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20181122

上士道 毗婆舍那

《略論》講記第三冊

P162L1~P166L1

P160L9

二、探討前期論師所取的名稱分三:

一、以安立世俗的角度而取名。

一類前期善知識云:「由立世俗之理而取名之中觀師可分二派:於名言中承許有外境者,名『經部行中觀師』;於名言中承許無外境者,名『瑜伽行中觀師』。

P161L1

二、以承許勝義的角度而取名。

由許勝義之理而取名者,亦可分為二派:承許苗等有法與無實相二者聚合為勝義諦者,名『理成如幻』;承許於現象上否定戲論而立勝義諦者,名『極無所住』。」又許靜命、蓮花戒等論師為後二之前者;印度亦有人許「如幻」與「極無所住」之名。

20181122

P162L1

三、以承許勝義的角度所取的名稱和內涵是愚昧的。

然大譯師覺慧則云:「由許勝義之理所立二派,是令愚者覺其稀有之論述矣。」

西藏的覺慧大譯師認為:以承許勝義的角度將中觀師分為兩派,對於愚者來說或許是個稀有的論述,不過對於智者而言,這種見解不論名稱或是內涵都有許多明顯的錯誤,完全不足以採信。

三、中觀論著的作者以及經部行、瑜伽行開派師形成的次第,如智軍論師所說是合理的。

智軍論師曾云:「龍樹父子所造中觀論中,未明白說有、無外境之理。其後清辨論師破唯識宗,樹立『於名言中許有外境』之宗;其後靜命論師依瑜伽行之教典,別立『於名言中許無外境、於勝義中說心無自性』之中觀理。故中觀師遂成二派,前者名『經部行中觀師』;後者名『瑜伽行中觀師』。」大論明示前義所成次第實爾。

智軍論師曾說:龍樹父子本身雖然承許外境,但在他們所造的中觀論典中,並未清楚說明有、無外境的道理。之後,清辨論師在解釋龍樹父子的論典時,破除唯識宗的觀點,樹立了在名言中承許有外境的宗派;後來,靜命論師依照唯識宗的教典,主張在名言中沒有外境,但又無法認同唯識宗所謂的「心有諦實」,於是接著提出於勝義中心無自性的見解,自成一家。從此以後就形成了兩派的中觀師:前者稱為「經部行中觀師」;後者稱為「瑜伽行中觀師」。清辨、靜命兩位論師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清楚地闡釋了上述的見解,各別開創一個嶄新的宗派;而兩個宗派形成的先後順序,的確如同智軍論師所說,是先有經部行中觀派,再有瑜伽行中觀派。

P163L6

四、月稱論師不符合這些名稱。

月稱論師於名言中雖許外境,然與他宗全不相符,故不可說是經部行;許與有部相同,亦不合理。

雖然月稱論師在名言中承許外境,但其見解與別的宗派大不相同:其他宗派是在認定諸法是由自相、自方成立的情況下,探討外境存在與否;月稱論師則是在主張諸法非由自相、自方成立的情況下而承許外境,所以不能將月稱論師稱為經部行中觀師。因此,雖然經部行中觀派瑜伽行中觀派形成的先後順序如上所說,但不是所有的中觀師都可被歸類在這兩派當中。相同的,雖然月稱論師與有部都承許有外境及無自證知,但是對於諸法有無自相的看法相去甚遠,所以將月稱論師的見解與有部相提並論也不合理。

P164L1

五、後宏期的智者所說「應成」和「自續」的名稱是合理的。

西藏後宏期之智者將中觀師立為「應成」、「自續」二派,此與《顯句論》義相同。是故,於名言中可定為許、不許外境二類;若以於相續中生起證空性見之理而取名者,亦可定為應成、自續二派。

西藏後宏期的智者將中觀師分為「應成派」及「自續派」,這種主張與月稱論師所造的《顯句論》相符,並非憑空捏造。因此,從承許世俗的角度,可將中觀師分為「於名言中承許外境」和「於名言中不許外境」這兩類;若以在相續中生起空正見的角度來取名,也可分為應成、自續兩派。➃

➃《至尊洛桑諾布文集》承許僅由應成論式便能直接引生比度知、證得所立宗者,稱為「應 成派」;認為無法僅由應成論式,必須透由自續正因才能生起比度知、證得所立宗者,稱 為「自續派」。

P164L9

六、要追隨哪位論師分三:

一、說明噶當派的先賢們追隨月稱論師而求正見,是阿底峽尊者的主張。

若爾,於彼等論師中,應隨何者而求龍樹父子之意趣耶?阿底峽尊者以月稱論師派為主;依循尊者傳此教授之大先覺,亦以此派為主。

既然如上所述,有如此多中觀論師以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龍樹父子的論典,那應該追隨誰的腳步而尋求龍樹父子的意趣呢?過去,阿底峽尊者是以月稱論師的著作為主;依循尊者而傳授菩提道次第的先覺們也是如此。

P165L1

二、宗喀巴大師本人以佛護、月稱論師二派為主,並重視清辨論師的主張。

月稱論師見釋《中論》諸師當中,佛護論師解釋聖者意趣最為圓滿,遂以彼為根基,亦多採納清辨論師所示善說,略有非理則予破斥,以此解釋聖者意趣。

在解釋《中論》的諸多論師中,月稱論師認為佛護論師將聖者的意趣解釋得最完整、無誤,因此以《佛護論》作為主要的依據,此外也採納清辨論師所提出的嘉言,推翻其論著中少數不合理的觀點,以這種方式來解釋聖者龍樹的意趣。

三、一切時中解釋甚深妙意,皆以佛護、月稱論師為主。

因見佛護、月稱二師所造釋論闡釋龍樹父子之論最為殊勝,故此依循彼二論師,抉擇龍樹父子之意趣也。

由於宗大師明白佛護、月稱兩位論師將龍樹父子的意趣解釋得最徹底,所以不論是在顯教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或是密教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中,只要提到中觀正見,都是依循佛護、月稱兩位論師的觀點來抉擇龍樹父子的意趣。

P166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