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運動,預防肥胖

2020/04/29

多運動有助預防肥胖,降低肥胖基因的影響,但運動要達到燃脂減重、降低內臟脂肪、改善代謝症候群的效果,每次運動強度需達到中強度以上,並持續30分鐘以上,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如何靠運動來預防肥胖?

要維持好身材,每週至少需有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以「有氧運動+阻力運動」為佳。年過40歲,基礎代謝率和肌肉量下降,邁入中年後則需增加運動量至每週300分鐘,才能有效預防體重節節攀升。

有氧運動可降低體脂肪,幫助保留或增加肌肉組織。

肌力或阻力訓練,可進一步減少瘦肉組織在減重過程中流失。

運動前後搭配伸展與緩和運動以增進身體柔軟度,避免運動傷害,特別是年長者。

如果你已有體重過重或是肥胖問題,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的運動處方,如下表

備註

  • 儲備心率=最大心率 (220 – 年齡) – 安靜心率 (或稱最低心率,為早上起床未活動前所測得的心率)
  • 1RM=一次反覆最大重量

忙碌時,利用日常移動做運動

沒時間運動時,快走是最容易做到的中強度運動,幾乎所有年齡層、任何情境,只要願意隨時都可行的運動。逛街購物、尋找美食、踏青郊遊、通勤上下班時,加快行走速度、加大步伐,也能片段地累積每日所需的30分鐘運動量。

善用爬坡,為行走增加運動強度

在平地行走時,需提高行走速度 (快走) 才能達到中強度的目標心率,達到運動效果。

但若能善用階梯或斜坡,是增加運動強度的好機會,也不需要提高走路速度,心率數就很容易上升。

上坡是增加負重 =增加運動強度;

下坡是增加身體負擔=腳著地衝擊施加給肌肉的負擔,可刺激肌肉,提升肌力。

運動前,計算出適合自己的運動心率區間,再依此目標達到理想運動強度。近年來可測量心率的穿戴裝置普及化,加上雲端記錄與運算,可以很容易地隨時隨地了解與調整自己的運動狀況。

若沒有工具,也可以依據「運動自覺量表(RPE)」,主觀強度達 12~13 (輕鬆~有點吃力) 的程度或「有點喘,但可以講話不能唱歌」的程度,即為適當的運動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