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皈敬頌

歸敬頌

P068 L01~ P081 LL1

南無古汝曼殊師利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P068 L04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這部論典的全名,前兩個字「菩提」指的是大菩提,亦即無住涅槃。以能獲證無住涅槃的方法(或道路)為所詮的內容,所以稱為「菩提道」。「次第」,是指須有次序地去修行菩提道。而且《菩提道次第廣論》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而說,只要我們願意修行,我們很容易地就能進入菩提道,所以也說「次第」二字。

第一句「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是引用的梵文,翻譯成漢文叫作「敬禮妙音童子」。

為什麼宗喀巴大師一開始要以梵文來禮讚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藏傳佛教大多數經論都是從梵文翻譯過來,只有少數的幾部經論如《解深密經》等,是從漢文翻譯過來,而且漢傳佛教經論也是來自於印度。所以,當我們去思惟整個佛法的傳承時,我們要知道我們佛法的傳承都是來自於印度。為了感恩及知道我們傳承的來源,在著作經典時,一開始會引用梵文。因此,一開始,宗喀巴大師就以梵文來禮讚文殊師利菩薩。

P069 L01

為什麼要敬禮文殊妙音?

「文殊妙音」的每一個字都有非常深奧的意涵,可以配合基、道、果來解釋。一般而言,文殊師利菩薩被我們視為是智慧本尊,我們依由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而獲得智慧的增長,打開慧眼去除無明,這是文殊師利菩薩不共的殊勝功德。歷史上諸多大成就者,都是得到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才使得事業發揚光大,興盛了教法。以宗喀巴大師個人來說,也是受到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才無誤通達顯密教法。以此之故,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一開始時就禮讚文殊師利菩薩,先以梵文禮讚,再以藏文禮讚。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這是禮讚導師釋迦牟尼佛。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是從成就佛的圓滿因去禮讚佛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是從佛的圓滿果位去禮讚佛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是從佛的圓滿性去禮讚佛意。

這裡是以圓滿因、圓滿果、圓滿性這三種角度去禮讚佛陀的身語意功德。

因為佛的身語意三門無二,所以說「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語」或「俱胝圓滿妙善所生意」都可以。同樣地,我們也可以以圓滿果的方式去禮讚佛陀的身語意三德,像「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意」。

我們可能會認為成滿眾生靠的是說法,佛陀的身怎麼可能會說法呢?

但是如《頂嚴大白傘蓋經》就是佛陀透過肉髻所發出來的妙音。以凡夫的概念來看,當然無法接受「身」說法音,可是在佛之三密無二的不可思議境界中,這確實可以做到。我們還可以說「如實觀見無餘所知身」、「如實觀見無餘所知語」。不了解無上瑜伽部所說的輪迴和涅槃都來自於俱生原始光明,對佛陀的三門功德,會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難以接受;若配合著無上瑜伽部裡關於俱生原始光明的解說,我們就可以徹底地相信,並且產生極為堅定的信心。

P070 L07

按照詞面來解釋,「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是說佛陀的身功德是透過許多善因緣圓滿才能獲得。由此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知道,佛陀的身功德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常因而生,或由異類的因緣而生。如同《寶鬘論》所說,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無論哪一相的莊嚴,都要有非常廣大的資糧才能成辦,要有超勝聲聞和獨覺阿羅漢所累積的功德百倍、甚至千倍、萬倍以上的福德資糧,才可以成辦一個相好莊嚴。所以世尊不是造物主,剛開始時,祂和我們一樣,都是凡夫,只是祂後來透過三學慢慢地斷除了一切障礙,獲證了一切功德,最終成為我們的皈依導師。如果我們也跟佛一樣努力精進,我們將來也可以獲得圓滿的功德。因為圓滿的功德來自於因緣,只要因緣具足就一定會感果。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了解因果緣起的存在,所以這句話也說了緣起的見解。整個佛法的修行最主要有二:一是意樂;一是加行。其實這句話也表達了我們必須要有緣起見之意樂。

P071 L01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是以圓滿果位的方式去禮讚佛陀的語功德。佛陀唯有靠祂所說的教法,才能真正地幫助一切有情,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無論是暫時的還是究竟的所需。佛所說的法,最主要詮釋的就是善行,亦即無損惱行。修行的意樂是剛才所說的緣起見,在此則說到了加行,也就是無害行的部分。

佛陀廣大無邊的事業源自於哪裡?為什麼佛陀能真正圓滿一切利他的功德?

