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講說軌理

聞說軌理

P151 LL5~ P162 L6

P151 LL5

乙二、講說軌理

丙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

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

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今初:

P151 L15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P152 L08

說了聞法殊勝,現在說說法的殊勝功德。不為名聞利養而說法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如同《勸發增上意樂》中說,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利養恭敬而予法施,會有二十種功德:六個等流果、四個離繫果、九個增上果、和一個異熟果。

P152 L11

六個等流果:

第一、「成就念」,以清淨的意樂為他人說法,不僅能讓他人增長智慧,也讓自己生起新的智慧,或更熟記這個內容。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自己一個人看《廣論》時,不一定記得很清楚,可是如果我是準備明後天給你們講《廣論》而溫習,就會記得比較清楚。

第二、「成就勝慧」,這裡的「勝慧」,是指緣勝義諦根本定的修所生慧。

第三、「成就覺慧」,是指緣世俗諦,聞思後所得到的慧。

第四、「成就堅固」,自己所修或所學的內容會記得非常牢。

第五、「成就智慧」,這個「智慧」是指資糧道、加行道的智慧。這還是屬於世間智慧,因為資糧道、加行道的行者還不算聖者,還是世間人。

第六、「隨順證達出世間慧」,指見道以上的出世間智慧。

四種離繫果:

「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

九種增上果:

第一、「諸佛世尊而為護念」。

第二、「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非人」不是指龍等,而是指欲界的天人。

第三、「諸天於彼助發威德」,這裡的「諸天」是指色界的天人,如大梵天王等。

第四、「諸怨敵等不能得便」。

第五、「其諸親愛終不破離」。

第六、「言教威重」,因為不在乎自己的名聞利養,要教誡的教誡,要糾正的糾正,非常地正直,所以「言教威重」。

第七、「其人當得無所怖畏」。

第八、「得多喜悅」,因為不是為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人,所以內心不空虛、非常地充實,可以得到很多喜悅。

第九、「智者稱讚」,這裡的「智者」是指佛菩薩。

一個異熟果:「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許多經文裡都說到了說法的勝利。第四個等流果「成就堅固」有兩種不同的翻譯,在新的《集學論》的版本裡譯作「成就勝解」,在其他舊的翻譯版本裡面譯為「成就勇進」。

P154 LL1

丙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田,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P154 L03

說法者在傳法之前,應該對法起大恭敬心,因為連佛薄伽梵在宣說佛母《般若經》時,都自己設了法座講法。佛對於所要傳授的法義都生起極大恭敬,更何況我們?這裡的「大師」指的是導師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在說法時,也應當隨念導師的功德及恩惠,於法起大敬重。

P154 L7

丙三、以何意樂及加行而說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

其意樂者,

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妒,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悋,顧著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其加行者,

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妒,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P155 L05

說法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意樂才能為徒眾傳法?

在《海慧問經》裡面說到五種想,

即講法者本身應該起——醫生想,

對於所說教法起——藥想,

對於聽聞者起——病人想,

對於如來起——善士想,

對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在這同時,對於弟子應觀修慈心,斷除唯恐他人高勝於自己的嫉妒心,不應推延而懈怠、數數宣說而生起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慳悋於法,及貪戀自己的財物衣食而說法等。應該避免種種過患,具有正確的意樂而說法。

P155 L10

說法者登上法座尚未說法前,為了摧伏我慢,當憶念無常,所以習慣會唸:「如星翳障或燈火,如幻朝露或水泡,如夢閃電或雲彩,有為法應如是觀。」唸完之後,以彈指的方式,提醒自己一切無常。在登上法座之前,先對法座禮拜,這很重要。有時候,我們剛開始學習時非常謙虛,後來學問增長了,弟子也變多,得到越來越多的讚美,原本很謙虛的人也變得都在講自己的功德、講他人的過失,好像脖子也變得越來越長,這不是好現象。所以在說法之前禮拜法座以摧伏我慢非常重要。我覺得這樣做,我的內心會很舒坦。有時候,在灌頂大會上,登上法座之前,我先對法座禮拜。有人可能會說:達賴喇嘛丹增嘉措不懂密教佛慢的觀修。其實這不是不懂,觀修佛慢是另外一回事,即使是觀了佛慢也還是人,這並沒有改變。我覺得保持清淨的意樂為弟子講法非常重要,這是我們說法者的責任。在傳灌頂之前,先對法座禮拜,我的內心就會舒坦許多。透過觀修無常先摧伏我慢,完完全全只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說法,以這種清淨意樂去傳法,才會對教法有益,不是嗎?

P156 L06

登上法座後,誦持伏魔真言。「伏魔真言」就是《心經》中的咒語:「得雅他,嗡,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耶梭哈。」按西藏人的做法,這個時候就唸誦《心經》。

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想,我們把「我」的真實執著和愛我執放在說法會場中,然後驅除其他的妖魔鬼怪到大海的對面,你認為這樣有意思嗎?

