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新知

「千里之行,始於足!」當我們走路時,雙腳需要承受身體的重量和地面撞擊力,一雙好鞋除了能保護雙足免於受傷,還能避免膝蓋和脊椎受到傷害。

想要提升「身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能力、增強呼吸系統和身體免疫力」,站起來動動身體,一起做運動吧~

喜歡運動的人,都很享受運動後的愉悅和暢快感,只要不運動就會渾身不舒暢。還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你,是不是還沒找到需要運動的好理由?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不過運動的好處就只有消耗熱量?答案非也,運動其實也會影響基因表現。

許多運動者都會透過監測心率來評估運動的強度,如「預估最大心跳」、「心率區間目標」等,但除了以運動心率變化來評估運動時的強度外,「運動自覺強度量表也是很好的評量工具。

運動不足已是全球第四大致死因素。國健署鼓勵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落實生活化運動。

眾多明星們勤奮不懈的運動鍛鍊,只是為了維持好身材?其實不然,運動不單單只有瘦身和健身的好處而已,運動能促進抗老賀爾蒙分泌!這也是為什麼有運動習慣的人,看起來都比較年輕和健康。

大錯特錯了!許多人為了要增肌而狂吃肉和喝高蛋白飲料,卻忽略了比蛋白質更重要的增肌推手 - 碳水化合物運動後只吃蛋白質,肌肉合成效果不大!

在空腹狀態下運動可以燃燒更多的熱量,更快達到減重目標,這是許多想要靠運動來達到減重者的迷失。但是, 空腹運動真的可以瘦得比較快嗎?

高血脂的問題,除了要注意日常飲食外,也能透過運動來改善血脂異常和增加好的膽固醇,保持心臟和血管健康。

在阻力訓練 (重量訓練) 中,常見到 “ RM ” 這一詞 ,令健身新手感到困惑?如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肥胖者阻力運動訓練強度為最大肌力60~70% 1RM,究竟什麼是 1RM?

運動後,酸痛感難免,除了適度的冷熱敷、按摩、多補充水分、充足休息和睡眠外,你還可以透過食物來緩解肌肉酸痛,加速復原。

在運動場上,常見很多人會以拉筋的方式來作為運動前的熱身,但這樣其實是錯誤的!

醫學研究證實,增加肌肉適能,可減少疾病發生率和身體功能受限機率,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相關疾病風險、疾病死亡率和心血管意外發生率 (Garber et al., 2011)。

開始運動永遠不嫌晚,你準備開始運動了嗎?跟著 ACSM 運動五大基本原則 (MRFIT),達到有效運動。

讓人愈動愈快樂,擺脫憂鬱、負面情緒。

急性運動傷害處理5原則 (PRICE)

阻力訓練後立即食用任何高質量蛋白質來源,都會促進肌肉的修復和生長,哪些人需要額外補充?

很容易導致身體缺水。人在運動時需要散熱、需要更快的循環、更有效率的代謝,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完成。身體缺水時,血量減少、體溫上升,會對心、肺與循環系統造成壓力,危害健康,還會導致運動提早感到疲勞與注意力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