會基礎,底下才產生了所謂的「漢人」。

漢人有很多的特色,但大體上來講,他是本於儒家的倫理。漢人能適應一個大的官僚體制,四海之內所見到的文化、書籍、典章文物差不多都是以儒家的經典為主,而且倫理上有他的共通性。原來先秦的各家的文化,像儒、法、道、陰陽通通滲透到漢朝文化裡——之後會說明怎麼樣滲透進去——,構成了它的整個意識。包括山、醫、卜、星、相,就是風水、相命、醫術,還有導引、房中、還有陰陽五行、讖緯、民間宗教、社會倫理組織、文化內涵……這後來就構成了漢人社會的文化的內涵與政治社會組織的基本方式。當然有變化,但大體上一直到清末都很難出於此規模,下一次再繼續講清楚它具體的文化內涵。

大一統時代的思想、學術與文化

先秦學術文化的演變,主要是維繫周朝政教的核心要素——禮樂——衰頹,於是儒家首先開始思考如何繼續它的精神,而在現實上遭遇到很多問題,這是第一期。接著比較右派的法家提出較類似軍國性、追求富強的目標,另外如墨家、農家、早期的一些詭辯派甚至於一些早期的道家都是站在比較批判的立場,對於既有的制度做全面批判,這是第二期。之後因為各個學派紛然,於是有莊子、孟子開始思考事情的所以然,乃至於有名家、後期墨家批評道德原理、宇宙人生的基礎的源出何在。此時期是思想性、哲學性最重的。之後進入第四階段,即後期道家、法家、荀子,他們的說法比較具體,就一個國家到底如何組成做具體的探索、討論,可說是諸子百家競起,是先秦學術最豐富、最發達的時候。

1. 儒、法、道、陰陽家並用及所謂的「陽儒陰法」

漢朝採取了許多方面,起初用黃老與民休息;在政治制度上則繼承許多秦朝的東西,核心是「循名責實」,而且漢朝的法律其實非常嚴格的,可算是嚴刑峻法。它用了許多法家維持中央政府,而用道家讓民間能夠休養生息,但這樣尚有不足,乃提出儒家。漢武帝的「復古更化」便是要用儒家來重新訂定他自己在倫理上、制度上的基礎。漢武帝的「獨尊儒術」並不是儒學,儒術指的是夏、商、周三代聖王那一套治國平天下的做法,是從古以來,透過這些儒者所傳下來的治國平天下的種種的技術、做法,所以儒術是《經》學,《經》中所主要講的,恰恰是古代的具體做法。如前所述,《詩》、《書》、《易》、《禮》、《春秋》都是具體做法,是一種古代的具體政治社會經驗,而非抽象學說,與希臘人如柏拉圖的《理想國》或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截然不同。

所以漢代繼承了前代長期政治上、文化上的遺產,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王國,這個王國與希臘、兩河、埃及有根本上的不同。這個王國繼承了之前大概三千年政治文化上的演進,然後企圖把這裡頭的核心要素做一重整。這個重整在於它提倡儒學,而中央政府用法家的東西維持效率及統治能力。這是因為封建時代如西周,那種本於禮樂的中央政府是很小的,主要建立在宗法倫理上,而真正開始有一個大的中央政府要到秦朝,而且秦朝人等於三晉的變法,最後表現在它強大的官僚體制上。

我們一再面對的困難,是要怎麼樣對像這麼複雜、這麼大的文明,做一種比較深入而完整的理解。漢朝繼承前代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一個非常宏偉而龐大的王國,它在中央用是法家,尊崇儒家——儒家給予它一套倫理秩序,即所謂「化家為國」,它整個社會跟政治,是從原來的家族倫理形態演變而來——,然後地方上用黃老治術與民休息,這幾個東西搭配得相當不錯。