真正的魔王其實在我們內心,是不是這樣?

如果去除內心的魔王,那麼再多的魔子魔孫也沒有辦法傷害我們,這是肯定的,可是我們的做法卻是顛倒的。在此說到的「去除魔羅及其魔眾」,並不是指所有的魔軍、魔鬼或魔眷,而是指天子魔。所謂的「天子魔」,他會射出像花朵一樣的貪欲之箭,是生起煩惱或促成煩惱因緣的魔箭,被這種箭射到,很容易增長煩惱或形成煩惱的助緣。好比我們跟一個惡友在一起,我們很容易受到這個惡友的言行舉止影響,講一些增長煩惱的話。雖然惡友沒辦法操控我們的心,但是由惡友的言行舉止,很容易使煩惱增長,所以應該跟這種惡友保持距離。同樣的道理,並不是所有的魔都會讓我們增長煩惱,而天子魔就具有這種能力。初學者內心不夠穩定,所以應該盡可能地避開這種魔軍。

P157 L02

登上了法座,還未傳正行之法前,我們一般會做說法前的課誦,這個課誦包含了誦經、隨念、迴向三大內容。透過誦經,我們隨念三寶的功德、隨念無常的內容等,之後做迴向。這個誦經、隨念及迴向,最主要是隨念三寶功德,尤其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功德,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什麼呢?

因為隨著自己的教派傳承,有時候只偏向於自己的傳承上師、根本上師,好像導師釋迦牟尼佛跟自己的傳承接不上關係似的,好像完全忘記了。一講到上師的功德,沒有釋迦牟尼佛的名稱在裡面,只有自己教派的傳承上師而已,會有這種危險。我們一定要反覆地提醒自己,教法的唯一導師是釋迦牟尼佛,這點不能忘記。

P157 L10

做完說法前的課誦,再唸誦七支供養。唸七支供養時,要能隨文憶念三寶的功德才有利益,如果自己不了解佛、法、僧三寶,而只是觀想佛在前方的虛空安住,那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就像外道觀想自己的導師一樣,我們只是在觀想佛的模樣而已,所獲得的利益並不大。真正的利益來自於對三寶的認知,如果知道三寶的殊勝功德,尤其是佛陀的悲智功德,我們就可以知道佛陀隨著祂的悲願遍布一切虛空,即使我們沒有刻意去邀請,佛也安住在我們的前方。如此地深信,對佛祈請,才能獲得真正的利益。所以當以隨念三寶功德的意樂來唸誦七支供養。在唸誦七支供養時,我平常都會合掌唸誦。我看到很多人都沒有合掌唸,只有我一個人合掌在唸,我好像變成了白烏鴉一樣。有時候我會半開玩笑地說,我們的手真的很可憐,我們給了手很多的工作,連生氣時都要用手去打人,一般的世間雜事也讓手去做,好像做什麼事情都要靠手一樣,那我們行善時,拜託大家也為手想一下,也給它累積點善業福報,這樣才公平,不是嗎?我們在唸誦七支供養時,既然經典裡面都說到「合掌祈禱著唸誦」,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合掌,而且合掌等禮儀也算是身禮敬啊!身的禮拜不一定要做大禮拜或跪拜,只要隨著善心,我們身體所表達出的一切行為,都屬身體禮敬。當然,天氣非常冷的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像是在供養窣堵波時,一般都是在布達拉宮的樓頂上做這個薈供,這時維那會唱大威德金剛的自生儀軌,我還記得我的手好冷,一直想把手放在後面。但是印度這麼熱,並沒有這種問題。我們如果能在身語意完全禮敬三寶的情況下唸誦七支供養,這會更加殊勝。

窣堵波

P158 L11

唸完了七支供養,我們可以迎請資糧田。迎請資糧田的同時,可以觀想獲得甘露的加持,也就是從資糧田流出甘露或光芒,融入自身。再觀想資糧田所有的傳承上師,一者融入一者,最後融入自己,於是自己獲得所有傳承上師的加持。這時候可以配合達波寺院唱誦的唱腔來唱誦對資糧田的祈請文,因為達波寺院的唱腔非常優美動聽,所以我平常就習慣以達波寺院的唱腔去唱誦對資糧田的祈請文。

P158 L16

接著是供養曼達拉。供養曼達拉,最主要是弟子為了請師長傳法而供。但是對說法者來說,這時也應觀想在自己前方的虛空,安住著所有的傳承上師,於是說法者對於前方的資糧田供養曼達拉,祈求傳承上師允許傳授法義。最後,再觀想所有的傳承上師融入於自己,獲得加持。我們西藏有這樣一個習俗,為了使周遭的龍天護法,像山神、地神、水神或天龍等,都能夠獲得利益,我們會默默地對四周虛空掃視一下,就像是雖沒看到鬼,但也要假裝看到鬼的樣子,好像在說「哦,我看到你了,歡迎你來享受正法的甘露」一樣,有這樣一種做法。

