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_1031 / 1107

上士道 毗婆舍那

《略論》講記第三冊

P286L5~ P290L4

P286L5

申四、釋所分類各別之義分三:

酉一、釋世俗諦。

酉二、釋勝義諦。

酉三、釋二諦之數量決定。

酉一、釋世俗諦分三:

戌一、釋世俗與諦字之義。

戌二、世俗諦之性相。

戌三、世俗之類別。

戌一、釋世俗與諦字之義分二:

一、解釋「世俗」的字義。

二、解釋「諦」的字義。

初中分二:

一、正文。

《顯句論》說世俗有三:障真實性、互相依賴、世間名言三種。後者釋為能詮所詮、能知所知等相,是故非唯能知、能詮有境名言;亦莫執著一切所知、所詮皆「世俗諦」。色等諸法,於何世俗心前安立為諦之「世俗」者,即三者中之初者;又此即是無明——諸法自體實非自性所成增益為有,因事定非諦實成立,故立為諦是於心前,然除實執之外,於餘心前不可立為諦故。《入中論》云:「癡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現為諦,能仁說名「世俗諦」,所有假法唯世俗。」

P287L2

對於第一點正文當中,《顯句論》說世俗有三:1障真實性、2互相依賴及3世間之名言三種。

在《顯句論》當中有提到世俗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障真實性」,

第二類「互相依賴」,

第三類「世間之名言」三種。

對於第三種,後者釋為能詮所詮、能知所知等相。三種的世俗法當中,世間之名言在《顯句論》的釋論裡,解釋為能詮、所詮,能知、所知。這當中「能詮」指的是聲音,也就是能詮聲;「所詮」指的是義,也就是聲音所傳達的內容,「能詮的聲」以及「所詮的義」。「能知」是指能夠了知境界的心,「所知」是指心所了知的境界,所以「能知的心」以及「所知的境」。

是故非唯能知與能詮之有境名言,所以《顯句論》當中,提到「世間的名言」並不是指「能知」與「能詮」這兩種有境的名言,也就是在《顯句論》當中,「世間的名言」這個名相裡它包含了不只是「能知心」以及「能詮聲」,它同時也包含了「所詮義」以及「所知境」;亦莫執著一切所知、所詮皆「世俗諦」。雖然在《顯句論》當中,「世間的名言」裡有提到:能詮聲、能知心,所詮義以及所知境,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所知」以及「所詮」都能夠安立為「世俗諦」呢?並不是。因為「所知的境」以及「所詮釋的義」當中也有「勝義諦」的存在。

其色等法,於何世俗心前安立為諦之「世俗」者,即三者中之初者,

而這個地方我們在解釋「色法」為「世俗諦」的時候,是如何的來作解釋的呢?

「色法」在什麼樣的心之前能夠安立為「諦」呢?

在正文當中有提到,「其色等法」也就是色等一切的世俗法,「於何世俗心前安立為諦

在什麼樣的心之前能夠安立為「諦」?

這當中的「世俗」指的是什麼?

即三者中之初者」,也就是在《顯句論》當中有提到三種的世俗,而這當中「世俗諦」的「世俗」,是這三者當中的初者,也就是「障真實性」,此亦即於諸法自體非由自性所成增益為有之無明也。而「障真實性」這幾個字,最主要指的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無明」。由於我們內心當中有無明的緣故,所以它障礙了我們能夠看到「真實性」的這一點。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看到諸法最究竟的本性,是因為我們內心當中的「無明」障礙了我們。

「無明」它有什麼樣的特色?

於諸法自體非由自性所成增益為有」,無明所面對的境界,它並沒有任何的自性,但是「無明」本身增益境是由自性所形成的。

其事定非諦實成立,故立為諦實者是於心前,以境界來說以「色法」作為例子,「色法」它本身沒有任何的諦實,它並非諦實成立,所以在這個地方,安立「色法」是諦實的、是諦實成立的,是在心前所安立出來,以境界本身而言,「色法」並沒有任何的諦實。

故立為諦實者是於心前

是在什麼樣的一顆心之前,能夠安立「色法」為諦實呢?

