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兩河流域及埃及的文化與人生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

課程介紹暨人類文明概述

本課程分為人類的古典時期和中古時期的文化,基本上按照時間序敘述,並加入比較文化之要素。以此種方式講述是為了讓一般同學了解影響我們今日生活的文明之諸要素,正因如此,本課程並不從影響我們今日生活的重要的文明要素——語言文字、宗教、政治各方面,諸如一神教的起源、東方宗教的內涵、早期的希臘哲學演變成今日各種學術和科學的過程、民主政治的源起等——講起,因為其中涉及一個根本的問題,亦即:這樣的講述,往往使同學們無法意識到文明其實是一個個的系統。換言之,系統的概念並未建立,而只看到一個個的元素。

人類的文明其實是各成體系的。每個體系都有其誕生、發展、衰變,甚至是毀滅的過程。有的文明會重生,有的則打散成各分子,在其他地方被重新吸收再發展,形成另外一個文明的因子,所以認識人類文明的體系是很重要的。此概念與我們關係甚大,以當前的世界舉例分析:各位今天坐在這裡聽我演講,會覺得「反正就是這麼回事」,但若今天我們在回教文化區,則會出現下列狀況:

1. 女性不得出席,並應戴面紗;

2. 我通常用阿拉伯文講課;

3. 講課的內容若與文化相關則必為《可蘭經》。在伊斯蘭大學中,所有和社會文化有關係的,一定從《可蘭經》開始講。

目前世界上的回教徒約九到十億人。以上所述,大體即回教世界的情況。

而若在印度教的種姓社會,則又有所不同:

1. 因為這是一個嚴格區分階級之社會,課堂上的同學將由剎帝利和婆羅門兩大階級組成,非這兩個階級出身者則基本上沒有受教育的機會。

2. 課堂講授的內容基本上以宗教為核心。

印度可說是人類宗教文化最發達的地區,先後發展出各式各樣形態的宗教。光是民間的宗教就有一神教、多神教、集體崇拜、個人崇拜……等等不一而足,花樣之多有如一座宗教博物館。同時他們也相信輪迴。由於對生命的看法不同,因此他們對現世人生不那麼在意,印度人認為在現世無論做什麼都是受苦,因此主張不要「造業」,以免再輪迴轉世受苦。這樣的印度教徒也大概有十億人。

目前全世界使用中文者約十四億人,分佈在中國大陸、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若加入受中文或漢字文化影響的地區,如日本、韓國、越南等,則可達十六、七億人。

至於基督教文化區,至今他們人生中一切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的核心價值仍由基督教信仰所界定,生命的過程多半和基督教脫不了關係。例如出生時接受洗禮、結婚在教堂、死後由牧師或神父為他們送終等。他們人生最重要的場合和價值,是由基督教所界定的。這樣的區域也相當大,約有十來億人,總的加起來就佔了人類的絕大多數。

因此,人類文明發展至今,約可分為四個主要的文明區域:

1. 回教文明:目前人數增長最為迅速的文明之一,在南撒哈拉地區與週邊地區尤其如此,並可能成為歐洲第二大宗教。目前人數約十億,仍在快速成長中。

2. 基督教文明:曾是近代人數膨脹最快的宗教,但由於生育率降低,舊信仰區域的人信仰不夠虔誠,目前人口正處於萎縮當中,但在世界上仍具有強大的主導力量。然而,基督教文明雖是現代世界的主導文明,現代文明卻不等於基督教文明,因為現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如科學、技術、商業等,源頭其實是古希臘,可說是古代希臘與羅馬文明的再現。

3. 印度教文明:目前人數約十億,與回教同樣在快速成長中。

4. 東亞文明:以中華文明為源頭與核心,影響韓國、日本、越南、泰國的北部、馬來西亞與印尼的華人。

由此可知,人類的生活方式、基本價值和看法、家庭組成、對宗教的態度,乃至語言文字的運用,在上述四大文明區之間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探討文明時,要先有「文明體系」的概念,因為它活生生地影響著當今世界。

至於「文明體系」的決定要素,首先是經過數千年演變、廝殺、奮鬥、交融,仍能保持最大的影響力者,即宗教。前述各大文明區最主要的分野即是宗教,如現代西方文化的體質是基督教文化,沒有基督教就沒有現代西方,這是一體的兩面。早先甚至可以說不是基督教徒就不是歐洲人,歐洲的定義與基督教的定義是相互重疊的,Christian是歐洲的基礎,至今仍有很大的影響。早年到歐洲去的華人,都會被歐洲人問及信奉何種宗教,乃至於因認為無信仰者不能信任,而不敢和沒有宗教信仰者來往。後來旅歐華人宣稱自己信奉「Confucius」,歐洲人才敢與其交往。——這裡說明一下「Confucius」一詞的來歷。這詞彙是早年來華的傳教士為將孔子介紹給西方而研究儒家經典時,發現孔、孟「敬天」的思想與天主教頗為接近,故用拉丁文一個有敬意的字尾「-cious」將孔子命名為「Confucius」,以給孔子一個崇高的地位,故Confucius一詞有其宗教上的意義與來歷。

人類的四大文明區中,基督教文化區是藉著古希臘與羅馬的基底發展出現代西方文明,,其中「科學」、「民主」、「商業」的種種運作方式,可以古代雅典作為它的開端者;羅馬的組織方式對他們的影響也很大,因為其國家的組成都或多或少地借用了羅馬法。因此,現代的歐洲是在希伯來文明及其衍生出來的基督教和希臘、羅馬文明的基礎上建立的,此種文明在現代化過程中其實是屬於俗世——即希臘、羅馬——的部分,包括科學、哲學、學術、組織、商業和政治運作的重要性日增,基督教的影響力反而逐漸下降,而這日增的、俗世的部分擴展到全球,接受得最好的就是東亞文明。因此,全世界非西方國家中,現代化最成功、崛起最快速的國家全都在東亞地區,亦即儒教文明影響的區域。最初是日本,再來是「亞洲四小龍」,隨後是中國大陸。

相對地,回教世界則堅決抵制現代化,認為西方的現代化是一個秉持著十字軍東征精神,企圖從根本上摧毀伊斯蘭的陰謀。如伊朗,它是古代波斯帝國所在,曾經控制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一帶的近東地區,後來在「波希戰爭」為希臘人所打敗。這是世界史上的一次重要決戰,如果當初波斯贏了,世界史將會走上東方的路子,但結果是希臘人打贏了,因此走上了西方的路子,西方文明就是從希臘打敗了波斯開始。因此,回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的恩怨還有波希之戰這一古老的淵源,可追溯到三千年前,今日伊朗與整個西方為敵,就是繼承了這個精神與歷史。因此,回教世界的一大困擾,便是他們一方面非常反對現代化,卻又不得不現代化。

無獨有偶,印度教對現代化也非常掙扎。印度教徒曾因受不了女性商品化、抛頭露面而自焚抗議。但現今的印度在電子、高科技與軟體業卻甚為強勢。而他們的語言基礎梵文則屬於高度分析性的語言,其分析性與邏輯性遠高於中文。——中文的邏輯性和分析性遠低於印歐語系的梵文和所有的西方語言,這造成我們很大的問題,卻也造成了我們的長處——因此,印度人的數理頭腦也是全世界一流、甚至頂尖的,故而印度不可小覷,而且現在印度人口和回教世界一樣迅速增加,影響力也不小。

