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

面對新冠肺炎 -1

圖滇悲桑格西

20200328

以下要談一些與最近流行的新冠肺炎有關的話。我是一個對於佛法、世界情勢與科學都不太了解的人,但因為有幾位藏人輾轉地託人跟我說,他們由於工作的關係必須接觸染疫的病人,所以希望我能談一談這件事情。為了回應這些人的要求,我就稍微講一下,你們再看看有沒有幫助。


但其實我也沒有新東西可說。我聽說前陣子,由於西藏某個地區有疫情發生,聖座在為他們卜卦後說,請大家多向度母祈求,並實修菩提心與空性,聖座說,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這是一段非常精要的開示,也許有些人並不真正了解聖座要表達的內涵,以下我就稍微解釋聖座的這段開示,藉此做為對那幾位藏人的回應。


對我們而言,很難馬上就有能力實修菩提心,但如果能思惟其中慈悲心這個支分,依舊能帶來很大的幫助。若你身處在有疫情的地區,又剛好在醫院工作,或雖不在醫院工作,但你必須跟病人接觸,例如必須對這些病人提供協助,身處在這種狀況中,除了要防止被新冠病毒傳染,也要注意防止我們的心被不快樂與恐懼的情緒傳染。過度的擔心過度不快樂的情緒,無助於解決問題。實修慈悲心可以有效地築起防護網,阻上這些負面情緒侵害我們的心。


修慈悲心時,總體而言的所緣是一切有情,針對眼前的情況來說,要以你直接幫助的病人、工作要服務的對象,以及共同承擔責任的同事為所緣修慈悲心。就最後一項來說,假設你沒有接受這個要接觸染病對象的工作,就必須有另外一個人代替你,此時,那個「另外一個人」就成了觀修慈悲心的所緣。以下,我用護士這個角色為例,說明應該如何運用目前遇到的這個境界觀修慈悲心,了解原則之後,應該很容易可以類推。


醫護人員的職責是幫助病人,尤其在現在這個時刻更是如此。在這個過程裡,直接被幫助的看起來只有病人這個人,但是這位病人與其他很多人有連帶關係,例如這位病人的父母、伴侶、手足、子女與其他的親友等,這些人的苦樂會受到這位病人的情況影響,如果這個病人受苦,這些人就會不快樂;如果這個病人痊癒,這些人就會很高興,所以,若能幫助這個病人痊癒,很多人就會因此受益。


要以這個病人為所緣修悲心,首先要思惟「他跟我是一樣的」。他跟我一樣,如果在目前這種情勢裡,我感染新冠肺炎住進醫院,若醫生沒有來看我、護士沒有來照顧我,我的情況會變成什麼樣?我會有多辛苦?今天這件事情發生在他身上,他跟我一樣,如果沒有醫生護士照顧他,他就會非常辛苦,這樣的他真是太可憐了!再者,如果我沒去照顧他,就必須換別人去照顧他,那個別人就會有染病的危險,可是,他跟是我一樣的啊!雖然我如果染病,我的父母手足會辛苦,可是一樣啊!那個別人如果染病,他的父母手足同樣也會辛苦。就像這樣,透過「他跟我一樣」這個思惟,讓自己對眼前的所緣生起悲心。


由於我們同意前後世存在,所以,只是不記得而已,事實上,現在我面前遇到困難的這些人,他們都曾經無數次是我的父母、是我的小孩、是我的兄弟姊妹,除了記不記得的差別外,就實際的意義來說,他們就跟我今生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樣。

我今生的父母手足遭遇辛苦事情的時候,我會怎麼做?

我一定會出手幫助他一起渡過難關,而眼前這些遇到困難的病人,他與我今生的父母手足一模一樣,所以我一定要幫助他!練習生起這樣的心力。


就像這樣,根據你對悲心的理解,盡力去修。若能這樣做,害怕的感覺會減少很多,心裡那種緊繃、煩悶的感覺也會大大改善。否則,雖然一方面看起來義無反顧、很勇悍地在照顧對方,但另外一方面,由於內心沒有被悲心的防護網保護,會無可避免地產生緊繃、煩悶的感覺,如果這種感覺只產生一次還好,但如果它頻繁地發生,一次次堆積在心頭,恐怕就會變得非常不快樂。所以,若能盡量修悲心,有助於防範你的心愈來愈不快樂。


佛陀經常說,修慈心與悲心可以讓人少病與長壽,近代科學的研究似乎也可以佐證這件事。科學家發現修慈悲心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這件事情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結論。由此可知,悲心愈強,身體的免疫能力就會愈強,便能有助於不受病毒感染。