除此之外還有陰陽家,他們討論「天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跟後來民間的陰陽、五行,甚至於山、醫、卜、星、相,即風水、算命、卜卦、中醫、相術等都有關係。古人的自然科學沒有那麼科學,只是對於天地大自然的一個解釋,而陰陽家在當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天道有個比較完整的解釋,因為在封建時代只有天命轉移的講法。之前說過,在古人來講,天命轉移所牽涉到的是所謂德命問題,以德來得天命,但此講法尚未具體與自然變化、陰陽、四時等種種結合。到了漢朝,便在鄒衍的學術基礎底下加上新說法,變成所謂的陰陽家,也是漢代的整體的文化上講法。

2. 漢武帝的「復古更化」及儒學的發展

這個時代我們看到一些重要事情的建立,包括對於古代聖王歷史的尊重,這非常重要,成為後來歷代的典範。另外是經學傳統的建立,亦即對於古代聖王之治的尊崇,作為他們經學的核心,而經學成為後代各種考試、教育的核心,也成為文化上主要的嚮往,華人社會的經典由此而成立。新的士階層之所以成立,也是因為有了經典,接受經典教育的士階層就成為老百姓的領導。漢朝人有所謂的博士官,立《五經》博士,在中央設立國子學,學了《五經》的道理可以出來治理百姓;而地方上拔舉孝廉,孝子、廉吏等有德性的人,再到中央受這樣的薰陶、教育,就成為政治上的核心。漢朝是以孝治天下,因為漢朝的整個政治社會體系,還是繼承傳統的家、國、天下同構的體系,雖然已經有一些變化,即中央與地方已經有一些分離,但在整個倫理觀念上還是家、國、天下一體。於是選擇在這個倫理體系裡最能具有倫理德性要素的孝子。另外在公家方面,就注意他是不是廉潔。這些人能受到國家中央的良好教育,出而作為能夠治民的官吏。

之前曾說過,古代中國的一大特色,就是經過三千年的長期演進,它整個運作的核心是一種廣義的政治,而這廣義的政治包含它的文化、學術、藝術、宗教等各方面。因此,這一個政治的榮枯或者高下端視於當政者、在位者的文化水平。也就是說,中國人的整個生活非常受到它的政治影響的,因此政治的領導階層要透過「選舉」產生,但與我們今日的選舉不一樣,我們現在政治的核心是透過民主政治選出的代議者或領袖,水平未必高;而漢代的吏治與漢代的官吏一直為後代人所羨慕,亦即,透過這種方式產生的官吏素質相當高,品質、文化水平相當地好。漢代的文化水平與道德水平一般而言是相當高的,這也是漢朝人能夠形成一個偉大王國的原因,比起後代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可能比我們或中國今天的狀況都要好。這是新的士階層的建立。

然後是一個所謂儒教化的社會。這個儒教化的社會跟古代的封建社會其實不太一樣,古代的封建社會並沒有儒家,它是一套周公「制禮作樂」所形成的,本於人民生活的一種政教文化秩序。這種政教文化秩序體現在於他們的倫理及家、國、天下同構的基礎底下。而在封建社會裡,國家的規模都很小,一個國大小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個縣,國君所在的地方規模也不大,所以國家裡面的人(國人)與國君的關係很密切。故我們可以看到在真正的封建社會裡,那種君民一體、上下一體的感覺是很強的,野人跟都外的人關係則比較疏,不過那是被統治階級。而且因為國家小,他們也非常重視都城外野人的生活,又因為這些野人也很依賴住在城內的這些人(國人),所以雙方的關係一般而言也是密切而良好的,這在《詩》、《書》上很多佐證。也就是說,大抵而言,構成封建時代整個政治核心的人們,其上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3. 以孝治天下