綜上所述,未來世界文明的面貌仍會變化,我們不能說:現在已是全球化時代、是歷史的終結,全世界將變成資本主義下,電腦科技高度發展的科學、民主、自由之世界。人類歷史並不是這麼簡單,更不是全球都西化就結束了,因為回教徒不會西化,印度教也不會西化,而亞洲人(尤其是東亞人)也無法徹底西化。因此我再次重申,大家要先了解人類文明有一個「體系」的概念。不光是一個個元素的概念,而是一個個體系、一個個system——system一詞或許過重,因為文化不像科學那樣整齊,由基本公理和邏輯推演出來所建構而成,但它仍有自己的一套體系——亦即,有它根本的要素及其組合的方式,背後也有一套原理,使得它組合在一起。

目前東亞世界的文化處於較混亂的狀態,因為其雖已高度西化,卻又未能丟棄原有的文化基底,體系不甚清楚。例如,我們在政治運作方式及家庭倫理上,與美國就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人生的基本關係上,東、西方更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無法完全丟掉自己的過去,又無法充分西化,因此夾在一種「不前不後」的混亂狀態。許多青年為此甚為煩悶,覺得價值和意義都很空虛。因此我們認識文明體系的用義,除了客觀知識上的性質之外,最重要的是幫助了解自己的位置所在。

因此,本課程的目標就是「認識人生與文化的密切關係,釐清自己生命與文化的特質及其淵源,從而更深入地瞭解自己與周遭的世界,找到自身的定位」。所謂「認識人生與文化的密切關係」,是指前面所提到之「生在不同的地區,就會有不同的命運」。而「釐清自己生命與文化的特質及其淵源」,則是我們學歷史的一個重要目的——只有深入了解了自己,才可能了解別人的想法、了解其他文化的特質與其淵源。至於認識的方式,則是通過認識一個個文明圈的誕生過程及其差異,了解各文明的內涵、誕生的原因與運作方式皆有所不同。由於時間關係,我所討論的都是根本的要素、原理及運作方式。希望透過各文明的誕生、成長與衰弱,能使諸位了解其運作的基本特質及其運作方式,從而明白其特質。

就如課堂上各位同學都源於不同的家庭成長背景、個性大不相同,,我們了解文明的特質不能脫離其淵源,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文明的幼兒期是該文明最重要的時期,它決定了這個文明的基本特質。例如,中華文明的「五經」誕生於周代,所記載者除周朝外,還有夏、商以前之事,是一個經過詮釋的三代古典記錄,其使用直至1905年廢除科舉為止。在五經使用的三千年間,其地位是無可取代的,而四書則是五經的延伸與詮釋。至於西方,到20世紀初為止,要報考牛津與劍橋大學,仍須具備通讀希臘文與拉丁文原典的能力,小孩子甚至要背《聖經》。而《可蘭經》沿用至今自不待言,印度教的聖典至今亦仍在使用,因為他們更加保守,更認真地探討其內容的核心。

由此可知,人類各文明的核心價值與概念直到20世紀初,都仍可追溯到2500至3000年前的文明誕生時期,而現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其實是雅典文明的再生和利用。因此,要認識一個文明,就要了解它如何生成、變化與發展,從它誕生、成長的過程中尋找其基本特質。這是一種發生學的方法,也是一種史學的方法。目前世界上60億人口中,四大文明區域的人口即佔了三分之二,而除了回教的《可蘭經》出現得較晚,另外三大文明皆起源自遠古的時代。

回教文化是希伯來文化的第三波,之前兩波分別是猶太教與基督教,因此三教可說系出同源。基督教由猶太教轉變而來,是眾所皆知的事,至於回教創始者穆罕默德則宣稱自己是「最後一個先知」,他相信亞伯拉罕與耶穌基督也是先知,故回教徒最初對基督徒其實是尊重的。在基督教與回教之間,其實還有一個2.5波,就是摩尼教。摩尼教信仰形成於第三世紀,他們和回教徒一樣相信亞伯拉罕和耶穌基督是先知,但創始人摩尼自稱是最後的、最偉大的先知,負責向大家講述善惡的分野與道德的是非。摩尼教曾經盛極一時,既是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宗教,也曾傳到中亞與中國,後來為基督教所取代。摩尼教的興盛時期,信徒相當多,連聖徒聖奧古斯丁也曾是該教的信徒,可見古代的宗教活動是甚為興盛的。

古代宗教多發源於近東與印度兩大區域,可說是古代宗教的兩大搖籃。這兩地之間亦有密切關係,因為許多印度神祗是由希臘與羅馬傳入的,而希臘與羅馬的神祗則大多起源於近東。因此人類文明之間其實歧異不大,彼此間也具有一定關係,而惟有了解今天的文明系統從何而來,才能找到自身的定位。舉例而言,回教文明本身曾出現過數個大帝國與許多小國家,期間他們都想要統一,而伊拉克之所以入侵科威特,也是為了繼承偉大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等回教帝國的傳統:統一。因此,不能由西方民族主義的立場出發,說伊拉克違反了民族主義。再者,回教世界現在的「國界」,是十九世紀西方國家殖民回教世界後所強硬劃定,並且不懷好意地將不同的民族劃在同一個國家,導致日後回教世界紛亂不斷。在回教世界的觀念中,古代的大食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才是他們所要的,而且先知穆罕默德的使命就是要統一這個世界。因此,對他們而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至少在回教傳統上——天經地義的事。因此,不能只從西方或歐洲人的觀念看事情,惟有了解他們各自的文明體系,才會了解他們的作為。對他們而言,國家不是固定而是會改變的。

除了回教文明,印度地區也曾分佈著許多小國家,中國歷史上的國家分合也很常見,但印度和中國都仍被視為一個文明。由此可知,國家的分合是暫時且多變的,歷史上國家的興衰既多且快,但文明的生命卻是長久的。所以,要了解文明體系及其演化,以及世界上各文明的分佈與他們的特質,才會明白自己的特色與定位,從而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們要認識文明不同的體系、不同的特質,主要是用發生學、歷史學的方法,亦即:看它在歷史上怎麼誕生、成長、變化乃至於衰亡;另外還可以用比較的方法,來了解不同文明在不同時期之間的差異。本課程在選材上以東亞文明為主,從現代華人的立場出發,分析介紹世界古代史中一些影響我們最深的文化與人生型態,以幫助同學瞭解自身的文化與人生形態之歷史淵源。

目前世界史的作品多是由西方人所寫,故在敘事上以西方文明為主,身為東亞人,我們應當要有自己的主體性,不見得要全盤接收。現今身處在東亞世界的我們,存在一個特殊的問題,就是因為東亞文明原有的體系已經從根本上崩壞,以致於迷失自我。也因為如此,我們無法清楚地站在自己文明的本位上,高度的西化更使我們揚棄了自身的傳統,包括語言、親屬關係、社會的運作方式、宗教習俗等。這是我們特殊的問題,所以我們更要了解自己。我們透過發生學的方法、史學的方法,按照時間脈絡的、空間比較的方法,可以整體地認識人類各大文明。

第一個深深影響我們至今的人類古代文明,是人類的古典時期。直至二十世紀初,大部分人類仍在閱讀古典時期所產生的聖典。換言之,基本的價值、形態,還是由古典時期所定義的。第二部分是中古時期,此時對我們影響相對較大的是東亞文明,其他如印度、回教文明與西方的中古時期,對我們的影響則相對較小。這時期也是「東亞文化圈」的形成期,韓國、日本、越南等東亞國家都在這個時期於中國文化影響之下得以建國,故他們在國家形態、典章制度、語文上都借用中國的形式構成其上層結構,而「東亞文化圈」的形成,大體就在東漢至唐這段時期完成。乃至於進入近現代,雖然中國始於宋代,西方則始於文藝復興,在時間上有三百年之差,但作為近世的開端,仍有其類似性。這樣的分期,不僅是方便好看,也有其特殊的意涵。至於印度與回教文明的近現代時期,則是西方文明進入以後的事了。

