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大量攝取蛋白質可以增肌!?
大錯特錯了!
2020/03/31
-2020/03/31
-想要增肌一定要靠重量訓練 (阻力訓練)和飲食才能事半功倍!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重要營養元素,許多人為了要增肌而狂吃肉和喝高蛋白飲料,卻忽略了比蛋白質更重要的增肌推手 -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大腦、中樞神經和肌肉系統的重要燃料,以糖原形式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比起蛋白質和脂肪,碳水化合物是肌肉能量來源的首選,可以快速的轉化為肌肉糖原和肝糖,經由血液輸送到需要能量的肌肉部位中供使用,促進身體活動、提供運動所需燃料,維持運動表現。
碳水化合物攝取過量會轉變成脂肪,攝取不足會影響運動表現。專家建議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準則,應依據體重和運動負荷量,計算出每日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運動量越大,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就越大。
6-10 g/kg/day
碳水化合物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加速血液中葡萄糖和胺基酸被肌肉細胞所吸收,促進糖原和蛋白質的合成。
研究發現,運動後立即攝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刺激肌肉蛋白合成,促進肌肉組織生長,加速糖原補給、減少蛋白質分解,提高運動後能力恢復,並減少肌肉損傷,也有助改善運動表現;含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飲料 (112克碳水化合物,40克蛋白質),使糖原儲存量增加了38% (Zawadski et al., 1992),隨後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飲料還可以減少運動後肌肉損傷和肌肉痠痛 (Luden et al, 2007)。
運動後理想的增肌飲食比例建議如下:
有氧運動建議碳水化合物:蛋白質=3~4:1
重量訓練建議碳水化合物:蛋白質=2~3:1
運動後的餐點組合參考如下:
運動後肌肉細胞膜對葡萄糖的滲透性比平常更高,能吸收更多的葡萄糖。運動後攝取中等或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食物,能加快胰島素的分泌,促進肌肉生長和運動後恢復。大多數研究建議在運動後早期,最好是4小時內,攝取1-1.2克/公斤的碳水化合物 (Burke et al., 2011 ; ACSM, 2006)。如果體重70公斤,建議在運動後4小時內攝取70-84克碳水化合物。以運動後2小時內,糖原儲存速率最快,為正常的1.5倍,隨後速度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