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前行往生法

大圓滿前行往生法

尤為悲憫愚昧之眾生 尤為攝受罪孽深重者

尤以善巧法調難化眾 無等上師足下我頂禮

不經修持便可成佛之臨終竅訣——捷道往生法之引導三︰往生分類、往生修法、往生儀軌。


往生分類分五︰

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中根者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

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以大悲鐵勾超度亡靈之往生

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在此生自相續中生起無偽實相之無誤見解並不斷串習的人,於臨終時依靠本來清淨之密道法界覺性要訣而往生於法身界中。


中根者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

對於生圓無二之瑜伽極為嫻熟並且對於如幻之聖尊身相具純熟力的人,臨終時中陰的迷亂顯現出現之同時,往生於雙運智慧身中。


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獲得密宗能成熟之灌頂、未被破誓言之過患染汙、對生圓次第具有勝解,並具有中陰竅訣的人阻塞不淨的胎門並依靠大悲心的牽引和轉為化身道用而往生清淨剎土。正如頌云︰「封閉胎門當憶有寂界,乃為精進淨觀之一時。」


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將中脈作道想、心識明點作旅客想、極樂清淨剎土作去處想而往生。


以大悲鐵鉤超度亡靈之往生

具有殊勝証悟、心境調柔、了知中陰身心相續的瑜伽士可令其他臨終者或中陰身得往生。本來超度亡靈者必須是獲得見道之士(登地菩薩)


如米拉日巴尊者說︰「未見聖道諦之前,切莫超度亡者靈。」超度亡靈最適宜的時刻是外氣已中斷、內氣未中斷之際。如果逢遇確定性的如此之時(指前所說「外氣已中斷,內氣未中斷之際」)則請稍微熟悉往生竅訣的人作往生儀式也得很大利益,並能阻塞惡趣之道,如同剛出發入道的旅客容易被友伴所轉一般。否則身心已脫離後很難以超度使其往生。如此(要超度身心已分離者)必須是了知中陰界、自心已獲得自在之人。若是這樣的瑜伽士,則已脫離肉身的中陰身依此外緣(瑜伽士的往生法)而容易轉移,即使其神識已到了中陰界,若對它作往生法儀式,也能將其引到清淨剎土中。否則再將神識勾召回蘊身,而作超度實際上無有任何實義。因此如今大多數徒有美名的上師或活佛等超度亡靈時,如果他們完全出自慈悲菩提心而根本不牽扯私欲,則僅以發菩提心力便可饒益亡靈,並且也不會成為自己修行的道障。反之為謀求自利、僅僅依靠口頭會念誦而超度亡靈並接受死者的往生馬是極其下劣的行為。


如頌云︰「己未趨至解脫之乾地,然卻致力引導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許不相合,猶如溺水之人救溺者。」從前大證悟者丹增秋佩大師去匝日神山。

一次他的境界中出現了昔日他所超度並收取了往生馬的一個人,看到他從血海中露出頭並喊著大師(丹增秋佩)的名字問︰「我該怎麼辦呢?」

大師驚恐萬分地說道︰「我將轉繞神山的功德回向與你。」

於是那人便不見了。不僅如此,而且即便是具有殊勝證悟的補特伽羅高僧大德,若接受亡人供養後沒有念經回向等,也將成為地道之障。從前,竹欽仁波切傑美泰秋丹增圓寂時,(其眷屬)迎請哲美揚炯滾波尊者念誦遺體火葬儀軌。結果尊者一整天唯一念誦沐浴儀軌進行勾召,反覆超度(遷識),如同對一個普通人作超度一樣。


諸僧人問︰「為什麼這樣做呢?」

尊者解釋說︰「他(傑美泰)以前接受了超度亡者的黑馬供品,但當時卻未對死者誦經念儀軌作回向,這亡者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因此對他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礙,但現下透過我們二者並肩攜力已將亡靈超度了。」


據說這亡者是各洛丹增。因此,那些身居上師、大活佛之位的人也是同樣,接受亡財之時若既不發心也不作回向、發願、念儀軌等,而認為我是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上師、大活佛,則無有任何實義。即使是被無誤認定為是高僧前輩轉世的那些活佛們,最初也需要從藏文的母音字母開始學習,即包括文字讀誦以上必須與普通人無有差別地學習。所以說忘記了前世所精通的文字讀誦而未遺忘生圓瑜伽的人肯定沒有。因此我認為(那些小活佛)不應該僅能騎馬就開始享用信財亡財,而首先修學發心、致力閉關修持極為重要。