P159 L06

之後我們再唸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因為說法者現有的善業是說法的功德,所以唸到「我以所行施等善」時要改為「我以所行傳法善」、「為利有情願成佛」。而聽者應該唸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聞法善,為利有情願成佛。」唸誦三次。這時說法者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必須打開經典,對經典好好地進行祈禱。在還沒有傳授正行說法之前,還會唸誦這樣一個偈頌文:「仙龍及夜叉,地水神及人,願能達我語,我今釋法義。」也就是所有的仙人、羅刹、夜叉、山神、地神、水神等,一切的人天,能聽懂我所說的,我今天要為你們傳授導師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法義。唸完這個偈頌文之後,觀想在場的所有的天龍、人、非人等都因聽聞而獲得法義,心生歡喜。(的確是有非人的,我們不要忽略它們的存在。)唸完了這句偈頌文之後,昆努喇嘛通常還會多加一個對導師釋迦牟尼佛的禮讚文。我覺得這種做法非常的殊勝,值得我們隨喜。我覺得在說法前,先唸誦導師釋迦牟尼佛的禮讚文,會更加的圓滿,所以平常我也有這樣做。

P160 L01

在傳正行的內容之前,一般有所謂的前行說法。在前行說法時,如果說法者以清淨的意樂去說,聽聞的人以清淨意樂去聽,斷三器過失,有時候聞法者可能自己觀修時生不起證量,可是在說法的會場,因為與上師有不共的因緣,內外因緣聚合時,確實會第一次生起證量。有一些大師曾經有這樣的說法,這是絕對有可能的,所以不要小看正行前的說法前行。傳授《廣論》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是配合著自己的覺受去傳授《廣論》的內容,必須在正行說法之前有一個前行說法。

P160 L07

《妙法白蓮經》說到,講法時要配合大論典的內義、足夠的理由、無謬的正因,及適合的譬喻,善巧地為弟子宣說教法。先前有大師說:「科判亂故,莫如烏鴉築巢;捨棄要義,莫如老人咀嚼;未達內義,莫似無目翳障。」說法時要遠離這些過失。一般小鳥的巢是很漂亮的,但烏鴉的巢卻是很亂的,所以祖師們說:「科判亂故,莫如烏鴉築巢」,強調我們在講法時,不要像烏鴉築巢般地講法。一般人講法時,簡單的內容會講很多,而遇到難處就講不下去了,就像老人咀嚼東西,只能吃軟的,硬的就咬不動,所以說:「捨棄要義,莫如老人咀嚼。」我看到這一句時,覺得宗喀巴大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宗喀巴大師的任何一部著作,如《廣論》和《略論》,越簡單的地方,大師寫得越簡略,越難的地方,大師解釋得越清楚、越詳細。所以《廣論》前面簡單的部分,大師都簡略地帶過,但是到後面,尤其是毗缽舍那章講空性的部分,越困難的部分,大師就講解得越多,《廣論》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解釋最難的內義。可是那些做法顛倒的《廣論》注解,前面的道前基礎等,都講得非常廣,可是到毗缽舍那章時,就只有一點點的解釋而已。如果自己不懂,卻要去為別人講述,會非常困難,只有自己本身先生起定解,才能為別人說,所以說「未達要義,莫似無目翳障」,自己完全不懂,還想要引導別人走上解脫之道,那是不可能的。

P161 L5

丙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如《毗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復次,《毗奈耶經》云:「立為坐者不應說法,坐為臥者不應說法,坐於底座為坐高座不應說法,妙惡亦爾。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為諸覆頭、抄衣、雙抄、抱肩及抱項者不應說法,為頭結髻、著帽、著冠、著鬘、纏首不應說法,為乘象、馬、坐輦、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為手執杖、傘、器、劍、鉞及被甲者,不應說法。」反是應說,依無病也。

P161 L15

什麼情況下應該說法,什麼情況下不應該說法?

(「毗奈耶」是梵文,翻譯成中文就是《戒經》或者《律經》。)

《毗奈耶經》說:「未請不應為說。」也就是沒有祈請就不應該宣說。即使此人祈請了,也應觀察他是否具有足夠的條件接受教授,如果已經知道他是一位具有條件的善男子或善女人的話,即使沒有祈請也應該說。宗喀巴大師引用了《三摩地王經》及《戒經》詳細解說該對哪種對象說、不該對哪種對象說等。但這些是針對沒有病的情況而言,如果對方有病,按照當時的病況,即使他是坐著、躺著,因緣具足也應該對他說,這是因病特別開緣。

P162 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