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空咒

觀空咒

主要靠空正見去成辦本尊、持咒、息增等事業。因此,決定空性後,將其智現為本尊,這點必須要做到。

嗡索巴瓦旭噠.薩瓦噠嘛索巴瓦旭噠.杭


這句咒語的「」字來自阿、烏、馬三字,代表著身、語、意。身、語、意是施設處,依賴彼等而施設的我就是「」。

索巴瓦旭噠」的

索巴瓦——是自性,

旭噠——是清淨。

」字代表的我——依賴身、語、意而被施設者——無有自性,故說:「嗡索巴瓦旭噠」。

薩瓦噠嘛——是施設處蘊等一切萬法。

薩瓦噠嘛索巴瓦旭噠——謂施設處蘊等一切萬法,其自性皆是清淨。

嗡索巴瓦旭噠——是人無我;

薩瓦噠嘛索巴瓦旭噠——是法無我。


一切密咒金剛乘的儀軌都有這句咒語;念誦密咒金剛乘的儀軌之前,必須要多花時間思惟這句咒語。


「我」只是依賴身心而被施設而已,絕對找不到可被指出的「我」。分析蘊體時,蘊體是和合體。和合體都是依賴著其支分而被施設,每一個支分又不是和合體,不依賴其支分的和合體又不存在,和合體都觀待支分而被施設,最終只剩「唯名安立」的選項而已。


身體也是如此:頭不是身體,手也不是身體,手指也不是手。《入行論》也這麼說,手指只是手的支分,手是其支分的和合體。分析該支分時,和合體的手是找不到的。同樣的,微塵(粒子)也是如此。微塵會前後移動,自然會有前面及後面的兩個支分。因此,經論說,一切所知皆是方分。我們一開始學習《般若經》時,也就是學習「離一離異」的正因時,就會要求認知這些內容。

先觀空性,且在深入空性之中,逐漸衰退一切所見。即便是明觀之心,也是找不到其施設義的。如至尊七世的歌集說:「輪回涅槃一切法,悉數自心所施設;觀心則亦離生滅,真理竟此實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