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中後應如何補充水分?

2020/08/04


運動時,依運動強度不同每小時可能會流失0.5-2.5公升的水分,尤其是激烈運動或在炎熱的天氣下運動,身體大量排汗,很容易導致身體缺水。人在運動時需要散熱、需要更快的循環、更有效率的代謝,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完成。身體缺水時,血量減少、體溫上升,會對心、肺與循環系統造成壓力,危害健康,還會導致運動提早感到疲勞與注意力降低等。

研究證實,當身體水分流失超過體重2%時,會大大降低運動表現,影響身體器官功能、內分泌、神經傳導物質、有氧和認知能力;若水分流失3-5%,無氧運動或高強度活動、競技運動技能都會下降;若流失4%水分,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及腹瀉症狀;若流失5%有氧能力將減少30%;而流失8%將導致暈眩、呼吸困難、虛弱和混亂。

幫身體補充足夠水分

運動前:應確保喝下充足的水分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建議於運動前2-4小時內應緩慢喝下5-10毫升/公斤的液體,以確保身體含水量足夠。(檢查身體含水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尿液顏色與尿液量,水份充足尿液應為淡黃色且清澈)。


運動中:視運動量增減水分

專家建議運動時水分流失應限制在體重的2%以內。(可以透過運動前後測量體重,計算出流失的液體量)。

對大多數的運動員和運動種類來說,每小時補充400-800毫升的液體,已能夠預防脫水及水分過多。

  • 對大多數持續時間1小時或更短的運動,水已經能補足液體的流失。

  • 對於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的高強度運動,補充每公升含有40-80克碳水化合物的低滲或等滲運動飲料,可以減少疲勞和提高運動表現。

  • 對於持續1-3小時的高強度運動,每小時補充30-60克碳水化合物,將有助於提高耐力。

  • 對於持續超過3個小時的高強度運動,建議每小時攝取90克碳水化合物,應提供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如雙能源能量飲料。


運動後:缺多少補多少

最好水和鈉皆補充,以恢復水分平衡。含鈉和碳水化合物的運動飲料,比水更能加快運動後恢復的速度。

每流失一公斤汗水,就應補充1-1.5公升的水,以彌補運動中流失的汗水。(運動前後測量體重是確保身體水分充足的好方法)

不要一口氣喝下全部需要補充的水量,因為快速增加血液量會促進排尿,並增加低血鈉風險。依你感到舒適的方式盡可能多喝一些,再分次將剩餘的量喝完,直到水分完全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