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

共學尊者這次特別要求翻譯引導的心經

天竺阿闍黎智親友造

蔣揚仁欽譯

校訂協助:

格西拉朗巴丹增南卓、格西拉朗巴蔣巴索南、丹增尼瑪法師、丹增達瓦法師

1 括號代表譯者多加的譯,如唐玄奘⼤師所譯的⼼經。句⾸前的引號中使⽤的是宋譯或藏譯⼼經的⽂句。如果宋譯與藏譯的⼼經差距不⼤,我會保留宋譯的原⽂,若有明顯的差距時,我會在句⾸的引號中採取藏譯的⼼經。

梵文:阿雅·般若波羅蜜多·⽇達雅·巴雅嘎雅

:帕巴·謝⽇給帕若度磬北寧波·囊巴謝巴

漢譯:《聖般若波羅蜜多⼼經釋》

頂禮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宋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要」謂其經之義,故稱《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若經⾸未取經名,則不能確定何經,故⽰經名。不僅如此,沒有任何⼀部經典不被此《般若波羅蜜多⼼

經》所攝,故稱「經中之經」。

2「薄」 謂消滅四魔。由此般若波羅蜜多之義,蘊魔等⼀切魔皆不能尋獲、不得所住,故為「薄」。

3「伽」 謂具六善。⼀切智德皆由般若波羅蜜多之加持所⽣,故為「伽」。

4「梵」 謂無住涅槃。由此般若波羅蜜多之義,淨化⼀切⼼、意、識、習氣,故為「梵」。

「母」:三世⼀切諸佛皆由⾏持般若波羅蜜多之義所成,由般若波羅蜜多之義所⽣,般若波羅蜜多乃諸佛5之母,故稱「母」。


「般若」:由聞思修三慧正確如實了知,故稱「般若」。

2 此乃梵⾳,意指「斷」。

3 此乃梵⾳,意指「具」。

4 此乃梵⾳,意指「離」。

5 此乃梵⾳,意指「慧」。

6「波羅蜜多」:慧不⾒任何⼀法,從⽽遠離有相、⼆邊、⽣死,故稱「波羅蜜多」。

6此乃梵音,意指「到達彼岸」

「⼼要」:般若八千頌等⼀切至上深義皆攝於此略經當中,故稱「⼼經」。


釋論云:「頂禮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

「頂禮般若波羅蜜多」:即便是在《般若波羅蜜多⼗萬頌》也提到,頂禮般若波羅蜜多時,就如同頂禮三世諸佛。為能累積資糧及供養,故做頂禮。


今說正⽂。由七相詮釋此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前後義。七相為何?序⽂、智慧趨入、空性之性相、智慧⾏境、智慧功德、智慧之果,以及智慧之咒。


從「如是我聞」至「⽽共圍繞」乃序⽂。

至「觀⾒五蘊⾃性亦空」乃智慧趨入。

至「無所得,亦無無得」乃空性之性相。

至「無得故...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故」乃智慧⾏境。

至「究竟圓寂」乃智慧功德。

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智果。

末端的咒語乃智慧之咒。


今說序文之義。

宋譯心經:「如是我聞」

聖者⽂殊聽聞⼀切⼤乘經典,將其結集,故說「如是我聞」。

「如是」謂《般若⼼經》之所詮內義。

「我聞」謂於佛前聽聞,即是以⽿根親聞吉祥法歌


宋譯心經:「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7倶,并諸菩薩摩訶薩衆,而共圍繞。」

7 藏譯⼼經中無「千⼆百五⼗⼈」之詞。

「⼀時」謂宣說《般若⼼經》的時間並非在他時,⽽是指薄伽梵在王舍城中,僅於此次、對彼等眷屬眾傳法之時。


「世尊」謂說法者是誰?於何處?對何弟⼦眾?集聚後做何事?

說法者乃佛薄伽梵。說法處是王舍城鷲峯山。弟⼦眾是⼤苾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眾。集聚後做何事?即是說此《般若波羅蜜多⼼經》,經名之釋如前已⾔。


「王舍城鷲峯山」因影堅王(Bimbisara 頻婆娑羅)之德⽽聞名,以總稱命名其景地之城。「鷲峯山」謂其景地寬闊。鷲峯山亦⾼亦集眾鷲,故名。 「⼤苾芻眾」謂⼒⼤且眾多。

「諸菩薩摩訶薩眾」:存在諸多菩薩住於般若波羅蜜多,且已現證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之義。

