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可否得到傳承

教授口授的傳承

尊者開示教授

口授的傳承不一定要透過現場

只要信心具足

哪怕透過事後的影音也可獲得

「隨許」

蔣揚老師對「隨許」的解釋

問:什麼是「隨許」?「隨許」與灌頂的差異是什麼?

答:「隨許」是隨後開許的縮寫。

先由與主尊無二的上師授權、開許弟子,且加持弟子的身語意的緣故,弟子隨後便能以自己的空正見轉成該本尊,故稱「隨許」。


切記:是自心的空正見轉成本尊,而非由自己的血肉之軀轉成本尊(密乘稱佛為本尊)。「隨許」時,不會請弟子進入本尊的所依壇城無量宮,但是灌頂會邀請。所以「隨許灌頂」是種錯誤的說法。一般來說,要不就是「隨許」、要不就是「灌頂」。而且,未經無上密的灌頂,是不能直接得「無上密的隨許」,同理,未經事部的灌頂,也不能直接得「事部的隨許」。


換句話說,如果您未曾獲得任何灌頂,既便是尊者網上傳授「隨許」,也不會獲得該「隨許」。無論是「灌頂」或是「隨許」,都要同時,事後無效。因為「灌頂」或「隨許」是由禪定、咒語、物質(寶瓶等灌頂物)三者結合方能圓滿,所以只能同時。


蔣揚仁欽(雖然本人盡力回答每個問題,但請不要將我的回答作為標準!我的答覆只是個參考,最終還得靠您們自己的智慧,配合著大教典及自己的經驗去做最後判斷。您們覺得我所說的有用,請廣傳;無用,請不予理會。)


灌頂應有的正確意樂


20059月 達賴喇嘛尊者針對紐約的越南團體傳授觀音修法


擇治自己的意樂!

所謂「擇治」的意思是什麼呢?

就以接受灌頂的動機來講,如果只是為了個人今世長壽,或是事業能夠順利等等,只是為了今世目的,而接受灌頂的話,那麼,這種的想法是錯誤的。


同樣的,為了後世能獲天人、暇滿人生,或增上生等,而接受灌頂的話,這種的動機和意樂也是錯誤的。

不只如此,如果只是為了個人能獲解脫、能獲涅槃,而接受灌頂的話,這些的想法也是錯誤的。


需要什麼正確的動機?需要什麼正確的意樂呢?

就是刻意去擇治自己的意樂。

應想:「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能夠獲得一切利益,因此,我必須成就佛果位、成就無上菩提。」以這種的意樂接受灌頂,這才是灌頂前必要的意樂,這才是正確的意樂。