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一、意樂

親近善士

L05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理分二:

一、意樂親近軌理;

二、加行親近軌理。初中分三:

一、總示親近意樂;

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今初: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

即彼九心攝之為四。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P189 L05

先說以何意樂去依止。《華嚴經》裡面說到以九種心來依止善知識,這九種心又可以歸納為四者。

第一,叫作「棄自自在」,也叫「孝子心」。

就是完全讓善知識引導我們,如同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他不會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聽從雙親的教誨,依教而行。同樣地,如果我們找到了具相的善知識,那就不應該隨心所欲地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應該把自己完全交給善知識,隨善知識的意樂而轉。宗喀巴大師引經而說後,又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只有在具足條件的善知識前才可以這樣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牽著我們的鼻子走。宗喀巴大師說法非常地果斷,而且需要注意的地方,用詞都非常地尖銳。確實如此,還沒有依止善知識之前,要好好地觀察,宗喀巴大師一再語重心長地對弟子如此勸說。一旦確定這個善知識具有圓滿的功德,那就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交給善知識,讓他來引導我們。可是也不是隨便誰都可以給的,不要把自己的鼻子隨便讓沒有具足條件的人牽著走,否則會很危險。譬如遇到的是一位很愛面子的惡知識,當你問他一些法義的問題,他不能回答,可是他又很愛面子,那怎麼辦呢?他就只有隨便編一套。這樣,自己不是會誤入歧途嗎?如果依止一位具有圓滿功德的善知識,他非常正直、誠實,他不知道就會說不知道,絕對不會把我們帶到錯誤的道路上,如此,我們就真的可以把自己完全交給這位具有功德的善知識。

P190 L06

第二,金剛心。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也就是說,無論是自己的親友,還是惡友,任何人來障礙師徒三昧耶都無法得逞。

第三心,大地心。

如博朵瓦尊者教示慬哦瓦尊者諸徒眾云:「今天我們好不容易有這樣一個機緣,能夠遇到一位具有功德的菩薩,也就是我們的善知識,能夠聽從此菩薩的教誨是我們的福氣。絕對不要認為是一種負擔,應該很榮耀地依教奉行才是。」

P190 L11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

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1]

[1] 譯者註:應該是這樣的語氣:「奇哉!如果印度也有像您這樣的話。」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

為山峰頂諸高起處,青色遍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P191 L12

第四,此中又包含了九心中的其餘六心。

首先是輪圍山心——就是無論發生任何的障礙,都不會因此產生動搖。就像慬哦瓦尊者住在汝巴這個地方,那時公巴德熾因為太寒冷的緣故而身體衰退,他就和依怙「童稱」商量,是否應該到其他的地方去。被告知說:「我們即使住在尊勝宮這種天人住的宮殿,具有很好的臥具安樂等,又能怎麼樣呢?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的機會,唯有今天才有,所以你就不要再跑了,應在這裡好好地住下來。」

第五心,世間僕使心。

既然我們一切都交給了上師,那麼上師的任何命令,我們都不要再胡思亂想,應毫無遲疑地去行持。就像有一次,阿底峽尊者要去拜見後藏一切的大譯師,可是集會的地方有一個泥灘,種敦巴大師看見後,馬上脫掉自己的衣服去掃除泥穢,也不知從哪裡取到了乾淨的白土,把泥灘填平,又於阿底峽尊者座前擺了一張桌子。阿底峽尊者笑著說:「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

第六心,除穢人心。

也就是斷一切的慢心及過慢心,絕對不能有絲毫認為自己比上師還要具有功德的想法。如同敦巴仁波切所說:「在我慢的高坵上,是不會流出功德水。」同樣地,慬哦瓦也說到:「春天到來時,是先看到山頂高峰處的青色,還是先看到溝渠等低下處的綠意呢?」從這裡觀察,也知該斷慢心。

第七心,乘心。

上師交待的事情,有再大的困難也應歡喜受持。

第八心,犬心。

上師如何毀罵,也於師無忿。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的弟子娘摩瓦對善知識畫師說:「這個阿闍黎朵壠巴,怎麼對我們兩個這麼凶啊?」畫師對娘摩瓦說:「難道你覺得朵龍巴是在指責我們嗎?我不覺得啊!我每次受到師長如此的賜教,就好像得到了一次勝樂金剛的加持。」「黑茹迦」——即勝樂金剛。

第九心,船心。

對於上師的事,任載多少,若往若來,都沒有厭患。

有時候,我們的善知識因為謙虛,不一定像自己有這麼多的弟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有可能認為「我比我的師長還要來得優秀」,絕對不要有這種想法。此時,最好的對治力是緣起見。

我們想一想,今天我憑什麼能受到弟子的愛戴?自己一切善德、美譽來自於哪裡?

