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合註

如何理解眾生的心與佛的心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呢?

像是電力,我們講電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電,可是電這件事情本身哪個地方的電都是電,這是他們的共性,同樣的佛跟眾生看似不同,可是他們心的本性上是具有共性的,那個共性是佛的本性。


我們要如何去看到那個被稱為佛性的共性呢?

這個時候要從念頭下手,當你不去追憶已經過去的念頭,因為過去的念頭已經結束了,追憶也沒有用,你也不去創造、不去迎接未來的念頭,而在那個當下的念頭,去直視當下的念頭、認識當下的念頭,既非過去念也非未來念的當下的念頭,它是如同虛空一樣開闊的,我們說這個叫心的本性的空的層面,但你在認識心的本性空的時候有一個認識在那邊,所以有一個明的層面,就是有一個明晰的層面在這裡面,這個叫做心的空跟明的不二性,它既是空的又有了知性,所以這叫做『空明不二』。了知空明不二、逐漸地了知空明不二,你會曉得原來佛的心跟眾生的心它的本懷、最根本的那件事情就是空明不二,這是所謂佛家最根本的見地。


它既是空的又是明的,這是見地而當你能夠不斷地保持在這樣子的見解當中,你讓你的狀態一直是維持著了解原來眾生的心跟佛的心都是空明不二的、完全一體的見解上面,反覆地安住在這個見解當中,這個叫做禪修。這個樣子的禪修能夠對付任何的念頭,像對你來講當你了解了這樣的見解的時候,所有的念頭像是海面上的波浪一樣,它仍然還是水,只是型態不同而已,這個叫做禪修,把握住見解、一直安住在那個見解當中,就是禪修。


由於你有這樣的禪修,你曉得一切都是空明不二的、一切的念頭的本性實際上都是佛的自性的時候,你在生活的一切行為當中不會被負面情緒帶著走,不會被瞋心帶著走、不會被嫉妒心帶著走,這也就是禪修之後的行。


因為你看清了這一切本來的面目,那麼你在生活當中可以確實地去體會、去實踐所謂的自他平等,自己跟別人是平等的,因為完全看透了所有的眾生的心都是空明不二的本性,而逐漸地你會看到真正的那個心,完全真實的那個實相的自性、清澈明晰的那個自性將會顯露出來,那個叫做所謂的不生不滅的佛的境界。可是要達到那一點,它的下手處仍然是回到剛剛所說的,你要從因果的規律性去了解,然後了解慈愛,然後再去觀自己的心,之後你才會曉得什麼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也就是禪修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