人類文明分為古典、中古、近現代有其緣故。大體而言,古典時期是人類各大文明的原創時期,此時期各文明的精神最為活躍,它們的價值系統與社會、政治、人生最為密合,較少矛盾,與後世社會、政治的構造已經改變,價值系統與文化依舊,難有新的創造完全不同,因此古典時期往往被認為是文明的golden age,亦即「黃金時代」。在那個時代,人的行為比較完整、一致,人性的表現比較良善,比較符合理想中的標準。對宗教文明而言,古典時期更是重要的時期,其教主多誕生於這時期,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即使是相對而言俗世的文明,也往往在它的原創時期展現出無比的創造力、豐富性、彈性與可能性。當西方近現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在探索哲學上最深層的問題時,一定都要回頭研究希臘哲學,乃至於去了解希臘最早期的思想文化如何發展,這是中西皆然的。因此,人類文明的古典時期有其特殊的價值和影響,回教世界重視《可蘭經》,西方人仍然讀《聖經》,正是此理,這一時期對各文明的重要性是難以取代的。相對而言,中古時期則充滿分裂、紛爭,乃至衰弱,似乎無法繼續維持古典時期的美好典型,同時也沒有新的良好創造,大體而言如此。至於近現代,則往往有新的融合跟創造,每個文化不一樣,必須分別處理。

西方在近現代的突變是明顯的,特別是文藝復興以降。其主要要素是在基督教文化加上封建文化——也就是蠻族——的血統底下,重新恢復希臘、羅馬的文明,產生一種巨大的振盪融合,一個澎湃洶湧的文明遂應運而生,產生了巨大的突變。宋代以下的中國文明,也有很大的創造和突破,它和宋以前的文明在政治、經濟、社會尤其是文化各方面的差異,事實上是滿巨大的。相對地,回教地區之近現代主要是被西方所強迫加上去,而印度則是被兩個文化所改造:一個是蒙古及其所帶來的回教,另一個則是英國的殖民,但以西方文化所帶來的影響較大。因此,近現代如何定義,目前尚未有一個清楚的概念,但大體而言是指古典時期經過再生或再創造的過程,以及面對新的挑戰,從而產生了一些變化。但這門課主要講的還是古典和中古時期。

兩河流域文明

西部亞洲伊拉克境內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即中文所謂兩河流域——可能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美索不達米亞原來是希臘文,意為「河間之地」,亦即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與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之間的地區,亦稱「肥沃月灣」。但文明最早並不直接誕生在此區域,因為月灣以北的地方才是該區降雨量最大的地區,以及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學界一般所稱的美索不達米亞或兩河流域文明,則包含「肥沃月灣」的周邊廣大地區。

本書所以先討論兩河文明,不僅因其發生得最早,更因為他它是人類早期多個文化中相對強大,而且非常重要的文化。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曾出現許多小文明,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文化都消失了,能留下的都具有相當的水準。這些具有相當水準的文明進一步發展,即成為各個綿延發展的強大文明。這些綿延發展的文明都有許多的本領,很值得我們探討。兩河地區在古代甚為肥沃,利於定居農業的出現,而隨著定居農業的出現,開始有些村落,部族也隨之出現,隨著村落與部落的發展,漸次產生酋邦。

@兩河地區的農業與其文明及城市的起源

大體而言,兩河流域在西元前八千年進入新石器時代,並逐漸出現人類最早的農業與定居的村落。開始馴養動物,製造陶器,學習灌溉,發展關於來世的信仰。最早在耶莫文化(Jarmo Culture,前7000-6500年)出土了房屋遺址、人工培植的小麥和大麥,也發現馴養狗和山羊的證據。另有燧石鐮刀、石磨和陶器等出土器物。顯示兩河流域的人開始進入了定居的農村生活,這是全世界最早的農業村落之輪廓。到了西元前5500-4500年的哈拉夫文化(Halaf Culture),就已經產生作為神廟的大型房屋建築、可能具有商業機能的街道,以及新石器時代兩河文明最精美的陶器。稍後的奧貝德文化(Ubaid Culture,前5000-3500年)更發現了銅器,是人類最早的銅石並用(Chalcolithic)文化。兩河流域是最早用陶輪來製陶的。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陶輪變成了車輪。兩河文明也是第一個發明車輪的文明,車輪的發明使人可以載重,從而促進貿易的發展。

美索不達米亞約在西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都市與文字,即這個區域出現的第一個重大文明──蘇美文明(前3500-2900年)。蘇美文明由許多小城邦組成,最有名的城邦有埃利都(Eridu)、烏魯克(Uruk)、尼普爾(Nippur)、基什(Kish)等。雖有一個名義上的國王,但大體上是分權的。其中的烏魯克文明(Uruk),一般認為起源於西元前約4000年,與蘇美文明相接,蘇美文明很大一部分即繼承自烏魯克文明。烏魯克文明的重要性在於出現了大型神廟、城池與早期文字,其神廟區域的面積可達0.81平方公里,城市面積可達5平方公里。[1]這個城市的中心是神廟,神職人員與統治人員大體上是一體的,君王本身就是祭司。/烏魯克早期神廟的地基是一個可沿階梯而上的臺子,神廟位於臺子上。其後,臺子與其上的神廟都一直擴大,但神廟擴大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擴大,而高臺卻不斷地擴大和加高。到烏魯克文化後期,遠遠高出地面的「塔廟」成為蘇美平原上的一大奇景。在公元前第三千紀,「塔廟」發展為蘇美文明中著名的「通天塔殿」(Ziggurat)。[2]「通天塔殿」是蘇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因為這是它政治與宗教的核心,也是它的運作核心。文明最初是從一個小村落開始發展起來的,自小型村落至大型村落,乃至於形成城市。城市的形成,一般即象徵著大型文明的開始。蘇美文明城市的運作方式,是以這些Ziggurat為中心。

烏魯克的神廟最初並不高,後來逐漸增高,很多人認為這就是《聖經》中所提到的「巴別塔」的源頭。塔的增高,表示統治者權力的提升,這可與埃及的金字塔做一對比。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築上不一定更為巨大,但功能有所不同。兩河流域的君王是神的代理人,本身並不是神;埃及的法老王則本身就是神,因此對埃及人而言,法老王要能建造一個金字塔,以在復活之後通往永生,塔中有通往永生的詳細圖像、密室,讓木乃伊復活後能找到永生的道路。這種復活與永生的觀念,象徵著尼羅河每年夏季氾濫而後消退的循環過程,也象徵著太陽神的永恆生命,因為法老被認為是太陽神之子。河流的永生是與土地、生命與帝王的永生結合在一起的。埃及的金字塔作為帝王永生的核心象徵,是政教合一的象徵。相對而言,兩河流域的Ziggurat所象徵的權力並非集中於君王一身,而為大祭司及其下的一個祭司群所集體掌握,君王本身並不是神。其背後原因是兩河流域的基本政治型態始自分散的盟邦,故君權無法這麼統一,與埃及的君權從「舊王國時代」開始就非常集中,君王在沒有受到挑戰的情況下可以說自己是神之子或神的化身的情況不同。