具三想之往生

此時所講的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之往生或稱為心識上師(觀想自己的心識與上師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之往生。


如《無垢告解續》云︰「依靠臨終光環聲往生。」所說之義相同。此類往生法對具殊勝證悟的補特伽羅而言,是不需要的。

如續中說︰「死亡乃分別,可引空行剎。」又︰「所謂之死亡,瑜伽小成佛。」今生已得堅地,已獲生死自在的補特伽羅雖然表面上好像死亡,但實際上只是如從此處到彼處一般;修習生圓次第的行者則如前所說以生死、中有的教授而於三身中得往生。正如所謂的往生法引導修法低劣者。因此修道未得穩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等需此要訣(具三想往生法)。若具足如是竅訣,則無論其罪業如何深重也必定不會墮入惡趣,如造無間罪業,徑趨直下之人若值遇此教言,則必定不墮惡趣。


如續云︰「日日殺梵志,及造五無間,以此道解脫,不為罪業染。」

又︰「九竅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為罪業染,生於清淨剎。」


其它續也云︰「頭頂日月座墊上,具相上師尊足前,若知趨入中脈道,造五無間亦解脫。」所以說此深道往生法之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以強力令罪孽深重者入解脫之密道。


金剛持佛說︰「日日殺梵志,及造五無間,若遇此教言,解脫定無疑。」

鄔金蓮花生大士也說︰「修持成佛法皆有,不修成佛法我有。」

大智者那諾巴說︰「九門乃為輪回窗,一門即大手印門,關閉九門啟一門,無疑趨入解脫道。」

南岩瑪爾巴羅紮尊者也曾說︰「吾今修持往生法,反反覆複修煉己,平凡而死亦無懼,具有前修之把握。」

至尊笑金剛說︰「此等往生融合之竅訣,乃為摧毀中有之向導,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命風進入中脈人安樂,彼將趨入法界唉瑪吙。」

往生修法分二︰修煉、運用

修煉

如今自己求得往生之引導後,反覆修煉,在未出現驗相之前精勤努力修持。現下自身的風脈明點全部無有衰退,正值旺盛之時,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稍有困難。真正到了臨死之時或極為腐朽年邁之際則容易依此往生。譬如,果實等夏季正值茂盛繁榮之時難以採摘,秋季瓜熟蒂落之時衣邊稍微接觸便可墜落。


運用

自己出現死相,知道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死亡並出現隱沒次第170等之時,應當修往生法,除此之外均不可依之往生。


如續云︰「時機成熟當往生,非時往生殺天尊。」本來隱沒次第有多種,然而就淺顯易懂而言,分為五根四大明增得三種隱沒次第。


五根隱沒次第

如若自己枕邊有僧人念經,但只聽到嗡嗡聲,而聽不清詞句,這時表明耳識已滅盡。或者雖然沒有那樣,但別人的交談言說等對他來說也好像是從遠處傳來的聲音一樣,僅能聽到聲音卻聽不清詞字。

同樣眼看色法也只是模模糊糊而看不清究竟為何物,說明此時眼識已滅盡。

以此類推鼻嗅氣香、舌品味道、身體所觸等都無有感受時是最後隱沒次第,上師應在此時為其直指心性,若有念往生儀軌者在這時最為適宜。

之後,肉界融入地大之時,身體出現如墮入坑中或為山所壓般的沉重感。如現下有些臨終的人口中喊著「向上拽我」或「將我的枕頭墊高」等等;

隨後血界融入水大之中時,流退場門水或鼻涕等;

接著暖界融入火大之中時,口鼻全部乾燥,體溫從邊緣內收,有些人從頭頂突突地冒出蒸氣;

氣界融入風大之中時,上行、下泄、平住、遍行之風全部收於持命風中,從而使吸氣困難,氣息從肺部經過黑白咽喉而向外呼出。體內的全部血液收於命脈中,心間依次流出三滴血,於是便呼出三口長氣,外氣驟然中斷。


