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運動掌握強度,慎防意外

2020/01/07

氣溫低血管緊縮,好發心血管疾病

冬季氣溫低,血管緊縮、血循不順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壓波動幅度大,心臟負荷增加,大大提升心血管疾病、中風突發風險。

老年人、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彈性不如年輕人的好,冬季運動除了要特別注意保暖禦寒外,掌握適當的運動強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冬季運動的選擇,以緩和漸進、有氧為主,避免競賽式、高強度運動方式,運動強度要適中,建議選擇「輕至中強度運動」,以個人體力可以長時間負荷的運動方式為佳。學會運用#運動自覺強度量表(RPE)」來評估運動費力程度,避免過於激烈,造成心臟過度負擔,降低突發心血管疾病和猝死風險。

中強度運動

運動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會流一些汗;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

運動自覺強度量表

0-10 數字大小表示運動強度。完全不費力為0分、適度為3分、感到吃力為5分、累到喘不過氣(極限值)為10分。建議強度以3-7分為適當,7分強度最剛好,可感覺有點喘,卻不會造成身體過度負荷。若自覺費力強度超過7分,感覺喘不過氣、胸悶,就應立即休息。

另外,運動時間不宜早!清晨氣溫低,宜選擇陽光充足或氣溫回升後再外出運動,或選擇溫度較穩定的室內運動為佳。

天氣冷,肌肉關節較為僵硬,應拉長運動前的暖身時間,讓身體徹底暖和了,再漸進式的增加運動強度,運動後也別忽略冷身動作,應讓處於高張力狀態下的身體,漸進式緩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