兩河流域的基本型態,是從兩河流域北方的許多小城邦開始,後來在南方的蘇美地區像烏魯克文明般出現如基什(Kish)、烏魯克、烏爾(Ur)、拉格什(Legash)、溫馬(Umma)等城邦,形成蘇美史上的城邦時代,由許多小城邦組成盟邦,[3]雖然有一個國王,但各盟邦之間保持相當的自治,彼此之間的關係相對較為和諧。他們創造了文字與月曆,是最早發明文字、月曆、農業、城市與車輪的文明。在組織上,蘇美人利用集體水利工程、貿易及肥沃的農業生產等基礎,通過宗教神權與信仰建立起大型的社會組織。在信仰上,蘇美人基本上屬於多神教,頌讚自然界的生命力,包括河流、水、風等,其性質頗似後來的希臘神祗。//[4]至於各城邦之間的關係,則似乎有賴於共同從事的遠程貿易,但彼此之間,又常因為爭水而作戰,關係始終不穩定。

人類各文明的誕生方式及性質,其實頗有類似之處,但每個文明也有它的獨特性。蘇美文明最大的獨特性在於採用盟邦的方式,因此它同時也是多神信仰以容納各城邦的神,並將之組成一個系統,認為這些神祗之間是可以和諧並存的,和埃及在舊王國時期以後自多神而走向一神的情況不同。若做一個對照的話,中華文明是接近兩河文明的,因為中華文明最初所祭拜的也是天地自然的諸多神明,而且在政治上傾向大盟邦的型態,夏、商、周三代便是由數千個小城邦組成的世界性大盟邦。同時,兩河文明與中華文明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即都就是自村落、酋邦而城邦,然後由大的城邦、聚落所形成。但這兩個文明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兩河流域的王權力不大,中華文明大盟邦下的王權則較為強大。至於埃及則只有一個王。埃及並不是盟邦,故它在宗教上是集中的,最後集中為兩個神,甚至曾經企圖變成一個神;兩河流域則始終是多神、或組成一種多神的聯盟;中國則在多神之中有一個至高的神,祂在商代就是他們最終的祖先,到周代就變成了天帝。這對他們之間組織狀態的不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從巴比倫人「以眼還眼」的法律可知他們生存的環境相當嚴酷,法律主要是為了扼制犯罪,跟現在基於倫理動機而訂立的法典很不一樣。關於《漢摩拉比法典》,有圖像顯示漢摩拉比從神的手上獲得這個法典,故它依然繼續了兩河流域的文化傳統,亦即王作為神的代理人,自神手中接過法典後頒行於世界。君王從神那裡得到權力與法律來統治人民這個傳統一直為西方所繼承,同是閃族的摩西也從神那裡取得《十誡》作為戒律。

總的來說,文明的誕生都是先有定居農業的出現,然後有生產的發展和剩餘,乃至政治組織的出現及隨之而來的階級分野。統治階級會掌握絕大多數的財富,他們主要是王室、貴族,並和平民、奴隸大致構成三個不同的階級。當時的人分為三等,一個是貴族,蘇美語稱之為man;一個是平民,地位比貴族低很多;第三個就是slave──奴隸,和女人、動物一樣被視為財產般可隨意買賣處置,甚至予以毀滅。

幾乎無一例外的,所有古代的大文明都是父系社會,因為目前所發現的母系社會大多愛好和平,不會起紛爭,人性也較為善良,但卻缺乏戰鬥力。因此在文明與文明、城邦與城邦之間發生衝突以後,必然只會存留下父系社會,女人從而變成財產,這個現象自古至今少有例外。不過,埃及女子的地位相對較高,這有其特殊的原因。中國的女性地位在古代也相當高,大概僅次於埃及。

《漢摩拉比法典》已經有了它自身的倫理意涵,「以眼還眼」也是企圖達到一種公平與正義。在今天看來,這種公平、正義比較簡單有力而不複雜。而且對古人來說,失去一個眼珠的損失可能相當於失去生命,這種「以眼還眼」的原則直到今天的回教世界仍然奉行。他們不考慮犯罪的動機,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毀了眼睛即等於毀了生命,因此他們認為:不將加害者的眼睛挖出便無法獲得justice,這點和現代相當不同。

古巴比倫有兩首重要的古詩,一是《鳩格米西》(Gilgamesh),另一個是《創世史詩》(The epic of creation)。[5]《鳩格米西》講述一位古代的王成為英雄、甚至類似神明的人物。史詩的大意是:諸神們決定用大洪水來毀滅人類,只有一對夫婦靠著神給他們的秘密,登上方舟,因而倖免於難。而「鳩格米西」(傳說中的半神半人)因為在世間經歷了各式各樣的戰爭與痛苦,於是去尋找這對夫婦詢問關於永生的秘密。在鳩格米西經歷千辛萬苦找到這對夫妻之後,他們對他說:「永生的秘密是不可得的,但我可以給你青春的秘密。你到某個地方去,可以找到一棵『青春之樹』。」但當鳩格米西好不容易找到「青春之樹」,他卻因為太累而睡著,結果「青春之樹」便被一條蛇吃掉了。——蛇在閃族傳說中是一種狡猾的動物,之後《聖經》裡也提到與蛇相關的故事——於是,鳩格米西只好失落地回到家裡,接受人生的命運,即不斷的戰爭、痛苦、跋涉、辛勞,最後真正能夠享受的,就是當下和自己的妻子、兒女在一起,抱抱孩子,看看他們的笑容,與妻子好好地生活。[6]

這個故事道盡了兩河流域人們代表性的生命觀與世界觀,它具有以下的意涵:

1. 沒有永恆的生命,這和埃及相信人死後會重生不同。

2. 在閃族的心目中,神是很嚴酷、嚴格的,人的命運則是悲慘的,能夠掌握到的只有當下。這種心態反映兩河流域的生活相當地嚴酷。

與埃及周圍環繞著沙漠、海和高山,只有尼羅河三角洲一處可以入侵的環境不同,肥沃月灣因為土地肥沃而成了四戰之地。因此,相對於像個「天堂」的埃及,兩河流域其實充滿了戰爭與殺戮。所以這個地區流傳的許許多多的詩篇,都流露了一種悲哀。他們的另一首史詩《創世紀》,則是敘述一個創世的神馬爾杜克(Marduk)打死他的創造神後,在祂的屍體上建立了這個世界,諸神之間也是彼此爭鬥,甚為悲慘。

神話是不能小覷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民族最基本的生存狀態及精神的樣貌。另外舉個例子,在最悲慘的北歐神話中,神終日與黑暗、冰雪和寒冷作戰,最後連神也戰敗了。連神都戰敗的話,人就更沒有希望了。所以北歐人具有堅苦卓絕的個性,是現代西方人的始祖,北歐神話與文學也是現代歐美文學重要的源頭。同樣地,兩河流域的人生基本上是比較嚴酷的,他們的法律也非常嚴格。只有貴族可以享受充分的法權,與平民差別甚大。貴族傷害平民所受的懲罰很有限,若殺死奴隸則只需賠錢了事。但若與平民犯同樣的罪(一種不名譽的罪,比如偷竊),則貴族所受的刑罰又比平民嚴厲得多,這或許是因為貴族必須要有榮譽的緣故。這點與中國甚為相似,在《左傳》中,若貴族說錯了話,要以生命來償還,因為貴族對自己的信譽是非常重視的。

古巴比倫延續了一段時期,直至西元前1595年遭到西臺人(Hitties)與卡賽提人(Kassites)的入侵,大體上以西臺人為主。西臺人是印歐民族,他們擅於利用馬和馬車,也擅於煉鐵,但他們並非最早懂得使用鐵的民族。不過,由於西臺人掌控了優良的礦藏,加上驍勇善戰,在侵略的過程中建立了廣大的西臺帝國。但西臺在攻下巴比倫之後並未統治該區,反而由卡賽提人來統治,他們統治該區長達六個世紀,但文化卻相對落後。隨後出現了亞述人。