再者,透過觀修,一旦真正生起悲心,便能累積更多福德、淨除更多罪障。


以護士來說,由於對病人生起真正的悲心,照顧病人就不是不得不做的事,也不是為了賺錢而做,而是基於對病人的悲心去幫助他們。即使在過程中有受苦,都會因此淨除惡業,本來必須領受多劫大苦的惡業,就在這個過程裡消除了,很多佛經都有這樣說。再者,懷著悲心去幫助他人,這樣做可以累積非常大的福德,擁有大福德不但可以讓你在今生就受益,也能讓你很容易心想事成,正如佛經說的「若有福德則心想事成」。請人誦經修法能產生助益的原理也是這樣,透過誦經修法累積福德,福德發揮的作用是讓自己的心願能夠成辦。累積福德可以讓人容易心想事成,而累積福德的眾多方法中,最有力的方法是生起悲心,正如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說:「悲成一切義。」成辦心願最有力的方法是生起悲心,所以現在是我們累積福德的大好機會。


佛經說,有位母親帶孩子過河,由於河水湍急,母子兩人走到河中央時,雙雙被水沖走。那時媽媽一心想著:「我怎麼樣都沒有關係,只願我的孩子平安不死。」她生起以孩子為所緣的悲心,由於在生起悲心的狀態下死亡,使得她死後投生天道。


另外還有一個人,雖然投生地獄,但由於心續上仍留有善良的習氣,看見同樣受苦的同伴,他生起強烈的悲心,那時他想著:「我要代替他受苦,只要他能脫離地獄苦,我受苦沒關係。」由於生起悲心,使得他原本要受地獄苦的罪障淨除,接著就從地獄離開。類似的例子在佛經裡非常多。由此可知,生起悲心對於來生不墮惡趣、獲得很好的人身與投生天道都很有幫助。


學習大乘法的人成辦佛果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相信包括自己在內的每個有情都能成佛,也相信成佛才能真正利益一切有情,所以我們都在設法成佛。獲得佛果位的主因是大悲心,而眼前的這個機會,正是鍛煉大悲心的好機會。透過這個幫助病人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幫助別人,二方面又能運用這個好機會實修悲心,所以,這真是一個非常妙善的機會。一個真的有在思考的人就會知道,眼前我們提供給對方的幫助其實很少,只能為他消除眼前一點點的苦,只能為他成辦今生一點點的安樂。我們實際上提供給他的效益只有一點點,但因為他,我們獲得的好處卻非常大。靠著他,我脫離了本來要受的多劫痛苦,獲得無量的安樂與成佛的機會,從他那裡,我獲得了好多幫助!就像這樣,你能想到多少,就那樣去思惟,如此設法讓自己產生「眼前的處境真是一個大好機會」的想法。帶著這種想法工作,不只對來生有益,也有助於今生不易生病,對於消除內心的困境也很有幫助。


聖座還提到要向度母祈求。雖然他直接提到的祈求對象只有度母,但其實不只度母,我們各自有信心的佛與菩薩,都是可以祈求的對象。向他們祈求,確實會有幫助。


產生幫助的方式或說理由有兩種,

第一種理由是,無論我們祈求的對象是否真的具有能力,只要有信心、至心向他祈求,內心就會變得很安定放鬆。在你感到很緊張時,只要至心想著佛或菩薩,想著「我的狀況,您都知道」,並且堅定地相信「他一定會來救護,我一定不會有事」,只要你能這樣想,內心就會變得很安定,內心的辛苦就可以解除。雖然目前我沒有聽到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但我相信如果有做研究,一定可以得到正面的結論。由於相信佛菩薩救護我們的能力,心裡的害怕就會消失;由於深信「我會沒事」,身體的狀況也會隨之產生變化,使得疾病變少。向度母祈求,由於信心本身的力量,可以對我們產生幫助。


第二個理由是由於佛菩薩內心的力量,使得我們獲得幫助。以下提出的這些例子,雖然現代人聽來可能會覺得難以置信,但它依舊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過去在西藏失守時發生很多類似的事,近代在印度的藏軍也有不少人親眼見證護身符的效果。這個護身符,是聖座加持過的世尊像,有信心的人只要戴上它,就不會被子彈射中。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純粹是運氣好,閃過了子彈,並不是護身符發揮效用,但如果那些躲過子彈的軍人,只是子彈剛好打在他身體的左右邊而沒有打中,這種說法還勉強說得過去;可是那些戴著護身符的人,在戰爭中確實有被子彈打到,他們穿的衣服被子彈穿過,所以後來會看到衣服上有破洞,但子彈並沒有碰到他的皮膚,就只落在衣服上。這樣的實例非常多,它絕對不是亂講、無法求證的謊言。不只過去,在最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


在我年輕的時候,有些人身上習慣帶著上一世林仁波切賜給的加持繩。這些人去醫院打針都會打不了,因為針頭無法穿進皮膚裡。由於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護士們也都知道為何會發生這種怪事,所以,只要遇到針頭刺不進去的情況,護士就會問病人:「你身上有沒有配戴加持繩?如果有,請把它拿下來。」


