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聞法勝利

聞說軌理

P129L04~P134 L11

P129 L04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乙一、聽聞軌理

丙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分三:

一、聽聞軌理;

二、講說軌理;

三、於完結時共作軌理。初中分三:

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三、正聽軌理。今初:

P129 L11

《聽聞集》云:「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

《本生論》亦云:「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聞除癡暗為明燈,盜等難攜最勝財,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雖貧不變是愛親,無所損害愁病藥,摧大罪軍最勝軍,亦是譽德最勝藏,遇諸善士為勝禮,於大眾中智者愛。」又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於其所說諸聞勝利,應當決心發起勝解。

P130 L05

聞法是不是如法非常重要,如法聽聞將會獲得無量的利益,不如法地聽聞將會有許多損害,所以宗喀巴大師在此作了一個聞法勝利的科判,讓弟子們知道什麼是如法的聽聞、什麼是不如法的聽聞。

先說聞法的功德,如同《聽聞集》所說:「由聞知諸法。」這是總意,由於聽聞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萬法。我們的知識越增長,了解的事物就越多。

知諸法有什麼好處呢?

可以從兩種角度解釋。

一是以遮的角度而言,因為聽聞而了解諸法之後,我們才可以遮止一切惡業,才能斷煩惱等無意義的思想和行為。因為遮擋了業和煩惱,我們就可以獲得脫離生死的涅槃。

二是以成的角度而言,因為聽聞律藏的緣故,我們可以遮止一切不如法、損害戒的惡行,可以成辦清淨戒心;

由聽聞經藏,我們可以斷除散亂和沉沒,專注一境,成辦禪定;

由聽聞論藏,我們可以成辦現證空性的智慧,由現證空性的智慧逐漸斷除煩惱障,獲得解脫生死的涅槃。

所以,《聽聞集》說:「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接著說到一個譬喻,就像進到了黑暗的房間,雖然房間裡有色彩繽紛的裝飾,我們卻有眼不能見。同樣的道理,我們雖在人道,具有人身,但因沒有聽聞,不具智慧,所以不知如何取捨,就像有眼睛卻看不到黑暗房子裡色彩繽紛的裝飾品一樣。聽聞可以讓我們像在燈光下看到諸色法一樣,能夠知道何者應取、何者應捨、何謂是非善惡等。

P131 L05

《本生論》裡面也說到,因由聽聞的緣故,我們才知道三寶的身語意功德,才能真正生起對三寶的信心。因由聽聞律藏,才能歡喜地行善斷惡,才有辦法做令人歡喜的善行,讓別人尊重我們。因由聽聞經藏,知禪定三摩地殊勝功德,我們才會依由九住心去修學專注一境的禪定,讓我們的心獲得堅住。因由聽聞論藏,才啟發我們的智慧,得以消除一切的愚癡。所以聽聞可以給我們帶來戒、定、慧三者的功德,即使要以自己的手足去換取聞法的殊勝功德,那也是值得的。

「聞除癡暗為明燈」,聽聞正法是去除無明愚癡的最主要明燈。唯有聽聞,才有辦法啟開智慧,才有辦法斷除對於實際狀況的不了解或是顛倒執著。

「盜等難攜最勝財」,聽聞之後獲得的知識是所有財產裡面最殊勝的。一般的財產都可能被盜,而由聽聞所得到的智慧沒有人可以盜走,無需為了守護它而去買個保險櫃什麼的。在印度時,有很多的螞蟻會把我們放在某處的食物吃光,由聞法所生的智慧,並不會有被螞蟻吃掉的危險。

「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智慧是摧毀愚癡的最好工具,而且由聞法所產生的智慧是自己最好的朋友,遇到困難時,它是我們最好的導師和助手,教導我們如何解決問題、化解危機,並將危機轉為成佛的順緣。