亞述人是有始以來最兇殘、最強大的民族之一。他們以屠殺來威嚇被征服的民族,其壁畫也多以戰爭和狩獵為主要題材,他們更建立了古代最雄偉的宮殿──尼尼微。尼尼微的城牆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亞述人在城牆貼上各種炫目的陶瓷圖案,還包括動物、野獸的浮雕等。而且尼尼微甚為巨大,其面積約為19世紀巴黎的一半,殷墟的兩倍,而其存在時期約為西元前11、12世紀,與殷墟差不多,可見西亞地區文明的發展要比中國早。

亞述人炫耀他們的兇猛與殘忍,他們不是文明的創造者,而是繼承者。亞述人也是閃族,因此兩河流域最早的統治者是蘇美人,隨後是閃族,後來是印歐民族西臺人,之後又回歸閃族統治,彼此也產生混血。亞述君王的像時常掛在野獸身上,顯示他超凡的力量。但他們倏起倏滅,在當地人民的反抗下迅速崩潰,從此了無蹤影。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蘇美人儘管戰鬥力不高,卻是兩河流域的主體,也是當地文化的主要創造者。

亞述崩潰之後,兩河流域出現了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王國是加爾底亞人所創立的王國,宣稱要恢復古巴比倫王國、乃至整個兩河流域文明的榮光。他們建造了傳說中的「空中花園」在其他許多方面也都甚為發達,包括天文學和宗教。他們提倡一種比較有性靈的宗教——當時兩河流域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宗教—,—還有很多對天堂、人間的想法,但基本上還是一種多神的宗教。總的而言,兩河流域文明最有成就的是數學、天文學與占星術。占星術起初用來占國運,傳入希臘、羅馬後改以個人為對象,影響西方至今。

然而,在新巴比倫王國興起的同時,鄰近的波斯帝國也已興起。波斯是繼承了兩河流域與埃及文化後很快速崛起的一個帝國,對兩河流域構成很大的挑戰,後來更滅掉了新巴比倫帝國。從兩河流域的歷史可知,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的影響很大。由於肥沃而有兩河文明的孕育;但也由於肥沃加上不易防守,此地也時常出現戰火。在戰火中,兇猛與暴戾都發揮到極致。新巴比倫帝國雖力圖重建文明,最終也被波斯所滅。我們可以看到,自西元前13世紀以後,兩河流域即進入了各個強大帝國彼此以鐵、血和馬車相爭的時代。所以,文明的發展最初始於簡單的聚落,相對比較和平,後來則由於彼此爭鬥而演變為血流成河的殺戮。

埃及文明

相對而言,埃及在古代時期(Archaic Period)雖然也分成許多小邦,且是多神信仰,但在西元前2700年的舊王國時期(Old Kingdom)統一之後,開始有所謂的「法老」。埃及的歷史可概分成三個大王朝,即古王朝、中王朝及新王朝,其中又有兩個中間期,加上最早的古代,共可分為六個時期,之後即被滅亡。最重要的時期是舊王國時期,它是整個埃及文明的源頭,其特色是緩慢地統一了他們所看得到的世界,又因為地形封閉而缺乏挑戰者,因此覺得這個世界是非常和諧而統一的。因此,埃及的古王朝時期並沒有常備軍,只有一種local的部隊,他們平常還可以服公役。這些local的部隊是由local的official所統制的,非常地文明而高雅。由此可見,古王朝時期是一個相當和平的時期,它形成一個文治的國家,與兩河流域多以征服為中心的情況大不同。

古埃及的信仰與統治核心是太陽神崇拜,他們相信太陽神是正義、公平、仁慈、倫理的化身,是一個相當具有倫理性的宗教。在社會上,古埃及也分為貴族、平民和奴隸三等,所有的土地是歸法老所擁有,但法老在早期即將土地分給人民居住與耕種。名義上土地是法老所有,實際上可說是人民私有的。基本上,法老透過神權來統治埃及。他們認為法老是神的兒子,也相信他們的一個古老君王曾經死而復生,當時他的屍體被撕成碎片,分散到世界各地,他的妻子為他復仇,之後四處搜集他的屍體並拼湊起來,最後他成功復活,並繼續統治埃及,即所謂尼羅河神「奧西里斯」(Osiris)的神話。尼羅河神與太陽神是古埃及兩個最重要的神,這兩個神及其所帶來的意涵就是埃及文化的核心,亦即復活與生命力。尼羅河神代表生命力,祂吸收了埃及各地的信仰,集各地生命力與物產於一身,形成一個生命力的源頭。因此埃及人也重視鱷魚,認為牠守護了尼羅河的神聖性,使尼羅河不可侵犯。[7]用什麼symbol是非常重要的,古埃及人極看重象徵生命力及超越的太陽神,相信人的永生。

埃及文明主要分成三個王朝、六個時期。三個王朝裡,所謂Old Kingdom 一般稱為古王朝,時間是在西元前2770年左右,是最關鍵的一個時期,此時這個文明第一次確定了它的組織型態,基本上是政教合一、神與王合一,王就代表了整個埃及的存在與天地秩序的一種關係。古王朝所留下來的各種紀錄,似乎顯示它相對而言相當地穩定,古王朝大概是在西元前2000年結束,結束的原因基本上是因為地方勢力的分權與教士的爭權造成了動亂,後來又重新統一。

從西元前2050到1786年這個時期是所謂的中王朝,時間比較短,只有兩百多年。可是一般認為中王朝是埃及的黃金時期。——不過這個所謂的「黃金時期」可能只是後代人的看法,還有可以商榷之處——所謂Golden Age是指它的「十二王朝」(The Twelve dynasty)[8],因為這一時期的人民相對而言地位比較平等,不像在Old Kingdom的時候,所有主要的工程都是以金字塔(Pyramid)為主,而是比較注意到社會的需要,所以興建大家都可以參與的灌溉工程、交通工程、乃至於神廟。神廟與金字塔不一樣,金字塔只有法老一個人可以享用,神廟可以進去的人就多了。因此一般學者從現代的觀點來看,認為它比較注意到社會民生,而認為十二王朝時期是Golden Age的代表。可是中王朝在十二王朝之後不久便很快地滅亡了,如果它真是埃及的黃金時期,怎麼會那麼快就滅亡了呢?這本身是矛盾的。其實從從埃及人本身的觀點來看,古王朝才是最穩定的的黃金時期。不僅宗教上最穩定,而且它的內部構造,還有人民和諧的狀態都是相對而言比較穩定的。

中王朝時期是被外來的征服者所打敗的,外來征服者是一批騎在馬上的人,一般稱之為希克索人(Hyksos)。希克索人征服並統治了埃及,時間長達一百年,後來埃及人自己重新崛起,打敗了希克索人,建立了十八王朝。新王朝時,埃及開始向外擴張。在此之前的舊王朝與中王朝時期,埃及人比較是以尼羅河流域作為他們生存的整個天地,但是被希克索人征服後,他們開始感覺到需要管理外部的事情。因此,到了新王朝時期,埃及人開始向外擴張,以牙還牙,乃至於征服一些鄰近的王國。埃及的領域穿過尼羅河流域,擴大到周邊的一些區域,甚至進入兩河流域,與包括西臺帝國的一些王國之間產生複雜的爭戰關係,但跟巴比倫的關係還比較遠一點。