透過剛才這幾個例子,可以知道佛菩薩有救護我們的力量。你相信佛菩薩的力量,於是向三寶祈求,並深信自己會沒事,是否表示其他的事你都可以不管不做,例如不戴口罩、不洗手?不行。佛法的根本是緣起見,果要依靠眾多因緣聚合才能產生,造成某個結果的因緣非常多。如果你說:「我有戴口罩、勤洗手,這些該做的事情我都做了,何必再向三寶祈求?」這種說法不對,祈求三寶對於不染病有幫助,這並不表示你只要向三寶祈求,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做。就好比有人跟你說「勤洗手對不染病有幫助」,若你回對方說:「既然我有洗手,又何必戴口罩?」豈不是很沒道理嗎?要知道,產生某個結果的因緣有很多,想要不染病,必須勤洗手,也必須戴口罩,也要向三寶祈求,這些作法都能有效地幫助你不染病。


你可以在身上配戴你有信心的佛像,也可以多持咒,例如六字大明咒、度母咒等,也可以把這些咒語寫在紙上,做成項錬戴在身上,這些都有幫助。聖座說修菩提心與空性會有幫助,這是力道最強的方法,但如果你暫時沒有能力修菩提心與空性,也可以把開示相關內容的經論放在佛龕上供養,經典上說這樣做會有幫助。


最後再做一點補充。剛才提到,若你必須去有染病危險的地方,可以向佛菩薩祈求。同樣的道理,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應該設法養成向某位一切佛菩薩祈求的習慣。這種習慣,無論說它是皈依的習慣或祈求的習慣都可以。在這樣祈求時,不一定要持咒,可以直接念誦某尊佛的名號並加上皈依二字,例如「皈依度母」、「皈依觀世音菩薩」。嘴巴也不一定要唸出來,可以只在心裡這樣想就好。總之,養成向佛菩薩祈求的習慣是很有幫助的事。我們遲早都要死,無論活得再長,最後一樣都會死。如果平常有養成祈求的習慣臨終時受到這個習慣的影響我們會有能力在那時憶念佛。若能憶念佛,再加上對佛有很強的信心,不但內心不會緊張,也會由於憶念佛而在下一生不墮入惡道。臨終前只要想到任何一尊佛或菩薩,都會有這樣的效果。即使臨終時由於情況太緊急而沒有憶念佛,但只要你有向佛菩薩祈求的習慣,在中陰四十九天的期間裡,這個習慣會讓你在遇到困境時自然想到佛菩薩。只要能在那時憶念佛,不但下一生能因此不墮惡趣,也會對成辦解脫有幫助。所以,你可以好好把握這一次機會,練習皈依、練習向三寶祈求、練習修悲心。


無論你是不是在醫院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若從學佛者的角度來說,透過這個機會,我們會想到自己會死。平常我們會為了產生「我會死」的想法,刻意去實修死亡無常。對佛教徒來說,憶念死很重要的事,由於深切認識到自己會死,才會真正開始為來生、為解脫、為成佛而做種種準備。如果沒有憶念死亡無常,我們就只會考慮這一輩子的事,不會想要學法,就算有學也不會實修,就算有實修、有去利他,恐怕也會淪為求名聲、求錢財、為了得到別人回報而做。這會使我們造的善業變得不純淨,我們做的事情變得對來生沒有幫助。為了讓所造的善業純淨,我們必須思惟來世,必須減少對今生的貪著,這是很重要的事。凡是真正在學佛法的人,都會很看重這件事情。最近,由於疫情嚴重,身處在這種情況中,雖然沒有刻意實修死亡無常,也能產生對死亡的害怕,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要珍惜,要好好掌握這個機會盡力造善,並把善根迴向成就佛果,祈願能因此利益一切有情。若能這樣做,你就有掌握到這次機會,造下純淨的善業。


若你必須在家隔離,要好好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平常你也許不太有時間學法,雖然有心,但時間不夠用。現在你必須自己在家裡隔離,就可以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看看是要好好學習、好好誦經、努力淨罪集資,或是認真實修。居家隔離對你而言,其實就是一個難得的學法機會,因為你得到的是這樣重要的好機會,所以要開心,要用歡喜的心情居家隔離,而不是因此覺得煩悶、不開心。若你是居家隔離的人,應該可以用這種方法思考。

面對新冠肺炎 -2

圖滇悲桑格西

20200331

面對這一次疫情,大部分的人因為感受到死亡威脅,覺得「我會死」而緊張。但如果只是因為這種想法而緊張,我也無計可施,而且這種緊張根本沒有用。如果你是因為想到跟著死亡而來的下輩子,因此感到緊張,這樣就還可以,而且對這種人來說緊張是好事。


緊張之後,你會接著做什麼?

想想看,如果你擔心出門會被傳染,因而對於要出門感到很緊張,在這種緊張之後,你會做什麼?

你會不出門,就算必須出門也會戴上口罩、認真做好防護措施。同樣地,如果你害怕死後投生惡趣、下輩子無法投生淨土,你會做什麼?


