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20171109

值遇無上大師聖教法,悉皆因由尊重深恩故,此善無餘回施諸眾生,成辦能得善士攝受因。

P9

子二、特學後二度之理分二:

一、連結上下文。

此即修習止觀之理,因靜慮及般若波羅蜜多依次含攝此二者故。

在此,所謂的修學「靜慮及般若」,是在說明修習「止觀」的道理,因為靜慮含攝了止、般若含攝了觀。➀➁

二、正文。

此中分六:

丑一、修止觀之利益。

丑二、顯示此二能攝一切妙三摩地。

丑三、止觀之體性。

丑四、須止觀雙修之原因。

丑五、次第決定之理。

丑六、各別修學之理。

➀《至尊洛桑諾布文集》問:止觀難道不屬於後二度嗎,在此又介紹止觀的原因為何?答: 止觀雖不獨立於後二度外,但之前為了六度數量的完整性,簡略地說明靜慮及般若,在 此則是單獨介紹。個別廣說的原因:應以緣空性的止觀雙運來斷除與三乘道相違的障礙, 此極重要;止觀的道理極難了知,若不如實了知,非常容易誤入歧途。此外,提到「止」時,西藏前期的論師對於「沉沒」與「掉舉」等有諸多錯誤的見解;「觀」的所緣既難 明瞭又易誤解,對此若不廣泛破非、立是,難除疑慮,所以另外廣說。

➁《掌中解脫》奢摩他不一定要在「發心」之後才修,在「發心」前也可修持。如果能成 辦奢摩他,對於修學三乘中的任何一法,都會產生顯著的效益。

這六個科判中,前五個科判是總說止觀的內涵,最後一個科判則是各別解釋修學止觀的道理。

P10L03

丑一、修止觀之利益分五:

一、說明大小二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觀的果。

《解深密經》云: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

有關修學止觀的利益,《解深密經》中曾提到:大、小乘的功德,不論世間或出世間,一切都是止觀的果。此中,世間的功德,例如之後將介紹的「粗靜相道」;出世間的功德,例如證得無我的智慧。

二、陳述疑問。

若生此念:「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相續之功德耶?彼等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有何道理?」

「功德」可以分為三種:

一、所成的功德--透由聽聞而了解某種義理的

功德。

二、所成的功德--反覆思辨所聞義理而生定解的功德。

三、所成的功德--對於已生定解的義理一再串習而生的功德。這三種功德依次生起,而止觀是屬於「修所成的功德」。

對此,有人提出合理的質疑:既然上述的三種功德是依次生起,而止觀又屬於「修所成的功德」,表示在這之前應已生起「聞所成和思所成的功德」,那又該如何解釋「大、小乘的一切功德都是止觀的果」呢?難道大、小乘的功德中,沒有包含聞、思所成的功德嗎?

三、回答。

真實止觀,如下將說,實為已得修所成者相續之功德故,大小二乘一切功德雖非皆是彼二之果,然能一心專注於善所緣以上之三摩地,悉皆攝入奢摩他品;分辨如所有或盡所有義之善智慧,則全攝入毗婆舍那品故,由思此義而說「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故不相違。

對此疑問,宗大師回答:真實的止觀就如之後將提到的,的確是已得修所成者心續中的功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大、小乘的一切功德確實不全然是止觀的果。既然如此,那在《解深密經》中為何要提出這種說法呢?

《解深密經》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大、小乘中,不論聞所成、思所成或修所成的功德,都是在內心專注於某個善所緣境之後,透由如實分辨如所有(勝義諦)或盡所有(世俗諦)的智慧所成辦的。其中,「一心專注的三摩地」是屬於奢摩他的修持,「辨析諸法的智慧」則是毗婆舍那的修持,前後兩者雖然不是真實的止觀,但其作用與真實的止觀相似,所以稱為「隨順的止觀」。因此,大、小乘的一切功德雖不全然皆是真實止觀的果,但至少要以隨順的止觀為基礎才能生起,而《解深密經》也是基於這個立場才說「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所以兩者並不相違。➂

➂ 相關內容請參閱《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第二冊第 25頁。

P12L6

四、結合《解深密經》,說明止觀具有斷除所斷的利益。

又《解深密經》云:「眾生若勤修,勝觀及寂止,能從粗重縛,及相縛中脫。」言「粗重」者,留於心續上之習氣,能令顛倒有境漸次增長;「」者,於前後時,耽著顛倒諸境,長養習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觀能斷除前者,止能斷除後者。此等是立止觀之名所說利益;五、以此為例,也要了解其他的利益。餘處縱未立止觀名,然義相同,凡說靜慮及般若之益,應知皆是此二者之利益。

《解深密經》說:眾生透由勤修勝觀(毗婆舍那),能從粗重的繫縛中獲得 解脫;藉由修學寂止(奢摩他),則能脫離相的束縛。

其中,「粗重」是指煩惱的習氣。煩惱生起之後,會在心續上留下習氣,這種習氣會使顛倒的心煩惱漸次增長;修學勝觀,能從煩惱習氣的繫縛中獲得解脫。「相」是指現行的煩惱明顯的煩惱。無論何時,一旦生起現行的煩惱,除了當下會以錯誤的方式執著顛倒的境之外,還會留下習氣,使得心中的習氣日趨堅固;藉由修學寂止,便能遮止現行的煩惱。《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中也說:觀能斷除粗重,止能斷相。

《解深密經》和《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在介紹止觀時,字面上都直接提到修學「止觀」的利益;其他經論雖然不見得會使用「止觀」二字,但只要是提及靜慮或般若的利益,應該都要知道那就是在說明止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