隨著新王國時期的擴張,整個新王國的基本性格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再是建構在和諧穩定的秩序底下,反而開始引進一些新的階級,譬如說,開始有軍人階級、乃至於被征服的奴隸階級,社會的分化也更為厲害。教士們開始利用人希望死後能夠得到長生的心理賣符咒,而且號稱可以使用魔術(Magic)幫助人們死後得到永生。結果相對而言,造成了傳統的埃及宗教與倫理的衰落,使得埃及在這一個時期雖然擴張了許多,可是社會的紛亂度、乃至於使老百姓感覺到不公平的狀況都增加,教士更是不斷地擴權,引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改革者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埃赫那頓 (Akhenaton)。

埃赫那頓希望能夠重新恢復古埃及的宗教榮光,他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希望重新統一埃及的宗教為一神教。他原來的名字並不叫作「埃赫那頓」,而是叫做「阿曼霍泰普」(Amenhotep),hotep這個字也是跟太陽神有關係,但是他給了太陽神一個新的名字——事實上是個古代的名字——Aton。Akhenaton的意思是「讓Aton滿意」,讓Aton能夠滿意是什麼意思?Akhenaton感覺當時埃及的宗教墮落了、信仰墮落了、人民團結的情況墮落了,最重要的是教士們也墮落了,於是他把原來雜亂的信仰趕出去,恢復成一神的信仰,讓這個一神的信仰成為眾民唯一的信仰,讓教士們不再賣魔術、符咒,讓Aton成為一個純粹的、公意的、至善的神。可惜的是,因為他底下的人無法接受這個新的宗教,埃赫那頓的改革失敗了。之後教士們、法老們很快地又回到了原來的宗教,埃及繼續走原來的路。慢慢外敵入侵的情況越來越多,埃及本身的團結狀況越來越低落,於是從古王朝、中王朝再到新王朝,歷時兩千餘年的埃及先是被亞述入侵、然後在西元前525年被波斯所征服,埃及正式滅亡,成為波斯王朝的一部分。後來波斯又被希臘人所打敗,希臘人又被羅馬人所征服。

埃及文化是個非常有特色的文化,了解這個文化的關鍵就在於了解它的宗教。埃及開始時是多神教的信仰,可是這種多神教被兩個主要的神祇所統一:第一是太陽神的崇拜,太陽神本來是被締造埃及王朝的埃及人所信仰,後來成為凌駕其它地域宗教的一個宗教。不過,凌駕於其他宗教之上,並不意謂它消滅了原有的宗教,反而是把它們都收編在自己底下。另一個重要的宗教信仰是對尼羅河神──奧西里斯(Osiris)——的崇拜,奧西里斯本身就具有再生的意思,因為他的屍體分散四方,被他的妻子重新收回來,而且殺他的人是他的兄弟,他的兒子最後又替他復仇。這個故事對埃及人的重要性在於人死後可以復生,而妻子對於丈夫的忠心、子女對於父親的孝道、乃至於公義的再現,也都成為埃及的文化裡非常重要的一些基本符號。

尼羅河神與太陽神之間最主要的分野,在於太陽神是超越的,它代表一種超越的秩序,超越的公義與倫理;而尼羅河神是親近的、親切的,是一種自然的乃至於象徵尼羅河不斷再生的力量,這本來是埃及神的原形,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都要面臨尼羅河神(Osiris)的審判。

圖一

看這幅圖中(圖一),坐在右邊的就是Osiris,圖的中間有個天秤,天秤的左邊站著一位公主,這個公主死了以後,她的心要被放在秤上做秤量,看她是不是有足夠善良的心,可以進入真正死後永生的領域。這一點非常地重要,一方面是對永生的信仰,另外一方面,它的倫理性也相當地強,因為他要量的是人的心,而不是人的頭腦,更不是人在世間的功業、作為或成就。這表示埃及人的倫理性是非常高的,後來的各大宗教,他們所看重的都是人的心靈,是不是有一顆善良的心,而不是人的頭腦、知識、成就、智慧或世間上的錢財。這點非常重要,也可以說,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如此看重並肯定生命中一個核心價值的文明。所以在這點上,埃及人的倫理性相當高,至少比兩河流域要高許多——兩河流域宗教的倫理性相對而言比較不足,它的創世神話、乃至於英雄的神話,基本上所探討的都是永生與如何得到幸福,並沒有像埃及人而言這樣高度的倫理性。

埃及的宗教在古文明裡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因為它演變的結果,變成世界上第一個曾經提倡過一神教(埃赫那頓Akhenaton)的文明。此外,因為埃及的政治與宗教是一體而不可分的,在舊王國的時代,它的構造是最堅固的,也就是說,埃及的法老同時代表世間的一切,他本身就是一個living god,尼羅河是否能夠再一次地展現它永生的能力、乃至於太陽是不是會如此地照顧人們的生活,這些都跟法老死後是不是能夠得到永生有關。所以,他們建造金字塔並不是一種個人的事業,甚至金字塔也並不是奴隸造的。相反地,學者們基本上普遍認為,金字塔是利用大概七萬個農民,不斷地在每一個夏天(因為夏天尼羅河氾濫,比較不能工作)所建築起來的。而且農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榮耀的工作,因為如果能夠把金字塔建好,君王死後就能夠透過金字塔得到良好的保護。再者,金字塔中間的建構接通宇宙的能量,而到達永生的領域,同時也表示埃及所有的人都能夠安享平安幸福。這說明舊王國時期的集體幸福是非常強的。

舊王國時期的集體性,在於其王朝的締建者在締建之時即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舊王國的法老與臣民之間的連繫性也相當地強。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大量金字塔的時期,舊王國的第一個締造者就開始建造金字塔,在一百年之內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金字塔。這個時候還並不需要提倡後來的一神教——一神教的出現是在新王國時期——舊王國時期的神祇以太陽神與尼羅河神為主,太陽神表達了超越的公意,而尼羅河神表達了世界上再生的乃至於自然的生命力,中央的神靈與地方的神靈達成一種和諧。他們並沒有常備的軍隊,而且女性的地位也相對地高,因為埃及雖然不能說是一夫一妻制,法老可以娶妾,但是妾並不多,而大部分的人民是一夫一妻的。我們可以看到,在所有的建築雕刻裡,埃及的王站前,他的太太稍微站後,他們的關係相當地密切,而且高度也沒有差的太遠。從各種資料發現,埃及在古代文明裡,男女地位是相對最平等的。此外,埃及社會分成五個階級,分別是:1:王室;2:教士;3:貴族;4:專業技術人員、商人、各式各樣的工匠及知識份子、書寫家等;5:一般人民,其中絕大部分是農民。這些階級在宗教為主的架構裡頭,似乎頗能夠和諧相處,並且保持相當高的穩定性,這個穩定性也往往在他們的雕像裡展現。

這(圖二)是古王朝的一對法老夫婦,他們同時也是兄妹,曾建了三個大金字塔之中的門卡雷金字塔(Pyramid of Menkaure)。從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永遠凝視著前方,非常地平靜,臉上除了微笑之外沒有其它的emotion,跟我們曾經在兩河流域裡看到的雕像情況大不相同,這一點學者們普遍解釋為整個埃及王朝的穩定、乃至於永久的和平與安定的象徵。在古代文明裡,埃及人顯現出的近似神性,或者這種對於神性追求的程度可說是最高的,它也感覺到人最重要的是心,而心靈需要常保持平靜,只有平靜才能相應於宇宙這種永遠的平安狀態。舊王朝時期基本上沒有常備的軍隊,它的秩序似乎是靠彼此間的平衡與共識。地方上有各自的軍隊,然後由文官統制,這在古代文明裡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狀態,與中國的封建體制靠集體共識維繫,有一定的類似性。