因為佛陀了解一切、具有知道一切的智慧,我們稱為一切遍智。也就是必須如實地、以現量去了解諸法的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生起完全通達無誤的一切遍智,才能夠具有如此殊勝的語功德,去圓滿一切眾生的心願,所以說到了「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P071 L09

隨著我們眾生的因緣,具有這三種功德的導師在南瞻部洲天竺(印度)出生,以賢劫千佛來說,是第四尊佛。因為出生在釋迦族的緣故,所以稱為釋迦尊。「尊」字是指具最殊勝的二資糧,也稱為「兩足尊」,所以我們稱世尊為「釋迦尊主」。「稽首禮」,就是宗喀巴大師對釋迦尊主做最恭敬的敬禮。頭部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宗喀巴大師以頭部對導師釋迦牟尼佛做最恭敬的敬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

P071 L16

導師釋迦牟尼佛為普遍眾生所講說的法,如三藏十二部經典,是以巴利語講授,詮釋的是大小乘共同的教義。我們現在聽聞到的一些小乘教義,是佛傳授教法時,以巴利語所建立的教義,之後由大迦葉等阿羅漢弟子眾做集結,流傳下來。至於佛陀對少數業清淨的眾生才說的大乘經典,就不是由阿羅漢弟子集結。《分別熾然論》說到,大乘教法最主要是由慈尊及文殊兩位菩薩做集結。慈尊和文殊菩薩是透過本尊的外相,以導師釋迦牟尼佛心子的示現,呈現大乘深奧廣博的教法。所以宗喀巴大師在此敬禮阿逸多(慈尊)菩薩以及妙音(文殊)菩薩。

「是無等師最勝子」,就是說慈尊菩薩和文殊菩薩示現為無上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心子。佛陀身語意無量的利眾事業當中,最主要的是語事業。慈尊菩薩、文殊菩薩荷負佛陀大乘事業的重擔,為利益一切有情,以化身的方式遊戲無量的清淨和不清淨的器世間,使佛陀流傳下來的教法如日中天般興盛,因此我(宗喀巴大師)禮敬阿逸多及妙音。

如極難量勝者母,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我禮龍猛無著足。

P072 L14

「如極難量勝者教」,這句有不同的版本,有些版本是寫「如極難量勝者母」。寫「母」的版本來自於安多,因為今天請講《廣論》的人也是來自於安多,所以我今天就依安多的版本來解釋好了。如果講「勝者教」的話,是說佛陀的教法非常地深奧,非常地難以理解。但如果是講「勝者母」的話,就不只是說一般的教法,而是指佛陀所傳授的眾多教法中最殊勝的教法——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般若經》。

為什麼把《般若經》稱作「母經」?

如同《現觀莊嚴論》中所說:「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

由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智慧到彼岸」,出生聲聞、獨覺、菩薩、佛四聖。般若波羅蜜多像母親一樣能夠誕生出這四種聖者,具如此的功德,所以我們把般若波羅蜜多取名為「母」,把詮釋般若波羅蜜多的《般若經》稱為「母經」。所以在此說「如極難量勝者母」,會更精準。

P073 L08

為什麼說《般若經》非常難以了解呢?

