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養生,預防心血管和秋冬疾病

2020/05/19

明天是24節氣中的【小滿】,夏熟作物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因此稱為「小滿」。炎夏即將開始,梅雨鋒面一波波接力報到,降雨量增多,加上開始吹起西南風,天氣將變得更濕、更熱、更悶,身體不清爽,也是疾病好發時節。

「冬病夏治」預防秋冬呼吸道疾患

此時早晚氣溫仍偏涼,尤其是降雨後,要注意避免著涼感冒。夏天受寒於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和呼吸道疾病,到了冬天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應好好把握,適度日曬和運動,保護住體內的陽氣,「冬病夏治」做好預防保健措施,才能降低好發於秋冬的疾病。

多養心、忌傷心,慎防心血管疾病

氣溫濕熱,易犯濕疹等皮膚毛病。豔陽高照,身體煩悶、煩躁不安,應適度調適心情,保持身心舒暢。氣溫炎熱,人體代謝循環旺盛,血流速度加快,心臟負擔已不小,更應減少身心勞累、避免動怒,情緒波動大易引發高血壓和腦血管意外,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每日要規律測量血壓,並留意身體變化。

同時也應順應夏季日長夜短的規律,早起晚睡 (7點前起床,晚睡不超過11點),睡眠充足,以順應體內陽氣的生發,保持精力充沛。

適量吃苦,降心火、祛暑化濕

中醫認為吃苦入心經,可適度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蓮子心,可降心火、清熱解毒、祛暑燥濕,解除身體濕熱不出的煩悶感;苦味也能促進胃酸分泌,生津開胃。不過苦味食物皆屬寒涼性質,也不可過量,以免損傷脾胃。

清爽飲食,祛濕健脾

小滿後,天氣又濕又熱,易傷津耗液,飲食應以清爽清淡為主,可多吃綠豆湯、紅豆、薏仁、冬瓜湯、荷葉粥、黃瓜、絲瓜、西瓜、鮮藕粥、烏梅湯、山藥、綠茶等食物,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另外,濕氣通於脾,易傷脾氣,導致食慾不振現象,可多吃些薄荷、生薑、荷葉飯等帶有芳香氣味的食物和綠豆、紅豆、豌豆、黑豆等豆類食物來健脾化濕。

忌貪涼,損陽氣

天氣雖炎熱,仍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不要喝太多冰涼的飲料,也不要因為熱就一直待在冷氣房,容易影響人體氣機和脾胃功能,特別是體質虛寒怕冷,容易有痛經、腹瀉、關節痛或心血管疾病的人,要特別注意,容易誘發疾病或使病情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