到了漢代便不同了,漢代是個大一統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與地方之間關係非常遙遠,所以一般的地方百姓與中央政府的關係也相當地遠,此時它需要的更是個儒教化的東西,來教導大家如何過日子。換言之,它不再能夠透過統治者與人民間的直接互動來影響,「天高皇帝遠」,此時需要的是教化,而這個教化就如之前所說,以《孝經》為主,這是漢代普遍非常重視《孝經》的重要原因。這是拿先秦那一套儒家倫理,作為社會的規範,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先有經學,另外有史學。史學是對於歷代發展變遷的一種研究,這期間最偉大的代表者,首先是司馬遷,其次是班固。尤其是司馬遷,他對於之前歷代政治演變的得失、何以演變至今都有深入的探討,然後他拿這一套東西作為當代政治的針砭、告誡。所以,漢代的學術,在上層上來講以經史之學為中心,一方面以經學來經世治民,另一方面也拿史學來經世治民,這個情況底下的一切都反映了一個大一統國家的需要。

4. 明天道自然──天人合一與天人感應

除了儒家,另外就是陰陽五行的發明。陰陽五行是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講明天道。對古人來講,天道到底怎麼回事是非常重要的事,大家也普遍敬畏它。那麼天道怎麼講?一方面它接受古代「天命」的說法,另一方面也接受了戰國時代鄒衍的講法,認為天道是順著木、火、土、金、水,即陰陽五行的方式變化,每個朝代有它的德行。這不只是個迷信的講法,它有它的意義,亦即,每個朝代有它的特色,比如夏朝人比較樸實、商朝人比較尚鬼、周朝人比較重文、秦朝人比較展現力量……所以他會說每個朝代都有它的特色,再搭配上陰陽五行看其變化,說明如何能夠有所不同,這就構成了一個因應天時的變化而產生朝代變化的說法。漢朝講這套的人相當多,從《呂氏春秋》、董仲舒、《淮南子》、劉向,到後來的漢朝《易》學、讖緯之學,還有所謂《老子河上公章句》到《太平經》……大體上來講,是從所謂的道家、雜家、儒家、陰陽家、道教等都有這一大串的東西,裡面講了許多陰陽災異,即若皇帝做得好,老天會出祥瑞;皇帝做得不好,會出災異的東西來懲罰。

相應於這一套陰陽五行的說法,古人展開了許許多多對於大自然的觀察。之前說過,包括風水、算命、卜卦、星象、中醫等種種數術,乃至於之前所謂(氣功的)的導引、技擊、房中術等,都與這些東西相關,而一般比較知道、生活上接觸較多的,就是中醫。中醫是從戰國時代的扁鵲一直到漢朝的倉公,然後到三國時代的華陀,這一系列發展是中國中醫重要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這是漢代重要的書籍——還有淵源於漢代的《黃帝內經》。這些東西是什麼意思呢?它所呈現的是漢人對於世界的一個基本看法,這個看法我們一般人會以為比較迷信的,其實並不這麼簡單,它有它迷信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它實證的一部分。因為一開始陰陽五行的說法是對當前的、附近的東西的一種細膩觀察,從細膩的觀察裡認識到人體的種種特質,乃至於人生病時種種的變化,甚至於進一步透過氣功的修練,認識到人身體裡有種種的所謂經脈,人的氣按照經脈運行。大地的風水是說山川河流,河流就像身體上的血脈,山脈就像人的骨骼,這些都有相應的關係,然後才是如何上應天時、下應地利,很複雜。為什麼要講這些事情?因為這一方面是大家最不熟悉的,另一方面,其實這在我們的民間還是相當流行,動不動就會看到它冒出來,也就是說,漢人社會裡的山、醫、卜、星、相、陰陽五行、氣、經絡、氣功、中醫、武術(很多武術的東西都跟這個相關的)、甚至於房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都與漢代有密切的關係。

漢代的世界觀是:上談治國平天下、天命循環,下談整個自然界、天文地理、乃至於人體種種的變化。裡頭有很多細緻的觀察,而且這種觀察因為運用基本上一種整體有機性的思維,其觀察的所得跟西方那種比較分析性、機械性的思維,所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譬如以經絡而言,我們可以用電器等種種技術驗證經絡的存在,可是西醫卻研究不出來這些東西,天地間有一些這樣子的因素,這些東西形成了一套世界觀,這個世界觀會去解釋天地自然的變化,甚至於進一步解釋所謂的神仙世界是怎麼回事。道教就說:神仙是一種最清的一種氣,「一氣化三清」,天地的神明從那裡出來;而人原來也是種非常純粹的東西,因此人也可以修練成仙的,但是不好的時候,我們人也會隨物朽敗。所以最原初的、純粹的氣是不朽的,可是我們一般人的氣混雜了、墮落了,它是會毀敗的、會死的,這裡頭具有一種宗教性,如果從這裡去看臺灣的民間宗教,都跟這有密切的關係。共同宗教亦同。

