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15秒抒壓秘訣

2020/07/04

當你察覺危險時,身體會準備好開跑或是堅守立場。可惜,現代生活的壓力可能導致你時常觸發那個系統,多數人都太常按下「戰或逃」的按鈕。

雖然少許壓力可以幫人專心投入手邊的工作,持續面對問題卻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最後導致壓力破表、血壓飆高、注意力難以集中、心煩氣躁、體重上升、免疫系統減弱...。


面對壓力,你如何快速抒壓?

心理學博士李察‧韋斯曼 (Richard Wiseman) 在《59秒啟動正能量》一書中,告訴大家四種經研究證實,簡單迅速可以幫助快速抒壓的方法。

1.為人禱告,利人利己

密西根大學尼爾‧克勞斯 (Neal Krause) 的研究指出,為他人禱告可能對自己有利。克勞斯訪問一千多人,了解他們的禱告性質、財務與身心壓力。結果發現,為他人禱告可以幫禱告者減輕財務與身心壓力,讓他們更健康。

有趣的是,為了物質享受而禱告 (例如想要新車或豪宅) 則沒有這種保護效果。

2.聆聽古典音樂

加州大學的斯凱‧夏凡 (Sky Chafin) 和同仁研究哪一種音樂最能在壓力事件後幫人降低血壓。他們請受試者從2397開始大聲往下數,每次減13,亦即2397、2384 ......。更糟的是,每隔30秒,實驗者還會以負面意見干擾受試者 (「快點!」),催他們加速。

後來,他們讓一些參試者獨自在安靜中恢復平靜,讓其他人聽古典樂 (帕海貝爾的《卡農》、韋瓦第《四季》的<春>第一樂章)、爵士樂 (邁爾士‧克勞克蘭的<Angel>、大衛麥修合唱團的<Crash Into Me>)。

血壓量表顯示,聆聽流行樂或爵士樂的恢復效果和完全處在寧靜中一樣。相反的,聆聽帕海貝爾和韋瓦第的人更快放鬆,他們的血壓很快就降回正常的水準。

3.曬太陽

維吉亞精神與行為遺傳學會 (Virginia Institute for Psychiatric and Behavioral Genetics) 的馬修‧凱勒 (Matthew Keller) 與同仁研究太陽與情緒的關係,他們發現熱天的高溫與高氣壓會讓人心情較好,記憶較好,但是必須在戶外待30分鐘以上才有效,在戶外待不到30分鐘,反而心情會比平常還糟。

4. 開懷大笑

你笑,全世界都會跟著你笑;你哭,則會增加心臟病發的機率 –那是探討「笑容與放鬆」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

自然地用幽默面對壓力的人,免疫系統特別健康,心臟病發與中風的機率少40%,看牙醫時比較沒那麼痛苦,也比一般人多活4年半。

2005年,馬里蘭大學的麥克‧米勒 (Michael Miller) 與同仁讓受試者觀看可能讓人焦慮不安 (例如《搶救雷恩大兵》的開場30分鐘) 或發笑 (例如《當哈利碰上莎莉》) 的電影片段。參試者看過令人產生壓力的電影後,血流速度減少35%,看完幽默片段以後,血流速度提升22%。根據研究的結果,專家建議大家每天至少笑15分鐘。

本文摘錄自《怪咖心理學(2):59秒啟動正能量》/ 李察‧韋斯曼 (Richard Wiseman) / 漫遊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