「⽽共圍繞」謂薄伽梵由眾多弟⼦圍繞⽽住。以上是序⽂。


今以智慧趨入之義而釋。

宋譯心經:「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説正法三摩地」

薄伽梵悲憫其弟⼦眾及⼀切眾⽣,為加持彼等⽽入三摩地。

「甚深光明宣説正法」謂彼法典說諸法不可得、離邊,通達其義,故稱「甚深光明」。

「入三摩地」謂入定於彼甚深義之中。


唐譯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宋譯心經:「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

「時」謂弟⼦聚集及佛入定之時。

「觀⾃在菩薩」至「觀⾒⾃性皆空」謂聖觀⾃在⼤⼠悲憫其弟⼦眾及⼀切有情,故念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且思:「蘊等皆是不可得的⾃性空,除此外,絕無他性。」

「五蘊」謂⾊蘊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陽焰,⾏如芭蕉,識如幻境。

「⾃性皆空」謂五蘊皆以⾃性之相⽽空,遠離諸邊,無相,故為空性。


宋譯心經:「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自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

聲聞中智慧第⼀的舍利⼦,承蒙如來的加持⼒,請⽰聖觀⾃在⼤⼠。


宋譯心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

「善男⼦」謂由⼤乘典籍所⽣,是如來之⼦。 「若」8謂正住⼤乘的任何⼀者。

8藏⽂直譯為「某」

「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修學」謂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故正⾏甚深、不可⾔之法性。

「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謂問此⾔:欲修般若波羅蜜多之義者,應如何知、應如何修?


宋譯心經:「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


此⾔即是回覆。


宋譯心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當觀...」

欲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觀下述之義。


唐譯心經:「照見五蘊皆空。」

宋譯心經:「觀五蘊自性皆空。」

五蘊皆是⾃性空。無相故,前時不⽣,今時不住,後時不滅。於⼀切時中,⽣住滅皆不成⽴,其不住性不可⾔詮,故為空性。

「觀」謂如實觀⾒,不⾒其他。以上是智慧趨入。


今以空性之性相而釋義。

唐譯心經:「色即是空」

宋譯心經:「即色是空,」

「即⾊」謂不知空性,故以擾⼼⾒⾊法、起妄念,或以⾔詞⽽取其名。

「是空」謂無⾃性故,於前時無相,故不可得。今時及後時也無相,不可得故,遠離諸邊,⼀切事物皆不能住,故稱「空性」。


唐譯心經:「空即是色」

宋譯心經:「即空是色,」

空性是不可得性,故以⾔詞施設是⾊,若非如此,⾊將不在,故即空是⾊。


唐譯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宋譯心經:「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

⼀切⾊是不可⾔之空性。離開⾊⽽尋空性將不可得,故說⾊無異於空。於⾔詞之名⾔中,將⼀切不可⾔之空性施設為⾊,若非如此,(⾊)將不在、不可得,故說空無異於⾊。


唐譯、宋譯 心經:「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應以色的解釋,同觀其餘四蘊。


唐譯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宋譯心經:「舍利子,此⼀切法如是空相。」

「舍利⼦」乃呼喚之詞,令其⼼無散亂及善諦聽! 「此⼀切法如是空相」:應以五蘊的解釋,同觀六處至遍知之間的所有出世間法,應知彼等皆是空性。

「空相」9謂如同虛空無性相,煩惱亦無性相,清淨品亦無性相。

9根據藏譯⼼經,在此的「無相」或「空相」應解讀為無性相。根據全⽂的闡述,此論中的「性相」⼀詞不應理解為名相與性相的性相或是定義,⽽應理解為由境⼰之⼒所形成的性質及⾏相。


唐譯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宋譯心經:「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増長、無損減。」

「不⽣不滅」:現在⽣乃前無後有;滅乃前有後無。空性乃不可得故,從前時起便無⽣,無⽣故無滅。

「無垢染、無清淨」:垢染乃由識等進⾏執取的所持能持。空性乃離識,故無垢染。「無清凈」謂垢染非有,故無離垢染。

「無増長、無損減。」:損減乃有情;增長乃正覺。「無」謂尋找有情及佛陀時皆不可得,故說無増長、無損減。


唐譯、宋譯 心經:「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空中無⾊」:⾊乃可壞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非⾊。10

10「⾊乃可壞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非⾊」此句乃直譯。簡單的說,⾊是種可壞性,且其壞性由境⼰之⼒所成,但⾃性空中無⼀法可由⾃⼰之⼒形成任何性質,故說「空中無⾊」。以此類推 下述種種有法,破其⾃性。