爾時從頂部來自於父親的白明點快速下降,外相猶如月光遍照清淨虛空一般,出現白光;內相出現明的覺受,並且滅盡了三十三種瞋心分別念,即是所謂的明相。


從臍部來自於母親的紅明點快速上升,外相猶如日光普照清淨虛空一般出現紅光;內相產生了大樂覺受,滅盡了四十種貪心分別念,這是所謂的增相。


隨後白紅二種(明點)於心間相合,意識進入其間,外相猶如黑暗遍佈清淨虛空一般,出現黑光;內相生起無分別識的覺受,之後驟然昏迷,這是所謂的得相。

之後稍微甦醒,出現了猶如遠離三垢(雲、霧、塵)的清淨虛空般的基位光明,若能認識其自性本面而入定,則稱為利根法身往生,此即不經過中陰而成佛。隨後依次出現法性中陰與生有中陰,這些是正行的支分,所以在此不贅述。


其中對於無有豐富修道經驗的人來說,進行運用往生法最適宜的時間是在隱沒次第開始出現之時。此刻應當完全斷除對今生的一切貪執,並且自己應意念︰

現下我要死了,依靠上師所傳的竅訣將如同勇士射出的箭一般飛往清淨剎土,因此我十分高興。從而心生勇氣。如果自己明觀往生法的所緣境有困難,則可請有能力的道友助念,此時,無論如何應依靠以往所修煉的深道往生教授以強力往生。無論修煉還是運用之時往生法的修法都相同。


即真實觀修往生教授之次第

在一舒適座墊上金剛跏趺坐,身體端直,首先應從念誦《遠喚上師》頌開始,完整無缺地明觀修持上師瑜伽中包括結座以上的一切次第。


其次進入正行觀想

將自己的身蘊剎那觀為金剛瑜伽母,身紅色、一面二臂、雙足起舞式、三目直視虛空。修往生法時瑜伽母的表情(與上師瑜伽中不同)寂靜的神情中略帶怒容,右手將喚醒無明愚癡睡眠的顱骨手鼓舉向虛空界,左手執持根除三毒的彎刀於腰際、以骨飾、花束嚴飾裸體,現而無自性,宛如撐起的紅緞帳幕一般,這是外身的觀想法。


又觀想位於身體中央的垂直中脈猶如在空室內插入柱子一般,不歪向左右任何一方,挺直地立於身體中央,所以稱為中脈。

為標記法身無變而將其顏色觀為猶如石青皮一般湛藍;

為表示習氣障薄弱而將其觀為如蓮花瓣般輕薄,

為表示遣除無明黑暗而將其觀為如芝麻油燈般明亮;

為表示不入劣道與邪道而將其觀為如芭蕉樹幹般挺直,具足如此四種特徵。

為表示善趣與解脫道將其上端頭頂梵天穴處觀為猶如打開的天窗一般開啟。

為表示關閉輪回與惡趣之門,觀想其底端於臍下四指處絲毫不漏、完全封閉,這是內脈的觀想法。

再觀想中脈內心間處有一如竹節隔斷般的脈節,於其上觀想有一淡綠色的風團明點時刻不停地波動起伏,其上觀想有代表自己心識本體、具有涅盤點「和短阿」的紅色舍( )字,猶如風卷旗幡一般抖動,這樣的觀想是覺性自心之根本(所依基)


之後觀想

自己頭頂一肘許上方的虛空中有一為八大孔雀所嚴飾的寶座,各種蓮花及日、月的三層座墊上,本體為三世諸佛總體之自性,無等大悲寶藏具德根本上師;形象為世尊怙主無量光佛,身紅色,宛如十萬個太陽照耀鮮豔的紅寶石山一般,一面二臂,雙手以等印托著裝滿無死智慧甘露的缽盂,具足殊勝化身梵淨行的裝束︰身著三法衣、頭上具頂髻、雙足輪寶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為莊嚴,放射出無量光芒。右邊是諸佛大悲自相的聖者觀自在(觀音菩薩),其身色潔白、一面四臂、第一雙手合掌於胸前,右下手持著水晶念珠,左下手執白蓮花柄端,花瓣於耳邊綻放。


無量光佛的左邊是諸佛力量的主尊密主金剛手(大勢至菩薩),其身藍色,雙手以交叉之式執持鈴杵。他們二位尊者(四臂觀音與密主金剛手)都是以圓滿報身十三種服飾嚴飾。

無量光佛雙足金剛跏趺座表示不住有寂之邊,二尊者雙足站式表示利眾無有疲厭。深道往生法的諸傳承上師如云團密佈於清淨虛空中一般地安住在三主尊的周遭,都和顏悅色、慈眉善目地注視自他一切眾生,並且以歡喜心垂念,救度自他一切眾生擺脫輪回惡趣之苦,猶如大商主一般將他們引到清淨剎土。

正行的支分——往生法:

心識還隨外緣轉的時候,就要運用往生法,如果不再隨他所轉已得穩固(即有了證悟境界)之時,不需要往生法。所以說「修道低劣者用往生法來迎接」。往生法是圓滿次第那諾六法中的遷識法。比如,一個母親有七個兒子,但她會特別慈愛有病的一個兒子,同樣,諸佛對業和煩惱深重的一切有情尤為憐憫,所謂「罪大惡極的人,用強制性的往生教授不修而成佛」,但那只是說不需要觀修其餘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而往生法本身的觀想還是需要修的。

一、利根者見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是現見見道法性真諦的諸位聖者的往生方法,即生中、相續中生起了無偽的實相見解,日日夜夜處於境界中的修行人,依靠本來清淨直斷的遷識奪舍的往生竅訣來往生,或者憑藉任運自成趨入光明藏的竅訣而往生。心識沒有得以自在、只是白天顯現光明境界而還沒有達到夜晚光明、誓言清淨的行者,在命終之際,外內隱沒次第和明增得相結束後,顯現死有法身光明——如離三垢的秋季天空般的基位母光明時,今生的子光明,作為護送者,母子光明相遇,解脫於本來清淨本基中。已經達到頓超覺受增上相的行者,當死亡時,死有法身光明顯現之際,由於現今沒有證悟導致,首先沒有認識死有光明而不能得以解脫,當顯現法性清淨中陰時,認識本面併入定,從而在任運自成顯現中得解脫。所以,利根者即生解脫,中根者中陰解脫,這兩種都歸屬在上根者法身見解印持往生之列。


二、中根者生圓雙運報身之往生

已經獲得圓滿次第的智慧、達到加行道四種順抉擇分任何一種,相續中生起加行道智慧,出入幻身運用自如,或者雖然沒有這種境界,但經過直指本面以後修行妙力顯現清淨本尊的生圓雙運,這樣的人在臨死時,按照生起次第收攝次第,幻身收於光明中,如果今生相續中已經生起喻光明,那麼在中陰界相續中生起喻光明之後,他的後得能起現本尊身有學雙運大手印,從而得以解脫。


三、下根者無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得受灌頂並具誓言、對見解有所認識的資糧道初學者,對生起次第也僅僅是依靠勝解心轉為道用,不具備死有光明和法性中陰解脫的把握。然而,在中陰通過皈依和虔誠祈禱上師而阻塞惡劣胎門,選擇善妙胎門,依靠慈悲菩提心牽引而往生淨土。或者,即便沒有往生淨土,也是投生在父母信仰佛法的家中,受生化身而於後世解脫。


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是信受正法不具備生死中陰後世解脫之道相的初學者的往生方法。

所謂的三想

將中脈作為——道想,

把極樂世界作為——處所想,

把心識作為——旅客想,

是通過這三想而往生。

這樣的往生法,在出現死相時,作三次贖死看看能否避免,如果實在無法避免,那麼有機會處理一切資產,就予以處理,倘若來不及,就要做到完全放下,無牽無掛。


五、以大悲鐵鉤超度亡靈之往生

具有殊勝證悟境界的行者,作超度的時間也是在亡者外氣已斷、內氣未斷之間。作為超度者,雖然不是開悟者,但有一定觀想能力,對亡者也有利。儘管不具有勝義菩提心,但具備世俗菩提心對亡者也有利益,即便沒有利益,以一顆善良的心超度就沒有過失。


所以,死有法身的道用是直斷,法性清淨中陰的道用是頓超,化身道用是往生法和清淨觀。這樣的往生法包括修煉運用兩個階段。修煉時,在沒有出現驗相之前一直修煉。從此之後也不能擱置下來,每天在黃昏座的結尾,唸誦往生頌,即使沒有唸誦,也要不間斷觀修一遍。


運用,當患上了絕症,臨命終時,自己要往生到清淨剎土。

隱沒次第階段,顯現光明之時,五根識融入意識;

增相時,意識融入染汙意;

得相之時,染汙意融入阿賴耶;

近得相時,阿賴耶融入光明。


人在彌留之際,務必放棄資具,懺悔從無始以來所積累下的罪業,做到清淨,對罪業生起輕微想對善法生起廣大想,尤其是與上師金剛道友發生矛盾,一定要懺悔,善根迴向大菩提,發願生生世世遇到大乘佛法和善知識。人在臨終時,對痛苦的中陰要無所畏懼,要勇敢面對,心想:我在這以前曾無數次歷經生死,這一回完全不同,我如今得到了暇滿人身,幸遇具相上師,得受了甚深教授,擁有往生的竅訣,所以具備前往清淨剎土的教言,現在該值得高興,鼓足勇氣。