是在「實執」之前,因為執著「色法」有諦實的實執面前,「色法」是有諦實的,然除實執之外,於餘心前無可立為諦實故。除了實執之外,在其他的心的境界上,並沒有辦法去成立境界是有諦實的。因為只有「實執」它在面對境的當下,會執著境是有諦實的這一點,因此除了實執之外,其他的心前並沒有辦法安立諸法是有諦實的。

《入中論》云:「癡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現為諦,能仁說名「世俗諦」,所有假法唯世俗。」《入中論》當中這個偈頌的意思,在之前已經作了簡單的解釋。而這一段當中最主要的內涵,是提到了「世俗諦」這當中的「世俗」是指「障真實性」。

何者能夠成為「障真實性」?

這個地方指的是我們內心中的「實執」,所以「世俗諦」當中的「世俗」指的就是「實執」。「色法」之所以安立為「世俗諦」,是因為「色法」在「實執」的面前是「有諦實」的,所以安立「色法」為「世俗諦」。所以這個地方最主要要解釋的是「世俗諦」,這三個字字面上的意思,而這三個字字面上「世俗」指的是「實執」,「諦」指的是在實執的面前,世俗的法是存在的、是有諦實的,以這種方式來解釋「世俗諦」。

P288L3

二、破除對此的誤解。

《入中論釋》云:「由有支所遍攝染污無明之力而安立「世俗諦」;聲聞、獨覺

及菩薩眾若斷染污無明,觀見諸行如影像等,於彼等前唯是假性,全無諦實,因無實執。此能欺誑愚夫;然於諸餘者前如幻化等,因緣起故,成唯世俗。」此中非說由無明安立「世俗諦」,亦非說於已斷染污無明之聲聞、獨覺及菩薩前不安立「世俗諦」。其前者之原因,如前所說,染污無明即是實執,故彼所執之義於名言中亦定非有;然「世俗諦」於名言中則定有故。是故,安立諸法於世俗中有之「世俗」,定非於染污無明所立之「世俗」。後者之原因,諸已斷除染污無明世俗心者,因無安立諦實之實執世俗故,成立諸行於彼等前非是諦實,而非成立非「世俗諦」。故說諸行於彼等前「唯世俗」者,是說世俗與諦實二者中,於彼等前無法安立諦實,是故「唯」字是遮諦實,非遮「世俗諦」,故說「唯世俗」與「世俗諦」二者之意趣,應當如此了知。

P288LL1

二、破除對此的誤解。

正文當中,《入中論釋》云:「如是由有支所遍攝,染污無明之力所使而安立「世俗諦」,

「世俗諦」要在何者面前才有辦法安立?

它必須在染污無明的實執前,才有辦法安立「世俗諦」;若於已斷染污無明,觀見諸行如影像等之聲聞、獨覺、菩薩前,唯是假性,所以對於已經斷除了心續中染污無明的聖者,這當中包含了聲聞、獨覺的羅漢,以及八地的菩薩。聲聞、獨覺的羅漢、以及八地的菩薩,已經斷除內心中染污的無明,能夠親眼看見諸行它的本質是如同影像,「唯是假性」所以在這些聖者的面前,諸行的本質是虛妄的假性法,全無諦實,無實執故,所以在他們的面前,這些法並非諦實,因為這些聖者的心中並沒有「實執」的緣故。此者欺誑愚夫;於諸餘者,如幻化等,因緣起故,唯成世俗。」但是諸行等法,由於在愚夫的面前顯現有諦實的這一分,因此「欺誑愚夫」;「於諸餘者」對於之前所提到的這些聖者,「如幻化等,因緣起故,唯成世俗」,對於這些聖者來說,因為他們的內心並沒有實執的緣故,所以並沒有辦法呈現出有諦實的這一點。

此者非說安立有「世俗諦」是由無明安立,之前《入中論釋》當中所提到的這段文,並不是說在安立「有世俗諦」的時候,是由「無明」來安立的。

第二點,亦非說於已斷染污無明之聲聞、獨覺、菩薩前不安立「世俗諦」,也並不是說,對於斷除染污無明的聲聞、獨覺的羅漢、以及八地的菩薩面前「不安立世俗諦」。

對於這兩點,首先其初者之原因,

為什麼這段文當中,並不是說安立有「世俗諦」是由「無明」來安立的?

為什麼「無明」它並沒有辦法安立「世俗諦」呢?

