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新冠肺炎重症高危險群

2020/04/01

近日熱議的「體重過重是否易引發新冠肺炎重症?」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流行病學角度分析,體重過重是發生流感重症的危險因子。另外,從幾位肥胖和體重過重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也發現確實有很快就變成重症的情況。就目前少量資訊來看,肥胖是新冠肺炎重症的危險因子與流感相似,當然還需更多科學數據佐證,初步推估與流感有類似情形。

肥胖增加流感罹病時間和疾病嚴重度

根據2018年一項由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指出,肥胖者被流感侵襲的機率高,且增加併發重症和死亡風險,特別是老年人。

肥胖不但影響罹患疾病後的嚴重程度,還會影響病毒的傳播時間。肥胖者罹患A型流感後,症狀較嚴重,且易引發嚴重併發症。體內病毒存活時間比非肥胖者多出42%,平均要花費5.23天才能脫離病毒,而非肥胖者僅需3.68天,且肥胖者比非肥胖者病毒傳播的時間長104%。

另外,英國國民健保服務(NHS)旗下研究中心國家加護審計與研究中心 (The Intensive Care National Audit and Research Centre) 分析全國醫院有關新冠肺炎病人的數據,也發現入住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中,約7成屬於過重或肥胖!

目前已知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呼吸道疾患者是新冠肺炎的高危險族群,前些日子世界衛生組織就曾對這些族群發出警示,呼籲要提高警覺,而各國臨床案例也發現新冠肺炎死亡案例有過半都有共病症。

肥胖是慢性病,影響身體免疫力

肥胖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脂肪組織會不斷分泌有害物質(促發炎細胞因子,如IL-6、TNF-α等),引起全身連鎖發炎反應,導致動脈硬化、腦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肺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癌症等,加速身體老化,和早亡風險。

另外,肥胖者因為體內的發炎細胞和發炎反應增多,身體的免疫細胞一直處於戰備狀態,攻擊力強,面對外來感染時,就會胡亂攻擊一通,好壞都殺,容易誤殺自己人,造成無辜的傷亡,容易出現肺炎,以及較高的重症和死亡率。激烈廝殺過後的殘骸也會在肺部留下傷痕累累的疤痕 (肺部纖維化)。

肥胖者引起的發炎反應,對身體的危害不容小覷,不論是面對慢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的威脅,特別是肥胖合併三高、慢性疾病,不僅可能使原本疾病惡化,更可能引發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這也是為什麼公費流感疫苗會將BMI≧30,列入高風險慢性疾病者,符合公費接種對象,希望透過疫苗提升防護力。

疫情嚴峻,提醒肥胖者和慢性病患者,出門一定要帶上口罩,勤洗手、健康吃、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非必要不要前往人潮聚集處,做好自身健康管理。


參考資料:Konter J., et al., Obesity: "priming" the lung for injury, Pulm Pharmacol Ther. 2013 Aug;26(4):427-9. doi: 10.1016/j.pupt.2012.03.003. Epub 2012 Mar 17.Maier HE et al., Obesity Increases the Dura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 Shedding in Adults. J Infect Dis. 2018 Sep 22;218(9):1378-1382. doi: 10.1093/infdis/jiy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