共同宗教淵源甚古,對於天地、山川、自然神靈的各種崇拜,乃至於災異、祥瑞都跟其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廣義的中國式宗教。這個宗教上而指導政治,皇帝做不好便天降災異,所以歷代〈天文志〉、歷代皇帝的〈本紀〉都會記載如何天降災異、有蝗蟲等種種事情,要振興、修身,要好好對待子民,如何做好;另一方面,當他一再做不好,就會有種種民謠等民間的東西出來,說這個王朝不行了、可能會有什麼什麼東西出來了、底下要轉移了。這個東西其實影響非常大,在漢朝的典型影響就是王莽的「篡漢」或「授禪」,那就是在一種強大的、上上下下都尊崇陰陽五行思維的情況底下,覺得元、成、哀、平這幾個皇帝做不好,漢朝的政治不行了,應當有新的聖人來受命,取代舊有的政治。但是王莽上來之後太迂腐,一心只想恢復古代經學,把經學上封建時代的東西照樣搬過來。譬如所有田地收歸君王所有,重新分配,讓老百姓像井田一樣都得到一個新的田產分配,但這在西漢末年因為經過經濟發達與長期兼併,所以田產沒有辦法重新分配,已經行不通了,但是讓老百姓都能夠有良好田產的理想是很高的。

王莽的這個事情其實是很可惜的,如果他不是因為迂腐失敗,而是比較通達,真正把理想用務實的方法做成的話,可能樹立中國底下改朝換代的一個好的典範,即當君王做不好、各種問題叢生,上上下下都覺得該換了,那麼中間就有一個能幹的、有本領的、一般來講大家比較佩服的人出來,取而代之,不必等這個王國崩潰之後打成一團,再產生一個新的強國。中國像一個龐大的巨象,一旦站不穩、垮下來,體重就可以把自己的五臟六腑都慢慢壓爛、壓碎,而重新打一次天下再出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歷代皆是如此。因為王莽的失敗,後來魏晉南北朝所謂的「禪讓」都採取不好的權力鬥爭等種種方式,越搞越壞,最後這條路行不通了,後來都變成打天下。這是漢代很特殊的一點,這個所謂的中國式宗教,或者是它的世界觀,從上到下響非常深遠,一直到今天,我們的民間都還看得到。

另外,這裡面的一個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個很有趣的人,他是漢武帝「復古更化」的關鍵人物,他所謂的「天人三策」,就是教漢武帝應當尊經學、法古、更化。另一方面,他是講陰陽五行的,講了很多天人感應、天人之間關係,講說我們要如何尊崇天道,也講經學裡面所謂的「微言大義」,講「三統」的種種問題,講這個朝代如何變化。所以董仲舒是典型的把儒家、陰陽家乃至於部分道家,甚至於部分法家融合在一起,漢代的思想本身就是好幾樣的東西合在一起,不是一種單一的東西,而董仲舒大概就是漢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家可以將之跟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做一對比,非常有趣,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人物,但都直接進入政治的最核心,對於整個歷史有巨大的影響。漢武帝用了董仲舒這一套復古更化,重振儒學,又講陰陽五行,也有法治和道家的東西,這些東西後來成為整個漢人的核心,一直到清末,影響非常的巨大,而且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他們講的話對當時政治沒什麼影響不同,董仲舒立刻就有影響。我們現在常常會看到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偉大,看不到像董仲舒這種人的偉大,但他的影響是對於整個巨大的王國數千年的歷史一路影響下去。漢朝還出了許多如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等作品,對於後世的影響非常巨大的。因為它不光是史學,後來所有的士大夫都必須經過這種史學的教育,這讓他懂得所謂朝代興衰、人物賢奸、治國平天下、做人處事的根本道理,而影響整個士階層一直到清末。這個影響非常巨大的。跟我們現在的史學不同,我們現在的史學頂多就這樣講講大家聽一聽而已,對於國家政治文化的影響是很有限、很小、很邊緣的,古代的史學與經學則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大家要了解這個道理。