「非受」:同理,受乃領納之性相。

「非想」:想乃持之性相。

「非⾏」:⾏乃現⾏之性相。

「非識」:識乃各持其別之性相。空性不可得,故非識等。

「非…等」11謂五蘊皆是有漏之性相,空性非五蘊。

11現在普遍流傳的藏譯中並無此句,就以這段「 stོང་པ་ཉིད་ནི་གzuགས་མ་ཡིན་ཞེས་by་བ། 」的敘述,估計此論引⽤的是其他藏譯⼼經的版本。


唐譯、宋譯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

「非眼」12:眼是⾒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眼。

12現在普遍流傳的藏譯⼼經譯為「無眼」。

「非⽿」:⽿是聞之性相。

「非⿐」:⿐是嗅之性相。

「非⾆」:⾆是味覺之性相。

「非身」:身是觸之性相。

「非意」:意是斷別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意。

如是,六根乃持取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六根等。


唐譯、宋譯心經:「無色聲相味觸法。」

「非⾊」:⾊乃顏⾊、形狀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

「非聲」:聲乃好不好聽之性相。

「非⾹」:⾹乃嗅之性相。

「非味」:味乃食味之性相。

「非觸」:觸乃柔、粗之性相。

「非法」:法乃別相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法。


唐譯心經:「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宋譯心經:「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

「境等」謂緣取的助緣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境等。

「非眼界、非意界,乃至非意識界」:⼗八界乃猛苦之性相,空性無性相, 故空性非⼗八界。


唐譯、宋譯心經:「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明乃至⽼死的⼗⼆緣起是持取輪迴的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無明乃至⽼死。

無明盡乃至⽼死盡乃清淨品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無明盡乃至⽼死盡。


唐譯、宋譯心經:「無苦集滅道。」

苦乃煩惱性相。集乃近取性相。滅乃寂之性相。道乃智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四諦。


唐譯心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宋譯心經:「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

「非智」:智乃現證諸法之性相,空性無性相,故空性非智。

「非得、亦非無得」:得乃無上正等正覺;無得乃有

情尚未獲證無上覺。

「非」謂於空性之性相13中,既無有情亦無無上菩提,故無得,亦無無得。由此理⽰諸法皆無⾃性,空性亦如是。

以上乃空性之性相。

13在此的性相及此論中的「空性之性相」應理解為空性的定義,意指於空性的定義或無⾃性中沒有由⾃⼰的⼒量所形成的有情及佛。於此中,得既非有,無得豈能有︖


今說智慧行境之義。


唐譯心經:「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宋譯心經:「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故,」

若念已證「未證」,故說乃具⾜般若波羅蜜多之⾏境,即是執空相。14 「如是」謂諸法皆空。

「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正住⼤乘菩薩們,不得任何五蘊至遍智間的諸法、不⾒⼀切微塵,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14在證空時若念:「我已證悟曾經未知的空性。」此非空正⾒,只是緣空所產⽣的執著⽽已。


諸法皆空,雖無住性,卻因無知、無明的謬識所闇蔽,從⽽輪轉及徘徊於三有苦海之中。若以三相慧15檢視其謬識為何,⼼乃不可得故,不⾒煩惱、不⾒清淨、不⾒五蘊至遍智間的諸法,亦不⾒空性、無相、無⽣、無滅等。智慧亦不⾒真實性,不⾒⼀切,此乃⾒⼼性。⾒⼼性者即⾒菩提,⾒菩提者因法性故即⾒如來。因法性⾒如來者即能圓滿無上菩提正等正覺!

15如前已述,在此的三相慧是聞思修三慧


此時,疑惑者問:如是無任何⼀法之說,莫非不令外道墮斷⾒、聲聞墮寂滅?

答:非也。以無所得之法,利益眾⽣、迴向無上菩提、⾏六度。彼等皆以不可得之法⽽為,故無彼過。以上乃智慧⾏境。


唐譯心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宋譯心經:「心無所著亦無罣礙,以無著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

以聞、思、修,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之空性義,將無恐怖,故淨化⼀切⼼、意、識、習氣,故說⼼無罣礙。至極遠離凡愚般的外道、聲聞、獨覺之⾏境,斷除⼀切煩惱障及所知障,臻至⼤涅槃。以上乃智慧功德。


今說智慧之果。

唐譯心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宋譯心經:「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界的三世如來亦皆持此般若波羅蜜多,且唸誦、持誦、16觀修、開⽰於他、實踐般若波羅蜜多,從⽽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三世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依般若波羅蜜多⽽成,故般若波羅蜜多乃諸佛之母。以上乃智慧果。