「其初者之原因」,如前所說,染污無明即是實執,故彼所執之義,於名言中亦定非有;而「世俗諦」於名言中則定有故。如同之前所提到的,染污無明它的本質就是實執,「故彼所執之義」所以「實執」它所執著的境,在名言當中是沒有辦法安立的,也就是實執它所執著的對境,在名言當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藉由「無明、實執」是沒有辦法安立「世俗諦是存在的一法」。「而世俗諦於名言中則定有故」,但是「世俗諦」,它必須在「名言」當中有辦法安立;但是染污無明也好、實執也好,由於它所執著的境界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名言」當中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藉由實執、藉由無明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安立「世俗諦」是存在的這一點。

是故,安立諸法為世俗中有之世俗,定非染污無明之「世俗」也。所以如果想要安立「世俗諦」是存在的,這時候所安立的「世俗」,與「世俗諦」當中的「世俗」,這兩種「世俗」是不同的。也就是「世俗有」的「世俗」,跟「世俗諦」當中的「世俗」是不相同的內涵。提到了「世俗有」,「世俗諦」在「世俗」的狀態當中是存在的,

這當中的「世俗有」的「世俗」指的是「名言之心」,也就是正確的一顆心,我們內心當中的「名言識」,它有辦法安立「世俗諦」是存在的。

但是「世俗諦」當中的「世俗」,指的是我們心中的實執(也是無明)。所以這當中有提到,「是故安立諸法為世俗有之世俗」,安立諸法為「世俗有」這當中的「世俗」,跟「世俗諦」當中的「世俗」並不相同,所以「定非染污無明之世俗也」。所以這一段最主要提到的是,「世俗有」當中的「世俗」,跟「世俗諦」當中的「世俗」並不是同樣的內涵。「世俗有」的「世俗」指的是「正確的一顆心」,簡單的來說我們內心當中的「名言識」、「名言知」它能夠安立諸法是世俗有的,但是「世俗諦」當中的「世俗」指的是無明、實執。

第二者,對於已經斷除染污無明的聲聞、獨覺、菩薩聖眾,在他的面前不安立「世俗諦」的這一點也是不正確的。二者之原因,諸已斷除染污無明世俗心者,並無安立諦實之實執世俗故,成立諸行於彼等前非是諦實,而非成立非「世俗諦」故。對於已經斷除染污無明的世俗心的這些聖者們,「並無安立諦實之實執世俗故」,由於他們的內心中並沒有實執「世俗」的這顆心,所以以解釋「世俗諦」的這種角度來作分析的話,由於他們並沒有「世俗諦」當中的「世俗」,所以在他們的面前並沒有辦法安立諦實。所以正文當中有提到,「諸已斷除染污無明世俗心者,並無安立諦實之實執世俗故,成立諸行於彼等前非是諦實」,因此這個地方最主要要提出的觀點,一切的有為法(諸行法),在這些聖者的面前「並非諦實」,因為這些聖者的心續中,並沒有世俗諦」當中的「世俗」,所以在這些聖者的面前,諸法是沒有辦法安立為「諦實」的,「而非成立非世俗諦故」,但是並不表示諸法在這些聖者的面前並非「世俗諦」,它還是「世俗諦」,為什麼?因為諸法在聖者的面前,它的本質是「虛妄」的,所以能夠安立「世俗諦」。

故說諸行於彼等前唯世俗者,是說世俗與諦實二者中,於彼等前無法安立諦實,所以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唯世俗」,也就是在之前《入中論釋》當中有特別的提到「唯成世俗」,

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唯」這個字?

因為在這些聖者的面前,「世俗」以及「諦實」這兩者當中,「於彼等前無法安立諦實」,在這些聖者的面前,並沒有辦法安立諸行它的本質是諦實的,是故「唯」字是遮諦實,所以這當中「」的這個字,它最主要遮止的是諸法在這些聖者的面前,能夠呈現出諦實的這一分,非遮「世俗諦」,它並不是要遮止「世俗諦」。故說「唯世俗」與「世俗諦」二者之意趣,應當如是了知。所以提到「唯世俗」,

為什麼要強調「唯」?

是因為這些聖者的心續中,沒有「世俗諦」當中的「世俗」,所以沒有辦法安立「諦」的這個內涵,所以提到的是「唯世俗」。所以「唯世俗」的這個內涵,與「世俗諦」這兩者的內涵是不相同的。

P290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