《般若經》所詮釋的內涵可以分顯義和隱義兩部分:顯義明說空性;隱義則講到了整個現觀道次第。

顯義部分由文殊菩薩、龍樹菩薩等發揚光大,我們稱作深見派傳承。

隱義現觀道次第,由慈尊菩薩傳無著菩薩,由無著菩薩在人世間將它發揚光大,我們稱作廣大行傳承。

換句話說,我們根據《般若經》所詮釋的內涵去修行的話,必須學習兩個最主要的內容:一是智慧;二是福德。

為了修學智慧,我們必須學習深見的內涵,最主要是依止文殊菩薩及龍樹菩薩的傳承;為了修學福德資糧,我們要修學菩薩的廣大佛子行,最主要是依止由慈尊菩薩傳無著菩薩的傳承。也就是說,當我們講到空性時,最主要是以中觀派思想為主,而中觀派思想中,是以龍樹菩薩為主。雖然詮釋空性的論師不只有中觀派的論師,也有唯識派的論師,唯識派也有自己的法無我及人無我的詮釋。但是對空性最圓滿的詮釋,是由龍樹菩薩傳下來,所以說是以龍樹菩薩為主。講到廣大佛子行時,無著和世親兩兄弟論師所著作的論典,詮釋整個佛子行最為圓滿,《阿毗達摩集論》說到非常廣大的佛子行的內容。

P074 L03

「我禮龍猛無著足」,是宗喀巴大師特別對龍樹和無著兩位深見及廣行菩薩做敬禮。在此的敬禮,不只是因為龍樹菩薩是中觀派的精神導師,無著菩薩是唯識派的精神導師,而是因為在修學大乘教法中,最主要的是修學智慧和福德,也就是深見及廣行二者。為了修學深見,我們必須依照龍樹菩薩所說的、完全無誤的圓滿中觀正見來學習。龍樹菩薩將深奧的《般若經》之空性內涵詮釋得淋漓盡致,所以在此禮敬龍樹菩薩。《般若經》隱義的部分——現觀道次第,也就是廣大的佛子行,是由無著菩薩詮釋,所以在此也禮敬無著菩薩。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燃燈智。

P074 L12

這是禮敬阿底峽尊者。「攝二大車善傳流」,說到了二大車軌,也就是深見傳承和廣行傳承。深見傳承是由文殊菩薩傳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傳提婆菩薩等;廣行傳承是由慈尊菩薩傳無著菩薩,無著菩薩傳世親菩薩等。因為傳承無有間斷的緣故,所以說「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包括所有佛法內容——深見、廣行的內涵——之精髓是什麼?是道次第。

「圓滿道心教授藏」,就是形容道次第的殊勝。道次第最先是由誰清楚地做詮釋?是阿底峽尊者,也就是燃燈智大師。所以說「敬禮持彼然燈智」。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P075 L04

這是禮敬所有的傳承上師。「遍視無央佛語目」,是說能夠了解佛所說的無盡教法、具有智慧之眼的傳承上師。阿底峽尊者從金洲大師那裡得到了二大傳承,所以阿底峽尊者具有所有傳承的加持。後來,阿底峽尊者的傳承又透過噶當三派弘揚光大。阿底峽尊者有三種傳授教法的方式:

一是配合大論典的解說做講解;

二是未逐字講解,比前稍微簡略地詮釋大論典,講解重要內涵;

三則是更為簡略,配合著當下的根器等種種因緣而講解。

所以噶當派的傳承也分三,我們把它們取名為噶當大論派、噶當道次派及噶當口訣派。宗喀巴大師從塔巴堪堅、卻吉桑布的座前獲得了噶當大論派的所有傳承,又從巴塔竹千、南卡堅贊大師那裡獲得了噶當道次派的傳承及噶當口訣派的傳承。所以宗喀巴大師等於獲得了阿底峽尊者所流傳的噶當三派的所有傳承。為了感恩所有的傳承上師,在此對傳承的諸師做禮讚。

「賢種」是善根者,稱為善根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想要追求解脫。「賢種趣脫最勝階」,要獲得解脫必須藉著一個非常善巧的方式來一步步地走上解脫之道,此道次第是傳承諸師為了讓希求解脫的善根者無誤地走上解脫、成佛之道,所給予最殊勝的一條道路,所以叫作「最勝階」。

這些傳承上師在教授解脫之道、成佛之道時,他們的動機是什麼呢?