16唸誦與持誦的不同是:前者不⼀定是每⽇必誦功課,後者更像是平⽇誦持的功課。


今釋義智慧之咒。

唐譯心經:「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宋譯心經:「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惱,是即眞實無虚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説般若波羅蜜多大明曰:」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咒是眞實不虛」中的「如是」謂如上已述,故說「如是」。

「般若波羅蜜多咒是眞實不虛」中的「咒」謂以智慧實踐般若波羅蜜多。

⼀切世間法依此將成無上菩提的⼤乘,⾃他亦能成就無上菩提,故說:「眞實不虛」

「⼤明咒」:般若波羅蜜多的明咒宣⽰,貪瞋痴及輪迴諸苦皆為不可說的無⾃性,故般若波羅蜜多是⼤明咒。

「無上咒」:般若波羅蜜多成辦無上菩提,故為無上咒。

「無等等咒」:般若波羅蜜多不與世間、聲聞、獨覺之⾏為相等,與諸佛智慧相等,故為無等等咒。

「應知息除⼀切苦惱咒」:⼿持、唸誦、持誦、如義作意、為他說法般若波羅蜜多,將能息除⼀切眼疾等病,且獲⼗⽅諸佛及天龍等救護。實踐般若波羅蜜多便能息除⼀切惡趣及輪迴⼤海,故為息除⼀切苦惱咒。即説般若波羅蜜多咒曰:


唐譯心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宋譯心經:「怛寧也他·唵·誐帝·誐帝·播囉誐帝· 播囉僧誐帝·冐提莎賀。」

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咒能⾃然成辦諸深至勝之總攝,故為加持咒。


宋譯心經:「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三世諸佛皆因實踐般若波羅蜜多⽽成佛,故趨入⼤乘的菩薩摩訶薩們亦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宋譯心經:「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

「世尊從三摩地⽽起」:因薄伽梵的甚深三摩地之⼒,令舍利⼦發問,觀⾃在回覆其完整內義後,世尊出定且對觀⾃在菩薩摩訶薩說:「善哉!」

「善哉,善哉!」:所釋般若波羅蜜多之⼼要,與諸佛所⾔相同、無誤,故讚善哉。


宋譯心經:「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觀⾃在所⾔⼀切皆與諸佛所⾔相同,故為「如是」。如同聖者觀⾃在所⽰般若波羅蜜多,正住⼤乘的菩薩們應當如是修學。

「⼀切如來亦皆隨喜」:既然如來隨喜觀⾃在之說,他⼈應勿疑,無須多說!


宋譯心經:「佛說此經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并諸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歡喜說此經已」:因已說般若波羅蜜多故,令諸弟⼦眾通達般若波羅蜜多之義,於⼤乘中無有罣礙,故佛歡喜說此經已。舍利⼦、觀⾃在菩薩摩訶薩、天、⼈、阿修羅、乾闥婆等⼀切眷屬皆於佛之所⾔皆⼤歡喜。


天竺阿闍黎智親友造《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

「觀音世間自在」灌頂、緣起讚


2018年11月15日

附錄

佛説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傳法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苾芻眾千⼆百五⼗⼈俱,并諸菩薩摩訶 薩眾⽽共圍繞。

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時,觀⾃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五蘊⾃性皆空。

爾時,尊者舍利⼦承佛威神,前⽩觀⾃在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善女⼈,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


時,觀⾃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

「汝今諦聽,為汝宣說。若善男⼦、善女⼈,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者,當觀五蘊⾃性皆空。何名五蘊⾃性空耶?所謂即⾊是空,即空是⾊;⾊無異於空,空無異於⾊。受、想、⾏、識,亦復如是。

舍利⼦!此⼀切法如是空相,無所⽣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舍利⼦!是故,空中無⾊,無受、想、⾏、識;無眼、⽿、⿐、⾆、身、意; 無⾊、聲、⾹、味、觸、法;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死亦無⽼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


舍利⼦!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故,⼼無所著亦無罣礙;以無著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廣⼤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能息除⼀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明曰:

怛寧也他 唵 誐帝 誐帝 播 囉誐帝 播 囉僧誐帝 冐提 莎賀


舍利⼦!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起,讚觀⾃在菩薩摩訶薩⾔:「善哉,善哉!善男⼦!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 ⼀切如來亦皆隨喜。」


佛說此經已,觀⾃在菩薩摩訶薩并諸苾芻,乃至世間天、⼈、阿修羅、乾闥婆等⼀切⼤眾,聞佛所說,皆⼤歡喜,信受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