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還在拉筋熱身?

2020/05/14

運動前身體多處於靜態、不活躍的狀態,需要適度的「啟動」程序,告訴身體即將開始運動,請做好準備,才能免於運動傷害!但是熱身動作你做對了嗎?在運動場上,常見很多人會以拉筋的方式來作為運動前的熱身和伸展,但這樣做其實是錯誤的!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建議:

運動前至少應有 5~10 分鐘的暖身運動 (低到中強度的有氧和肌耐力活動),讓身體肌肉溫度升高後,再依不同運動類型需求,進行至少10分鐘的動態伸展活動,針對特定部位加強熱身,將肌肉和關節完全活動開來。

熱身是一個重要的轉換過程,幫助身體進行調整以適應運動所需狀態,促進血液循環、活化神經,提升肌肉血流、溫度、養分和氧氣,同時刺激腎上腺素、皮質醇...等激素釋放,讓肌肉彈性、收縮速度、力量、耐力和關節靈活度等全面提升,增進運動表現,降低運動傷害和心血管負擔。

還在拉筋熱身?

熱身很重要,但是做錯了也會造成傷害!正確熱身方式應以「動態熱身取代傳統的靜態伸展」。

大量研究指出,運動前靜態伸展會降低肌肉力量、速度、敏銳度等表現。動態伸展與靜態伸展雖然都有助於提升關節活動度,但動態伸展可有效提升身體溫度,增加肌肉彈性和力量,讓需要發力的運動表現得更好。

  • 靜態伸展:大家熟知的拉筋方式,肌肉被動式的被拉長並停留一段時間。
  • 動態伸展:如弓箭步行走、高抬腿、晨操等,連貫、反覆、不停留的動態動作,透過主動的肌肉動作來延展肌肉、活動關節。

未熱身就運動,肌肉像一條缺乏彈性的脆弱橡皮筋,很容易一拉就斷,造成肌纖維撕裂、韌帶拉傷或扭傷等運動傷害;而運動前拉筋則可能會導致拉得太鬆,讓肌肉和肌腱過度柔軟,就像橡皮筋持續被拉伸後會漸漸變鬆,失去彈性和力量,這樣運動時怎麼會有力量和爆發力?反而會讓運動表現變差,且讓關節穩定度變差,增加扭傷風險。因此,靜態伸展並不適合運動前熱身,較適合於運動後收操,此時肌肉處於緊縮狀態,需要好好放鬆、延展,促進恢復。


熱身第一步:輕度有氧運動,提升體溫

輕度有氧運動 5~10分鐘,如快走、原地小跑步、抬腳踏步、開合跳、跳繩、慢跑...等輕度跑跳的有氧運動,可由局部肌群做起,到較大肌群的活動,以有節奏緩慢的速度,讓肌肉周邊血液循環變好、活化神經,提升體溫和心肺功能,至身體微微出汗,確定身體並無異狀而且肌肉已經活動開來了,就可以做動態伸展運動。

熱身第二步:動態伸展,增加肌肉彈性和關節靈活度

動態伸展較接近於運動時的模式,讓肌肉不是只有拉伸放鬆。動態連續性的動作,讓肌肉溫度提升,當溫度上升肌肉的延展性和彈性自然會提升,可漸進式的把動作反覆做到最大活動範圍,強化關節穩定度,關節穩定了,肌肉力量和敏銳度才出得來。動態伸展的動作可以有很多選擇,通常就是以接下來會使用到的運動部位加強熱身,如跑者可以高抬腿、弓箭步走、單腳踢臀等動態伸展動作;持拍運動則可加強肩關節、手腕與膝關節靈活度的動態伸展動作。

運動前,一定要讓肌肉、關節和心肺都有充分的暖機、伸展開來後再開始運動,才能降低運動傷害和心血管意外。



參考資料:
  1. Opplert J, Babault N. Acute Effects of Dynamic Stretching on Muscle Flexibility and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Sports Med. 2018 Feb;48(2):299-325. [PubMed]
  2. Peck E, Chomko G, Gaz DV, Farrell AM. The Effects of Stretching on Performance. Curr Sports Med Rep. 2014 May-Jun;13(3):179-85. [PubMed]

Belle營養師研發設計,值得你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