觀想的往生法,在吃飯、睡覺、行走、安坐等隨時隨地要以具足三想來「祈禱佛陀無量光,加持往生極樂剎」恆常心識專注頭頂,這般修煉。


結 文

總而言之,

通過思維暇滿難得而使閒暇之身變得有意義,

通過思維壽命無常之理來鞭策自己精進,

通過了知一切輪回痛苦的本性而生起出離心及悲心,

通過明確因果的差別而如理取捨善惡,

通過憶念解脫利益而使自己對佛果生起滿懷嚮往,

通過依止真正的善知識來修學意行,

這以上是共同外前行六個引導


依靠皈依三寶奠定解脫道的基礎,

依靠發殊勝菩提心樹起佛子如海行為的框架,

依靠念修金剛薩埵通過四力來懺悔一切過患之根本的墮罪,供三身曼茶羅可積累一切功德之根本的福慧資糧,一切加持的源泉——祈禱上師可使自相續中生起殊勝智慧,這些是不共內前行五種引導


如若修道尚未趨於究竟(未證悟以前)死亡便臨頭,則依靠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而往生淨土。總共有十二個引導。


再進一步地說,依靠觀修四種厭世心而生起無偽的出離心,依靠觀修解脫的功德來開啟諸道之門,依止一切功德的源泉——善知識而準備聖道的緣起,以皈依作為基礎,由經發殊勝菩提心修學六波羅蜜多的途徑可以將我們引入遍知圓滿正等覺的真實正道之中。


其他宗派共稱的三現分三士道大手印的顯宗引導等一切聖道的要訣都完全可包括在此引導中。依靠念修金剛薩埵供曼茶羅的無上方便淨除罪障、積累資糧,還有甚深加持之密道上師瑜伽以及不修便可成佛的往生法教授,這些引導都是本派的無上特法。仍然要步入甯提金剛藏聖道不共正行之門的人,先修持(大圓滿)不共前行的三身引導,心識與覺性的引導等以後獲得直指實相覺性妙用的灌頂,方可實修正行之義。


如此上述的一切內容不是著重詞藻華麗、文法精湛,而是完全遵照至尊上師的親口教授記錄的,並儘量避免摻雜自己的言詞,完全本著通俗易懂、利益內心的原則而撰寫。尤其是許多有針對性、直言不諱揭露過失的上師教言,凡是我能記住的都在相應的場合裡以旁述的方式羅列出來,對於這些言教,我們絕不能作為看他人過失的視窗,而要作為向內反觀、觀察自己過失的明鏡,並詳察細審自己到底是否有這些過失,如果有,就一定要正確認清、徹底斷除過患,使自心自然趨入真實正道、自己來改變自相續。


阿底峽尊者親口說過:「殊勝上師為揭露罪惡,殊勝竅訣為擊中要害,殊勝助伴為正知正念,殊勝勸勉為怨魔病苦,殊勝方便為無有改造。」


竅訣擊中罪過要害、正法融入於自心、恒常提起正知正念而將一切錯亂歸於自身、包括生起一個惡分別在內的念頭也絕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以正法來調伏自相續,這是殊勝的要訣。如果能夠這樣去做,那麼自己對自己實在有很大的恩德,以正法利益自心依止上師也可獲得實義。


阿底峽尊者說:「殊勝饒益乃令入正法,殊勝受益是心入正法。」


總之,如今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有幸遇到了具相上師、得受了甚深竅訣、具有實修九乘次第法門成就佛果的機會,未來生生世世的永久大業,成功在此時,不成功也在此時,內心向善在此時,內心向惡也在此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今就是計畫永善永惡的界限,相當於一百生世中的一次食物,因此我們要夜以繼日精勤修法,恒時以死亡激勵自己,斷除追求現世利益之心,不惜生命精進修持,努力斷惡行善。依止具足一切法相的上師後依教奉行,全心全意皈依三寶,要認識到,自己擁有快樂是三寶的大悲所致、遭受痛苦是往昔所造惡業所感,在修持心地善良、菩提心的基礎上精勤積資淨障。最終以恭敬誠信、誓言清淨使自心與傳承上師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即生獲得堅地並肩負起救度一切老母有情擺脫輪回囹圄的重擔。


這以上歸納總結了所有教言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