5. 文藝與科學

漢朝還有很多偉大的成就,包括漢賦。一般我們喜歡唐詩,幾乎很少有人懂漢賦、喜歡漢賦。其實漢賦是很重要的,當時叫做「美盛德之成功」,它是歌頌一個偉大的朝代,而且用優美的文字表現,歌頌這個朝代裡頭的美好事物;另外一種後來的發展則是對於個人情緒的發抒。這個文字對於後來音韻、文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還有樂府,漢代的音樂也是發達的;此外,漢代宮殿的建築非常宏偉的,但雕塑跟壁畫中,雕塑比較次之的,漢代的雕塑還不如秦俑。科學上,張衡的渾天儀、《九章算術》(古代的算術)、蔡倫造紙……種種的發明事實上都可說相應於一個偉大王國的種種特色。他的性質跟我們現代人講的不太一樣,這些發明者往往都跟當時的政治文化有密切關係,而我們現在聽到政治就會覺得很討厭。這種觀念事實上是受到西方的影響,因為西方的政治與教化分離,所以我們總覺得講藝術、文學、科學比較清高,講政治是污濁的,中國古代不是這樣,漢代也不是這樣,這些東西聯結在一起,沒有辦法分開。因此,如何提升從政者的水準是從前非常重要的事,因為他們談到的漢賦、樂府、宮殿建築、雕塑、壁畫、乃至於科學、《九章算術》、造紙……這些東西都跟當時的政治文化有密切關係,它總是朝向一個廣大的世界秩序跟一種繁榮的建立跟維持,這是它的目標。而這些發明人往往都是做官的,所以中國歷代的文化創造者常常是一些士大夫,但是文化和士大夫又常常從民間選舉,如樂府就是從民間選取東西進來,因此士大夫跟民間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6. 漢代一般人的生活

一般人的生活我們可以看百戲、畫像磚這些種種,還有銅鏡。這裡可以看到四神規矩鏡(圖一),漢代的鏡子很多會配上日、月、十二星辰、禦邪、辟邪等物,鏡子除了照人,往往還會希望它具有一種吉祥的、甚至於在道教裡頭是把它作為一種辟邪用的物品。日本的神道有三種聖物,其中之一就是鏡子,就是受到中國道教的影響,變成日本神道裡頭的聖物。日本神道受中國道教很多影響,這個東西跟我們之前說的陰陽五行觀念有密切的關係。畫像磚可以看到漢朝一般人的生活,而漢朝的宮殿都非常巨大的,我們從〈兩都賦〉、〈三京賦〉裡頭可以看到許多的記載。所以漢代的好處是大王國的一種恢宏。從這個「長信宮燈」(圖二)可以看到當時的製作已經非常精巧,我們說雕塑好像在中國不算太發達,不過從這看起來也挺不錯,只是希臘的雕塑當然更為發達。從庖廚石刻可以看到漢朝一般人的生活(圖三),圖中人們用很大的石器、鼎器在這裡煮東西,這大概不是一般人家,是很大的家,才會用這種鼎來煮東西。這裡又牽涉到漢朝的社會組織,一般來講,中國越古代、家族的規模越大——當然中間有起起伏伏——,這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小家庭在古代社會非常脆弱的,沒有辦法好好完成它生養子女的功能,家庭必須要大,才能夠繁榮。而從漢代的畫像石(圖四至七)中,顯現出漢朝人的民間生活已經相當繁榮了。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結論:漢人的基本性格及組織原理