不是無因而有,也不是常因而有,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而來的,雖然自己的努力也佔有少許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數都是因由善知識而來的。如此思惟,自然就會摧伏我慢。有時候,我們真的會有這種慢心,生起這種慢心不是一件好事,這個要特別注意。

P193 L09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P193 L10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P193 L15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裡面有說:「增上生決定勝的根本。」可見信心和智慧是多麼的重要。《阿毗達磨集論》裡面說到的三種信心:清淨信勝解信增上信。緣善知識可以生起這三種信心。

相信善知識是一切三寶的總攝,因此對善知識生起皈依,這種信心稱為——清淨信;

相信善知識乃一切安樂之泉源、功德之根本,這是——勝解信;

依教奉行善知識的勝教,如是的信心是——希求信。

信心有許多種,在此的信心最主要是指對善知識的信心。

P194 L06

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

P194 L11

種敦巴尊者請問大依怙阿底峽尊者:「西藏有很多修行人,但是真正獲得殊勝功德的人卻很少,為什麼呢?」阿底峽尊者回答說:「大乘的功德能生多少,是看對上師的信心有多強烈。你們西藏人只是把上師想成一個凡人,怎麼可能會生起大乘功德呢?」有一次,有一位弟子對著阿底峽尊者高聲叫道:「阿底峽,請教我。」阿底峽尊者說:「我耳朵很好啊,但是真正能獲得教授是要靠信心!」信心極為重要。信心有多種,這裡說的是對上師的信心。

P195 L01

但是要做到視師如佛之前,我們不能魯莽,不可以在沒有經過觀察的情況下,就馬上依止上師,就視師如佛,這是完全錯誤的。首先應以法友想,長時間地跟他相處,聽聞說法,並且透過對法義的認知,以大乘善知識的功德加以觀察。如果我們完全相信他有資格成為自己的上師,那時候再做視師如佛的觀修。不是一開始完全不觀察,馬上就想:「上師所示現的一切都是佛的功德,都是佛為我們所示現的。」這樣子隨便把自己的鼻子交給別人,讓人牽著走,是很危險的。宗喀巴大師都說了,不要這樣做。我們必須要了解這一點。

如果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們認知了法義,完全地知道從凡夫地到佛地的這條道路,只是自己還沒修,如果要修的話,不是只看地圖而已,唯有依靠上師才能使我們的道地功德增上,這時候就要依止善知識,要視師如佛。

不要想自己不能做到視師如佛,我們都可以做到。從金剛手的手記及偉大上師的傳記中都可以看到,上師內在的功德確實與佛完全無二,但卻示現出凡夫的模樣來調伏眾生。譬如無著菩薩,他是有福報而得成就的人,他最初見到彌勒菩薩時,只是看到一隻母狗。同樣地,密勒日巴尊者也是如此,他的上師瑪爾巴尊者也是示現凡夫的模樣,瑪爾巴尊者示現為一位脾氣非常暴烈,很會打架的人。瑪爾巴尊者的佛母——雍達嫫——要嫁給瑪爾巴尊者時,雍達嫫的雙親對自己的女兒說:「這個瑪爾巴很會打架,脾氣非常暴烈,他可能會和你離婚,要把你趕走啊!你要有心理準備。」我們從這些歷史傳記裡面可以知道,瑪爾巴尊者所示現的確實是一個非常暴躁、非常粗魯的凡夫相,然而瑪爾巴尊者是密集金剛、勝樂金剛的化身,確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成就者。宗喀巴大師在寫《五次第論》時,主要依據瑪爾巴尊者的著作。又如密勒日巴尊者,他所示現的跟乞丐沒有兩樣,當我們面對密勒日巴尊者時,我們會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即身成佛的成就者。

所以我們看到凡夫,實際上一定是凡夫嗎?

