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踵】訓練小腿肌力

2019/05/28

小腿肌肉除了影響腿部的粗細外,對身體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1. 小腿是「人體第二個心臟」

下肢靜脈血液要順利送回心臟,需要透過小腿肌肉的收縮擠壓,才能順利由下往上推送回心臟。若小腿肌力不足,下肢血液循環不順暢,將影響心血管健康,廢物毒素易堆積,導致下肢水腫、靜脈曲張等問題。

2.「鳥仔腳」是「肌少症」警訊!

根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 (AWGS) 於2019年公布,50歲以上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代表肌肉質量可能不足,準確率可達7成。小腿肌肉量或肌力不足,會影響站立、行走能力和平衡穩定度,增加跌倒意外和老年失能、臥床及死亡風險。

3. 小腿肌力不足容易運動傷害

小腿肌力、肌耐力不足,增加運動加速時小腿肌肉和肌腱拉傷風險。

小腿肌主要由「內、外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所組成,合稱小腿三頭肌,是維持人體直立的主要肌肉。

  • 腓腸肌:俗稱小腿肚,是小腿最主要的力量來源。屬於雙關節肌肉,負責維持膝關節和踝關節穩定度。主要由「快肌」所組成,掌管小腿的爆發力,影響站、走、跑、跳等運動的瞬發力表現。在腿部伸直的時候訓練效果較好。
  • 比目魚肌:屬於單關節肌肉,負責維持踝關節穩定度。主要由保持平衡和適合緩慢運動的「慢肌」所組成,掌管小腿的肌耐力表現,影響運動後的肌肉疲勞、痠痛等情況。在腿部伸直或彎曲時都可以訓練。

說到小腿肌力訓練,最具代表性的訓練動作就屬「提踵」(Calf Raise ),簡單的說也就是墊腳尖,訓練功效如下:

  1. 可提升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穩定性,有助維持身體平衡。
  2. 改善下肢靜脈循環,促進心血管健康。
  3. 雕塑胖胖小腿,讓小腿肌肉顯得緊實有線條
  4. 提臀縮腰:踮起腳尖站立時,腹部、臀部和大腿都會跟著收縮,可促進腹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活化內臟機能、去除腹部脂肪。


依訓練肌肉不同,又可分為站姿提踵和坐姿提踵。

一、站姿提踵

訓練肌肉:內、外腓腸肌

訓練動作:

  1. 可以採原地提踵,或者找個台階做提踵動作,讓小腿肌能徹底伸展開來。
  2. 將前腳掌踩在台階上,腳跟懸空。
  3. 慢慢提起抬起腳跟,盡可能抬高後腳跟,直至小腿完全收緊,再慢慢地把腳跟放下。
  4. 重複此動作 10~20下 (量力而行) x 2~3 組
  5. 能力佳者,可雙手拿啞鈴或槓鈴做負重提踵。
  6. 肌力弱或無法維持平衡的長者,可扶椅背或牆壁練習,避免跌倒。

二、坐姿提踵

訓練肌肉:比目魚肌

訓練動作:

  1. 坐在能讓大腿平行於地面的椅子上,前腳掌踩在踏板上。
  2. 大腿與小腿垂直,雙手持重物或啞鈴置於近膝蓋處 (不要壓到膝蓋骨),加強負重訓練。
  3. 用前腳掌的力量慢慢抬高後腳跟,盡可能抬至最高,停頓1~2秒,再慢慢放下回到最低點。
  4. 重複此動作10~20下 (量力而行) x 2~3 組。

平時小腿容易抽筋的人,表示小腿經常處於緊縮狀態,「提踵」訓練前,應先做小腿拉伸動作,充分做好熱身,避免訓練過程抽筋或運動傷害。一般人訓練結束後,也應適度伸展小腿肌肉。可將一腳的腳趾擱放在階梯或牆壁上,支撐物的高度越高肌肉的伸展就越多,維持腳尖朝上的動作 10秒,全程腳都要伸直,上半身可往前傾向腳趾方向或採弓箭步方式也可伸展小腿肌肉。

除了「提踵」訓練動作外,平時也可以多「踮腳尖走路」,來鍛鍊小腿肌肉。

DONNA營養師研發監製

唯一歐盟有機認證的愛爾蘭海藻鈣 完美鈣鎂黃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