大悲心,所以說到了「悲動」。這些大師在教授時,非常善巧地以愛語的方式來做清楚的解說,所以說「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宗喀巴大師在此對整個傳承上師做禮敬。

1今勤瑜伽多寡聞,2廣聞不善於修要,

3觀視佛語多片眼,4復乏理辨教義力,

故離智者歡喜道。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P076 L10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辨教義力,故離智者歡喜道」,說到了不善修學教法的種種過患。

「圓滿教要勝教授,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遍勇喜」,宗喀巴大師為利益一切有情及教法,以此殊勝的意樂,歡喜地來為我們著作這部《菩提道次第廣論》。

P076 L14

在整個南瞻部洲,真正有善根、有善因緣遇到佛法的人是少之又少;在這些值遇佛法之具善根者中,真正想要學習教法者又更少。學了佛法,且正在修行,可是因為寡聞的緣故,修行提不起心力,一直感到有障礙,無法增上,所以寡聞是一種過失。有許多口頭上不斷唸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對為什麼要皈依、佛陀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功德等,因為沒有聽聞,所以就不了解。無法體會皈依偈頌文的真正內涵,如此,再怎樣努力精進,成長的空間都非常有限。為了讓自己真正了解到應修什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修什麼,我們不只努力地想修行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多聞啊!修可以分止修和觀修。止修固然重要,但是觀修更為重要,因為沒有了觀察、學習,何來止修?

觀修之前,必須要聽聞觀修的內容,知道佛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功德,為什麼要皈依佛法僧,佛陀的性質、作用是什麼,成辦佛陀的圓滿因是什麼等等。我們對皈依的內涵了解得越多,皈依時生起的信心就會越強烈。所以在修法之前,我們必須要多聽聞、多思惟才是。

有些人覺得:「只要好好修行就好了,聽這麼多幹嘛?只會擾亂心意。」意思好像聽得越多,會變成滋生我慢的因緣。因為聽多了,口才會變得更好,就會跟他人辯論,或炫耀自己有多麼懂。一些「勤瑜伽」者,想要修行,但是因為有這種邪見,所以刻意地阻擋多聞的機會。這也是不對的,這樣會遠離智者的歡喜道。

P077 L13

另一種情況:「廣聞不善於修要。」有些人聽了很多、學了很多,學了五部大論,而且也辯才無礙,可是卻沒有將所聽、所學的內容真實地去實踐。經典裡說:「對治力從小開始,所斷境由大開始。」就是說,我們要生起某一個所斷的對治力,是要從基礎慢慢地開始增廣,不可能沒有經過修學,只靠聽聞的力量就能生起很大的對治力。所以一定要反覆地串習聽聞的內容,一次再一次地串習它,用這個辦法使對治力增長、強大。一直聽聞,卻完全忽略聽聞的內容,不去實踐,這也不對。只是像學一般的知識一樣地來學習,就遠離了諸佛的歡喜道。

P078 L03

還有一種情況:「觀視佛語多片眼。」不一定不精進,他也是很精進,也不是不聽聞,他也聽聞,可是他是選擇性地聽聞,自己平常習慣哪一個教法或法門,就只看這一部分的內容,沒有廣泛地了解整個教法,這也遠離了智者的歡喜道。所謂的「片眼」,就是以偏狹的角度去看佛陀的教法。其實我們學習每部經典時,不僅要了解前後文,還要配合其他的內容,整個地去做了解,這樣才能認識到整個教法,而不是只對單一法門有認知。如果太注重單一法門,容易忽略整個教法,這是很危險的。所以「觀視佛語多片眼」,是大多數人會有的一個過失。

再加上「復乏理辨教義力」,就是每部經典不僅有它字面上的意思,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即作者在寫這部經典時,他可能考慮到當下眾生的根器,所以字面上是這麼說,但實際上他要表達的內容又是另一層,這方面也必須去了解。因此,我們不只要學習整個經典,而且還要有足夠的智慧去辨別,這樣才有辦法知道經典的完整意趣。不能斷章取義,只看過一句話,或只看內文的某一品而已。