不一定。我們不能完全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因為也會有看錯的情況發生。像瑪爾巴尊者所依止的根本上師─那若巴尊者,那若巴尊者以前去找帝若巴尊者時,帝若巴尊者示現的是我們今天在路邊看到的印度人的模樣,身上有很多毛,很黑、很髒,在那裡釣魚。從這些偉人的傳記可以看到,佛陀為了要救眾生,只能示現凡夫相來救護眾生,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如果這樣想,我們就可以知道,不是我們無法視師如佛,是我們不去做而已。

P196 L11

我們一般都太相信自己所見的,但如果以空性的角度來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有自性的、真實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一切法確實如此真實,是從他那邊產生一切真實的作用,那我們去尋找假義,應該找得到才對,可是找不到啊!

再者,我在一部《廣論》的注解裡看到這樣的內容,我覺得很有幫助,它說:如果弟子所做到的,只是把上師的功德視為功德,那其實誰都可以做到,這不是師徒三昧耶的不共殊勝。把功德視為功德,那很簡單,難就難在把上師的過失也視為功德,這才是弟子的不共殊勝。就像大乘經典裡面說到的,對於可憐的、沒有依怙的眾生生起悲愍心,這並不稀奇;真正稀奇的是,我們去幫他,他卻反而想要傷害我們,對這樣的仇敵生起悲愍心,才是真正的悲愍。

P197 L03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說。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礙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P197 L16

要如何觀上師的功德呢?

宗喀巴大師引用了《金剛手灌頂續》所說:應該如同看待佛薄伽梵般地觀上師的功德。如果能視師如佛,一切功德將由此而生,一切過失也由此而斷,並能速速成就一切佛果,利益一切眾生。其他的大乘經典也說「起大師之想」,也就是視師如佛,在此的「大師」是指導師釋迦牟尼佛。《毗奈耶經》裡面也如是說。如果能真正地把自己的師長看作是佛,對於上師所做的一切都能夠棄捨過失之心,起功德想,那麼一切的功德就會因此而增上,不會因觀師過而犯下毀謗惡業。

P198 L06

依止善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視師如佛,但為什麼宗喀巴大師在此說要以視師如佛的方式來依止善知識呢?

因為《廣論》是為了引導學人進入大乘而說,在進入大乘之前,必須學習與下士道及中士道共同的前行,所以在說三士道中下士道、中士道的內涵時,並沒有只說下士道和中士道,而是多加了一個「共」字,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這樣有兩種殊勝:

第一,可以圓滿只尋求下士道、中士道的人的所需;

第二,可同時圓滿大乘人的所需。

而且《廣論》的究竟目的,不僅是引導學人進入大乘,最主要是引導進入密乘,因此《廣論》從一開始就說了許多密乘的殊勝功德。《菩提道次第廣論》實際是《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前行。宗喀巴大師寫這兩部論的目的是,為了讓凡夫認知到從凡夫地到佛地的整個道次第。如果要完整了解整個道次,一定要加入密法才行,否則,只能算是進入大乘,進入大乘之後,對於如何成佛之更細微的內涵就無法了解。雖然顯教(般若乘)中,說到了成辦佛陀法身的不共因緣是現證空性之根本智,可是並沒有說到成辦佛陀色身的不共因緣。如同佛的法身需要不共因緣,色身也是需要的。還有佛地時,佛的身、語、意三者屬於一個性質,佛的身即是佛的語,佛的意即是佛的身,佛的語也是佛的意,是互相同屬。像這種三密無二的不共成就,也是因緣而生。

如何成辦這種細微的因緣?

