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不全壞,這類助控糖減重又抗發炎

2020/03/11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和熱量的主要來源,也是影響血糖上升的重要關鍵。因此,很多減重和糖尿病患者都會刻意避免攝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不過,在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卻有一類特別的食物,不僅升糖指數 (GI) 非常低 (升糖指數是指食物吃進體內後,造成血糖上升速度的快慢),還有助瘦身,這類特別的食物就是 一 豆莢類。

豆莢類食物的健康益處

一、含豐富膳食纖維

  1. 不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有助控制血糖值
  2. 可降低血脂肪,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3. 可增加飽足感,有助控制體重
  4. 可刺激腸蠕動,預防便秘
  5. 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來源之一,能增進腸道好菌繁殖,維持腸道健康

二、為優質蛋白質來源,可作為動物性蛋白質的替代品

豆莢類是植物性蛋白質的絕佳來源,蛋白質含量是小麥和稻米等主食類的2~3倍,部分豆類的蛋白質含量甚至更勝肉類,可作為部分動物性蛋白質的替代品,避免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的風險,維護心血管健康,也是「瘦身食物」的優質選擇。

數據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三、為低升糖指數 (GI) 食物,有助控制血糖和減重

豆莢類食物的GI值很低,大部分都遠低於50以下,是糖尿病患者和胰島素阻抗者的優質食物來源,可避免血糖大幅波動,有助於控制血糖,再加上低GI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比較緩慢,較不容易感到飢餓,也有助於減重族維持飽腹感。

Jenkins et al (2012) 研究指出:

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取1 杯低GI豆類食物,3個月後, HbA1c下降0.5%、收縮壓降低4mmHg、舒張壓降低3mmHg、心率降低3.1 次/分、總膽固醇減少 8mg/dL、三酸甘油脂顯著降低 21mg/dL、低密度脂蛋白 (LDL,好的膽固醇) 增加3mg/dL,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風險。

四、抗發炎

豆類食物除了含豐富蛋白質外,也富含許多抗氧化成分,也是很好的抗發炎食物。

Hermsdorff et al. (2011) 研究指出:

肥胖者每週攝取 4份低熱量豆莢類食物,包括扁豆、鷹嘴豆、豌豆、豌豆、雪蓮子或其它豆類,四週後,體重、收縮壓、總膽固醇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LDL) 改善,也降低了發炎指數 (CRP,C 反應蛋白,為身體急性發炎及組織受損的指標)。

豆莢類食物雖是優質碳水化合物來源,但也不可過量攝取,正常成年人每日碳水化合物建議攝取量,應控制在總熱量的50%~60%為限。若過量攝取,吃下過多熱量,也會導致肥胖上身,甚至進一步影響血糖。

延伸閱讀:每日餐盤不可少的長壽食物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089999
  2.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394-010-0115-x

【高登藍牙體重體脂計】

MIT精品設計 九大生理數據 登入人數無限制,可多人使用免按鍵、免設定、快速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