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漢朝人生活的種種,基本上已是為後來歷代所謂的漢人生活立下一個基礎底子,這個基礎底子所表現的主要特質有幾個:首先,它是在大一統王國底下的「編戶齊民」,這跟希臘人大不相同。希臘人是以自由民為主,還有很多的奴隸,漢朝則不太有什麼奴隸。跟羅馬人也不一樣,羅馬人基本上是以擁有莊園與奴隸的羅馬城公民所組成,漢朝則是已經繼承了幾千年的歷史的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大一統王國,底下是「編戶齊民」。它的基本性格已經按照士、農、工、商的階層開始分化,大部分人是老百姓,過的生活是男耕女織,通常有自己的田地,也有他們的歲時祭祀與信仰,這些信仰繼承了許多古代的信仰。識字率當然是相當低,但中間有些孝子、廉吏,或者一些有財富的人會受到教育,可以到中央、到政府裡作官。這個形態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是王朝的一部分,這個王朝是受到天命而有的,有皇帝在那裡作為世界、宇宙的穩定中心。但是,皇帝治理天下是按照一個符合天地自然的道理、符合倫理的秩序;老百姓就按照天地自然的道理與倫理上的秩序好好過日子,天高皇帝遠,其實跟官家的關係相當地遠。這是漢人的特色,亦即一般老百姓對於政治其實不太關心,對於政府的事情也不太關心,他就是按照儒家倫理,道家、陰陽家教他的那套天地自然的道理,按照民間的宗教、四時的節令順序在那裡過日子,作為整個王國的基礎。這跟之後要說的希臘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而我們的長處、短處都在這個地方。

中間的秀異份子成為所謂的士,士要求既有德行又有知識,他要對於政治文化、對於世界秩序、對於政治秩序乃至於宇宙的秩序負責,因為他本身繼承了天人之間的東西,他既要照顧到人,也要照顧到天命,所以像董仲舒叫做「天人三策」。在這情況底下,所有宗教、文化、經濟、社會、家庭、教育、學術、思想、藝術都被融入這個大的整體當中,變成是個有機的整體,這個有機的整體,其倫理上核心還是家族,這是繼承了古代的家、國、天下同構,但是它已經不那麼同構了。之後天高皇帝遠,跟古代的君、臣、民關係不一樣,這個時候是遠開了。因此,當天高皇帝遠的時候,一般老百姓就是要按照所謂聖人們或者古代賢者所立下的規矩過日子,因此這個時候孔子的地位抬得非常高。孔子被尊成像神一樣的地位這也是在漢代,之前並非如此。於老子的地位也抬得很高。老百姓就按照了這一些古代聖賢們、偉大的人物們所傳下來的道理,依照著倫理上的、天道上的、自然該有的方式來過日子,從此之後漢人的社會基本上非常穩定。朝代有興亡,有做得好的,做得不好的,做不好會崩潰,然後從新再來,可是大抵而言,漢人的文化一直在這個基礎底下持續發展到清末。

我們今天還叫做漢人,乃至於會跟很多的異民族、少數民族通婚,有所謂的「漢化」。這個「漢化」就是融入前面所講的那一種一個政治跟文化的整體,而且尤其在這裡面變成重要的它的生活方式,它是本於一種儒家的、道家的、陰陽家的這種生活方式。而且它有它的宗教性,它重視天人的合一、天人的和諧、甚至於天人的感應,這樣一個文化。而當然文字、有思想、有上層的學術文化跟發展,亦有民間的穩定的生活。然後這一切穩定的核心是在家族,以家作為他整個倫理的核心,這一套就成為漢人社會的基本的構成方式。我們底下要講希臘,大家會看到一個相比起來截然不同的一種風貌。

[1]《孝經》為一本以孝治天下的書。至東漢陳忠首先提出「先王孝治天下」的概念,三國魏晉時人則大量談「孝治天下」,如孫盛、鮑勛、李密、潘岳、李嵩等人,都大談孝道與「孝治天下」的重要。參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