你會很努力地懺悔罪業、累積福德,凡是有助於投生淨土的事,只要你知道,就會努力地做。但如果你並沒有在這些方面努力,只是在那裡害怕,那你是在怕什麼?

你其實不怕投生惡趣,不怕無法投生淨土,你唯一怕的只有我會死,但這種怕,與不承許宗教、沒有學過佛法的人一樣,他們也都怕自己會死。

但你不是學了佛法嗎?

你不是也會解釋佛法嗎?

為什麼你的害怕與沒有學法的人一樣呢?


對於前後世業果這些主題,如果你沒有很認真地學過,沒有真正入心,那麼,在一切都很順利,沒有遇到困難與挑戰時,你會表現得很漂亮,你在學佛,你說你是佛教徒,你說你要解脫,你說你要成佛,你說你要即身成佛,而且看起來也很有那麼一回事的樣子;但是,一旦真正遇到困境挑戰,你唯一的想法就只剩下「慘了,我會死」,跟一般沒學過佛法的人沒兩樣。


感到害怕才會接著去想辦法,所以,若要你打從心底真的去想辦法,在這之前,你的確需要一個害怕去刺激你。

因為怕,所以你會去造善、懺罪。

如果你因為受到疫情影響而對自己來生的去處感到害怕,害怕的時間也許是一週、兩週,或是一個月、兩個月,由於很害怕,於是你非常努力地淨罪集資。


在這樣努力一個月後,回頭看,你的心會有什麼反應?你會想:「我害怕,真好!我受到生病與死亡的威脅,真好!」一旦產生這種心情,之前由於疫情而帶來的不快樂感就會全部消失。你不必特別再去做什麼來安撫自己,不必去想「我現在心情不好,我要設法讓自己開心」,你會由於「我害怕、我覺得自己可能會死,真是太好了」這種想法而感到開心,不快樂的心情會自然地消失。


待在家裡時,你不需要一直開電視看新聞,一天看一次應該很夠了。那些消息,例如又有哪位名人死了、哪個國家確診人數又增加了、死亡人數現在總共有多少,現在的新聞很多都在講這些,但你一直隨著新聞更新這些資訊,對你的幫助是什麼?當然,有些事情是你應該要知道的,例如這個疾病的傳染途徑、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被感染的機會,你需要知道這些,因為它們是你的「所斷」,你必須知道自己該斷除哪些行為,才能避免染病的危險。


有同學問,看到別人染病,發現自己的心好像馬上關了起來,不想靠近他。為何會這樣?簡單說,就是悲心不夠。悲心不夠是我們的現況,如果你接著問:「我發現自己悲心不夠,我該怎麼做?」問了這個問題,別人提供你一些答案,建議你可以這樣做、那樣做,只要你有從這些回答裡真正得到答案,你的作法就會跟著做調整。


在不去幫忙的這個行為背後,可能有兩種想法。沒有出手幫忙,不一定都是因為悲心不夠。遇到一個生病需要幫忙的人,如果你那時心裡馬上現起的想法是「去幫他我會遭殃,我可能會染病」,這的確是悲心不夠;但如果你的想法是「去幫他,一旦我因此染病,就很可能會傳染給我的家人,甚至讓更多人因此染病」,基於這些考慮而沒有出手幫他,這種情況,就無法一面倒地說是因為悲心不夠。


由於幫助對方,可能會使身邊其他人受到危險,這的確是需要考慮的事情,但你仍然可以再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式救他。一種選擇是我去救他,就算因為這樣染病也沒關係,如果真的被感染,我可以切斷與家人朋友的一切接觸,自己一個人待在醫院裡,這樣既不會害到周圍的人,也可以救到他。當然,這是一個很高標準的作法,要有強大的悲心才能做出這種決定。如果我們的悲心還不到這種程度,就必須運用智慧去抉擇到底該怎麼做。


如果只有一般的悲心,就算你把自己完全捨棄,也無法真正救到對方。所謂一般的悲心,指的是一般人嘴上說的那種「應該對別人有悲心」的那種悲心。別的不談,就算對象是自己的父母,除非你有花很大的力氣去修並且生起強烈的感受,否則也很難真正幫到對方。想想看,為什麼你把父母看得這麼重要?「因為他們對我很有恩。由於我很重要,所以他們也跟著變得很重要」,在你的答案裡,最先鑽進來的是「我」。為父母而捨棄我,這種想法只會在我們偶爾生起很強烈感受時,突然地跑出來一下,就像平常我們知道父母對自己很有恩,所以不可以生他們的氣,但偶爾仍會突然地生他們的氣一樣。對於自己的父母,我們就算能生起悲心,但這種悲心頂多是在偶爾產生強烈感受時突然產生一下而已,並不是生起了長遠的心,安排了執行計劃,為了利益對方而不惜捨棄自己的那種悲心,即使對象是自己的父母,也很難生起這樣的悲心。如果你真的有自他等換的心,也許還有可能。除非直接透過菩提心。


如果直接去思惟菩提心,你的思惟會是什麼呢?