只有無上瑜伽部才有說到,是由最細微的原始俱生光明成辦。因此,想真正地、圓滿地了解成佛的道次第,必須要了解密乘的內容。宗喀巴大師所說的三士道,不只是為了引入大乘而說,最主要還是為了讓我們將來成就佛果位而說。要成就佛果位,必須要經過密乘,在金剛乘裡面,上師瑜伽非常重要。

P199 L07

所謂的「加持」,以藏文來講,是改變內心的意思。我們能獲得加持,最主要是靠對上師的尊重與依止;如果對上師沒有絲毫的尊重心,沒有依止上師,那就根本不會獲得加持。無論是獲得傳承的加持,還是道證功德的加持,或是功德增上、功德堅固的加持,完全都是由依止上師而生起。不要以為道地功德的增上、堅定完全來自自己學習的因緣而已,事實上,必須要內外的因緣聚合才能產生。不是一因生一果,是由無量的因才成辦一果。內在的功德也是如此,不光只是自己學習,還有對上師的信心、堅定的依止、對三寶的皈依,及對法的信心等,由眾多的因緣才能使道地功德增上。

僅有慧不能增長證功德,還要有信,尤其在金剛乘無上瑜伽部,對上師的信心更為重要。宗喀巴大師著作《廣論》,不只是為了引導弟子進入大乘,最終還要能成就佛果。成就佛果之前,必須要進入無上瑜伽部。以此之故,在此處對弟子說要以視師如佛的方式依止上師。必須要了解這一點,否則可能會疑惑:

佛教徒依止上師一定要把上師看成佛嗎?所有的上師都是佛嗎?難道菩薩不能成為上師嗎?會有種種的問題。

P200 L02

當然,我在這裡一直講「視師如佛」,絕對不是暗示你們「我是佛」,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比丘而已,你們不要誤會。如果我不講清楚,你們可能會認為我一直強調「視師如佛」,是要表現出「我是佛」,然而不是如此,你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為什麼要把上師視為佛呢?

因為自己想要離苦得樂,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如同前說,不只是現在,將來修金剛乘無上瑜伽時,都要依靠信心才能獲得傳承及生起道證功德,乃至增上、堅定功德的加持。上師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果能把上師視為佛,這種集資淨障的力量就不可思議了。唯有透過視師如佛的方式,才能非常快速地增長道地的功德,才會有如此廣大的福報。

如果我們反覆地看上師的過患,看上師的凡庸部分,如何能獲得加持?

為了自己的離苦得樂,為了讓自己獲得加持,使道地功德快速地生起、增上及堅定,我們必須視師如佛。

換個角度想,即使自己的上師不是佛,但是我們把他視為佛,就能獲得許許多多的加持;但如果自己的上師真的是佛,可是你不把他視為佛,即使是導師釋迦牟尼佛在你面前,你也把祂視為凡庸,你就不會獲得加持。所以自己會不會獲得加持,會不會獲得道地的成就,不是我們所學習的對象是凡庸還是佛的問題,而是自己怎麼看待的問題,也就是自己的信心和敬心是不是強大的問題。導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些人因為緣祂而獲得解脫,有些人卻因為毀謗佛而造了許多惡業,所以,我們會不會造業、會不會獲得成就,不是看境的那一方,而是看自己的心。

P201 L03

金剛持曾做預言:「末法時代,我會示現凡夫的模樣,來傳承教法、利益廣大有情。」因此,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所看到的凡夫不一定是真正的凡夫,說不定是佛的示現,這是很有可能的。

什麼叫示現凡夫?

佛菩薩與凡夫的差別,並不是來自於外表,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功德。

哪一個人,內心隨著圓滿的大悲及智慧而轉、圓滿一切的道地功德、斷除一切障礙、成就一切的自利事業及他利事業、心隨順種種的功德,那就是佛。

哪一個人,心隨順煩惱、相應於煩惱而轉,那就是凡夫。

所以所謂示現凡夫,就是他表現出自己的心被煩惱所轉的樣子。金剛持都如此授記了,說祂自己會化現成內心隨順煩惱、相應於煩惱的樣子,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這個說法者,似乎相應於煩惱的樣子,實際上是不是如此,這個要觀察。

P201 L12

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並非真實。而且瑜伽者透過觀修,可以把不淨的情器世間都視為清淨。斷除凡夫的相執,讓自己獲得成就,完全是靠修心。修學菩提心的大乘行者,即使他人抱持強烈的瞋心來傷害自己,可是卻因此感恩他人,而且愛他勝過自己,會為了他人吃一切苦,這是絕對做得到的。

大乘行者確實做得到,靠的是什麼力量?

