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肌肉,是「抗老、拒胖」不二法門

2020/06/17

基礎代謝率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又稱靜態代謝率 (Resting Metabolic Rate, RMR),是休息靜臥狀態下身體維持運作所需的能量,也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最低能量,包括維持心跳、呼吸、血液循環、神經傳導、肌肉緊張度、體溫、肝腎運作等。換句話說,假設你的基本代謝率為 1200大卡,如果整天躺著睡覺,沒有做任何活動,這天的能量消耗就是1200大卡。

人體熱量消耗主要有三部分

  1. 基礎代謝率:約佔人體總熱量消耗的 65~70%。
  2. 身體活動量:約佔總熱量消耗的 15~30%。
  3. 食物熱效應:約佔總熱量消耗的 10%。

基礎代謝率佔每日熱量消耗量的最大比例,一旦基礎代謝率下降,肥胖的機率隨即升高。

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化,使得細胞活動度降低而逐漸下降。25歲後基礎代謝率開始下降,大約每十年下降 5~10%。除此之外,肌肉量、性別、基因、胖瘦、氣溫、疾病、懷孕等因素也會影響基礎代謝率。其中以肌肉量為最主要影響因素。


肌肉量越多,基礎代謝率越高

基礎代謝率與瘦肉組織 (肌肉)成正比關係。

肌肉組織的基礎代謝率比脂肪高,1公斤的肌肉能消耗 75-125大卡,而 1公斤的脂肪一天只能消耗5-10大卡的熱量,兩者相差10倍,所以肌肉比例越高,基礎代謝率就越高;反之,脂肪比例越高,基礎代謝率就越低。

不幸地,30歲後大約每10年肌肉量就會減少5%。肌肉質量減少,基礎代謝率也會跟著下降,導致每日消耗的能量變少,這也是為什麼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體重會隨年紀增長,不受控的直直升,即使吃得少還是胖,難以瘦不下來。


留住肌肉,逆轉基礎代謝率下降危機

年齡無法改變,但是留住肌肉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提升肌肉量是提升基礎代謝率最有效的方法!

只要持之以恆的肌力訓練,就可逆轉基礎代謝率衰退危機。肌力訓練不但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基礎代謝率,而且運動後36小時內仍會持續代謝,幫助燃燒更多熱量。

有氧+肌力訓練並進

全身性的有氧運動有助於身體脂肪燃燒,增加瘦肉組織比例,有利於提高基礎代謝;肌力(重量)訓練,可增加肌肉質量,是提高基礎代謝率最重要的方法。


蛋白質不可少

除了要多運動外,營養也要均衡,飲食中蛋白質比例不可過低。蛋白質是修補、製造與維持肌肉的重要營養素。蛋白質攝取不足,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相較於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質食物更能提供飽足感,有助維持體重。


延伸閱讀:

如何提升基礎代謝率?

【舉手抬臀 】縮腹瘦腿、練翹臀

高登藍牙體重體脂計

MIT 創新科技 / 九大功能 / 免按鍵 / 免設定 登入人數無上限,可多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