我必須救護一切有情,必須救護他們離開輪迴、離開惡趣,有情沒有邊際,為了救護無邊有情所以我必須成佛。為了成佛,所以我的身財受用等,我的一切都必須給有情,為了真正做到,所以我必須經常生起菩提心,經常想著我的身財受用等一切全都給了有情。在這樣想完之後,你也就真的把身財受用都給了有情。把身財受用都給有情,是為了救護一切有情。既然真的給了有情,所以權利是在有情手上。現在這個有情需要你的救護,若你不去救他,等於你出爾反爾,不把自己的身財受用給他。想到這裡,你會因為這個理由而去救護他,至於救他之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你已經覺得無所謂了,至此,你才終於能夠捨棄自己,因為你是為了救護一切有情,而不只是為了眼前這一位有情而已。若要我只為了眼前這一個人能脫離眼前的疾病而捨棄自己,應該很難。


是為了一切有情。已經透過實修產生感受的人,會知道地獄是連一秒也無法待的地方,相較於地獄苦,人的苦真的好小,不去擔心也沒關係。就算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因為這次疫情死光了,不去擔心也沒關係。一個相信地獄的人,他的想法會是這樣。他會覺得人的苦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就是病個幾年、幾個月,然後死亡,就只是這樣而已。身為人,病得再重,這個病能給我們的折磨最多也就是這樣而已。若你真的相信地獄存在,你知道若不脫離地獄,待在那裡會是什麼樣的處境那裡明明苦到連一秒鐘都待不下去,可是一旦投生地獄,就必須在那裡待上數億年。在長久的時間裡待在那裡受苦,情況不會因為你待久了就變好,雖然待很久,但安樂一點都不會增加,痛苦一點都不會減少。想到這裡,你會非常希望有情能從地獄脫離。


印度人在遇到很大的困難或痛苦時,他們會說:「這樣的事情,但願連我的敵人也不要遇到。」平常我們會生敵人的氣,甚至會暗暗地想「希望他生病」、「希望他摔斷腿」、「希望他名聲變臭」,但是,在看到極大的痛苦時,我們也會想「這樣大的苦,別說是我的親人,連敵人我都不希望他遇到這種事」。同樣地,若你真正相信地獄苦,就算是敵人,你也會為祈願他不要投生地獄,因為那裡實在太苦了。


若看到透過現在的作為可以救一切有情,因此死掉又如何?

就算染病到死亡之間會承受幾個月、幾天的疼痛,但相較於好幾億年的地獄大苦,這又有什麼呢?

他會覺得很值得、沒問題,所以他會毫無猶豫地挺身而出。若他是懷著這樣的心念幫助染病患者,一方面來說他其實不會染病,從另一方面來說,就算他因為曾造過的重業而染病,也會因此大大拉近與佛果的距離,這主要是由於他的心力造成的結果。再者,他也因為求仁得仁而非常滿足,不論病得再重都可以,就算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他也會覺得很值得,會覺得自己這一生做了有意義的大事。


雖然,懷有這種想法的人直接救的只是某個人,內心沒有這種想法的人直接救的也只是某個人。有人只救自己的親戚,他救了一個人;菩薩救一個人,看起來也是救一個人。同樣看起來都只是救了一個人,但他們內心的想法極不相同。對菩薩來說,他不是只救一個人,他想的是救一切有情,他救眼前這一個人,與他要救一切有情之間有關聯。他知道,如果去救眼前這一個人,就能夠救一切有情;如果不去救眼前這一個人,就沒辦法救一切有情,他知道其間的關係,因此造成的心力大小會有極大的差異。再從事實上帶來的結果去看,基於內心這樣的想法而去救眼前這一個人,會讓他大大拉近與佛果的距離;若沒有這樣的想法而去救一個人,會讓他來世投生為人,並且不容易生病,能帶來的好處就只有這樣而已;若他帶著「救他,我會變有名」的想法去救人,他會連來世的好處也拿不到,而這輩子如果真的因此出名,那還勉強值回票價,因為他要的就是這個;如果沒有因此出名,則他一切的付出都是白費,若反而因此染病,從某方面來說其實算他活該。


若你真的在實修大乘法,你的思惟與落點就會是這樣,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你必須學習,必須明白什麼是佛、佛有哪些功德、成佛後如何救度有情、我能成佛嗎、為了成佛要做哪些事?

若說行六度可以成佛,那麼,布施如何幫我成佛?

持戒如何幫我成佛?

修忍辱如何幫我成佛?