「雖貧不變是愛親」,由聽聞正法所生起的智慧,是對我們最好的親人,無論我們怎麼貧窮、艱難,它也絕對不會放棄我們,隨時讓我們的內心保持自信。我平常會說,人有權、有錢時,周遭就會出現很多朋友,但我們得小心,這種朋友很可能只是酒肉朋友;一日你無權、無錢,這些人連看都不會看你一眼。這種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遭遇困難時,才可以看出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無所損害愁病藥」,如果我們生病服用藥物,雖然這個藥對化解某一個病痛有幫助,但服藥會產生副作用,可能會產生另一種病痛。由聞法所產生的智慧,是去除一切病痛的最佳藥物,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摧大罪軍最勝軍」,由聞法所生起的智慧,可以消滅許多罪業,因為我們知道何謂善、何謂惡之後,會盡量預防造作惡行。此智慧不僅可以讓我們今生的惡業減到最低,還可以讓我們繼續修學一切善法,將來獲得增上生。

「亦是譽德最勝藏」,由聞法所產生的智慧是我們一切美譽和一切功德的來源。為什麼呢?就一般世間法來說,我們有知識才有工作,才有高一點的薪水。有了知識,才有自信,做什麼事情才會順利。有了知識,我們去演講才會受人尊重,才能有名氣,人氣才會旺。名譽、美德的產生都是由於有知識。由聞法所產生的智慧是最好的保障,讓我們不會貧窮。只要有知識,我們永遠都會獲得功德,所以它是最好的如意寶。

「遇諸善士最勝禮」,有了聞法所產生的智慧,我們在知識份子當中,也不會感到退怯,可以有自信地跟他們平起平坐,自然地交流有智慧內涵的話題,因而贏得智者的歡喜。於善士而言,這是最好的禮物。如果沒有知識、沒有智慧,當知識份子或具智慧的善士問你問題時,你的腦筋一片空白,沒辦法回答,會有這種危險。

「於大眾中智者愛」,具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獲得智者的喜愛,因為他知道何者該做、何者不該做,所以他的行為都非常符合道德倫理。

宗喀巴大師在說了聞法的勝利之後,做了一個總結:我們現在聽聞的並不是一般世間學校教的知識,而是什麼因緣能使我們快樂、什麼因緣會造成痛苦,以此而做取捨的內容。如果把聽聞的內容轉化為實際生活中的行為,我們就能遠離生死城。有時候經典裡把輪迴譬喻為生死城,是因為城牆很高、城門緊鎖,我們不容易脫離的緣故。有了聽聞,而且如是地修行,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脫離生死城。

P133 LL5

復次,應如《菩薩地》說,須以五想聽聞正法。謂佛出世極罕難遇,其法亦然,

由稀貴故,作珍寶想。

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

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

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

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

作是思惟,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P134 L01

復次,依由《菩薩地論》裡面所說,應以五種想去思惟聞法的殊勝功德:

第一,作珍寶想。

佛出世非常稀罕難遇,佛所說的妙法也是如此。因為稀貴故,所以作珍寶想。

第二,作眼目想。

因為由聽聞會生起智慧,能夠看到何為所捨、何為所取,並且如實地做取捨,所以作眼目想。

第三,作光明想。

因聞法而有了智慧的眼目,能夠看到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不會像雖有眼睛卻處於黑暗一樣,而會具有光明,所以作光明想。

第四,作大勝利想。

依由聞法所生的智慧,我們不僅能獲得暫時的利益,也能獲得究竟的利益。由於聞法的智慧可以讓我們圓滿究竟利益的緣故,所以說獲得大勝利,作大勝利想。

第五,作無罪想。

依由聞法所生的智慧,讓我們知道涅槃、大菩提的主要因緣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即止觀二者。依聞法所生的智慧可以知道止觀的殊勝功德。當我們生起止觀時,能有止觀的不共安樂,在此安樂之中,不會造作散亂及沉沒等,所以說作無罪想。

P134 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