圖二 埃及第四王朝法老門卡雷夫婦

舊王朝時期建了最多的金字塔,在農閒的時候普遍參與金字塔的修建,對老百姓而言是極榮耀的工作。中王朝時期建築的中心不再是金字塔,而開始興建許多的神廟,這些神廟有更多的民眾參與,一方面似乎是比較具有社會性和平民化,可是另一方面而言,法老的塑像越來越高大,而神廟也是非常巨大的。圖三這個神廟是底比斯最為古老的廟宇,神廟中間可以容納下歐洲任何一座最大的哥德式教堂,比歐洲任何後來所建的教堂所佔的幅員還要更大,而且高度也極為驚人,大的柱頂甚至可以站上一百個人。中王朝時期的生活,相對而言反而沒有舊王朝時期的穩定,個人對死後的追求也慢慢地增多,集體性也稍微下降,而且中王朝的時間也相對地較短。

圖三 卡奈克神廟(Temple of Karnak, at Luxor)

新王朝時期也是一般所謂的帝國時期。此時埃及向外擴張,擴張之後產生了一個問題,即社會階級開始有一些分化。原來的埃及人一般不蓄奴隸,到了新王朝時期才開始有奴隸,不過他們習慣上仍不喜歡蓄奴隸,所以久了之後,奴隸慢慢又會重新變成軍人或者農民。埃及底層人民的生活大體上相當辛苦,因此他們對於個人的追求也慢慢地增加,開始有教士們向個人販賣符咒等各式各樣的問題,這激起了後來的「Akhenaton」的宗教改革──希望能建立一個一神教,以一個全能的、公意的太陽神作為一切信仰的中心,掃除原來多神信仰的狀態,把舊的神祇都從原來的神廟的表面去除,而且把大批的僧侶趕出神廟裡頭。

但是這次的宗教改革一方面是曲高和寡,另一方面埃及人還不習慣這樣的新宗教,覺得這把他們所熟悉的很多舊的神靈都消滅了,只剩下兩個神:一個是天上的aton、另一個是他在地上的化身Akhenaton以及他的妻子。這點對他們來講不太能夠接受,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埃及人其實已經普遍地希望自己的死後也能夠得到永生,而不再只是帝王或者貴族的權利,而Akhenaton並沒有給予他們這樣一個直接的希望,因為那一部分其實以前主要是由Osiris尼羅河神來管的,Akhenaton變成只是一個超越的、公意的、倫理性的、非常理想化的神明。

Akhenaton甚至希望為新宗教而遷都離開底比斯(Thebes),建立一個新的國都,老百姓們對於這件事也不太能夠接受,因為他們已經習於舊的方式。為了一個新的神而遷都,代表埃及政治的本質是與宗教不能分的,因此當宗教的本質發生變化時,整個政權的組織乃至於都城都要遷移,這才代表一個新的開始。所以,Akhenaton一神教的改革,是伴隨著全盤埃及整個體制的變化,可是大家已經習慣於舊有的方式,而不習慣於Akhenaton,所以他在位只有15年,很快就結束了。Akhenaton去世之後,教士們開始反撲,然他的繼位者也不再用他的這一套繼續下去。之後埃及便一路走向衰落的道路,內部分化及腐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教士們也越來越不負責,而過度的膨脹並不能保障他們,反而引來更多的侵略,最後是埃及的滅亡。

埃及的興衰給人類留下許多的遺產及教訓。埃及的遺產是多方面的,因為埃及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字母的民族,雖然它是一種象形文字,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象形文字裡頭本身逐漸演化出來對於事件的記載、乃至於最後變成有拼音的。所以它的文字有三種類型,一種是象形的,另外一種是表達事件意思的,第三種事實上是拼音的。它開始時有二十幾個字母,可是它為什麼並沒有全面轉成拼音的文字,而是由閃族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在大約西元前1100年才真正地正式使用拼音文字呢?因為埃及雖然在舊王朝時期就發現了拼音(大約在西元前2600年),但基於宗教的保守性而未進一步發展,亦即,象形文字對於他們似乎具有一種不可替代的神聖性,而這個神聖性沒有辦法用拼音來取代。相對地,腓尼基人是一個商業性的民族,而拼音最便利於商業的記載,所以後來的拼音文字似乎再也不能像埃及文字般,保留那麼多的神聖性,後來的宗教也很少能夠到達像埃及人這樣高度的一種集中的狀態。

埃及人另一個重要遺產是宗教,它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一神信仰的宗教,而且高度性靈化,因此對後世的啟發很多,一般認為對於它對後來基督教的一神教,閃族的一神教都有相當的啟發。而埃及第三重要的遺產則是數學與天文學,埃及的數學與天文學的發達是有名的,這是因為他們計算尼羅河的氾濫需要非常準確。他們用太陽曆(Solar Calendar),因為在舊王國時期發現,星辰每天早上出現的地點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每年有一天,天上最亮的天狼星與太陽會在同一地點一起出現,由此便把這一天訂做那一年的第一天,從而就可以有準確的太陽曆,這個曆法比兩河流域的——兩河流域的數學是更為進步的,但是埃及的數學對後來的希臘也頗有影響。——還要準確。

不過,光從這幾個遺產並不能夠看出埃及文化的價值,因為埃及文化許許多多其它方面的東西是比較isolated,在尼羅河這個地區自己發展、自己享用,對於外界的影響也比較小。可是,它卻留下了前所未有的一個model,這個文明差不多從西元前3000多年前發軔,然後一直維繫到西元前500年,至少維繫了2500年。埃及文明能夠持續2000多年,當然有它自己的獨到之處,這個獨到之處別人很難學習,原因在於它的穩定和安定,以及它這種既能包容多元又能夠相當集中、既能表現超越的正義又能夠顧慮到世間需要的信仰,事實上是滿困難的。埃及主要的神明是太陽神和尼羅河神,太陽神具有超越性,而尼羅河神跟人是比較親近的。我們做個類比,天主教裡會有聖母的崇拜,很大部分的原因在於上帝或者耶穌基督的超越性會讓人覺得有種距離感,而不像聖母瑪利亞,一般人都可以親近她,直接得到她慈母般的撫慰,所以即使在基督教的舊教系統裡面也發展出這樣一種定型的系統。在埃及的體系裡,一方面太陽神具有超越性,一方面尼羅河神又和人較為親近,此外,很多地方上的神靈都納入了尼羅河神的系統,所以它等於是在一個多神的系統裡納入兩個最高的神靈,而這個神靈既有超越性又有對人們的親近性,並維持了非常長久的時間,而它最主要的原創時期也基本上是在舊王朝。

就如同兩河流域最主要的文明原創是在蘇美,埃及則是在舊王朝時期。而且他們在剛開始發展出來的情況,其實對於埃及人而言,都是最優美、最好的,比較上最和諧的,可是到了後來反而產生了種種的問題。也就是說,文明一開始原創的模型,事實上是非常難以超越的,而埃及的模型與尼羅河穩定的氾濫、降回正常的水位及整個地理環境的隔絕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別人很難學到它這種穩定性。所有古代文明裡頭,它幾乎是老百姓相對而言過得最好的,而且社會階級之間的關係也是比較好。雖然財富還是集中在上層的君王與貴族手中,農民的生活遠不能相比,可是從各種留下來的壁畫、器物裡面可以看到,似乎他們之間的和諧程度相當高,這才能夠說明舊王朝時期為什麼沒有常備軍隊。——很難想像一個王室沒有常備軍隊,而地方上不反叛——兩河流域絕然不是這種情況,主要就是靠軍事控制,尤其巴比倫。一開始蘇美王朝時期是沒有王的,而後就是靠軍事控制,而且是越來越嚴酷的軍事控制,到亞述時期根本變成了殘暴的政治,這種狀況反而在埃及沒有發現。所以一般學者都認為埃及文明是古代文明的一個重要典範,雖然它是一個並不容易學習的典範。