這些因與果之間的關聯性,都是必須學習的內容。

學習後了解,了解後還要實修,然後才能真正明白:若我這樣做就能成佛,成佛就能救度一切有情,若有情得救、獲得解脫,他們該有多高興!現在一切有情都在受苦,他們一定要脫離痛苦才行,為了要讓他們脫離一切痛苦,我必須要成佛,要成佛就必須實修這些內容。就像這樣,從因到果、從果到因,不停地反覆串習。


從某方面來說,這是在學習菩提欲求;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若你對有情沒有慈愛心,心裡沒有「願一切有情都能脫離痛苦」的想法,則「若我成佛,一切有情就能脫離痛苦」又有什麼好值得振奮?「若我不成佛,一切有情就會繼續在輪迴流轉」又有什麼好值得擔憂?他們流轉他們的,與我何干?若沒有慈愛,就會是這種反應。所以首先必須生起想要讓一切有情脫離輪迴的心,這正是大悲心。 要生起這樣的心,必須先對一切有情產生慈愛心,也必須弄清楚有情為什麼會一直在輪迴流轉。直到目前為止,有情已領受無邊的苦,這一切的根本是我執,我執的根本是不懂空性。若有情依舊不懂空性,若他們依舊沒有消除我執,他們就必須繼續無止境地受苦,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事。然而,就算知道這些,若對有情沒有慈愛心,你會覺得受苦是他的事,所以必須設法讓自己對有情生起慈愛心。關於生起慈愛心的方法,也就是一般講的生起慈悲心的方法,包括思惟有情曾經當過自己的父母,或思惟有情跟自己一樣,也就是透過七因果教授與自他換教授中說的方法,設法產生對一切有情生起慈愛心。


但是,只生起慈愛心不夠,還要加上之前在自身上做的共中、共下士道的思惟,結合到一切有情上,至此,「願一切有情脫離輪迴」這種心才能產生。

只產生這種心不夠,還必須再去看,事實上有情真的都能脫離輪迴嗎?

若要做到這件事,從我的角度來說要做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成佛,若我成佛就能救度一切有情脫離輪迴。這樣完整的思惟若整個匯歸起來,就成了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其實比空性難很多。對於沒有理路的人來說,空性當然非常難,但對於稍微有理路的人而言,空性並沒有難到這種程度。可是,你看!要了解菩提心,必須懂得非常多。我還沒談到實修,實修還是之後才會談的事情。在實修之前,你必須先知道什麼是菩提心,知道產生菩提心的方式與步驟,要知道到就像親手展開一個地圖一樣。但是,這件事情連知道的人都非常少,甚至有人還會否認這樣的說法。我曾經跟一個人說:「不學經論,無法真正了解菩提心的標準到哪裡。」他說:「才不是這樣!」


問:如果有一個感染新冠肺炎的人突然來到我面前,我該怎麼辦?

我因為想到如果去幫忙他,自己有可能會被傳染,所以無法幫助他。但如果沒有幫助他,平常我又會說應該要幫助一切有情,那該怎麼辦呢?

答:如果只是一般性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在保護好自己不被傳染的前提下,看看可以怎麼幫上他的忙,這應該是我們能力範圍裡可以做到的事。

一般來說,完全沒有悲心、有一點悲心,以及悲心很強的人,面對同樣的事,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看到某人跌倒,完全沒有悲心的人心裡會想:「如果我去幫他,我有可能會遭殃、被感染」,或者會想:「如果去幫他,我的工作就做不了。」於是就直接走開,這種人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悲心的人。


稍微有一點悲心的人,他會想:「我做不到用身體直接接觸的方式幫他,但我可以打電話叫救護車。」這種人雖然有一點悲心,但他沒有辦法親身去幫。


比這個更好一點的是戴上口罩,一方面設法保護自己不被感染,二方面也直接去幫助他。


在沒有辦法防護自己不被感染的狀況下,要真正出手幫助病人,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所以這件事情又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如果幫助他的話,我會遭殃」這是悲心不足的表現;

「如果我去幫他,萬一我被傳染,則我的家人與其他人都有可能被傳染」,有這種想法不一定就是沒有悲心,因為這是一種思考方式,而且從某方面來說,這也是應該要考慮的事。

如果你出手救一個人,有可能會連累其他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想:「若能救他,我沒有關係,至於家人與親友,我可以暫時與他們切斷關係,他們就可以避免被感染。」這樣的悲心比前者更強。

如果你的想法是:「就算因此死了也沒關係。」這樣的悲心就非常強。


然而,完全把自己捨棄的這種悲心,對我們而言實在很難。

但我們應該要問,為何我做不到?

因為悲心不夠。

為何悲心不夠?

因為平常對悲心的訓練不夠。

真正的悲心具備非常強大的心力,這樣的心力要如何產生?