P078 L14

「故離智者歡喜道」,這些離開諸佛歡喜道的種種過失要盡量避免。

「圓滿教要勝教授,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遍勇喜」,透過諸傳承上師讓我看到如此殊勝的圓滿教授心要,所以我決定要做這個大乘道次第的解釋。因為這部論典將會利益很多眾生,所以我非常歡喜地來講說這部論典。這二句是造論前的承諾。

諸有偏執暗未覆,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諸具善者專勵聽。

P079 L03

接下來是力勸善根者諦聽。首先說到了「諸有偏執暗未覆」,如果一個人在聽聞任何教法時,都有先入為主的概念,那他就只會去聽他想要聽的,根本就不會去思考他不想聽的內涵,就像器皿被覆蓋,任何液體都裝不進這個器皿裡。若隨著貪心、瞋心,以偏頗的態度去聽聞,就無法真正了解講述者所要表達的內涵,所以,不應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用正直的心去學習。

《四百論》中說,作為一個正確的聞法者,必須要有三個條件:一是正直;二是智慧;三是精進。這裡也是同樣的道理。

「具辨善惡妙慧力」,即使我們的態度是正直的,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但如果缺乏智慧去區別是非、好壞,也是沒有用。所以具有辨別是非善惡的慧力很重要。光有智慧及正直的態度,而沒有精進,這也是不夠。

「欲令暇身不唐捐」,對於具有這三個條件的善根者——我的弟子們,你們要專心地聽聞以下的內容,所以說到「諸具善者專勵聽」。

P080 L01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這個道次第的內容,總攝佛陀一切教法的心要,遍攝龍樹菩薩、無著菩薩兩個傳承的內容,是為了成就一切種智而說。

「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宗喀巴大師講菩提道次第的究竟目的,是為了眾生成就佛果。雖然有說下士道、中士道的內容,但是要多加一個「共」字。

這個「共」字要表達什麼呢?

不是只修單一的下士道或單一的中士道而已,而是為了成就一切遍智,先修學與下士道、中士道共同的內容,所以說到了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因為每個人的根器不同,而且初學者到佛地的路途非常遙遠,所以我們不只有究竟的目標,也有暫時的目標。依照暫時目標和究竟目標的不同,在修行時就有不同的層次,所以說到「三種士夫一切行持」。這裡的「三種士夫」,並不是說三種不同的人,而是說以一個人來講,他在初學時,有初學可修;在中學時,有中學可修;在高級時,有高級的法門可修。三種士夫是針對一個人從凡夫到佛地的整個修行道路而說,所以叫「三種士夫一切行持」。這樣詮釋時,不只他所修的性質無誤;所修的因緣圓滿;所修的次第也無缺少,具有這三個很重要的優點,所以說「所有次第無所缺少」。透過菩提道次第的法門,可以將具善凡夫慢慢引導到佛地,這就是此中所要詮釋的內容。

P081 L02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三種清淨門中詮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後時止迦摩囉室囉,聖教盛行,彼諸智者,則許三種而為初要,謂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規理。今於此中,應如後釋。

詮釋《廣論》時可以用兩種方式:那蘭陀寺的講授方法;及止迦摩囉室囉的講授方法。

那蘭陀寺講授的方法是什麼?

第一、語清淨。

語清淨的意思是說,所詮釋的內容必須是為了淨除弟子不知道、顛倒知道和疑惑這三種不淨。

第二、學者相續淨。

講述時必須遠離煩惱,不是為了競爭比較,也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功德學問等。遠離這些種種的煩惱,內心清淨而說。

第三、法源清淨。

所要詮釋的法義一定要有清淨的傳承、要有清淨的根據。

止迦摩囉室囉是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住持的主要寺院,

止迦摩囉室囉的講授方法是什麼?

就說到「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以及「如何講聞彼法規理」。宗喀巴大師在這兩者的釋義方法中,選擇了止迦摩囉室囉的方式。

P081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