埃及認為一切的事物在自然界都有它存在的一個原因,所以即使作惡的、毀滅性的東西,也都是自然力量的一部份,在這一點上來講,埃及的宗教系統與印度及中國的系統比較接近。//補充一點,埃及金字塔最盛的是舊王國時期,到了中王國時期就少得多,至於遷都底比斯之後,便不再使用金字塔,而改用地下王陵。這原因很多,學界有石材不足、地方政權興起、盜墓……等等不同的講法。但地下王陵非常地發達,它的象徵意涵主要在保護法老,而不像早先金字塔所具有的、象徵天上與地下連結的輝煌意義。大體而言,埃及人在三個王朝中最為欣羨的,也是舊王朝時期那種在倫理上、宗教上、政治上、團結合作上都比較和諧的景象,而這後來就慢慢被越來越多個人性的東西分化。其實舊王朝本身的衰落基本上就有這樣的情況,而後屬於個人性的乃至於世間上的慾望越來越侵入,這與埃及的覆亡大概有直接的關係。

參考書目:劉景輝(民94)。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與文化。歷史月刊,159,6-23。

[1] 「This period saw a shift from small, agricultural villages to a larger urban center with a full-time bureaucracy, military, and stratified society. Although other settlements coexisted with Uruk they were generally about 10 hectares while Uruk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The Uruk period culture exported by Sumerian traders and colonists had an effect on all surrounding peoples, who gradually evolved their own comparable, competing economies and cultures. At its height c 2900 BCE, Uruk probably had 50,000–80,000 residents living in 6 square km of walled area; the largest city in the world at the time.」(Encyclopedia)

[2] 「The Mesopotamian ziggurats were not places for public worship or ceremonies. They were believed to be dwelling places for the gods and each city had its own patron god. Only priests were permitted on the ziggurat or in the rooms at its base, and it was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care for the gods and attend to their needs. The priests were very powerful members of Sumerian society……. The Mesopotamians believed that these pyramid temples connected heaven and earth. In fact, the ziggurat at Babylon was known as Etemenankia or "House of the Platform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Each ziggurat was part of a temple complex that included a courtyard, storage rooms, bathrooms, and living quarters, around which a city was built.」(wi)

[3] 「四.早期王朝時代(前2900-2350年) 自烏魯克文化期的結束到阿卡德的薩爾恭(Sargon of Akkad,前 2371-2316年)統一美索不達米亞,稱做早期王朝時代(Early Dynastic Period)。這個時期,蘇美同時存在許多城邦國家,如基什(Kish),烏魯克,烏爾(Ur),拉格什(Legash),溫馬(Umma)等,形成蘇美史上的城邦時代」

[4] //「圓筒印章:圓筒印章可能是烏魯克人發明的,用石頭製成,長度自2公分半到7公分不等,其粗者厚度似大拇指,細者如鉛筆。圓筒印章的圓柱面上,刻以陰文,多為人類、動物、植物等形象,主題則多見日常生活情景和神話題材。圓筒印章主要用於標明個人財產,賦予契約以合法的約束力。是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中特有的工藝品,不乏優秀之作。文字:最早有文字的泥簡是在烏魯克遺址的第四層發現的象形文字。(烏魯克遺址共十八層,層的數字愈大,表示地層愈古老)這種象形文字也在其他相當於烏魯克遺址的第五層與第六層發現。在後烏魯克期,象形文字發展成表音符號和指意符號。到了早期王朝時代中期(前2750-2600年),象形文字則發展成蘇美人的楔形文字(Cuneiform)。因為文字的使用,蘇美人開始邁入文明時代。基本上,西元前3500至西元前2900年,因為文字簡陋不易辨識,故稱為原始文字時代。後期烏魯克文化是前期烏魯克文化的精進與擴散期。此外,後期烏魯克的另一特徵是蘇美地區普遍的都市化現象。」

[5] 「史詩記載創世前是一片混沌,由兩位原始神阿普蘇(Abzu,一譯「阿卜蘇」)與提阿瑪特(一譯「提馬特」)統治。阿普蘇與提阿瑪特誕下拉赫木(Lahmu)及拉哈木(Lahamu),然後他們又誕下安沙爾(Anshar)和基沙爾(Kishar),二人誕下安努(Anu),安努創造了眾多神祇,他們玩樂時的噪音令提阿瑪特及阿普蘇非常煩厭,阿普蘇本欲殺死這些年輕的神祇,但遭提阿瑪特反對,侍侯他們的穆木(Mummu)則同意阿普蘇的做法。於是,提阿瑪特便向眾神中最有力量的埃亞警告,埃亞使用魔法令阿普蘇陷入昏迷,然後把他殺死,於是埃亞就成了眾神之首。他與妻子達姆金娜(Damkina)誕下兒子馬爾杜克。馬爾杜克能駕馭塵暴及旋風,並撕開了提阿瑪特的身體,導致仍在提阿瑪特體內的眾神不得安睡。

眾神慫恿提阿瑪特報復殺夫之仇。提阿瑪特所集合的力量愈來愈大,部分神祇加入她的陣營,她創造了十一隻怪物協助她取勝,同時又把金固提升為「最高主宰」,面對即將降臨的危難,眾神都無力應付。最終馬爾杜克被選為對抗提阿瑪特之人。他殺死提阿瑪特之後,以她的身體創造世界。

於提阿瑪特麾下的眾神最初是被迫為其他神祇奴役的,當馬爾杜克殺死金固,並以其鮮血創造人類時,他們亦獲得自由,並建立巴比倫作為主神居住的地方。最後,諸神賦予馬爾杜克王位,賜予他五十個稱號。值得注意的是,馬爾杜克的地位比恩利爾還要高,恩利爾於早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神為眾神之王的神祇。」

[6] 「The story centers on a friendship between Gilgamesh and Enkidu. Enkidu is a wild man created by the gods as Gilgamesh's equal to distract him from oppressing the people of Uruk. Together, they journey to the Cedar Mountain to defeat Humbaba, its monstrous guardian. Later they kill the Bull of Heaven, which the goddess Ishtar sends to punish Gilgamesh for spurning her advances. As a punishment for these actions, the gods sentenced Enkidu to death.

The second half of the epic focuses on Gilgamesh's distress at Enkidu's death, and his quest for immortality. In order to learn the secret of eternal life, Gilgamesh undertakes a long and perilous journey. He learns that "Life, which you look for, you will never find. For when the gods created man, they let death be his share, and life withheld in their own hands".[1] Nevertheless, Gilgamesh's fame lived on after his death, because of his great building projects, and his accounts of Siduri's advice and what Utnapishtim told him happened during the flood. The story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Gilgamesh has since become adapted in works of popular fiction.」(wi)

[7]/這可能和遊牧民族崇拜狼類似,不僅因為狼兇猛,也因為狼保障了草原的存在。成吉思汗是狼神的變身,因此繼承了狼神的精神,從而征服了這個世界。

[8]埃及分成21個王朝,最早的朝代(Dynasty)是在古王朝之前就開始了,即Archaic(一般翻成「古」 跟「舊」) Period,古王朝的第一任是第三個Dynasty。之後是所謂的中紀時期──中王朝。中王朝的這個時期,是第十二個朝代(Dynasty)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