雖然我們嘴上都會說「我應該對有情要有悲心」、「如果生起悲心該多好」,但是,這種概略又模糊的想法根本沒有支撐力,使得我們的悲心不夠。別的不談,平常有思惟七因果教授的人,也許偶爾可能會產生很強的悲心,但一般來說應該很困難。因為你在用這種方法思惟時,你對有情產生慈愛心的理由是「有情當過我的父母」,在這種想法中,「」是最重要的根本。但如果你心裡真的有自他平等的想法,你真的有產生這種心,也許就可以做得到。


若你的心沒有到這種程度,也可以用剛才我講的,用大乘的想法,想著「透過幫助眼前這個人,我可以幫到一切有情。幫助眼前這個人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如果你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你會毫不猶豫地幫助他,而且在正做的時候,你的心會很安適,就算自己因此生病,你也會有快樂、滿足的感覺;就算病到產生「我會死」的想法,你也會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很值得,而且還會在死前發願:「不只今生,來世我也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這樣做,願我能不斷地為有情而這樣地捨棄自己,願我能做得到!」


若你有自他平等的心,雖然也能做到為他人捨棄自己,但在那樣做的時候,你的心不會這麼舒服安心。透過自他平等的想法而做,那時你會想「如果我像他一樣染病,我會非常希望別人救我,他跟我一樣的,所以我要救他」,你心裡的想法就只是這樣而已,恐怕不容易產生「我成辦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大事」的舒服與快樂。


菩薩會為了有情而捨棄自己,而且,每一次捨棄自己、每一次遇到困難,他們的心都會非常安樂。如果不是用菩薩的想法,而是透過生起悲心去捨棄自己,雖然直接上來說,也是有做到捨棄自己、幫助別人,但是,當你因此遇到困難時,你有可能後悔;就算沒有後悔,內心依舊會有困難感。


但如果你用的是菩薩的想法,不但沒有困難感,還會覺得非常歡喜快樂,你會覺得:「哇!太棒了!我今天得到一個極好的機會。」「我得到成辦佛果位的機會,得到可以救護一切有情的機會。」


若練到一定程度,在看到一個很壞的人遇到困難時,會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珍貴寶藏,為什麼?因為若能好好掌握這個機會,我們可以成佛。這件事情不只關乎自己,因為若能成佛,就能夠救度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也得到救護,自己也得到佛果,要做到這件事,悲心的能力就必須圓滿。要讓悲心的能力圓滿,如果你的對境是一個很壞的人,這會成為一個很特別的訓練,它是一個能讓悲心大幅增長的好機會,也是能累積大量福德的好機會。


以上這些話,我只能對著佛法已稍微學到一定程度的人說,對其他人是沒辦法談的。

「面對新冠肺炎」系列 三之三


對由於疫情而感到不快樂的佛教徒的開示

圖滇悲桑格西


20200410

近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我有點不快樂,因此我就去見了我的老師。向他三頂禮後,坐在他的面前,我向老師啟白:「因為疫情在全世界擴散,我的心覺得有點辛苦,我很不快樂。」


老師說:「是的,這疫情讓我們遭遇了很多困難,也吃了很多虧,帶來很多不好的結果。但是,如果從另一方面思考,雖然我對這個世界不太了解,可能無法舉出很多例子,但我想,這疫情一定也有讓一些好的事情發生,例如某些自然環境變得比較乾淨等。從某方面來說,這個疫情造成很多人死亡,但這陣子由於大家減少出門,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應該有因此減少。就像這樣,即使疫情很嚴重,但我想仍有一些好的面向是可以看的。若朝這些面向思考,應該可以稍微減低一些你的不開心。」


我跟老師說:「雖然您說的有道理,但這些都是總體面的考慮。對我個人來說,我很擔心自己會被感染,而且因為必須待在家裡,很多我本來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不能外出,不能跟人往來,我覺得很煩悶。」


老師說:「現在,有那麼多人染病死了,有那麼多人失去了父母,那麼多人失去了孩子,那麼多窮人因為沒工作而斷糧斷炊,連最基本的飲食都沒有著落,還有很多罹患其他疾病的人因為疫情而無法順利就醫。這麼多比你辛苦的人,你都不擔心他們,只擔心自己,只在意自己不方便、不能出門。這種時候,你只顧慮自己一個人,不覺得丟臉嗎?」


在這樣責備我之後,他停了很長一段的時間不說話。


接著又說:「因為疫情而造成的一切困難,無論總體還是個人的困難,很多人都在想解決辦法,這些辦法都有各自的作用,也會產生一些效果。如果大家繼續努力想方設法,我想最多一、兩年,這個疫情一定會消失,在兩、三年之間會乾淨地結束。」