靠自己修心的力量。所以不用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視師如佛,我們可以做到,只是自己願不願意去做而已。

P202 L01

也可以用另外的角度去想:由於上師的恩惠,今天好不容易能夠知道什麼叫三藏、三學,好不容易知道什麼叫三寶,對三寶產生了一點點信心,對四聖諦有了一點點認知。

由於上師的恩惠——透過《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我們可以知道完整的成佛之道,這兩部論如同地圖,使我們對如何成佛看得一清二楚。

由於上師的恩惠——如果要走成佛這條路,下一步該怎麼做,我們都可以知道;即使我們這一世沒有生起道證功德,至少留下了一個不共的、非常殊勝的習氣,以後聽到佛法時,內心會有一種悲喜交集的感觸。佛沒有親自跟我們講這些教法,是上師他接受了自佛陀以來整個傳承的加持,給予我們佛陀的教法。無論上師的功德是不是跟佛相等,光是以恩惠的角度來講,上師的恩惠就已超過了佛的恩惠。如果這樣去想,我們就有辦法做到視師如佛。

今天我們能夠值遇正法,得到整個傳承的加持,能夠聽聞菩提心如此殊勝的功德,讓自己的內心有了真正的依靠,找到人生的目標,知道什麼叫作有意義的人生,

靠的不是上師示現法身,因為能現見佛法身的,唯有佛而已;

也不是靠上師示現報身,因為能看到報身的,唯有菩薩而已;

也不是上師示現勝應身,因為示現勝應身的佛早已經圓寂,而且唯有業清淨的人才能看得到。

如果現在上師把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我們是看不到的,那麼我們如何從上師處聽聞正法及得到教法的傳承呢?

上師如果示現他本來清淨的模樣,我們因為業的關係無法看到,所以上師只好委屈自己,示現相應於煩惱的模樣讓我們看,如此我們才能得到完整的法義,能真正地離苦得樂。我們應該這樣想:「上師所示現的一切,雖然看似相應於煩惱,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完全是為了我們才這麼做。從這一點,我們就應該要感恩上師。」若能如此思惟,即使看到上師的過患,也就不會認為是過失,而能轉化為憶念上師恩惠的助緣。

P203 L04

以上說了依止善知識之法。當然,每個人的根器不同。在早期的社會環境,那時候的人比較單純,信心都非常強烈,所以按照宗喀巴大師所說的道次第來慢慢引導,應該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可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大家都是講道理、講邏輯的。以我個人來說,我寧可先從《廣論》後面的毗缽舍那章學起,因為透過空性的認知,才讓我相信原來一切的煩惱來自於無明,無明是與事實完全顛倒的一種執著,這時候再配合共中士道所說之四聖諦的道理,才對四聖諦生起信心。因為對四聖諦生起了信心,由了知滅諦、道諦的內容,進而了知共下士道之皈依三寶的功德,這時候再學習視師如佛會更有感觸。不然,現在的人什麼都要講理由,馬上從依止善知識來引導,就好像沒有地基的牆壁,不太穩固,不是嗎?

佛陀的功德,在講菩提心時可以看到;

佛陀的功德,在毗缽舍那章時可以看到。

如果看不到佛的悲功德與智功德,那我們要看什麼佛功德呢?看不到佛功德,視師如佛也就沒有了基礎,不是嗎?所以,首先以法友的身份,把整個道次第聽一遍,之後再對法義做專注的研究。看到從凡夫地到佛地的整個地圖之後,為了增長道地功德,這時候再去尋求善知識、依止善知識,如此道的增長才會更加穩固。

P204 L01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大依怙阿底峽尊者持的是中觀正見,金洲大師持的是唯識見,雖然以見解來說,中觀見解勝過唯識見解,可是因為金洲大師是傳授阿底峽尊者菩提心教授的具恩上師,所以在阿底峽尊者眾多的善知識中,金洲大師是最主要的上師。宗喀巴大師以這個譬喻來解釋,自己怎麼看待上師,是自己的看法,不是上師本身的問題。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如是思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P204 LL1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P205 L02

