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能四要素,你符合幾項?

2020/08/06

「體適能」是指身體對於生活、運動、環境 (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 的綜合適應能力,一般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或運動等表現上,有較佳的體力和表現,身體較不會感到過度疲累。

體適能是運動界使用已久的名詞,但其中又包含兩大類,一是與運動競技有關的體適能 ,包括敏捷、速度、平衡、協調、反應時間及爆發力等要素;另一類則是與健康相關的體適能稱為「健康體適能」或「健康體能」,是指人的器官組織如心臟、血管、肺臟、肌肉組織等都能有效發揮正常功能,使身體能勝任日常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及應付突發狀況的身體適應能力,健康狀況較佳,比較不容易生病。


「健康體能」構成四要素

一、有氧適能 (心肺耐力):評估健康體能最重要的一項

是人體把大氣中的氧氣輸送到細胞中的能力,也是身體能持久工作的基礎,代表著一個人整體的健康水平。


二、肌肉適能:分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1. 肌肉力量

是某一肌肉或肌肉群對抗阻力,一次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身體任何大小的動作都是靠肌肉牽引骨骼而完成的,肌肉若力量不足,動作表現上就會顯得吃力、甚至無法完成,進而使肌肉容易疲勞。

  1. 肌肉耐力

是指某一肌肉或肌肉群在從事反覆收縮動作時的耐力表現;或是肌肉維持某一固定用力狀態的持久時間。


三、柔軟度 (骨骼肌肉的活動範圍)

柔軟度是指關節、骨骼及肌肉所能活動的最大範圍,是日常生活活動所需的重要能力。柔軟度好身體在彎曲、伸展、扭轉、運動等表現上比較輕鬆自如,也可以使肌肉受到較好的保護而免於因用力而扭傷或拉傷。


四. 身體組成 (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過多導致肥胖,是威脅生命的重要高危險因子。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西化的飲食型態,加上忙碌的生活型態、習慣久坐、缺乏身體活動,身體所攝入的熱量大於所消耗的熱量,導致體脂肪囤積,肥胖、三高、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中風等慢性疾病問題日益嚴重,影響健康,進而影響身體的活動體能與耐力。


一個健康的人,這四項「健康體能」要素都應該處於良好的範圍。如果有某項指標不夠好,表示你的體能健康狀態還不夠全面,需要加強不足的部分。

以下是健康體適能的評估項目:

  1. 身體基本測量:血壓、體溫、脈博、呼吸,瞭解身體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2. 身體組成 (身體體脂肪組百分比)測量:身高、體重、BMI、體脂肪 (皮脂厚度測量)、腰臀圍比。其中以體脂肪和腰圍最重要,中廣體型為慢性病高危險群。

  3. 心肺耐力:登階測驗、12分鐘跑走。

  4. 柔軟度測量:坐姿體前彎、立姿體前彎。

  5. 肌力與肌耐力:伏地挺身 (男性採伸膝,女性採屈膝)、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詳細健康體適能的測量方法、步驟和測驗結果參考數值,詳見國民健康署網站: http://bit.ly/2pQtmrP

MIT 創新科技 / 九大功能 / 免按鍵 / 免設定 登入人數無上限,可多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