我說:「啊?如果還要等一、兩年才結束,就表示在很長的時間裡我得繼續受苦。」


老師說:「你覺得一、兩年很長嗎?但我覺得它很短!你覺得長,是因為你拿一兩個小時、一兩天做對比,照你這樣想,一兩年的確很長。可是對我來說,我拿的是數百、數千年做對比。與更長的時間相比,一兩年實在好短,就只是一下子而已。我們的想法不同,若照我的想法,一兩年很短;照你的想法,一兩年很長。這兩種想法,哪種想法對你更好?哪種想法可以讓你快樂些?你自己考慮,自己做選擇吧!如果選用了會讓內心不快樂的想法,不只對你沒好處,對任何人都沒好處。若選擇用壞的想法過日子,眼前會不會染疫是一回事,壞的想法會使你長期處在不快樂的狀況,會傷害你的健康、為你的人生帶來更多困境。這樣評估後,我認為我的看法比較好。」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一兩年之內應該會解決,這應該是可以確定的事。由於它終有結束的一天,所以這個事件,隨著時間推移,隨著一天天、一秒秒的消逝,就會漸漸朝向終點靠近。就像我們的壽命終有盡時,活著的每一天,都在朝向這一生的終點靠近一樣;這個事件終有結束之時,隨著每分每秒的進行,離這個事件的終點也就愈來愈近。」


「這個病以及因此而來的困難,你要說它是大困難?還是小困難?


這同樣也是觀待的產物。如果觀待於比較小的困難,例如與輕微的頭痛相比,現在的困難很大;

但如果觀待於其他極嚴重的困難,現在的困難其實是小困難。是因為你拿它與較小的困難對比,才會覺得目前的困難是大困難;而我如果拿它與較大的困難相比,若我從更大的角度去思考,會發覺現在這個困難實在很小。


那麼,你要把它當成大困難去思考,還是要把它當成小困難去思考?

從它本身來說其實無所謂大小,它是大是小,由你決定!由你決定要從哪個角度去看它!決定權在你的手上,你自己決定。」


老師說:「只要你還留在這個世間,困難就不會有結束之日。現在這個困難消失,別的困難會接著來。就在看起來快要鬆口氣的時候,另一個困難又來了,沒完沒了,永無寧日,這是我們的現況。在還處在這種狀態時,若你把內心快樂與否的決定權交出去,任由外境決定你能不能快樂,由於外在的困境一直都存在,你的心就永遠都快樂不起來


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不是有人說『若懂得運用,毒也可以被製造成藥;若不懂得運用,藥也會變成毒』嗎?

不論遇到什麼,你都要懂得用。想想要怎麼運用眼前的困境,讓它最終能帶給你好處而不是傷害。想一想,在目前這個處境裡,你要怎麼想、怎麼做,才能為自己、為別人帶來好處。如果你能這樣想,這個困難反而會變成你的助伴。」


「就像寂天論師說的:『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大地長滿了會刺人的荊棘,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你不被刺到?

若你想的方法是用一大片皮革覆蓋所有的荊棘,這是不可能的事。其實,只要用一小片皮革把腳底包好,你就可以通行無阻,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被刺傷。


同樣地,雖然我們也會設法消除外在的困境,但是,若你只把努力的重點放在這裡,期盼用這個方法,自己終有一天可以再也不要遇到任何困難,只要你還留在輪迴裡,你就永遠也等不到這一天,它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所以,不如把思考方式學起來,遇到困難的時候,就運用這些思考方式去創造你的快樂。一旦你學會了,無論遇到任何困難、無論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快樂。」


「你要好好把握這一次機會,練習運用佛教經論,包括道次第與修心論典的內容,看看要用什麼方法,做到修心教授講的『轉惡緣為道用』。


好好想一想,用什麼方式、如何思考,才能真正地轉惡緣為道用。要看重這件事也要讀經論努力地思考

如果你趁這個機會訓練自己,無論現在與未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你都能夠接招、有能力納受它。這是對你很好的事。」


「你學過佛法,知道怎麼觀修悲心,就要去修悲心。比你困難的人很多,要以他們為所緣去修悲心。你相信佛法,知道惡趣的有情正在受著什麼樣的苦。若眼前的這些小苦你都覺得難以忍受,想想他們,那些待在惡趣的有情,他們又要怎麼忍受?他們該有多難熬啊?想到這裡,就要以他們為所緣去修悲心。若能這樣去修,你就會忘記自己現在正在受的苦。」


「你說你因為那些困難而感到苦,你是受苦者,但是,所謂的困難受苦者,去尋找它們的施設義,會發現根本找不到。它們在事實上是沒有的,它們的存在,都只是自己的分別心安立出來的。受苦時,你也可以朝這個方向去思考。」


老師說:「再者,就像《入行論》裡說的:『苦害有諸德厭離除驕慢悲愍生死眾羞惡樂行善。』苦可以帶來很多好處,

由於遇到困難,你可以透過這個機會生起出離心;

由於遇到困難,這個教訓會讓你更謹慎地取捨業果;

由於遇到困難,讓你更容易對他人產生悲心,就像這樣,困難能對實修帶來很大的幫助。

若你能趁著遇到困難的機會,運用佛法教你的道理鍛練自己,就能用眼前的這個困難,消除未來的許多困難。眼前的這個困難,可以幫助你找到未來不再受苦的路。」


聽完老師的開示,我的心變得安定多了。向老師拜別後,我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