第三、隨念恩者。《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沉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法。」應如此文而正隨念。一切句首,悉加「諸善知識是我」之語。於前作意善知識相,口中讀誦此諸語句,意應專一念其義理。於前經中,亦可如是,而加諸語。

P205 L11

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這一句是講資糧道、加行道所有的功德都來自於善知識;接下來講到見道,「令善通達法平等性」;初地到七地的所有功德,「開示安穩不安穩道」;第八地的功德,「以普賢行而為教授」;第九地功德,「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第十地功德,「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法身功德,「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報身功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化身功德,「長我一切白淨善法」。以上是說,從凡夫地一直到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及成佛之後的三身功德,全都來自善知識。

P206 L02

前文說五道十地的一切功德都來自於善知識,若在每一句之前多加「諸善知識是我」,會更有感觸。如果自己有很多上師,可以稱「諸善知識是我」;如果所依止的上師只有一位,或是以根本上師為主,那就稱「某某根本上師是我」。如「諸善知識是我以普賢行而為教授」、「諸善知識是我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諸善知識是我護送往赴一切智處」、「諸善知識是我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諸善知識是我顯示聖眾妙曼陀羅」等,以這種方式唸誦會更有感觸。

又如《華嚴經》云:「我此知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此是能生如我母,與德乳故如乳母,周遍長養菩提分,此諸善識遮無利,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天帝釋降甘雨,增廣白法如滿月,猶日光明示靜品,對於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猶大海,等同船師遍救護,善財是思而來此,菩薩啟發我覺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諸知識佛所讚,由是善心而來此。救護世間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給我樂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識。」應咏其頌而憶念之,易其善財而誦自名。

P206 L15

我們可以唸誦所引的經文來憶念上師的功德。在唸誦偈頌文時,把其中「善財是思而來此」,換上自己的名字,「某某是思而來此」。可以從三種角度去思惟憶念、感恩善知識。

第一,善知識比佛更具有恩惠

無始以來到現在,花了三大阿僧祇劫,從凡夫地到佛地,累積資糧,獲得成就的佛無量無邊,可是我們居然在這麼長久的時間內都沒有聽聞到正法。就好像有一大群人,大家都已經得到了希望,都已經獲得了利益,而我們還待在黑暗的角落,無論怎麼痛哭、呼叫,都沒有人來理會我們。唯有悲愍我們的善知識,他示現成凡夫的模樣,來拉拔我們,把我們拉到有曙光、有希望的地方,所以善知識的恩德比過去一切佛的恩德都還要來得大。是善知識讓我們與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結上緣,使我們能聽到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殊勝教法,所以善知識的恩惠比釋迦牟尼佛還要大。這樣思惟,對於感恩師長確實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因為傳授教法的緣故,所以我們應該感恩善知識。

確實是如此啊!從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可以看到,佛為了四句偈頌文,就能夠犧牲自己的生命。可是我們呢?上師真的是不辭辛勞地為我們說法,而且希望我們能夠學習,只是我們自己不想學、不想聽。如同之前所看到的,西藏人花了很大的心力,甚至犧牲人命,才迎請到阿底峽尊者至藏地弘法。同樣地,那若巴、瑪爾巴是以很大的苦行,才得到整個教法的口訣。更何況密勒日巴,說得難聽點,他一直是被瑪爾巴欺負。

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

因為唯有如此,這些弟子才有如此的成就。相反地,我們好像是等著上師給予教法,而不是自己去求法。要知道,上師教誡我們,哪怕是呵責我們,都是為了讓我們斷除惡業、累積資糧。也唯有經過集資淨障、清淨內心,才有基礎去增長道地功德。

第三,內心道地功德的增長唯有透過上師的加持。

光是這一點,我們也要感恩善知識。有時候我們在聽法時,忽然會有一種未曾有過的歡喜,這完全是靠上師的加持力,內外因緣聚合而獲得。尤其是對上師信心很強烈時,內心會生起未曾有過的覺受,那是因為上師的加持。

P208 L05

以上屬於意樂的部分,接下來我們看加行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